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計劃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計劃書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市場調研計劃書 市場調研計劃書篇一
1、明確工作內容(首先公司員工專業的考核)
a 業務員對于新客戶的開發
對于任何行業銷售精英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人際關系和朋友網絡比較豐富、
所以我建議公司對于每一個業務員這方面的增強、如:讓每一個業務員必須要建立自己的行業圈—————物流裝修等和我公司行業有關有利于工作、
b 業務員開發新客戶資源方式的針對性
采用專人專程指定的區域資源整合、
c 對于客戶資料的認識、
對于每一個潛在客戶的全面了解:企業文化公司背景負責人的日常安排如何能讓自己能和他成為朋友、——————宗旨(只要用心只要配合只要相信——————成功)
d 對于客戶的方案———————客戶想到的我們必須想到、客戶沒有想到的我們也必須想到,拿出我們公司在同行業中獨特的一面 、
二、管理團隊
1、合理配置人員:
a市場信息管理員一名負責市場調查、信息統計、市場分析工作。
b策劃人員一名負責新產品推廣策劃、促銷策劃、廣告語提煉和資料匯編。
c宣傳管理員一名負責宣傳方案制定、廣告宣傳活動現場執行。
2、充分發揮人員潛力,強調其工作中的過程控制和最終效果。
3、嚴格按照公司和營銷部所規定的各項要求,開展本部門的工作,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使市場部逐步成為執行型的團隊。
4、協調部門職能,主動為各分公司或經銷商做好服務工作。
1、整合資源
對于本行業的全面分析,對于我們競爭對手的了解程度大量增大。采用分區域性的市場規劃:如行業規劃,淺客戶規劃、
公司產品經過多年的市場運作,已具備了一定市場競爭優勢,為了能夠訊速有效的擴大我們產品的市場份額,并獲得長久的發展,我們將以公司的發展戰略為核心,從產品的品牌形象、產品定位、市場網絡建設、市場推廣等四個方面系統規劃品牌推廣策略。
1、品牌形象
為了打造“浩特”的品牌形象,建議我們公司的所有系列產品統一使用該品牌。不同類型的系列產品采用不同的包裝策略。(特殊市場除外)
2、產品定位
根據目前市場現狀,隨著產品的品質要求不斷細化,產品的推出和銷售區域的情況變化,為提高與同類產品的競爭優勢,擴大市場份額,在保證利潤的同時,建議逐步調整產附帶品價格,采用中、低價格策略,增加產品競爭力以便極快建立每個業務員的客戶群體、
3、網絡建設
銷售渠道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多年的市場運作、網絡的初步形成,網絡建設仍將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工作,努力加強鄉區域性網絡的建設,積極發展新的經銷商,使銷售網絡更趨穩定。進一步開發重點有價值的經銷商,擴大市場范圍。
4、市場推廣
a、積極利用公司各種有價值的資料,如企業網站等宣傳企業。
b、在物流行業或者裝修行業等媒體新聞刊登廣告和文章,擴大產品知名度。
c、積極參加全國性大型行業會議及與各地經銷商聯合舉辦多種形式的技術講座、用戶座談、產品推廣等會議,宣傳展示公司與產品。
d、利用多種形式與經銷商開展促銷活動,促進產品銷量。(如開發第一個樣板產品————第一個成交客戶給與一定的優惠)
e、在一些重型工業園區配合經銷商做一些墻體廣告。
f、定期舉辦不同程度的有獎銷售活動,提高產品的銷售量,形式可多種多樣。
市場調研計劃書 市場調研計劃書篇二
店是一家經營咖啡,奶茶等飲品以及各種糕點為主,提供休閑娛樂,兼有格子鋪等多項功能的休閑場所。大約在10月中旬左右于農大田甜超市上面開始營業,目前經營的產品仍然不斷更新,對于經營的策略和對農大消費市場認識模糊。它的價位相對于農大現有的幾家飲料店貴出不少,地方相對比較幽靜。目前的目標客戶主要是情侶以及喜愛安靜環境的人。
1.為增加客戶流量提供有效建議。
2、 確定經營策略以及增減經營業務達到最優模式。
3.打開該店的知名度,為宣傳提供出謀劃策。
具體為:
(1)了解沈農現有市場需求狀況。
(2)了解對這類小店感興趣沈農學生,細分市場,重點宣傳。
(3)了解沈農消費者對這類休閑小店的消費的觀點、意見。
(4)了解沈農消費者已到過此店的消費者的情況。
(5)了解競爭對手的廣告策略、銷售策略,價格策略。
(一) 消費者
1、消費者的統計資料(年齡、結構、分布等)。
2、消費者對咖啡小店的看法(購買過什么產品、服務的形式、功能的齊全度,評價等)。
3、消費者對其他店的看法(最大的優點是什么,缺少什么服務)
4、消費者理想的休閑咖啡小屋的描述。
5、消費者對宣傳措施的反映。
(二) 市場
1. 沈農地區這種小店的銷售情況。
2. 沈農地區消費者需求及購買力狀況。
3. 沈農地區市場潛力測評。
4. 沈農地區這種消費模式的銷售通路狀況。
5.沈農地區這種消費者的共性,存在哪一個群體。
(三) 競爭者
1. 沈農地區上有哪幾家這種小店,它們的價格策略以及銷售狀況。
2. 市場上現有休閑飲料店經營狀況。
3. 這種小店主要消費者對它們的描述。
4. 競爭對手的廣告策略和銷售策略。
為新興小店,目前沈農市場上多以新鮮材料為主,高檔次、高價位,購買者具有位月消費水平較高,樂于追求小資情調,喜安靜,業余時間較多的特點。所以,在確定調查對象時,適當針對目標消費者,點面結合,有所側重。
消費者樣本要求:
1. 給消費者不能在競爭對手家上班的。
2. 該消費者家庭成員不在市場調查公司工作。
3. 該消費者沒有人在最近半年中接受過類似產品
訪員要求:
1. 儀表端正、大方。
2. 舉止談吐得體,態度親切、熱情、具有把握談話氣氛的能力。
3. 經過專門的市場調查培訓,專業素質較好。
4. 具有市場調查訪談經驗。
5. 具有認真負責、積極的工作精神及職業熱情。
第一階段:初步市場調查
第二階段:計劃階段
制定計劃 1天 審定計劃 1天 確認修正計劃 1天
第三階段:問卷階段
問卷設計 2天 問卷調整、確認 1天 問卷印制 1天
第四階段:實施階段
訪員培訓 1天 實施執行 5天
第五階段:研究分析
數據輸入處理 2天
數據研究分析 2天
第六階段:報告階段
報告書寫 2天 報告打印 1天
調查實施自計劃、問卷確認后第四天執行
略
調查問卷200×0.1=20元,傳單設計發放500×0.15=75元
合計85元。
市場調研計劃書 市場調研計劃書篇四
(一)調查目的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快遞行業呈現了爆發式增長,20xx年全國日均達到1億件的包裹量。這天量的包裹卻帶來了快遞配送中的諸多問題,造成客戶滿意度低。而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大學生,他們對快遞服務的滿意度具有明顯的代表性。
基于此,作者選擇以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從校園快遞使用情況、校園快遞滿意度分析、校園快遞存在的問題三個方面展開調查,并在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提升滿意度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二)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通過問卷星向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在校生發放調查問卷。
(一)校園快遞使用情況分析
從調查結果來看,性別對快遞使用頻率影響較大,而年級對其基本無影響,無論哪個年級,女生使用快遞更為頻繁,平均比男生每月多收發3個快遞。
(二)校園快遞滿意度分析
1.對當前快件運輸速度的態度,僅有30.69%的大學生對當前快遞運輸的速度表示滿意,有26.73%的大學生表示對快遞運輸速度不滿意,有4.95%甚至表示對快件運輸速度特別不滿意,這些表明了快遞公司在快件運輸速度方面仍有很大的改進提升空間。
2.對發送派件通知滿意度,有82.73%的大學生認為快遞公司派件前發送派件通知的行為非常必要,通過分析,得知派件通知能提醒大學生包裹的派送狀態,以便能提前安排好時間,等待快遞公司派件,避免快遞公司重復投遞,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3.對派件速度的滿意度,對于派件的速度問題,仍有30.69%的學生表示是比較不滿意的,希望快遞公司能加快派件的速度。這一方面是由于快遞公司派件在現實中確實速度慢,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大學生在購物后,對派件速度的心理預期和快遞公司實際提供派件的速度之間有落差。
4.對快遞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的滿意度,隨著競爭的加劇,快遞公司更為重視與客戶接觸的快遞員素質的提升。在本次問卷調查中,大多數大學生對快遞公司快遞員的服務態度比較滿意,僅有1.98%的大學生表示非常不滿意,有12.45%的大學生表示不滿。
5.對處理投訴的滿意度,調查中,有近47%的學生對于快遞公司處理投訴的態度表示不滿意,僅有24%的大學生對此表示滿意;另外,有46%的大學生對投訴處理的結果表示了不滿。可見,投訴處理服務的改善將是快遞公司提升客戶滿意度的重要一環。
6.快件外包裝及商品的破損,帶來滿意度的降低,在本次調查中有15%的大學生表示收到的快件外包裝是破損的,有5%的大學生表示收到的商品產生了破損。這需要快遞公司要進一步約束作業規范,文明作業,減少快件包裝以及快件內產品破損情況的發生,以便能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三)調查報告的分析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得出如下結論:
1.在校大學生中女生更偏愛網購,快遞使用頻率更高;
2.大學生對派件時提前發送派件通知的行為特別滿意,對快遞員的服務態度也很滿意,但是對快件運輸速度、派件速度不滿意;
3.大學生對快遞公司的投訴處理服務滿意度最低,不論是投訴處理的態度,還是投訴處理的結果都有很大的改進提升空間;
4.目前在快遞中出現的包裝破損甚至是商品的破損的比例雖然不高,但卻極大的影響了大學生的滿意度。
(一)采取措施,提升運輸及派件的速度
高效率運輸與配送是提高客戶滿意度的重點。客戶網購后,都希望商品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手中,所以快遞公司應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運輸、派件的速度。
1.采用社會化的運輸體系,開展共同配送,發展社會化的運輸體系,統一協調各種運輸方式,進行中短距離運輸的公路、鐵路分流。快遞公司應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整合現有的運輸資源,開展高質量、全方位、一體化的共同配送。
2.優化運輸路線,進行合理化運輸,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合理規劃運輸線路,盡量采用直達運輸,提升運輸速度。
3.運輸、派件中推進信息技術的應用,依托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大力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專線整合、“互聯網+”共同配送等新模式、新業態,在快遞公司現有的運輸體系基礎上,鏈接新興的物流運輸技術,進一步提升運輸、派件的速度。
4.采用物流“黑科技”,提高派件速度,在互聯網應用的基礎上,通過信息的共享與當前智能化的快遞配送模式,采用無人智能的高效率配送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二)多種方式并用,改善投訴處理服務質量
客戶服務質量是客戶對服務過程的一種“感知”,是一種“主觀意識”。按“峰終定律”,人們對一個事件的印象,往往只能記住兩個部分,一個是過程中的最強體驗,一個是最后的體驗。客戶投訴處理環節,作為消費者“最終的體驗”,將對消費者的滿意度起著決定性作用,不良的客戶投訴服務是導致客戶大量流失的最大兇手。所以,快遞公司應多種方式并用,努力提升投訴處理的服務質量。
1.提高客服人員的綜合素質
目前多數快遞公司將客戶服務人員定位為輔助人員,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甚至有的快遞公司采用客服外包的方式,導致企業自身很難控制客戶服務的質量。
快遞公司要分析客戶服務崗位的特殊性,確定該崗位人員的任職資格,在選聘客戶服務人員時,除考核其專業素質外,還要考核職業操守、服務態度等方面,并持續不斷地對客服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如果將客戶服務職能外包,快遞企業在選擇外包方時,要嚴格審核其資質,確保其招聘人員符合快遞公司客服人員的任職資格,并加強對外包方的考核和激勵,確保其能持續招聘符合快遞公司要求的客戶服務人員。
2.建立標準化和個性化的投訴處理機制,給客服人員充分的授權
(1)建立投訴處理的標準化流程,完善客戶投訴處理機制。
接到客戶投訴后,立即建立客戶投訴檔案,并保證客戶檔案在不同的客戶服務人員間能實現共享,客戶投訴檔案要記錄從接收投訴、處理過程、處理結果、處理跟蹤反饋等的全部過程,存檔備查。
設立首問負責制,第一個接收投訴的客服人員要協調資源,并保證投訴的最后解決。
此外,對不同的投訴建立不同的標準處理時間,并在第一次接投訴后,將處理時間告知客戶,合理控制客戶的心理預期。
(2)給客服人員充分的授權
為提高投訴處理的速度,給客服一定的授權,規定在一定的賠償金額內,客服人員有自由裁決權。
(3)特殊投訴的個性化處理
對于特殊客戶(如企業的vip客戶),建立投訴處理的快速通道,實現投訴的優先處理;
對于有特殊需求的客戶,采取個性化處理方式,如對時間要求緊迫的客戶,優先處理,對于特別希望被重視客戶,交由上級處理等。總之,個性化地處理各類客戶投訴,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3.重視大數據的應用,提升投訴處理的效率
今天,大數據的利用成為了各個行業工作人員更好的為客戶服務的基石。利用大數據,快遞公司各個環節積極配合,實現數據共享,利用大數據的分析,提前預知投訴客戶的心理需求,然后分析可能發生的情況,提前做好投訴處理的預案。
(三)規范操作,確保商品運輸安全
1.杜絕“暴力物流”
“暴力物流”是物流人員在對快遞物品進行分類時,用野蠻的、暴力的方式對物流商品進行分類,導致快件受到損害。
(1)建立保價機制,制定合理的賠償制度
根據郵政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沒有保價的郵件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按照實際損失賠償,但是最高賠償金額不超過所收取資費的三倍,這極大的規避了快遞企業的風險,降低了其違規的成本。建議設定默認的保價金額,增加快遞企業的違規成本,迫使快遞企業重視商品的安全,杜絕“暴力物流”的發生。
(2)對快遞公司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引導其重視商品的安全
快遞企業對公司內部從事運輸及分揀的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培訓考核合格后才頒發上崗證,相關人員持證上崗;同時,定期進行考核,評選“商品安全之星”,給與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對考核不符合要求的員工,進行重新培訓或換崗。
2.采取多種措施,減輕從業人員的勞動強度
隨著競爭的加劇,快遞企業為了不斷壓低成本,對基層作業人員采取計件工資制,分揀員為了提升效率,采取暴力拆解,造成商品包裝甚至內部商品的破損。快遞公司應從互相傷害的低價競爭轉變為質量競爭,同時改變薪酬計發方式,緩解從業人員的工作壓力和勞動強度。
采取大規模運輸、智能化分揀設備,用機器代替人工,減輕快遞公司對人員的依賴的同時,也能依靠單元化裝載、機器作業,保證商品的安全。
快遞服務質量的提升將是未來快遞行業競爭的關鍵,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目前快遞服務中的問題,并提出提升客戶滿意度的措施,希望借此提升快遞企業的客戶滿意度。
由于調查時間緊,調查對象有限,不能全面反映當前社會快遞服務的真實現狀,針對此做出的建議可能也并不完善,但還是希望快遞行業能夠盡善盡美,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