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發現身邊的美圖片篇一
天沒亮的時候,酣睡中的我被道路上“刷刷”的聲音喚醒,忙碌的一天開始了。他們不畏風吹,不懼日曬,一天天,一月月的堅持,他們就是城市環衛工,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堅持著的勤勞美。來到校園,依然有“刷刷”的聲音,是誰,在清晨不辭辛勞?走近一看,是我可愛的同學們!
生活中真的不缺少美,不信,你看。
中午擁擠的食堂里,沒有人因為不耐煩就插隊,你看到的只有同學整齊的排著隊,慢慢的往前挪;一個人吃完了飯也絕不會在位置上久坐,而是立馬站起,給同學讓座;而他走后桌上也不會留有餐盤,這是就餐的禮儀美。
走出食堂,看到了環境優美的操場。從前坑坑洼洼的長滿雜草的土地變成了明亮開闊的籃球場,上面刷滿藍色和綠色的膠,同學們格外愛惜,步子都是輕輕地。在打籃球的學生揮汗如雨,盡情享受著校園的設施美。
廣播響了,一首動聽的《洋蔥》播完了,主持人優美的聲音傳來,仔細聽播報得是一則失物招領。原來有一個粗心的同學把自己的錢包和鑰匙落在了籃球場上,我的心里流入一股暖流,在這初冬的天氣里,我聽到了一種美德——拾金不昧。
我突然發現,我的眼睛是如此的明亮。他讓我看到了身邊點點滴滴的美,并不是新聞里勇奪屠刀的那么大的正義美,也不是地震中以身護學生的犧牲美,就是一件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就像一滴水,卻折射出太陽的光芒。
一個不經意的彎腰,一個垃圾消失了;一個不經意的微笑,一個矛盾化解了;一個不經意的鼓勵,一個脆弱的心靈消失了。
世上有無數美,自然美、勤勞美、和諧美、謙讓美,而我們要學會創造美、觀察美、傳遞美,相信只要我們發現身邊的美麗,傳遞身邊的美麗,就能讓我們的校園充滿了美。
發現身邊的美圖片篇二
我們都生活在美麗的環境中,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身邊有許許多多耐人回味的美。
美,潛在于各方面,比如家庭的美、學校的美、社區的美等。家庭中父母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學校里老師諄諄的教導,社區里保安為我們辛苦地服務等等這些都是美的體現,讓我們去發現身邊更多的美吧!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商場購物,在坐公交車回家的途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步履蹣跚地緩慢走上車來。他骨瘦如柴,行走吃力,衣衫簡樸,乘客們看見他,有的皺著眉頭、有的轉過頭等,神態各異。老人四周望望,見沒有空座位,就摞動著站立不穩的身子,非常吃力地緊緊抓住身邊不遠處的一根車內欄桿。
這時,只見一位20歲左右的青年走上前去,扶著老人說:“大爺,你上那邊去坐吧。”老人對著青年笑笑,拍拍他的肩說:“謝謝你啊!青年人,”說完,在那個青年人的挽扶下,慢慢地走向座位。“現在向你這樣的好心人不多啊!”老人稱贊道,老人坐下后朝那青年人看了看問:“你人不錯啊?在哪做事呢?”“謝謝大爺的夸獎,我現在在一家公司打工。”青年人笑著說。“小伙子,有出息,好好干啊!”老人鼓勵他說。青年人望著老人開心地笑笑。
不一會兒,天暗下來,下起了雨。老人要下車了,青年人正巧帶了傘,于是他說:“大爺,我送你回家吧!”青年人扶著老人下了車,送他回家了。老人的家離我們家不遠,我們下車時,看見青年人又返回到車站候車。我回頭一望,漫天飄灑的雨淋濕了青年的衣服。
啊,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青年寧可自己被雨淋濕,也要保護著老人,他沒考慮到自己,一直為老人著想。他那樂于助人的好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種品德美。回到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青年那熱情的身影還回蕩在我的腦海中。這就是身邊的`美!
美是自然的流露,美來自人間,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美無處不在。
發現身邊的美圖片篇四
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美,充斥在大街小巷里,美就在你的身邊,讓我們一起去發現美,感悟美吧!這不,我就在大街小巷里抓拍下了幾個美的鏡頭,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鏡頭一:
一個穿著體面的年輕人拿著提包站在馬路旁等著紅燈,只見他不住地跺著腳,汗水一滴一滴地從額頭上滴下,像是有什么急事一樣。不久,綠燈亮了,年輕人飛快地向對面馬路走去,這時一個空瓶子滾到他的腳邊,我本想他會瀟灑地將瓶子一腳踢開,但沒想到他居然彎下了腰將瓶子撿了起來。這么一耽擱,紅燈又亮了,年輕人只好退回馬路旁,邊退邊向垃圾桶走去,并把空瓶子丟進了垃圾桶,又回到馬路旁焦急地等著綠燈。可他絲毫也、沒有抱怨、撿瓶子而耽擱了時間。
鏡頭二:
一個剛從菜市場里出來的老奶奶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在路上走著,邊走還邊哼著幾曲詞。這時,一根貼滿人們司空見慣的小廣告的電燈柱出現在老奶奶的眼前。老奶奶看見后十分生氣,她放下了手中的東西,用手摳著這些廣告,邊清理還邊嘀咕著:“又是這些害人的牛皮蘚,給環衛工人們帶來多麻煩啊,看我怎樣把你清理掉。”老奶奶忙了將近半小時,滿頭大汗,終于清理干凈了。老奶奶看著干凈的電燈柱樂了,提前地上大包小包的東西走了。
鏡頭三:
一位晨練回來的老伯伯提著木劍在小巷里走著,走著走著,一個沒了井蓋的下水道口出現在眼前,黑乎乎的洞口像個怪獸張開大口一樣,仿佛要吞掉經過的行人。老伯伯看后,馬上從附近撿來了幾個紅塑料袋,解下了自己鞋上的鞋帶把紅帶子綁在井口上,忙完后,老伯伯提起鞋子,赤著腳走了。
文明一小步,道德成長一大步,讓我發現這種美,做一個文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