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微課教案設計篇一
授課人:曹曉玲
授課時間:2016-4-21
教學目標:
1、復習初中至高中階段古詩文中所運用過的互文修辭手法。
2、理解什么是互文,互文有幾種形式。
3、積累古詩文名句并理解其含義與意境。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互文修辭的判斷與理解,如何運用此知識解釋相關的詩文。
2、難點是區分對偶與互文兩種修辭的不同。
教學方法:
朗讀、講授、討論、實踐
教具:
教案、ppt、學案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在我們的古詩文閱讀中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對偶、夸張等等。但是除了這些常見的以外,我們也會遇到另一種修辭:互文。什么是互文呢?怎樣運用互文的修辭來翻譯詩文句子呢?先請大家看演示屏:
1、播放“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圖片
2、教師講解
3、學生討論釋義
二、知識點:
1、什么是互文?
“互文”是漢語中特有的修辭手法,也叫“互文見義”,或簡稱“互見”。
2、如何理解互文的詩詞語句? 所謂“互文”,指的是一個完整的意思,根據表達的需要,有意將它拆開,分別放在兩句中(多數情況是這樣,有時也放在一句中),在理解時應前后拼合,才能正確理解語意。
3、互文有什么樣的特點?
其特點是上下文意互相呼應,互相補充,參互成文,合而見義。互文的語言形式多為兩句式,也有單句式,排句式三種。在具體的使用中,互文能使文字簡潔、含蓄、生動并加強語氣;也能使語言表達具備形式美和音樂美,以達到理想的表達效果。
三、課堂探究: 理論知識明確之后,下面我們重點復習從初中至高中的古詩詞中運用了“互文”修辭的一些語句吧。初中階段:
1、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釋義:將軍和壯士們身經百戰,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勝利歸來。
2、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釋義:打開我東閣西閣的門,坐一坐我舊時的床。
3、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釋義:當窗對鏡理云鬢貼花黃。
4、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釋義:從東西南北的市場里買回的奔赴戰場的各種裝備行頭。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釋義:不以外界景物和自己的境遇好而喜,也不以外界景物和自己的境遇壞而悲。
6、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 釋義:受任奉命于敗軍危難的時刻。
7、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釋義:半夜時分,明月升起,清風吹拂,驚動了棲息枝頭的鳥鵲;送來了陣陣蟬鳴。
8、煙籠寒水月籠沙。《泊秦淮》
釋義:煙霧迷離,月色朦朧,籠罩著這片寒水和沙灘。
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觀滄海》 釋義:日月星辰都似乎在這大海中升起落下。
10、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沁園春·雪》 釋義:千萬里都是大雪紛飛,冰封大地。
高中階段:
1、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釋義:那皎潔的牛郎織女星,它們分隔得那么遙遠。
2、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孔雀東南飛》 釋義:東西左右都種植了松柏與梧桐。
3、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阿房宮賦》 釋義:燕趙韓魏齊楚六國的金銀財寶都被掠奪而來。
4、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釋義:將軍和都護的角弓都凍得僵硬無法拉開,鎧甲也冰冷難以穿上。
5、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釋義:正遇上十天之假,勝友高朋們從千里之外赴宴坐滿廳堂。
6、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滕王閣序》
7、釋義:賈誼被貶謫在長沙,梁鴻被發配到海曲,不是沒有圣明君主,也不是沒有遇上英明時代。
7、主人下馬客在船。《琵琶行》 釋義:主人與客人都下馬上船了。
四、理解對偶與互文的區別:
在現代漢語中區別對偶與互文的關鍵是理解其表達內容(語意):對偶可以獨 立完成語意的表達,不需要前后(或上下)內容相互拼合。而互文則必須相互拼合才能正確全面的理解語意。
我們可以舉兩組對偶句式,大家比較一下:
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還有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中的“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如何翻譯理解呢?
前者上句極言“先憂”而下句極言“后樂”;后者則上下句皆言相思之悲、離別之恨。這都是對偶,不用參互才見其義。上句的內容不需要下句的內容來兼指拼合,下句的內容也不需要上句的內容來兼指拼合,上下句都可以獨立表達其語意。所以,對偶的修辭不具備互文“參互成文,合而見義”等特點。簡單一點總結便是:對偶句應該單獨的釋義,而互文是互補的釋義。
五、拓展與運用:(學生們自主解答)
其實互文的修辭不光是在古詩文中出現,它也常見于我們的現實生活,尤其是一些耳熟能詳的成語。如“風調雨順”“南腔北調”“標新立異”“吞云吐霧”“殘羹冷炙”。大家可以拭著用互文見義的方式更為準確的理解它們。
古詩文閱讀中的互文修辭學案
班級:
姓名:
學習目標:
1、復習初中至高中階段古詩文中所運用過的互文修辭手法。
2、理解什么是互文,互文有幾種形式。
3、積累古詩文名句并理解其含義與意境。
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是互文修辭的判斷與理解,如何運用此知識解釋相關的詩文。
2、難點是區分對偶與互文兩種修辭的不同。
學習方法:
朗讀、講授、討論、實踐
一、互文的理解:
1、互文是一種漢語中特有的(),也叫“互文見義”,或簡稱“互見”。
2、互文的翻譯方式是:(),()。這樣理解之后,我們翻譯古詩文語句時便輕松簡單了。
3、互文有三種語言形式,分別為單句式,雙句式,排句式。判斷下列句式分別屬于哪種形式:
(1)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3)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5)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6)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二、理解下列語句的釋義,判斷其是對偶還是互文。
1、將軍陣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釋義:
2、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釋義:
3、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釋義:
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釋義:
5、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
釋義:
總結:對偶句式和互文的雙句句式雖然結構是一樣的,但在理解與翻譯時是不同的,簡單而言,對偶語句可以單獨理解,下下句分別有獨立的含義;而互文則需要我們“互文見義”,上下句互相補充,整合在一起,才能完整的表現出詩句特有的意境。
三、理解下列成語中的互文修辭,解釋成語的含義。
風調雨順:
————————————————————————————
南腔北調:
————————————————————————————
標新立異:
————————————————————————————
吞云吐霧:
————————————————————————————
殘羹冷炙:
————————————————————————————
微課教案設計篇二
一、導入
1、嗨,小朋友們好,我是來自梓橦路學校的月亮姐姐。每當太陽公公睡覺的時候,我總會和身邊的星寶寶們做游戲,可好玩了,想去我家玩嗎?
2、想去的小朋友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幾個任務才能登上這艘月亮船,愿意接受挑戰嗎?
3.(師提前板書“小小的船”用紙遮住)請看,這是葉圣陶爺爺寫給月亮姐姐的兒歌的題目,誰會讀?真厲害,這個字你是怎樣認識的?嗯,你是爸爸媽媽教你的。平時,我們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通過讀拼音、問家長、問老師同學,看電視、聽廣播等方法來學習。請跟著老師再讀讀這個字chuán。現在,我們一起讀讀課題吧!小小的船。
三、識字
1.你們讀得真不錯,我們繼續完成第二個任務吧。
(1)出示全文,跟著月亮姐姐一起來的星星寶寶太淘氣了,全藏進了這首兒歌里,你想知道它們藏在哪里嗎?(出示生字)哈哈,它們在這里。每顆星星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哦,誰想和它們打招呼?(抽讀)(提醒:星
只)我們一起讀讀吧!
(2)你們看,星星寶寶迫不及待想和大家見面,它們摘掉帽子全都跑到我手里了,你還認識它們嗎?小火車開起來啦,一開開到你家來。來,這一列讀。(評價:你的聲音真洪亮。你站得很直,讀得也準確。)(3)星寶寶很高興,你們都記住了他們的名字,如果能記住他們的樣子就更好了。(出示要交流的生字:彎
坐
看
見
閃,這幾顆最亮的星星寶寶,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它們。
▲點“彎”,它該怎么讀?wan。小朋友們看,這是彎彎的——月兒(貼月亮,手指著月兒說),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多可愛的月亮船啊!來,叫叫它的名字。在生活中你還發現哪些東西也是彎彎的?你們知道得可真多,(出示圖)有彎彎的香蕉
彎彎的小河
彎彎的鐮刀
彎彎的小橋
▲看來小朋友們在生活中學會了留心觀察,成為了生活的小主人,我獎勵大家玩猜謎游戲。我出示謎面,小朋友猜猜它是哪位星寶寶,準備好了嗎?(圖片演示)一堆土上坐兩個人,這是“坐”字。門里走來一個人,這個字是“閃”。閃是門字框,你見過哪些字寶寶也是門字框啊?(出示:問間閉悶閑)對,問間閉悶閑(出示夜空圖,繁星閃爍,音樂《小星星》)小朋友們看,這藍藍的天空中,掛滿了無數閃閃的星星,多美啊!我們一起來當小星星好嗎?
▲我看見了教室里來了一群多么可愛的星星寶寶啊!看,它也來了,出示“看”,怎樣記住它?這個小朋友很會學習,學會了剛才用動作表演的方法來識字,他做了這個動作表示看,真了不起。(演示看的動畫)你們看,這字上邊是一只手,下邊是目,就像一只手搭在眼上方,遮住陽光,向前看。請給它找好朋友吧!看的好朋友真多,有看書 觀看
看病 看法,剛才還有小朋友說看見,看見的見是我們今天要會寫的字寶寶,(出示見字)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怎樣才能把它寫好呢?
(1)“見”是一個獨體字,要把它寫在田字格的正中間,見的下面寬,撐開托上面。請伸出右手食指,跟著老師一起寫,先寫豎,再寫橫折,第三筆撇的起筆在豎中線,最后一筆豎彎鉤起筆低于撇。請小朋友們拿出筆,在書p77找到見字寶寶,先描一個再寫一個。
(2)小朋友們剛才寫字特別認真,月亮姐姐特別高興,讓我們趕快完成最后一個任務,送星寶寶上船。來,我們一邊叫著它們的名字,一邊把它們送上這艘月亮船吧!(貼月亮)
三、總結
恭喜小朋友們任務完成啦!全體起立,我們也坐上這艘月亮船,跟著星星寶寶、月亮姐姐一起去美麗的夜空了,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啰!(出示全文
放音樂《小小的船》)
微課教案設計篇三
一二年級看圖寫話教案
培養學生說話能力是學校教育的一項基本任務。我們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應注重對學生看圖說話能力的培養。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①具體形象性。②由具體形象性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心理學最佳期理論告訴我們,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其心理發展正處敏感期,這時,如果采取恰當的手段加以訓練,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樣采取正確的手段練學生說話能力呢? 一.觀察
觀察是口述和筆述的前提,沒有細致而又準確的觀察,怎能說好話呢?在引導學生觀察圖時要引導學生對圖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要善于抓住畫面的內容,逐步教給學生由上而下,由遠到近,由人到物,有點到面和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觀察方法。1、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這幅圖的內容是什么,或誰在干什么。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力。
2、細致觀察,敘述圖義。看圖和觀察客觀事物一樣,要有一定的順序,使學生做到言之有序,如方位或空間順序觀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遠、由內到外;按主次觀察,可以先主后次;按事物發展先后順序觀察,可先怎么樣,再怎么樣,觀察后引導學生敘述圖意。然后,再依據畫面引導學生聯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等,使一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3、提供詞語。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語言庫存有限,他們能有順序觀察的事物不一定就能有順序口述。為此,可因圖而異,提供相關詞語,作好順序提示,以幫助學生有順序地表達。如《教你玩游戲》可提示開始——接著——然后——最后的詞語;如《買文具》可提示同學們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從而為學生有順序口述降低難度。
二、展開想象
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也是構思語言的一種心理能力。學生想象如果豐富合理,說話必然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月亮灣》這幅圖是一個整體,可以把它看成是小河里、小河上、河岸上、農田里、山坡上等五個部分組成的。畫面上畫的是春天剛剛到來的一些特征。指導學生觀察時,可以抓住前五個部分的景物特征來啟發學生想象。指導學生看河岸上的景物時,可以用提問來啟發學生聯系自己或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節日里跳舞時的情景,運用比喻、擬人的方法,展開豐富的想象。問:春天來了,河岸上的小草開出了各種顏色的野花,好像小朋友跳舞時,頭上戴的什么?誰會打比方?”,“小草的顏色和莖上一片片葉子,好像小朋友跳舞時,身上穿的什么?誰會打比方?”再指導學生把河岸上”這部分的想象連起來。用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指導學生對圖中其它四個部分的景物展開想。
三、說圖 ①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訓練要求;提供條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觀察圖畫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看圖說話的愿望。
②指導學生看圖說話時要訓練他們先想好自己要說什么,要求學生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然后再舉手發言。當學生說話有誤時,教師不要打斷學生的話進行糾正,更不應訓斥、挖苦學生。要鼓勵在語言表達上有獨到之處的學生,表揚他們說得細、說得好.③上看圖說話課,還應留一些時間,對本節課的說話進行總結講評,因為總結講評是看圖說話練習的繼續和提高。在看圖說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系統的、規范的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總之,教師在教學看圖說話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盡可能地符合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征,形象生動,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使教學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同時要創造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加快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從具體形象成分為主向抽象、概括成分為主的過渡,逐步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
微課教案設計篇四
微課教案——《人物形象之外貌巧刻畫》
湖北省黃梅縣第三小學
王愷
教學目標:
1、認識什么是外貌描寫。
2、了解外貌描寫的種類。
3、掌握外貌描寫的方法和注意要點。教學重點:掌握外貌描寫的方法。教學重點:明晰外貌描寫的注意要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羊和狼兩組圖片的對比引導學生體會外貌描寫的作用。
二、介紹外貌描寫的定義。
簡單來講就是人的樣子。具體來說即是人物的體貌特征,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
三、外貌描寫的種類。
通過圖片和優秀描寫例文來展示:包括人物的容貌、衣著、神情、體型、姿態等,一般包括神態描寫與肖像描寫兩部分。
四、外貌描寫的注意事項和要點。
1、抓住外貌特征有選擇,有順序地描寫。
2、外貌描寫應突出人物性格。
3、善用修辭。
五、實踐訓練。
1、寫一寫。
2、評一評。
六、結束。
微課教案設計篇五
《怎樣把反問句改陳述句》微課教學設計
化州市合江鎮大埡小學 李春霞
教學目標:
讓學生掌握反問句改陳述句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掌握反問句改陳述句的方法,并能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反問句改為陳述句。反問句改為陳述句是小學語文中常見的句子訓練內容,也是一個難以掌握的的內容,有不少同學都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而常常做錯。今天老師來教大家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法,相信你一定能學會!
二.認識陳述句與反問句
1.首先我們先學會分辨陳述句與反問句這兩個不同的句子。
2.出示幻燈片(陳述句與反問句)
反問句表面上看,是疑問句;實際上說話者是在強調某種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問。比如: “難道我會不知道?” 陳述句是用來說明事實的句子。它的后面用句號表示,語調一般是平的。
像“小樹長高了。” “他沒有參加聚會。” 其次,通過趣味練習幫助理解 情境表演,讓學生扮演說話者、聽話者、進行現場表演,更加直觀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改寫句子:說它貪玩兒吧,的確是啊,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說話者:說它貪玩兒吧,的確是啊,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聽話者:說它貪玩兒吧,的確是啊,要不不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又如:我們怎能忘記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前輩? 說話者:我們怎能忘記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前輩? 聽話者:我們不能忘記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前輩。
三.學會反問句改為陳述句的方法
1.出示幻燈片(例句1)
2.下面我們來學習怎樣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反問句改為陳述句首先將句子中的肯定詞改成否定詞或將否定詞改成肯定詞。
3.請看例句1 反問句:“難道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
4.首先這個句子中有否定詞“不是”,我們把它改成肯定詞“是”。然后看句子中的反問語氣詞是“難道”,句末的疑問助詞是“嗎”,把這兩個詞去掉。接著把問號改成句號,最后把其他內容照抄下來。改成陳述句為“這是偉大的奇觀。”
5.出示幻燈片(例句2)6.真不錯,接下來老師看看你們會做這一道題嗎?請看例句2 反問句:我們遇到困難,怎么能退縮呢?
7.這個句子中有肯定詞“能”,我們將它改成否定詞“不能”。然后把反問語氣詞“怎么”和句末的疑問助詞“呢”去掉。接著把問號改成句號,把其他內容照抄下來。這樣改成陳述句為“我們遇到困難,不能退縮。”
三.小結方法:
1.同學們,你們學得真快!現在我們一起來總結反問句改成陳述句的方法
2.出示幻燈片:反問改為陳述句的方法
第一步:將反問句中的肯定詞改為否定詞或將否定詞改為肯定詞。
第二步:將反問句中的反問語氣詞(怎、怎么、難道等)和將句末的疑問助詞(呢、嗎等)去掉。
第三步:句末的問號改為句號,其他內容照抄。
3.同學們,只要你們掌握了方法,反問句改為陳述句這種題型就能做得更好了。最后我們編成童謠幫助記: 反問變陳述,有否去否,沒否加否,“難道”“嗎”全走開,問號變句號。
(童謠中”否”代表否定詞,“難道”“嗎”代表疑問詞。)今天,我們的學習到這里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