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初三的滋味字 初三的滋味篇一
人對往事的記憶就像鎖在不同抽屜里的雜物,隨著歲月的堆壘而塵封,不經意間打開一個抽屜,那被遺忘的,如同隔世般的舊事便猛然回魂,又有了溫度,呼吸和生命,過去與現在接續上了。
憶及小時,我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每個天邊泛白的黎明,奶奶總要煮面給爺爺吃。時光流淌,裊裊噴發著香甜氣息的蒸氣染白了奶奶的兩鬢,可那碗蕎麥面的香味卻日復一日地縈繞在家中。爺爺每每捧起那面,歡喜毫不掩飾地堆在臉上,久久不散。
我也吃過奶奶煮的蕎麥面,但沒幾天就吃膩了,看著爺爺仍是一臉滿足,吃得津津有味,是不是爺爺那碗面格外好吃?我偷偷嘗了嘗,并沒有特別美妙,反而清淡無味。
爺爺到底為什么對蕎麥面如此“忠貞不移”呢?那蕎麥面的魔力藏在哪里呢?
時光就是那么殘酷無情,它從不為任何人停留。奶奶走了,在楓葉旋轉飛舞的秋,帶著蕎麥面的味道,踩著凄美的步子走了,每走一步,碎去的落葉都用沙啞的聲音低吟著哀歌。
從此,每個黎明便沒有了蕎麥面的噴香,也沒有了披著晨光被蒸氣籠罩的白發人。
爺爺生日那天,極少踏入廚房的他默默離開人群。霧氣朦朧中,熟悉麥香滋味里,爺爺的背影顯得悵然孤單,他為自己煮了一碗蕎麥面,獨自坐在那里,細嗅充斥在鼻息間來自遠方的香氣。他顫抖地舉起筷子,又忽地放下,低頭喃喃道:“老婆子,我想吃你煮的面,就一口……”那一刻,他老淚縱橫,和著沉積多年的追思與苦楚,吃下那一碗面。
后來我才得知爺爺身體不好,不能吃過咸過甜的飯,于是奶奶便陪他吃了一輩子不加鹽的蕎麥面。
那碗面的滋味是清淡的,但其中蘊含的情意是濃厚的,奶奶每天把質樸而鮮活的愛注入其中,爺爺又怎會煩膩呢?
溫暖,包容,深深關愛,涓涓真情,這就是一碗面中全部的滋味。
皚皚白雪,化流成溪;紛紛落花,零落成泥,許多離我們而去的人和物,其實未曾遠逝,就像奶奶的那碗蕎麥面的滋味,幻化成另一種風姿呈現在我生命中,那便是愛與永恒。
初三的滋味字 初三的滋味篇二
去年除夕的下午,迎著暖和的陽光,我們一家三口駕車穿過幾十里的柏油馬路,來到了可愛的鄉下老家。
鄉下老家,還是那熟悉的房屋,熟悉的小道,熟悉的水井,熟悉的稻田……剛下車,便遇見了我的好朋友何胖。何胖已經許久沒有見著我了,今天見到我,自然是高興得又蹦又跳。他手里拿著一盒鞭炮,問我:“去打鞭炮么?”要是以前,我二話不說,肯定撒腿就去,但現在我覺得這是小孩子玩的事,像我們這些大孩子誰還會喜歡玩鞭炮呢?于是,我說:“不了不了,先叫其他人吧?!?/p>
鄉下就是開放,大多數時候各家各戶都是不關門,隨時迎接來訪的客人。要是你來蹭吃蹭喝,那準保你喝足了才準走!我們先去佳宇家。咦!佳宇你還在寫作業?。」?!我笑道。只見他臥在沙發上,手上拿著本書,用一支筆有模有樣地勾畫著,一副智者的模樣。我看著著急,走上前去,一把搶下他的作業,說:“嚇唬誰呢,大過年的還寫作業,小子想考北大清華了是不?”我看著他的作業,哎,平行線!“這我會,我會?!蔽医械馈N疑駳獾亟o佳宇講解著作業,全然忘了我已讀初三,而他才初二。
傍晚,我回到奶奶家,叔叔、伯伯、姑姑、大嬸們都已經到了。爺爺、奶奶正在廚房里忙這忙那,兩雙巧手似乎要數盡鍋中的柴米油鹽。屋外,落日將余暉灑向廣袤的田野,“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美景該日日如是吧!大人們站在門口,吃剩的瓜子殼散落一地。
突然,一個伯伯問我:“高材生,今年又考了多少分???”我并不愿回答這個問題,過年就過嘛,干嗎總跟成績扯上關系呢?我隨口說了聲600多分,便回了房間。房間里,幾個姐姐正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劇。看他們的表情,真是太投入了。哈哈,我率先打破了這房間里的寧靜,“打牌不?”我手里拿著一副牌,向他們問道。于是,我終于找到了晚飯前消磨時光的好點子。
年 夜 飯很好吃,“雞鴨魚肉海味鮮,夠我撐飽一肚子”。帶著年 夜 飯的余香,我進入房間,打開電視,等待著春晚的來臨。晚上很冷,烤爐成了我救命的法寶。就烤爐來說,煤爐要比電路更暖和。果不其然,煤爐散發的熱量霎時間就將整個房間溫暖了起來。接下來嘛,就到了搶紅包的時候了。不過作為新世紀的我,要一改傳統——到網上搶紅包去!憑著原有的一點底薪,加上在何胖小子那兒招搖撞騙的一點兒,我勉強在班級群里當上了一個人物。與遠隔幾十里的同學們發些幾毛幾分的紅包,雖然錢少,但卻有種快感。這時,奶奶拿著一個現實版的紅包,遞到我手里,說:“我孫子好好讀書??!”“嗯……嗯……”我應道。
深夜,我們向爺爺奶奶告別,回到了城里。城里,卻另一番景象,另一番年味。
初三的滋味字 初三的滋味篇三
西紅柿炒蛋是姥姥常做的一道菜,也是很普通的一道家常菜。但在這酸酸甜甜的滋味中,我品出了愛的味道。
因為我是由奶奶帶大的,所以從小我跟姥姥的關系就沒有跟奶奶好,這次來青島上學,來陪我的又是姥姥,我自然很不情愿。再加上姥姥做飯不好吃,所以我每天總是抱怨。不管她做出怎樣的菜來,我總是能挑出“刺”來。
我愛吃西紅柿炒蛋,非常愛吃,百吃不厭,所以姥姥總是會做。我總會因此跟她起爭執,問她:“為什么總是只做這一道菜!”她嘟囔著:“不是你喜歡吃嗎……”我要不是嫌雞蛋炒老了,要不就是嫌西紅柿的湯汁太少,反正無論怎樣都會不合我的心意。
終于有一天,我發現姥姥做飯的時間長了,做出來的菜也沒得挑了。雞蛋總是會炒的很嫩,番茄總是會把它在炒鍋里煮的爛爛的,全部滾成稀稠適中的番茄湯,雞蛋也很好的浸潤在湯中。可謂是色香味俱全。我輕輕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湯送入口中,湯中既有西紅柿的酸酸的味道,又有少許白砂糖淡淡的甜味,酸甜交錯,十分可口。
出于好奇,在姥姥再次要做這道菜時,從不進廚房的我,借故走了進去,我一邊佯裝洗東西,一邊偷瞄著姥姥的一舉一動。只見姥姥并不利索地打開燃氣罩,把少許花生油放入炒鍋,姥姥目不轉睛地緊盯著油鍋,大概油燒到八成熱時,姥姥把事先打散的蛋液緩緩地倒進去,之后,一只手抓住炒鍋的手柄不停地晃動鍋身,不一會,原本在鍋里自由蕩漾的蛋液,在高溫下像被定格了的層層海浪,這時,姥姥停止晃動,急忙拿起鍋鏟,快翻急鏟,翻勻后,嫩黃松軟的炒蛋塊被盛出備。這期間,姥姥的眼睛一刻也沒有移開過炒鍋,更沒有離開灶臺半步。望著全神貫注,頭發花白,已近古稀的姥姥,原本行動遲緩的她,為了不讓雞蛋變老……。
霎那間,我似乎嘗到了那酸味當中飽含著姥姥無數次被我抱怨后的傷心與無奈,那甜味又像那盡管我抱怨,她卻依然完成一次又一次飽含愛意的飯菜。她的關心,她的愛,酸酸的,甜甜的,這西紅柿炒蛋的滋味真美妙!
現在,我上高中了,住校了,平時,吃不上姥姥做的飯菜了,也吃不上她做的西紅柿炒蛋的……學校食堂里也有西紅柿炒蛋,不過當然比不上姥姥做的,番茄湯稀的很,雞蛋炒的似乎也不合我心意??傊?,我似乎有點想念姥姥的西紅柿炒蛋了,想念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了,當然也相念她了,想念那個為我操碎了心,卻又總不被我理解的姥姥了。
姥姥做的西紅柿炒蛋,是酸的,是甜的,它的滋味妙不可言,有姥姥關心和愛的味道,是姥姥精心為我打造的絕美的一道菜,它可能在別人眼中很普通,但是在我眼里一點都不普通。
西紅柿炒蛋的滋味,愛的滋味!
初三的滋味字 初三的滋味篇四
每當看到大廳墻上的那張獎狀,那次參加小學速算比賽的經歷便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那是我上小學四年級時的事情了。
一天,教數學的施老師在班里宣布了學校將舉辦全年級速算比賽的通知?;氐郊?,我便開始了練習。按照比賽的規則規定,十五分鐘之內,必須做完五十道運算題。做錯不算。對著練習冊我練了幾遍,每次我很快就做完了,都以為是全對。但是很遺憾,每次都是因為忘了進位而出錯。我不禁有點泄氣了,這也太難了!照這種準確率,我根本就沒有可能取得名次了。索性不練了。此時,媽媽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只要你虛心、細心一些就會成功的,何況我們參加比賽并不只是為了得名次啊?!?/p>
媽媽說得對,先別老想著比賽,就先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吧。從此,每天放學回家,我放棄了和兔子玩的機會,先練做題;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后,我放棄了上網的機會,還是做題;遇到周末,附近的同學叫我出去溜冰,這可是我最喜歡的運動了,可一想到自己做題還不夠細心,我硬是咬咬牙,堅持留了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段時間的苦練,我的做題準確率果然大有長進,已經可以比較輕松地在比賽要求的時間內答對全部題目了。為了提高準確率,接下來,我改進了一些計算方法,糾正自己容易出錯的地方。我還找來記時的秒表,進行“實戰演習”。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后,有一次我竟然在10分鐘內答對了全部題目,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了。我多想馬上參加正式比賽呀!
在等待和盼望中,速算比賽終于來臨了。雖然有一點兒緊張,但想到平時自己都能輕松完成,我似乎又有一種胸有成竹的感覺。拿到賽題后,我幾乎是屏住呼吸,一氣呵成,第一個完成試卷。
沒過幾天,比賽結果出來了。竟然是年級一等獎!聽到施老師宣布的時候,我感覺這次我成功了。
望著這張來之不易的獎狀,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是誰,只要有了信心,付出了努力,還有關鍵時刻的勇氣,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初三的滋味字 初三的滋味篇五
人生的滋味,有薄荷的清涼,有檸檬的酸甜,也有青柿的苦澀。然而,似水流年,母親給予我的卻不同,母親的粥讓我淺嘗母愛的滋味,那滋味讓我在多少伏案奮筆急書的夜晚長久地回味……
母愛滲透在薏米粥的香醇中。
一碗紅褐色的紅豆薏米粥,在昏黃的燈光下,散發出縷縷清香。碗邊的小紙條上映出熟悉的字跡:趁熱喝了吧,對身體好。短短的幾行字卻讓我如沐春風,感受到左邊第三根肋骨下跳動的心被暖流包圍。每當濕氣較重的天氣,我的濕疹便會發作,母親在網上看到紅豆薏米粥有除濕功效特地學來。我輕輕拿起勺子,淺嘗一口,薏米粥的香醇瞬間充斥了我的口腔,回味無窮,同這母愛一般。誰說母愛不深沉?
紙片上樸實無華的只言片語,紅豆薏米粥碗邊的余溫是對母愛最好的詮釋,那個夜晚,我品到了母愛的滋味,那是薏米粥的香醇。
母愛融入在白粥的平淡中。
一碗清淡的白粥,樸實無華卻醇厚具有天然的味道,裊裊熱氣模糊了雙眼,冬日的寒冷一瞬盡被融化。冬至,放了學,一路跑回家,一邊對手呵著氣,一邊搓著雙手,狼狽不堪。桌子上那碗熱氣騰騰的白粥,使我有些愕然,望向廚房里母親忙碌的身影,一切盡在不言中。我迫不及待的捧起碗,溫暖我凍紅的雙手。剎那的暖,恰似干涸龜裂的土地忽有一股甘泉來滋潤它,勝似暴風雨過后的花朵迎來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同這母愛對我的影響一般。誰說母愛不深沉?
濃厚無華的白粥,裊裊的熱氣為我送來的冬日里的溫暖,“平平淡淡才是真”是對這母愛最好的詮釋,那個冬日,我品到了母愛的滋味,那是白粥的平淡。
母愛還浸潤在綠豆粥的清涼中。
一碗清涼解暑的綠豆粥,冰涼中夾雜著淡淡的綠豆香。夏至酷暑,蟬鳴聒噪,蛙聲不斷,我的心情也隨之有些煩躁,看桌上密密麻麻的題目和大片大片的空白,我有些疲倦與厭煩。這時母親悄悄放在我桌上一碗冰綠豆粥,一言不發。喝完后,心里感覺平靜鎮定了不少,感覺那些許悶熱被那絲縷清涼所驅散,同這母愛一般,誰說母愛不深沉?
清涼的綠豆粥,驅散了暑氣炎炎與心中的煩悶,使我鎮定平靜,不心浮氣躁,這清涼是對母愛最好的詮釋,那個夏日,我嘗到了母愛的滋味,那是綠豆粥的清涼。
這個時代,歌頌母愛的文章比比皆是,甚至有少許俗氣。但我嘗到的母愛滋味與眾不同,那飽含著濃濃母愛的粥的滋味,香醇,平淡,又清涼,伴我走過人生春夏秋冬……
初三的滋味字 初三的滋味篇六
成長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需要我們勇敢地去品嘗,才能體會到其中真正的滋味。
——題記
酸——心靈的萌芽
看到媽媽夸獎了姐姐,而我卻被冷落在一旁;老師夸獎了你,而狠狠地批評了我;你得意揚揚地在我面前炫耀著滿分,而我只能躲在角落“欣賞”我的不及格。在這時,不服氣涌了上來,酸酸的,不好受。競爭意識地出現,標志我們的心靈開始了萌芽。
甜——成長的慰藉
努力之后,媽媽夸獎了我;老師夸獎了我;滿分已令我熟視無睹。小時候受到的重創,慢慢被驕傲和自豪所治愈。當年心靈里嚼著酸酸的“秀逗”,如今早已被甜甜的“木糖醇”所取代。自豪和驕傲感,也許是心靈惟一的慰藉。
苦——前進的動力
在成長過程中,有甜就必然有苦。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與挫折學會要調節不良情緒;在生活中,也要積極調整心態,樂觀面對每一天,如果把生活中的苦比作十字架,那么你扛著它永遠不會覺得累。因為,它也許就是幫助我們跨過困難的橋梁。相反,如果你丟棄了它,可能你也就永遠品嘗不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在心頭涌起苦澀之情時,不要氣餒,振奮精神,就一定能品嘗到成功的真正滋味。
辣——身體的錘煉
當辣進入口腔的那一剎那,美妙的滋味無與倫比,可是,緊隨而來的是它后勁。結繭的蝴蝶,“興高采烈地破蛹,華麗新生的沖動,擁抱彩蝶世界的美夢”??墒牵谄朴紩r,誰能懂得它的痛苦呢?若用剪刀將蛹剪開,蝴蝶必歡欣無疑??墒?,在不久之后,所有快樂偃息旗鼓,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痛苦。可見,當辣味襲來時,忍一忍,當后勁過去之后,我們就能品嘗到那風雨過后彩虹的甜味,我們的生命和身體也會因辣的錘煉而變得越來越有力量,越來越有韌性。
咸——成熟的開始
在當一道菜出鍋時,五味里必然少不了鹽。若口直接食用鹽,苦澀的咸味占據整個味蕾??墒?,如果將其融入菜中,不僅菜會變得香甜可口,本身也隨著菜變成絕佳之調味品。學會團結,若離開集體,本身將變得難以下咽;若融入集體,利人利己。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硬如鐵。學會合作,是我們走向成熟的表現。
融入五味后的成熟
有人說,人生如菜,成長就是必不可少的五味瓶。就算被打翻,它仍然能發揮它的作用。達爾文說過:“物竟天擇,適者生存”。所以,若想不被淘汰,就必須成為一道可口的菜。想成為一道可口的菜,就必須適應社會的口味來調試各種調味料的多少。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若能順應潮流而不被淘汰,就意味著長大了,成熟了。
人生如菜,想要成為美食,“美”靠先天,“美食”則靠自己的努力。即使賣相不好,也早晚有人來品嘗。到那時,成為美食的你就會看到經歷千百次錘煉后的黎明曙光。
初三的滋味字 初三的滋味篇七
今天,我終于登上了成功的高峰,與其他成功者共同品味成功的滋味。這個星期三,是我們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日子。為了這天,我們已練兵多日:到圖書館查閱書籍,又到網上搜尋資料,還想方設法將原稿變成自己的話……我們一定要打勝這一伏!可我看到其它組也信心滿滿時,我心里頓時沒了底。
前面的組有晴也有陰:平時表現不好的王幃康以通順的表達得了一百分,臉上笑開了花;周凡雅因不熟被老師打了個鴨蛋,不甘心地走了。但最要命的是田浩文,他講得是蝴蝶和衛星,和我要講得一模一樣!我的心嘭嘭直跳,看來這一仗十有八九是敗了。
輪到我們了。我用顫抖的雙手將u盤插進電腦,打開了幻燈片。我緊握著拳頭,克制著自己的緊張和害怕。我第一個走上講臺,笑著對大家講了仿生學這個詞的意思。話是那么自然,一點兒也聽不出我的緊張,我不由地向自己祝賀:“馬添銘,還不賴嗎!”當放到第二張幻燈片時,我皺起了眉頭,極不情愿地跳過蝴蝶與衛星。老師對我說:“下次碰到重復的情況,在跳過時可以加一點話。”我望著老師點了點頭。
接下來,是其它組員的時間了。杜瑾萱用流利地話語講訴了電魚與伏特電池;劉宇爍用豐富的感情講了水草與不粘鍋;上官欣怡則對同學們的問題不慌不忙。他們的介紹簡直是完美無缺。
在最后,老師讓我們用“科學家通過什么發明了什么”一句話來總結。劉宇爍、杜瑾萱、上官欣怡都靈活地回答了問題。我想了一下,科學家通過蝴蝶鱗片散熱的特點發明了能幫衛星散熱保溫的儀器!”
“一百二十分!”老師高聲報出我的分數,同學們也難以置信地張大了嘴巴。我沉重的心一下化作小鳥自由飛翔,帶我感受成功的喜悅。今天,我終于通過努力,感受到了成功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