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政治課教學反思評語篇一
一、給予關愛,感受溫暖
在實際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老師更多的是關注優生的學習情況,對優生給予更多的幫助,卻忽略了學困生,甚至有的老師放棄了對學困生的教育,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老師在教《換位思考與人為善》這節內容時,可以讓優生和學困生進行換位思考,從而讓學生明白相互幫助、相互體諒的重要性,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愛,使其感受到溫暖,從而更加積極向上。
二、正面評價,增強自信
要知道學困生內在心理是有強烈的自卑感的,老師應當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采取積極的、正面的評價,使得學生受到鼓舞,增強自身的自信心。舉個例子,老師在《自信是成功的基石》這節內容時,可以提問學困生:“你們可不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的含義呢?”很多學困生都是以職位例子,講述了自己缺乏自信,最終走向失敗。這時老師就要引導學生:“你們說得很棒,說明你們也能認清自己的現狀,那么,現在需要的是改變,我相信你們可以的!”通過這種鼓勵性的話語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給予學生更多的精神力量。
三、創造機會,培養興趣
老師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給差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從而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舉個例子,老師在講《走進法律》這節內容時,可以讓學困生上臺演示法庭的審判過程,為了能夠演好,學困生會自主地上網搜集資料、主動地學習課本知識,同時他們在臺上的演示也能讓他們獲得一種滿足感。
四、總結
總的來說,初中思想道德教育應當更加關注差生的成長,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老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創造各種機會,讓學困生能夠獲得學習上的滿足感,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從而愛上學習。
初中政治課教學反思評語篇二
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反思
——夏會
“所謂成功,就是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最后把百分之一的希望變成百分之百的結果。”
對于這段話,大家肯定不陌生,但是生活、工作、學習中,學生在這方面吃虧不少,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心態。
我在九年的教學工作中,從學生身上和自己的經歷中早已深深地體會到心態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良好心態的教育應引起所有教師特別是思想政治教師的注意。經過不斷的探究和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將這方面的反思經驗大體
總結
為以下幾點:第一、做到理解學生,理解就能產生信任。
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功能特殊,既肩負著知識的傳授,更承擔著心理健康教育和品質教育的重任。而思想品德課的課時相對少一些,與學生課堂交流的時間少,這樣就要抓住每一節課,每一次機會滲透心理品質的教育。比如在與學生談話時要注意感情溝通。對成績比較好、比較穩定的學生,我會用類似的語言激勵他們:“當一件事情,越來越接近終點和成功的時候,往往越重要、越艱難,所以誰如果能在最后的時刻,抓得好、抓得牢,誰就能笑到最后,笑得最甜……”對于成績不太穩定的學生,我則會說:“考試前暴露問題是你的幸運,這也是一種成功的機會,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對于學習沒有動力的孩子,我會更接近他們,拉近關系,他們覺得你很真誠,沒有老師的架子,這樣你說話他們就會聽,在合適的機會不妨說:“其實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們?每天還得照樣早來晚歸,刻苦著,這說明大家還是不甘于現狀的,這一點很值得我尊重你們!那?咱們?就多一份頑強,多一份執著唄。”等等。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都有肯定的需要,尤其是青少年,而人的行為又是在思想和心理的支配下進行的,當學生們剔除了心理上的障礙之后,就會主動、快樂起來,從而鍛煉自己的心態。
第二、現身說法,以事例說明,讓學生學會平和客觀地看待自己和困難。有人說,心態決定成敗。我認為這句話有其一定的道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很小,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即心態,在很多情況下就是成功和失敗,即積極與消極的差異造成的。案例教學是思想品德課中很重要的教學手段,通過多年的積累,我積累了很多有關這方面的事例,有學生自己發生的,有同事的,還有很多趣味性的心理學事例。幫助學生認識到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就會有好結果。
樹立學生積極的心理,樹立自信心。因為只要做好了最容易干好的事情,你就邁出了輝煌的第一步。立即行動是鍛煉自己良好心態的前提。
第
三、
提出明確要求:“我可以允許你成績落后,但是我絕對不能允許一個學生承認自己不行,我更不允許你自暴自棄!”“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誰也救不了。讓學生感覺到你對他們的尊重,對他們的肯定,讓他們承認自己能行,變外界的鼓勵為自己的內動力,學生就會從心態上自強。
學習本身是一個過程,其目的一方面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能力。通過學習,練就一種頑強的心理品質——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堅持性,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善于冷靜而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緒與行動的自制力。
另外,造成學生不良心態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考試。對此,我的理解是:應試教育本身應是素質教育的一方面。寓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中,通過學習與應試的過程,全面提升學生多方面的素質與能力。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會不斷反思、研究,讓學生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考試這個因素,從而能夠用良好的心態應對當前激烈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