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寫計劃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計劃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小學家訪工作計劃 一年級家訪工作計劃篇一
活動要求,我省中小學教師要利用一支粉筆、三尺講臺,通過說課、講課展示最基本的教學技能,開展技能比賽。此外,教師們要全員定期家訪,覆蓋全部學生家庭,主要了解學生家庭基本狀況和在家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及表現,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對生活困難、學習困難、留守兒童、思想及學業上有重大變化、進城務工子女、隨班就讀殘疾學生等六類學生家庭進行重點關注,要根據每個學生情況,建立跟蹤回訪制度。
1、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家庭教育情況、社會交往情況,以及在家庭做家務中的表現情況;
2、了解學生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長對教師教學、班級、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設。
4、向家長宣傳黨的教育政策及提供先進的教育信息。
5、糾正家長錯誤的家教方法,向家長傳授較科學的家教方法。
6、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情況,便于家長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教育措施。
7、增進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理解,增強育人意識、責任意識,共促教育和諧發展。
以實地登門家訪為主要形式。
家訪要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突出重點,做到“六回訪”(即生活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家庭,學習困難的學生家庭,留守兒童家庭【單親家庭】思想、學業上有重大變化的學生家庭,進城務工子女家庭,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家庭,在此次實地走訪的基礎上,建立跟蹤回訪制度);要落實家訪內容,做到“七必進”(即教育的政策措施進家庭,學校辦學思想進家庭,貧困生資助方案進家庭,學困生轉化措施進家庭,家庭教育指導進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輔導進家庭,教師個性化關愛進家庭。);要講求實效,做到“八知道”(學生知道教師家訪的目的和意義,家長知道學生在校學習表現情況,家長知道學生的任課教師情況,家長知道學校教育改革的舉措,教師知道學生的家庭情況成長環境,教師知道家長對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學校知道學生的特殊現狀,學校知道家訪收集的家長意見和建議。);要遵守紀律,做到“十不準”(不準要求家長安排車輛接送,不準借家訪名義向家長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準收受家長饋贈的錢、物,不準接受家長的吃請和報銷開支,不準參與家長組織的娛樂消費活動,不準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長謀取利益或以家訪名義進行有償家教,不準在家訪中與學生家長發生矛盾,不準在家訪中參與違法違紀的行為活動,不準借家訪名義宣傳封建迷信思想和散布有違背黨和國家政策的言論。)
每次家訪后,及時地寫出詳盡的家訪記錄,把家訪過程、家訪達成的共識,家訪中受到的啟發及家訪中發現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并根據學生在校內的學習、行為表現,結合家訪中了解掌握的資料,及時反饋,對學生重新分析評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深化教育。
1、十月八日收看省里組織的相關視頻會。
2、十月九日收看林區教育局組織的視頻推進會。
3、十月十二日參加板橋學校組織的“訪萬家”活動的培訓會。
4、十月十二日至二十日,走訪學校周邊的十個學生。
5、十月二十一日,全體老師分成三個組到最偏僻的最邊遠的相思嶺村對23個學生進行家訪。
6、十月二十二日以后,對我校剩余的三十幾個學生進行家訪。
7、不定時定形地進行“六回訪”。
總之,在家訪中,既能向學生家長面對面地宣傳教學改革的發展思路,宣傳實施素質教育的全過程,又能就學生在學校與社會上的各種行為表現,思想動態等等,與家長及時交流溝通,取得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對教師工作的理解與配合。同時通過家訪能及時掌握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與建議,全面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
小學家訪工作計劃 一年級家訪工作計劃篇二
國家新的教育政策、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以及現代教育形式的發展都告訴我們,單純依靠教師是搞不好教育的,必須和家長密切配合,因此,家訪是必不可少的。家訪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是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聯系溝通的有效途徑。
我校處于城鄉結合部的邊緣,本班60名學生全部居住在農村,學習基礎不好,程度層次不齊,農村的教育情況向來就不容樂觀,遠遠落后于城市,學生素質的高低往往也和家長的素質有著密切的關系。本班學生的家長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因而對教育的認識也十分有限,沒有科學的教育理念,更沒有科學的教育方法。他們只知道讓孩子上好學,考個好的分數,卻不知道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質。傳統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往往對孩子非打就罵,粗暴草率,根本不去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學生家庭教育狀況不容樂觀,家長們對教育的投入很少,很少有給孩子訂閱課外讀物的,這在很大方面造成孩子閱讀面狹窄,還有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老師的事,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甚至有的家長錯誤的認為上學沒用,提前就讓孩子輟學回家。
1、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
2、了解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糾正家長錯誤的家教方法,指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與家長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尤其是性格孤僻、情緒不穩定、意志脆弱、不能吃苦、好動癥的學生)。
3、征求家長對教師教學,班級管理的意見和建議,以及記錄好家長對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向學校反映。
4、向家長宣傳黨的教育政策及提供先進的教育信息。
家訪時不與家長發生爭吵和沖突,態度要和藹,要與家長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問題。
1、落后生:查找落后的原因,了解在家的表現。
2、優等生: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極其家庭教育情況。
3、問題生:重點家訪,查找原因,共商辦法,不告狀。
家訪一般不占用教學時間(特殊情況除外)主要安排在放學后和雙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