“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寫報告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報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夠幫到你喲!
建筑工程實訓報告字篇一
在這次實習之前,我已經在學校圖書館和互聯網上查閱了不少關于施工測量工作的書籍和資料,明確了施工測量的意義和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是影響施工質量的重要一環。測量放線為工程施工開辟了道路,提供方向。準確、周密的測量工作不但關系到一個工程是否能順利按圖施工,而且還給施工質量提供重要的技術保證,為質量檢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因此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施工測量,工程施工將寸步難行,施工質量也將無從談起。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的重要性可以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
1、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在建筑定位及基礎施工階段對工程質量的作用;
2、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對工程質量的作用;
3、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在裝飾裝修施工階段對工程質量的作用;
4、工程施工及運營期間的變形觀測對工程質量的意義;
5、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對防治質量通病的積極意義。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對工程施工質量有重要影響,測量工作在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施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到測量工作的重要性,科學管理,使測量工作更好的為施工質量管理服務,以提高施工質量,實習報告《建筑工地測量工作實習報告》。
鑒于建筑工程測量技術的重要性,對當前施工工地上的測量技術做一定的總結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從測量精度和操作簡便度入手,不斷改進更精確更簡便的方法。同時,應當運用新的科學技術,來尋找新的測量方法。為保證施工質量,還應該不斷總結施工測量中的注意事項,切實在測量中注意到這些容易出問題的環節,使測量工作真正做到位。
因此這次在工地的測量實習也是我畢業論文的實踐部分。結合寧大文萃小區學生宿舍的建造,研究房屋建筑施工測量的內容、過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了解房屋建筑施工測量的主要內容。房屋建筑施工測量的內容包括在勘測設計的各個階段,要求有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供總體規劃、選擇位置以及總平面圖設計和豎向設計之用。在施工階段,要將設計的建筑物、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測設于實地,以便進行施工。施工結束后,還要進行竣工測量,繪制竣工圖,供日后擴建和維修之用。竣工之后還用進行變形測量,以保證建筑物安全使用。
明確房屋建筑施工測量的具體過程。施工測量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中。從場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礎施工,到建筑物構件的安裝等,都需要進行施工測量,才能使建筑物、構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設計要求。
從中總結出現場放樣,施工定位、水準測量等操作程序的注意事項。并在施工測量中得到落實。
實習之初,工地的項目負責人向我們介紹了工程項目概況,對我們提出了一些要求。他們又給提供給我們一些有用的工地施工測量資料。在辦公室我們還認真看了整個工程的建筑圖和結構圖,了解了工程的具體情況,并且學習了一些施工規范,以便更好的理解施工圖紙內容。在了解工程圖紙之后,我們隨同施工人員進行現場施工放樣。既有很簡單但是又很有講究的立標桿,彈墨斗等很基礎的工作,也有使用經緯儀、水準儀等測量儀器,后來我們還學習了以前沒有在測量課中學習過的全站儀。發現這個儀器比起“古老”的經緯儀確實好用不少。
建筑工程實訓報告字篇二
我對橋梁的美學有一定的認識。我對橋梁開始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我深深地發現“橋梁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物”,它那挺立著的巨大的鋼筋混凝土支柱猶如一柱擎天,把周圍一切的事物都襯托得如此渺小,它就是大江大河上最偉大的奇跡。想到這兒,我發現建筑過程的艱辛也是值得的。當有一座雄偉的橋梁在你的手中誕生時,那種成就感是任何事情都無法比擬的。
我們橋梁1班和道路1班在高永老師的帶隊指導下,先后前往楊公橋立交橋、嘉陵江石門大橋、高家花園大橋、重慶長江大橋、菜園壩長江大橋、鵝公巖長江大橋進行了實地調研。從而,我們把所有類型的橋梁都調研了一遍,包括立交橋、斜拉橋、鋼構橋、梁式橋、拱式橋、懸索橋。下面分別介紹一下實習中的知識收獲:
1、梁式橋。主梁為主要承重構件,受力特點為主梁受彎。主要材料為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多用于中小跨徑橋梁。簡支梁橋合理跨徑約20米,懸臂梁橋與連續梁橋合宜的跨徑約60—70米。
2、拱式橋。拱肋為主要承重構件,受力特點為拱肋承壓、支承處有水平推力。主要材料是圬工、鋼筋砼,適用范圍視材料而定。跨徑從幾十米到三百多米都有,目前我國跨徑鋼筋砼拱橋為170米。
3、剛架橋。是一種橋跨結構和噸臺結構整體相連的橋梁,支柱與主梁共同受力,受力特點為支柱與主梁剛性連接,在主梁端部產生負彎矩,減少了跨中截面正彎矩,而支座不僅提供豎向力還承受彎矩。主要材料為鋼筋砼,適宜于中小跨度,如立交橋、高架橋等。
4、斜拉橋。梁、索、塔為主要承重構件,利用索塔上伸出的若干斜拉索在梁跨內增加了彈性支承,減小了梁內彎矩而增大了跨徑。受力特點為外荷載從梁傳遞到索,再到索塔。主要材料為預應力鋼索、混凝土、鋼材。適宜于中等或大型橋梁。
5、懸索橋。主纜為主要承重構件,受力特點為外荷載從梁經過系桿傳遞到主纜,再到兩端錨錠。主要材料為預應力鋼索、混凝土、鋼材,適宜于大型及超大型橋梁。
我們這一代人,對于橋梁最初的感性認識,大多都來自于小學里的那篇課文。不知道到現在是不是還有許多人能像我一樣還能把那陌生的文字從記憶中打撈起。“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沒錯,趙州橋,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橋梁工程技術的代名詞。同樣,也有另一篇課文,它講的是中國橋梁工程的代表人物,茅以升的童年故事。故事大抵是個故事,有演繹有藝術渲染的需要,但字里行間,是中國近代工程發展的艱苦與老一輩工程師們的辛酸。兩篇課文,讓我們憑空意識到了橋梁的存在是那么的必須,而長久以來我們竟把這必須當作了理所當然,把前輩們的奢侈品饕餮般揮霍。如今,在這份逼人的莊偉前,我不得不再次把目光投向橋梁,一個那么熟悉而又頓顯陌生的名詞。
橋梁,既是一種功能性的結構物,又是一座立體的造型藝術工程,也是具有時代特征的景觀工程,橋梁具有一種凌空宏偉的魅力。這種重新審視,讓我不由地愧疚。橋梁,再熟悉不過的稱呼,居然承受了那么多變革,也背負了那么多陳舊從錢塘江大橋到杭州灣大橋,技術上的完善,表現形式上的趨于多樣,這些讓人嘆為觀止的工程奇跡無不像我們暗示著,茅以升的時代已不再。
通過這次橋梁工程專業認知實習,我從老師對我們的講解中學到了很多,也從實地調研中學到了很多,認識了很多。尤其是老師給我們講解他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以后去了施工單位怎樣去適應,怎樣去面對那些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我從中感受頗多,學到的也很多。我們作為大三的學生了,也該去了解一些社會中真實的甚至腐朽的東西了,了解這些是為了能讓我們有一套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而不是一味的去憤青,去埋怨這個社會。這也是我實習后的一點感受。當然我的感受還是:
橋梁——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物!
建筑工程實訓報告字篇三
20xx年12月1日, 我來到了湖北省武英高速公路項目部, 開始為期半年的實習生活.這次我來到的地方是湖北武英高速公路的黃岡段,由湖北高路監理咨詢有限公司及鐵四院咨詢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武英第四高監辦,在此從事工程監理工作,主要工作是整理內業資料及綜合辦相關輔助工作.。
武漢至英山高速公路是湖北“五縱三橫一環”公路主骨架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武漢城市向鄂東北輻射的重要公路載體。項目西起武漢市繞城高速公路,與武漢市出口路諶家磯-周鋪段相接,東至湖北和安徽交界的大楓樹嶺,沿線主要通過武漢市新洲區、團風縣、浠水縣、羅田縣及英山縣,全長131.141公里;它是武漢及其以西地區至長江三角洲地區、皖南地區最便捷的陸路通道;項目橫貫整個鄂東北地區,肩負著鄂東北地區與武漢等周邊城市東西向城際交通聯系重要功能;同時,項目還連接著陽邏、新洲等武漢市內部城區組團或開發區,是武漢市出口高速公路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設對于完善國家和湖北省骨架公路網布局,加快湖北省鄂東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增強武漢市的輻射功能,緩解滬蓉國道主干線交通壓力,整個鄂皖兩省旅游資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到高監辦的初期,簡直就是一頭霧水,對于監理是什么、做什么、應該怎么做、有什么權利與義務以及相應的工作流程都沒有一個清楚的概念。雖然書本上有學習過有關工程監理的內容,但實際操作起來才發現,學習的再多,再好,如果不著手與實際運用,往往都是紙上談兵。我想這也正是學校安排我們這半年實習的原因之一吧。現今社會,競爭激烈,時常會出現幾十甚至幾百人都對著一個位置虎視眈眈的狀況。那么,什么是企業百里挑一的原則呢?除了個人素質,學歷高低等硬件條件外,工作經驗也會是用人單位挑選人才的一大重要條件,因此,如果想在優勝劣汰的必然趨勢中找到一席之地,培養動手能力增加實踐經驗也就成了我們在正式走如社會之前必修的一門學科。
正式開始工作后,我被分配到第13駐監辦,負責該標段內業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經介紹得知,武英高速第十三標段范圍為k122+703―k129+000,路線總長度6.287km,該標段位于黃岡市英山縣楊柳鎮一帶,屬于山嶺重丘區,由于受地形條件影響,所以本標段以橋梁為主,兼隧道一個。而我所分管的一、二工區則由金家沖高架橋,楊柳一號橋,楊柳二號橋,楊柳三號橋及相應區間內的路基,涵洞組成。最初幾天,我跟隨監理工程師前往工地,對該標段工區的劃分、各構造物的地理位置、工程進度等相關因素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并與施工單位“中鐵十五局”的工程師,技術員,資料員等人互相認識,以方便以后的工作順利開展。第一次隨車穿越山嶺,置身在這樣一個被大山圍繞的環境中,看著眼前正在施工的各項工程項目,心情有些興奮,有些激動,有些憧憬。也對自己在以后在這個工程上的實習充滿期待與信心。
一個星期左右,我開始接手相關資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分部分項工程的劃分編制出交工存檔臺帳。建立監理臺帳,就是為了對監理資料進行統一的登記,以達到減少監理資料的重復保存而又不失去控制的目的。一是便于統一公司各項目監理部的監理資料編制整理以及工程技術資料的收集,不會因為高監辦人員素質的差異而導致工程資料的不統一,甚至發生不同步、漏項、遺失等方面的問題。二是便于公司以及上級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對監理工作的檢查,同時也便于明確責任。三是減少重復浪費,因此,這是整理資料的第一步。不過由于見識廣度有限,工作經驗不足等原因,最初對臺帳這個名詞不是很了解,接到任務后,既不懂分部分項的劃分,也不懂臺帳要求格式,無從下手。在這時才真正了解到什么是眼高手低,看似很容易的事情,不經過實際操作也是不行的,因為問題往往會在運用的過程中顯現出來。經過請教,才了解清楚,在分部分項劃分中,分為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子分項工程,這些不僅與編寫的臺帳有關,也與今后的工程施工,資料整理息息相關。不過用這個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做臺帳資料,將各劃分的分部工程,分項工程按照規范分為項、目,用excel制成包含項、目、交接時間、交接人、交工日期等子項目的表格,方便按照分部分項劃分統一文檔,統一填寫交工時間。
接下來的工作,主要就是收集整理內業資料。由于在我之前,該標段內頁資料的整理工作一直是處于人手空缺狀況,所以資料相對滯后,與實際完成工程量不符。在我接手后,仍然處于迷茫狀況,因為面對堆積如山的資料,隨手翻開幾盒,發現其中資料有些零亂,無從下手。具體存在著以下問題:
1. 在一份資料中,缺少監理評定或水準測量、模板制作等抽檢資料。還存在著漏項情況。
2. 沒有按照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的劃分完成資料料,規范填寫,這樣不利于計量。
3. 資料填寫不完整,缺日期,缺監理工程師簽字,缺評定標準等。
4. 資料記錄缺乏真實性,數據不符痕跡明顯,粗心大意
建筑工程實訓報告字篇四
土石方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分部工程之一,它包括土石方的開挖、運輸、填筑與棄土、平整與壓實等主要施工過程,以及場地清理、測量放線、施工排水、降水和土壁支護等準之備工作與輔助工作.
土石方工程按其施工方法不同,一般是先將場地清理,而后是場地平整,基坑(槽)及管溝開挖,土石方填筑.
將天然地面改造成所需求的設計平面時所進行的土石方工程,它往往具有工作量大,勞動繁重和施工條件復雜等特點.因此,在組織場地平整施工前,應詳細分析,核對各項技術資料,進行現場調查并根據現有施工條件,制訂出以經濟分析為依據的施工設計.
其中,計算土石方的工程量為之之重.但各種土石方工程的外形有時很復雜,而且不規則.因此,場地平整通常是挖高填低.計算場地挖方量和填方量,首先要確定場地設計標高,由設計平面的標高和天然地面的標高之差,可以得到場地各點的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可計算場地平整的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
場地平整過程中,同時也是場地布置和施工硬件的安裝(通水通電通路和施工人員的安置).場地合理的布置和施工硬件的安裝將在以后的施工中逐步體顯出來,會給工程節約大量的資源和人力.
而通水管道的合理布置,在攪拌混凝土、混凝土的養護和清洗模板時帶來莫大的方便.避免陽光的暴曬;避免建筑設備對水管的破壞.使水管使用期增長,提高施工速度.
我在的施工單位(xxxxxx建筑有限公司),由于三家施工單位共同分項施工,所以并沒有看到電氣施工圖紙,不過從現場布置來看還是合理的.但是從后期的施工來看,還是有一定的影響:閃光電焊機和塔吊同時使用,導致塔吊瞬間電流不足,使塔吊不能正常工作,影響工程進度(在建筑地基時,為了防止下雨塌方帶來的麻煩,加快速度是必然的).
對于場地先前合理布置和現場使用本身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需要施工員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和后期的施工方向進行把握,合理布置.
7月25日,我到達xxxxxx建筑有限公司施工現場.從現場可以看出場地清理過,建設區域挖下去60cm左右.在其旁有塔吊、配電房、生活區.現場施工人員基本到齊(施工員、資料員、采購員工人、食堂人員)
從施工圖紙上得到該工程基本概況.本工程由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城建設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由xxxxxx建筑有限公司建設xxx德華投資有限公司創業孵化中心1#樓.
對于創業孵化中心1#樓,地面以上12層,地下一層,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基礎采用筏形基礎,使整個建筑物的荷載承受在一整塊梁板上,是當建筑物上部荷載較大且不均勻、而地基承載能力比較弱時采用的.本工程設計標高0、000相當于地質報告標高51、200米;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0、1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特征周期為0、35s;地基基礎的設計等級為乙級,建筑的場地類別為ii類,基礎持力層為粘土層,該層土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270kpa.
7月31日開始搭建鋼筋篷、木工房等一些臨時建筑.因此直接在地面上作基礎,用4cm厚的砂漿作墊層在上面砌墻.下午開始挖土.開挖土為二類土,可用反鏟挖土機作業,從中間開挖,預留坡道,向后倒退著挖土,汽車停在底下裝土運走.此法的優點是挖土方便,提高施工速度,開挖的深度可達到最大挖土深度.挖土長度69、000米,寬度18、000米,深度4、600米.總的挖方量在5713立方米左右.通過設計標高+/-0、000經計算:地下室3、900m,板厚700cm,墊層10cm,保護層5cm,總共4、620m.經水準儀使地基保持一定的深度,使地基保持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說,以設計標高為依據,將地基提升20cm,用水準儀測量,其允許浮度范圍為+/-15cm.大型挖土機施工,從早到黑的測量.有時趕工,可是要加班,讓我學會了如何在黑夜里使用水準儀和一些簡單的提示挖土機駕駛員的手示.
在這期間,下了幾場雨.在挖基礎時,下雨隨時都會倒至基礎的塌陷.因此,一個工程往往在建筑基礎時是最緊張的,而雨后排水又是事關重要的,以防止地基塌陷和近快恢復施工為目地.當然地基排水是很麻煩的,基底剛剛挖好,沒有排水溝,高低不平,必須將水集中用水泵抽走,耗費人力.
8月6日,第一期的50噸鋼筋送到.資料員對鋼筋的數量抽樣調查,對出廠質量證明書乖試驗報告單進行登記.由施工員對鋼筋查對標牌、外觀檢查,并有相關部門抽取試樣作力學性能試驗.
查對內容如下:熱軋帶肋鋼筋hrb335,執行標準gb1499-1998,直徑25mm,長度9000mm,一捆180根,質量2772kg,馬鋼生產.同時有直徑為14mm、18mm、22mm等等的熱軋帶肋鋼筋hrb335.鋼筋表面沒有裂縫、結疤和折疊.
檢驗過后就是鋼筋存放.由于場地小,后期鋼筋種類過多,并沒有嚴格按批分等級、牌號、直徑、長度掛牌存放,而是等基礎建筑完畢,回填土填實.場地增大時,對現場重新布置,規范建設.
8月7日,地基開始精細加工.首先用經緯儀確定四邊軸線位置,一共8個點.并用線代替四邊軸線,用鋼尺根據施工圖紙分別丈量出其余橫向和豎向軸線.測量出的軸線并不是想象的那樣是中軸線,從施工角度上照圖施工就可以了,但是從設計的角度上就不是輕易想明白的......
然后,根據軸線放出的基槽.基槽的寬度是由梁的寬度600mm加上兩邊永久性保護墻的寬度240mm.因此基槽的施工寬度在850-900mm,并用石灰粉在地基上表示出來(稱為放線),方便施工.
最后,開始施工.同樣用水準儀測量,計算中以設計標高為依據,加入梁的高度.梁在基礎不同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其高度也不同.主要高度有:1000mm、800mm、300mm.經過換算,在塔尺上得不同讀數.測量達到其深度時,在基底表面釘樁.樁露出基底表面10cm(以設計基底深度為準).其次測量的精度有很大的提高和數量密集.
施工用小型挖土機挖去樁下5cm的土.由專業鏟土人員鏟去剩下5cm的土,以保證地基的深度和平整,稱之為土方隊.土方隊由二十人組成,先挖排水溝,后配合挖土機施工.在實際精細加工中,釘樁10cm,挖土9-12cm,鏟土2-3cm.使地基平均下降4cm(以設計地基為依據).而這對于甲方(xxx德華投資有限公司)無疑是有利的,增加了地下室的層高;對于乙方(施工單位)當然是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利潤.作為一名施工員自然就和土方隊領隊發生糾紛,但各自的立場不同,這也是沒辦法的.雖然能理解,但是也要履行義務(解決現場問題,為老板省錢).
場地平面面積1242平方米,施工復雜,安排不到位,土壤密實,天氣不祥,工程進度緩慢.如果能從挖土、鏟土、運土有機協調,加上合理的安排,一定可以加快施工速度的.但是事情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是無法把握的,只要全局方向把握住,一些損失是可以沉受的.
8月11日,重新用經緯儀確定軸線位置.同理,可用線代替軸線,用鋼尺丈量出剩下的軸線位置,再分別用線代替軸線.方可對基槽的位置和寬度進行調整.調整完畢,就可以用水準儀重新釘樁(10cm).一塊底板釘5個樁,梁分長短而定,全為方便施工.
8月12日,設計、甲方、質監等有關部門驗槽.于晚上,開始倒墊層.底板、基礎梁下均采用100mm厚c15級素混凝土墊層,周邊比基礎均大出100mm.施工現場由現場施工員負責,泵送混凝土,振動泵振實,瓦工抹平,一切井然有序.
8月13日,再次確定軸線位置,彈線.
8月14日,砌永久性保護墻.瓦工根據軸線位置,確定梁寬(600mm),砌半磚墻,砌至與底板墊層一樣高;外墻(240mm)比底板低250mm,用模板搭建澆筑,用于做防水.
8月16日,清理雨水,確保施工過程中基坑內無積水,以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然后就是對永久性保護墻與底板墊層之間的縫隙填充砂石,并用水泥作最后處理,使底板墊層平面完整;使梁能保持尺寸.
8月17日,清理場地,確定軸線位置,開始放鋼筋.查看鋼筋接頭是否設在結構受力較小處,同一載面鋼筋接頭面積不大于受力筋的25%;底板中通長鋼筋、地基梁中貫通筋應焊接,其它部位當鋼筋直徑大于22mm時應焊接.對于還有鋼筋套管連接應用技術工地出現,如鐓粗型等強直螺紋連接技術
用鐓頭機預先將鋼筋端部待加工螺紋段鐓粗,使該加工段鋼筋直徑增大.然后用專用套絲機對鐓粗部分進行套絲加工,連接作業時用普通施工扳手將直螺紋套管連接作業省力怏捷,現場檢驗合格率高,不需測力板手檢驗,應用普通連接套管就可解決鋼筋不可轉動的問題等優點.接頭強度大于鋼筋母材強度,滿足jgj107-96規程中a級接頭性能的要求,破壞性能的要求,破壞性試驗均斷于母材,套管強度達到或高于母材強度的效果.
8月20日,甲方修改圖紙,全面停工.
我從施工圖紙和書本上了解了筏形基礎的構造要求.
1對具有較大剛度的筏基,防止整體傾斜是設計中的首要問題.力求減少偏心,將主要通梁設計在中心地帶.
2筏形基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采用防水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等級:底板、基礎梁均為c40,地下室底板、外墻板及室外頂板等凡與土體、水接觸部分的混凝土均采用密實防水混凝土,并滿足抗凍標準.
3筏基底板的厚度均應滿足受沖切承載力、受剪切承載力的要求.對12層建筑的梁板式筏基的板厚為700mm.
4地下室底層柱、剪力墻至粱板式筏基的基礎梁邊緣的距離不小于50mm.
5筏板與地下室外墻的接縫、地下室外墻沿高度處的水平接縫應嚴格按施工縫要求采取措施.在墻板水平施工縫處留設通長鋼板止水帶.
本人在xxxxxx建筑有限公司實習到此為止.體會到如向作為一名施工員的責任、權力和義務.
建筑工程實訓報告字篇五
認識實習是房屋建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將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的重要環節。實習中,在專業技術人員和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一一相互論證,對房屋建筑學知識有個良好的感性認知,了解本專業概況,為以后的更多專業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于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并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
通過參觀實際建筑,提高對建筑材料、建筑形式的認識,提高學習熱情,鞏固理論知識通過實習參觀不同用途的建筑,了解不同的建筑結構,熟悉不同材料的特性通過實習拓寬專業知識面,初步了解本行業的工作性質,激發對自己專業的學習熱情,強化事業心和責任感,鞏固專業思想。
實習的第一站就是太陽城,雖然平時經常去,但是從沒有仔細觀察過這里的建筑。下車后首先看到的是虎都男裝,這是講解外立面的典型建筑,一層采用大理石材鋪設,二層及以上是貼瓷磚。由于大理石表面光滑、耐腐蝕性強、抗風、防雨等特點,可以給建筑外立面的清潔牢固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現代建筑中被廣泛應用。有些建筑采用的是墻磚、條形磚的外立面,或者表面刷涂料。由于墻磚容易脫落,抗風能力差,而涂料的耗能大,安全性差,所以應用相對來說具有局限性。
磚混結構中,為了加強建筑的空間剛度和整體穩定性,使建筑在地震中避免或者減少破壞,根據規范,我們需要添加抗震構造柱來增強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而馬牙槎就是用于抗震區設置構造柱時磚墻與構造柱相交處的砌筑方法。在這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馬牙槎,馬牙槎是磚墻留槎處的一種砌筑方法,有大馬牙槎和小馬牙槎兩種叫法,同時也要按規定預留拉接鋼筋。目的是在澆筑構造柱時使墻體與構造柱結合的更牢固。 。
從5.12大地震之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這里的大部分建筑采用砌體結構,目前民用建筑最常見的建筑結構形式主要包括:鋼結構、框架結構、磚混結構和磚木結構。這4種結構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有著一定的區別:鋼結構建筑抗震級別最高,將是人們的首選結構形式。其次框架結構建筑在抗震性能上也有不錯的表現,磚混結構建筑一般以多層為主,其抗震性能比起上述兩者相對弱一些,磚木結構穩定性較差,67度地震時極易倒塌。
這里的高層一般都做剪力墻,剪力墻結構是由一系列縱向、橫向剪力墻及樓蓋所組成的空間結構,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是高層建筑中常用的結構形式,由于縱、橫向剪力墻在其自身平面內的。
剛度都很大,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側移較小,因此這種結構抗震及抗風性能都較強,承載力要求也比較容易滿足,適宜于建造層數較多的高層建筑
通過這次實習,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學到了前所未有的知識,到工地參觀,實地考察,更鞏固了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深化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且能夠更深刻準確的掌握,激發了我對本專業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更進一步了解了將來的工作性質,熟悉了工地上各種工作的特點和各部門之間的聯系,為自己將來工作奠定基礎,并且做好思想準備迎接未來的各種挑戰。
通過實習,在頭腦中對專業概念有了理性的理解,而不再是一個光禿禿的概念,賦予了它深刻豐富的內涵,努力完善自己去做好它!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學科、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它既指與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有關的各類工程設施,如建筑公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鐵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應用材料、設備在土地上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等工程技術活動。土木工程是社會和科技發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對建筑工程的現場施工和管理有了直觀地認識,增強了對所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并綜合運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同監理工程師一起解決工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且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建筑工程的各方責任和角色有了更切實際的了解,深刻體會到工程建設中所包含的種種矛盾、種種限制、種種實際問題,親眼所見了建筑工人的辛苦。
《認識實習》是土木工程大類專業基礎必修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安排在第三學期后的短學期,其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實踐對土木工程的施工現場和施工體系進行考查,了解土木工程建筑、結構、施工的基本知識及土木工程專業的概念和內涵,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識,激發學生對土木工程專業后續課程的求知欲,為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奠定感性認識的基礎。通過在現場的實際感受和認識,以及在某些方面的實際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社會交往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建筑工程實訓報告字篇六
通過接觸和參加實際工作,充實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培養綜合應用的能力,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由于實習的時間為一個多月,所以我學到的東西也相對較多,由于我去的時候基礎已經開挖玩,所以沒能接觸到基礎的測量放線,很遺憾。整個工作流程如下基礎開挖→澆筑墊層→支撐模板澆注條基→砌筑條基上部砌體→澆筑地圈梁→回填基礎→焊接柱筋→砌筑墻體→澆筑構造柱→澆注圈梁和板,整個施工過程中還需包括水平和高程的放樣。除了對單幢樓的施工學習之外,我還向項目副經理學習了施工進度的控制。
整個工程包括了基礎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但是也由于時間的倉促,整個實習過程我沒有接觸到屋面工程,和裝修工程。以下將分別總結我在實習過程中所學習的知識以及我參加的工程: 1.基礎工程:
由于基礎是整幢樓最為關鍵的部分,所以也是工程的重中之重,做好基礎至關重要,基礎工程包括了土方開挖,打樁,斷樁處理,承臺、地基梁的施工等等。
2.鋼筋工程:
鋼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骨架,依靠握裹力與混凝土結合成整體。鋼筋工程乃混凝土結構工程的三大工程之一。
鋼筋的分類一般可以按生產工藝的不同,直徑大小,鋼筋的強度進行分類。生產工藝與一般可分為熱扎鋼筋,冷扎鋼筋,冷拉鋼筋,冷拔鋼筋。按不同的直徑主要有以下幾種鋼筋:8mm、10mm、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5mm等。在強度上鋼筋可分為hpb235、hpb335、hpb400、rrb400級鋼筋。其中hpb235、hpb335為最常用的兩種鋼筋。
因為混凝土澆筑后,鋼筋的質量難以檢查,因此鋼筋工程屬于隱蔽工程,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檢查,并建立起必要的檢查與驗收制度。為了確保混凝土結構在使用階段正常工作鋼筋工程施工時,鋼筋的規格和位置必須與結構施工圖一致。
一般的鋼筋工程的施工過程如下:結構施工圖→繪鋼筋翻樣圖和填寫配料單→材料購入、檢查及保管→鋼筋加工→鋼筋連接與安裝→隱蔽工程檢查驗收。鋼筋的安裝對工人的看圖能力要求較高,鋼筋的型號,數量,位置要求很高,一般應和圖紙一致。
工程中鋼筋往往因長度不足或因施工工藝的要求等必須連接。所以鋼筋的連接在鋼筋工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以下我簡單介紹下今天學習的三種連接方式:
1)綁扎連接:綁扎是目前仍為鋼筋連接的主要手段之一。采用綁扎連接時其位置和搭接長度必須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204-20xx)中的規定,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接頭。鋼筋的綁扎接頭是采用20~22號火燒絲或鍍鋅絲,按規范規定的最小搭接鋼筋長度,綁扎在一起而成的鋼筋接頭。本工程中在梁、板鋼筋的連接上通常使用綁扎,但當鋼筋的直徑過大時則不能采用綁扎連接,因為這樣會產生偏心作用的不良效果。 2)焊接連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鋼筋的接頭宜優先采用焊接接頭。焊接接頭的焊接質量與鋼材的`焊接性、焊接工藝有關。焊接又分為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其中閃光對焊以及電渣壓力焊在工程上使用較為頻繁。本工程中柱筋的連接通常采用電渣壓力焊,而梁筋中直接較大的鋼筋則采用閃光對焊。
3)機械連接:鋼筋機械連接是通過機械手段將兩鋼筋端頭連接連接在一起。本工程中地下室的梁筋連接全部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機械連接質量上會優于焊接,但是在造價上處于劣勢,成本較高。
3.模板工程:
模板在材料與種類上有很大的區別。一般可分為本模板、鋼模板、膠合板,本工程多數使用膠合板模板,在一些細部上部分使用鋼模板,比如樓梯踏步就使用鋼模板,這樣比較不容易變形。
模板的作用便是在結構的施工過程中,剛從攪拌機中拌和出來的混凝土呈液態,需要澆筑在與構件形狀尺寸相同的模型號內,這樣砼凝結硬化之后,才能形成所需要的結構構件,模板就是使鋼筋混凝土結構或構件成型的模型。 本工程模板多數為大跨梁模板,因此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安裝牢固、尺寸準確,保證工程結構構件截面尺寸及表觀質量;
2、支撐系統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澆混凝土的重量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荷載;
3、構造簡單、裝卸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與安裝,和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等工藝要求。
4、模板接縫應嚴密,不得漏漿;
5、本工程用全新的膠合板投入施工;計劃周轉四次后逐步淘汰破損大、變形大的板塊。盡量在符合設計的要求上,節省用料,降低成本。 模板安裝前準備及安裝注意
1)模板進入現場后,依據配板設計要求清點數量,核對型號 2)吊裝模板是應平穩操作人員嚴禁隨同模板一同起吊 3)合模前必須將模板內雜物清理干凈
4)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應清理干凈,涂刷隔離劑,刷過隔離劑的模板遇雨淋或其他因素失效后必須補刷
5)模板安裝時遵循先內側后外側,先橫墻后縱墻的原則安裝就位
6)模板安裝就位后,對縫隙及連接部位可采取堵逢措施(梁鋼模板采用膠條外粘,柱模板采用雙面不干膠粘連)防止漏漿,錯臺現象 模板的安裝
1)墻、柱模板安裝:
在基層上彈出墻、柱模板的邊線和控制線,然后將模板就位。先將模板臨時固定,按模板控制線調整模板下口,并做臨時固定。模板加固后用支撐吊線調整模板的垂直度,然后對模板進行最后加固。加固后再對其位置、垂直度進行二次檢查,確保尺寸準確無誤。
2)梁、板模板安裝:
(1)在墻、柱上彈出標高控制線(50線),根據標高控制線,在墻、柱上彈出梁、板模板的下口標高控制線。
(2)安放梁板模板立柱:梁、板模板的立柱,嚴格按設計的間距、位置安裝,與下層的立柱要在同一位置上,立柱下墊50厚木板。
(3)梁、板起拱:先在梁兩端和板四周,根據設計標高調整好支撐高度,然后拉一條水平線;根據起拱的高度(梁、板跨度的1‰~3‰)和每個中間支撐的位置,計算出每根支撐的起拱高,最后調整每根支撐高度后,鋪設梁底模或板主龍骨。
預埋件、預留洞:
在已完成的梁、板模板上,根據圖紙要求確定預埋件、預留洞的準確位置,并彈線標識清楚,然后將預埋件和預留洞的模板用釘子等固定在梁、板模板上。 梁板后澆帶模板處理:
支頂板后澆帶處模板時,與整個梁板模板斷開,拆除模板時,保留后澆帶處的模板不拆除,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從上部加蓋竹編板對鋼筋進行保護。 頂板后澆帶模板安裝 涂刷隔離劑:
1)隔離劑全部采用水質類隔離劑,主要有:海藻酸鋼類、石花菜類等。 2)墻,柱,梁側模:加工好或拆模理干凈后,涂刷隔離劑一層待用。 頂板:模板安裝完成后,用滾刷涂刷一層,如遇雨淋,要重新涂刷。 混凝土澆筑時模板檢查:
混凝土澆筑施工時,設專人模板進行監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墻、柱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對墻、柱的垂直度進行二次檢查。
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包括制備、運輸、澆筑、養護等施工過程,各施工過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任一過程施工不當都會影響混凝土工程的最終質量。 混凝土的制備包括了混凝土的配制與混凝土的攪拌,每一步都至關重要。混凝土的配制還包含了混凝土的設計配合以及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是根據實驗室的設計配合比提高一個數值,并有95%的強度保證率。混凝土施工配料計量必須準確,才能保證所拌制的混凝土滿足設計和施工的要求。其偏差不得超過規范規定。施工配合比與實驗配合比的差別在于含水率的區別。由于混凝土強度值對水灰比的變化十分敏感。由于實驗室在試配混凝土時的砂、石實際含水率。為保證現場混凝土準確的水灰比,應按現場砂、石實際含水率對用水量予以調整。
混凝土現場攪拌:
自拌砼用于防止商品砼暫時供應不上的應急措施和零星砼的現場拌制,原材料和配合比應與商品砼的保持一致。
1 根據配合比確定的每盤(槽)各種材料用量及車輛重量,分別固定好水泥、砂、石各個磅稱標準。骨料含水率應經常測定,及時調整配合比用水量,確保加水量準確。要過稱。
2 裝料順序:一般先裝石子,再裝水泥,最后裝砂子,如需加摻合料時,應與水泥一并加入。如需摻外加劑(減水劑、早強劑等)時,粉狀應根據每盤加入量預加工裝入小包裝袋內(塑料袋為宜),用時與粗細骨料同時加入;液狀應按每盤用量與水同時加入攪拌機攪拌。
3 攪拌時間: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根據施工規范要求確定摻有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
4 混凝土開始攪拌時,由施工單位主管技術部門、工長組織有關人員對出盤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進行鑒定,檢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單要求,經調整后再進行攪拌。
混凝土的澆筑是混凝土工程的重中之重,也只有合格的澆筑,才能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密實性符合設計的要求,才能保證結構的整體性和耐久性,尺寸準確,才能保證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潔。
混凝土澆筑之前要做好隱蔽工程的驗收,而且還檢查模板的尺寸,軸線及其支架承載力和穩定性。澆筑質量還以澆筑工人的技術水平有密切的關系。若澆筑過程中振搗不夠很容易產生離析現象,而且容易產生蜂窩、麻面,甚至產生露筋現象。
施工縫的留置也是混凝土澆筑的一種特殊工藝,由于某些原因,不能連續將結構整體澆筑完成,且停歇時間可能超過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則應預先確定在適當的部位留置施工縫。一般施工縫應留在結構受剪力較小的部位,應用時考慮施工的方便。
(1)、實習時間畢竟僅僅30天雖然可以學到整個工作的流程如何施工,但是一些細節無法深入。
但也發現了一些安全問題,現在陳述如下:
安全問題永遠是工地重中之重的問題,對本工程的安全問題,主要提出了以下幾點:
1、臨電問題:攪拌機、鋼筋加工廠的電箱配置不夠完備,存在著漏電的危險,以及碰電的危險性。
2、部分七層幢號用的腳手架都是毛竹,班主都沒對毛竹的質量進行挑選就使用,這樣隨著層數的增高,荷載的加大,存在的危險性也就越大,特別是小橫桿,領導還指出雖改成鐵桿腳手架已不可能,但底層最好要挑選性的用料。
3、腳手架的、支模架的基礎不是很穩,存在塌倒的可能性,特別是下雨天。 以上的安全問題不僅是我所實習的這個工地存在的問題,很多工程都存在著這些問題,所以施工現場安全仍需進一步改進,有關部門也應加強監督的力度。
在兗州鴻泰建筑有限公司實習30天的期間里,對我來講是一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工地現場施工員、技術負責人的指導之下,以及自已的努力積極參與工作,讓自己對整個基礎的做法,標準層的施工有了深入的了解與掌握。 首先,通過一個多月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比如,鋼筋的綁扎,底層基礎鋼筋的綁扎首先要放樣,每一跨度里鋼筋的接頭數只有25%,即4根鋼筋里只有一個接頭,另外,接頭要盡量放在受壓區內。在砌墻的過程中,如遇到墻要轉角或相交的時候,兩墻要一起砌起來,在留槎的過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則必須留陽槎,且要有拉結筋,不能留陰槎。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熱的時候要注意養護。
在我看來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不過實踐更重要。在施工中,很多時候靠的是經驗,在經驗來源的同時用理論知識去檢驗。所以就算理論知識掌握得在好,沒有實習和工作的實際經驗也很難解決施工中時刻遇到的種種問題。記得實習第一天,李工說過一句話一句不得不讓我折服的話:他說,如果說理論知識我比不上你們,因為你們接受過大學教育而我自己沒有。但是我有多年的工作經驗即便沒上過大學,對這些問題的解決也很熟悉。只要你們有過實際工作一年的經驗,就會很熟悉了。在我看來,這或許是前輩的謙虛和對我們的鼓勵以及對我們的要求吧。而且對整個土木工程的各個方面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并且鞏固了書本上的知識,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從實際施工中豐富自已的理論知識。整個實習的過程時間雖短,但讓自己知道了如何當一名好的施工員。整個實習的過程也讓自己發現了自己理論知識上的不足,也讓自己為以后的學習充滿了動力。工地雖說是苦了點,但也讓自己明白了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