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松樹金龜子教學設計篇一
1、了解金龜子,激發學生熱愛、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
2、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感悟在說明中兼用文藝的筆調,揣摩語言的準確和形象。
3、 學習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
1、了解金龜子,激發學生熱愛、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
2、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細致的描寫。
教學方法:感悟法
教學過程:
初備
統復備
1、讓學生說一說他所見到的圖像中的金龜子的形象,進而導入新課。
2.作者介紹。
(1)讓學生進行介紹。
(2)明確: 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作家。達爾文贊揚他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他以畢生精力寫出的《昆蟲世界》十卷本被認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本文選自《昆蟲世界》。
本文科學地介紹了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婚戀、發音、死亡和繁衍等方面的情況,滲透著作者對昆蟲的人文關懷。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同桌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注意朗讀的節奏和重音。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3.了解金龜子的外貌、生活習性、婚戀、發音、死亡與繁衍。
4.法布爾對金龜子有哪些主要發現?他為什么會有這些發現?你有什么感受5.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介紹動物抓住了特征,說明準確,描寫生動形象。請你找出幾處你欣賞的語句,并加以體會。
6.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1.給加點字注音。
觸角 上顎 殷勤 炫耀 魅力
獻媚 鞘翅 咫尺 螽斯 無動于衷
要求:讓一名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得不正確的,請其他同學進行糾正。
2.法布爾對金龜子有哪些主要發現?(了解金龜子的外貌、生活習性、婚戀、發音、死亡與繁衍。)
明確:第(l一3)段,外貌特征。
第4段,介紹金龜子的生活習性。
第5—7段,介紹金龜子的婚戀生活。
第8一18段,介紹金龜子的唱歌、發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第19、20段,介紹金龜子的死亡與繁衍。)
要求:熟悉課文內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3.他為什么會有這些發現?對你有什么啟發明確:他之所以有這些發現,是他走出實驗室的結果,是他走進田野,深入昆蟲的生活。進行長期仔細地觀察、并認真思考的結果。文中“我抓住機會跟蹤她們,觀察他們”“要想觀察清楚他們”等語句,文中還寫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來回摩擦發聲的方法研究金龜子發音原理”等,這些都是佐證。
啟發:多觀察,多思考。
4.法布爾以畢生精力寫出的〈〈昆蟲世界〉〉被譽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而本文正是選自〈〈昆蟲世界〉〉,你能否結合課文內容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例:①松樹金龜子長得儀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者棕色外套,外套閃著金屬的光澤,上面還點綴著一些白色斑點,顯得既樸素又高雅。
②它是暑天暮色的點綴,是夏至那天鑲在天幕上的漂亮外套。
③很顯然,它們是在向美人大獻殷勤,每天都進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蟲和雌蟲通常停在低矮的樹枝上,成雙成對,一動不動,對周圍的事和物視而不見。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介紹動物的特征,說明準確,描寫生動形象。
本文用詞的準確與生動與作者細致入微地觀察是分不開的,難怪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稱贊法布爾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通過本文的學習,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學生交流)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
①選文第8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對這個猜想沒有作出結論,這表現了他怎樣的態度 ②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樹金龜子的發聲原理的 ③“在通常的情況下,雙雙快樂地生活在松樹枝頭,它們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對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個字能否刪去?為什么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①作者猜想松樹金龜子是有可能夫妻對唱的。沒有作出結論是因為“無法作證”,這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②先找到它的發聲部位,然后仔細觀察,找不到特殊的發聲器官,這樣就斷定是腹部最后一節跟鞘翅的后翼摩擦而發聲。
③不能。“有可能”表明這只是一種推測,而非肯定。)
選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較喜歡的或者常見的一種小動物,(也可以是一種植物),用一、二百字生動準確地寫出它討人喜歡的體態或動作。(提示:描寫動物,除了應該捕捉其形態特征和動作特征之外,還可以描寫動物的靜態和動態所反映出的生活習性,以及對動物生活環境的描寫。)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作品,進行比較,作出點評,并將評價內容及修改意見逐一附在文后。
假如現在你是技術員,一果園中出現大量金龜子,正嚴重危害果樹,根據你收集的資料,制定防治措施以及實施細節。
松樹金龜子教學設計篇二
《松樹金龜子》教學實錄
【教學說明】
這篇課文來自蘇教版七年級下第四單元“動物世界”,是一篇說明文。教學的重點是:
1、了解松樹金龜子的生態習性,激發熱愛昆蟲的感情。
2、從觀察入手,進行科學的說明。
3、在說明中兼用文藝的筆調;語言的準確性和形象性。
同時,我們還力求能促使學生自主地探究和學習,試圖轉換教師的角色。
【教學實錄】
一、激趣導入
(出示不同昆蟲的可愛圖片,在學生的驚嘆和贊美聲中自然引出課文)
師:昆蟲的世界五彩斑斕,它們在我們尚未深知的家園里演繹著屬于自己的精彩。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幸運去拜訪它們,和它們成為朋友。但是,有一位作家做到了,他以昆蟲為琴弦撥響了人類命運的顫音:他——就是法布爾,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他的《昆蟲世界》,去聆聽他講述的《松樹金龜子》的故事。
二、研讀課文
1、基礎積累。
學生初讀課文,積累自己需要掌握的字詞、欣賞的美句。
2、整體感知。
師:讀過課文,你都了解到松樹金龜子的哪些知識呢?
生:我知道了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征,比如披黑色或棕色的外套,上面還有白色斑點,觸角末端還有流蘇,很漂亮的。
生:松樹金龜子很有趣,它會唱歌,另外它求偶、育子的方式也很特別。
生:我來總結。我覺得法布爾給我們介紹了松樹金龜子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包括婚戀、發音、繁衍等,使我們對松樹金龜子有了初步的認識。
師:同學們補充得十分完善。在這篇科學小品文中,法布爾從不同方面科學、詳盡地說明了松樹金龜子,使我們獲取了知識,并且激發了我們對昆蟲的喜愛。
3、探究之旅。
師:我想請同學們注意這樣一個細節:課下注釋(1)中介紹法布爾時,稱他是法國“昆蟲學家、作家”。我們也常常說“文如其人”,那么,你能不能借助課文語言的外衣,來告訴大家,法布爾是否確實無愧于這個稱號?請仔細閱讀課文,在探究、發現的基礎上小組內交流你的看法。
(再讀課文,學生形成答案后,交流、補充和爭鳴。
生:法布爾確實無愧于“昆蟲學家”的稱號。他對松樹金龜子觀察這么仔細,這么入微,全面介紹了它們的外形和生活習性,甚至連雄蟲和雌蟲觸角末端流蘇數量的差別都觀察到了:雄蟲是七條,雌蟲是六條。而且,法布爾觀察時十分投入,他為了觀察,長時間地走進樹林和田野。比如課文的第五段,作者寫到:滿懷愛情的松樹金龜子們“飛飛停停,左右盤旋”要“持續半個月”之久呢,可見,為了弄清楚金龜子的婚戀情況,法布爾進行了長時間艱苦的觀察工作。
生:我們也是這個觀點。我們研究課文之后發現,第六段作者寫道:“很顯然,它們是在向美人大獻殷勤,每天都進行到深夜”,第七段作者寫道:“所以我在早上,趁它們打瞌睡時……”這也能表明為了進行科學觀察,法布爾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種為了科學事業犧牲休息和娛樂時間的態度,就足以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生:我們覺得法布爾不僅熱愛科學研究,而且他還具有強烈的科學探究興趣,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一條吧。我們組在討論的時候發現了這么值得注意的一些話:第三段,“那么,雄蟲的一對折扇有什么用處呢?”;八段,“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松樹金龜子有音樂天賦,連雌蟲也能唱歌。雄蟲是不是*唱歌來召喚、引誘異性呢?”文章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問句,然后作者給出了他研究之后的答案。我想,法布爾成功的原因應該加上這一條:對科學的全身心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強烈興趣。
生:這也說明法布爾還是一個愛思考的人,思考對科學研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提出了問題,然后認真思考,他才會得出結論。
生:我們組還查找了一些相關學習資料,我們找到了作者的簡介,上面說:“1875年,法布爾遠離城市喧囂,帶領家人,遷往鄉間小鎮……并且,他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吃著普通老百姓的清湯淡飯”進行昆蟲研究,我覺得,他這種對昆蟲研究的奉獻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師:同學們真是慧眼識金,透過語言的外衣,我們發現了法布爾成功的秘密,并且,為了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能主動查閱資料,這其實就是正確的研究問題的方法。誰還繼續發表你們的發現?
生:我還特別佩服法布爾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我們組在探究時發現了這樣的句子——第17段,“昆蟲默不作聲是否表示它很愉快?它高聲大叫是不是為了嚇退敵人?如果金龜子和知了面對危險大喊大叫,那為什么紡織娘面對危險卻要停止叫喊?”然后作者在下一段中說:“總而言之,昆蟲究竟為什么要叫這個問題,還沒有搞清楚。”他并沒有去掩飾自己沒有解決的問題,我們覺得,他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僅值得科學家們去學習,對我們愛夸大的普通人也很有學習的必要。以后在學習中,我一定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
生:第八段的最后一句話也能證明這一點,“可惜的是,我既沒有聽到它們在樹上一唱一和,也沒有聽到它們在鐵絲網里對唱,我無法作證。”
師:同學們的發言給了老師很多啟示,看來,要想在科學研究中有所發展,必須從內心熱愛它,有舍棄舒適生活的決心,并且能夠持之以恒地長期、仔細觀察,在實驗和觀察的基礎上認真思考,實事求是地獲取成功。我想,我們掌握了這個法寶,就是掌握了在科學道路上快行的方法,我相信,我們班必定會有同學以法布爾為榜樣,獻身科學事業,為人類的明天奉獻自己的智慧。
我注意到同學們驗證的都是法布爾的昆蟲學家的身份,那么,有沒有同學能夠給大家展示一下法布爾作為作家的依據呢?
生:法布爾的語言很生動。比如他夸金龜子“長得儀表堂堂……”,“儀表堂堂”呀,讓我都自愧不如了。
生:他文筆很優美。他把雄蟲的觸須比喻成折扇,說成是流蘇。既寫出了金龜子的漂亮,也很形象。
生:還有,他把金龜子比喻成“暑天暮色的點綴,是夏至那天鑲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飾。”簡直就是用詩的語言來贊美金龜子。課文的最后還讓我們“別去打擾它吧”,可以看出法布爾是多么關愛生命,多么贊美它們。
師:課文研究得真是仔細。其實,金龜子危害松樹,應該是害蟲了,可是作者并沒有因為它相對于人類來說具有危害性,就一票否決。相反,法布爾還對金龜子們倍加熱愛,全文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這體現了作者的人文關懷。我想,這也應該是一個科學家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吧。
生:法布爾沒有把金龜子看作比我們人類低下的生物,而是把它們當成有趣的人來寫的。課文里面就大量使用了擬人的寫法,讀起來很親切。例如“大獻殷勤”、“視而不見”、“炫耀”、“無動于衷”、“大喊大叫”等詞語就是證明。
師:看來,語言的生動要借助于比喻和擬人修辭的使用,借助于生動、形象的詞語。
生:他的過渡段使用也很得當。比如:“它們在忙什么呢?”自然引出了下面的介紹。
生:他的語言還很幽默。他在第二段這樣寫,“雌蟲的形象則似乎在提醒人們,不要想像力太豐富了……”讓人想笑。
生:他的語言還很準確。比如說金龜子嘴里“啃”著松針,后爪“鉤”著樹枝,“咬”著松針在那里打瞌睡。
生:還有,說金龜子身上“點綴著一些白色斑點”,“慢慢地老死”等等都說得很準確。
師:同學們的發現真是豐富。是啊,說明文的語言必須準確。在準確的前提下,生動、形象地去說明將會給文章增添文藝的韻味。法布爾作品的魅力也就在此。現在我給大家展示幾個《昆蟲世界》中的美句(出示幻燈片:美句擷英)。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閱讀他的《昆蟲世界》,相信你會有新的驚喜和收獲。
生:老師,我有一個發現,不知道正確不正確。
師:是嗎?說來聽聽。
生:這個松樹金龜子是不是就是我們這里稱它們叫“蒼蟲”的那種昆蟲?因為我看課本上說的出生的時間、它們的生活習性都很類似。
師:對。老師真高興,今天我們班里出現了一位未來的科學家。他平日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然后吸納別人的知識結構,認真反思,大膽質疑,有所發現。希望你日后更認真地觀察和學習,在科學的大路上拾取那絢麗的一朵。下一節課我們期待你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好嗎?
生:好。一定。
三、學以致用
師: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稱贊法布爾是“難以效仿的觀察家”,今天我們有幸探究了他成功的秘訣,你有挑戰他的信心嗎?如果有,請你利用課余時間,觀察一種生物,然后寫一篇觀察筆記。如果覺得尚有困難,請你獲取生物老師或者家長的幫助,到圖書館或網上查閱資料,整理成文,介紹給大家。
松樹金龜子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了解金龜子,激發學生熱愛、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
2.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感悟在說明中兼用文藝的筆調,揣摩語言的準確和形象。
3.學習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演示多媒體)讓學生說一說他所見到的圖像中的金龜子的形象。
2.作者介紹。
(1)讓學生進行介紹。
明確:? 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作家。達爾文贊揚他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他以畢生精力寫出的《昆蟲世界》十卷本被認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本文選自《昆蟲世界》。
二、自主學習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同桌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注意朗讀的節奏和重音。要求:熟悉課文內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思考 :○1? 法布爾對金龜子有哪些主要發現?
明確:第(l一3)段,外貌特征。
第4段,介紹金龜子的生活習性。
第5—7段,介紹金龜子的婚戀生活。
第8一18段,介紹金龜子的唱歌、發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第19、20段,介紹金龜子的死亡與繁衍。
○2他為什么會有這些發現?對你有什么啟發?
明確:他之所以有這些發現,是他走出實驗室的結果,是他走進田野,深入昆蟲的生活。進行長期仔細地觀察、并認真思考的結果。文中“我抓住機會跟蹤她們,觀察他們”“要想觀察清楚他們”等語句,文中還寫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來回摩擦發聲的方法研究金龜子發音原理”等,這些都是佐證。
啟發:多觀察,多思考。
2.法布爾以畢生精力寫出的〈〈昆蟲世界〉〉被譽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而本文正是選自〈〈昆蟲世界〉〉,你能否結合課文內容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例:①松樹金龜子長得儀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者棕色外套,外套閃著金屬的光澤,上面還點綴著一些白色斑點,顯得既樸素又高雅。
②它是暑天暮色的點綴,是夏至那天鑲在天幕上的漂亮外套。
③很顯然,它們是在向美人大獻殷勤,每天都進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蟲和雌蟲通常停在低矮的樹枝上,成雙成對,一動不動,對周圍的事和物視而不見。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介紹動物的特征,說明準確,描寫生動形象。
本文用詞的準確與生動與作者細致入微地觀察是分不開的,難怪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稱贊法布爾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通過本文的學習,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學生交流)
3.重點研討課文第8一13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
①?選文第8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對這個猜想沒有作出結論,這表現了他怎樣的態度?
②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樹金龜子的發聲原理的?
③“在通常的情況下,雙雙快樂地生活在松樹枝頭,它們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對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個字能否刪去?為什么?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①作者猜想松樹金龜子是有可能夫妻對唱的。沒有作出結論是因為“無法作證”,這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②?先找到它的發聲部位,然后仔細觀察,找不到特殊的發聲器官,這樣就斷定是腹部最后一節跟鞘翅的后翼摩擦而發聲。
③不能。“有可能”表明這只是一種推測,而非肯定。
三、布置作業
寫作:選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較喜歡的或者常見的一種小動物,(也可以是一種植物),用一、二百字生動準確地寫出它討人喜歡的體態或動作。(提示:描寫動物,除了應該捕捉其形態特征和動作特征之外,還可以描寫動物的靜態和動態所反映出的生活習性,以及對動物生活環境的描寫。)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作品,進行比較,作出點評。
松樹金龜子教學設計篇四
學習目標:1. 從觀察入手,了解松樹金龜子的生態習性。 2. 感悟在說明中兼用文藝的筆調,揣摩語言的準確和形象。 課前學習:1. 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2. 借助相關書籍、網絡資源查找有關法布爾的生平與故事,金龜子的圖片及其相關知識。課堂學習: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導入:作者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作家。你知道他的著作名稱嗎?你能根據課前所了解到的相關資料向同學們講述一個關于他的故事嗎?
互相交流相關內容與感受
2
根據你所搜集的資料,能否向同學們介紹你所了解的金龜子?(比如金龜子的種類、危害、生活習性、防治方法等。)班內交流資料,比比誰查找的資料最充足。
3、
組織學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獨立思考,歸納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態習性。
朗讀、圈注、勾畫、批注
4、
組織交流,互評
交流、互評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導入:法布爾以畢生精力寫出的〈〈昆蟲世界〉〉被譽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而本文正是選自〈〈昆蟲世界〉〉,你能否結合課文內容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研讀課文,圈點勾畫,作好批注。
2
組織協作組內交流,互評
交流、互評
3、
學習評價:本文用詞的準確與生動與作者細致入微地觀察是分不開的,難怪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稱贊法布爾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通過本文的學習,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交流課后學習:1. 提出自己對課文感興趣的問題,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可查找相關資料。如:搞清楚昆蟲究竟為什么要叫這個問題有什么含義嗎?2. 補充、整理自己收集的有關金龜子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