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村干部民政工作總結匯報 村干部民政工作個人工作總結篇一
一、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深化理論武裝工作。2010年,州民政局始終把深化理論武裝工作作為加強領導干部和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組織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認真學習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增強了班子成員和干部隊伍的政治理論素養和黨性修養,切實提高了對民政工作政策法規的理解力和執行力。黨的十七大召開后,州民政局認真組織會議精神的學習,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與國務院32號文件及中央關于做好新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把握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對新疆工作的戰略舉措,統一思想,明確民政事業發展方向,使民政工作更好地圍繞大局、服務中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一年來,州民政局共組織中心組學習24次,組織干部職工理論與業務學習37次,為深刻領會黨的發展理論,更好地指導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矗
——狠抓干部作風建設。州民政局從轉變學風入手,切實創新學習方式,改進學習方法,制定下發了《州民政局、老齡辦機關(黨支部)集體學習制度(試行)》,突出提高-干部職工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應用能力,進一步增強學習效果,為創建學習型機關奠定了基矗按照自治州黨委、政府關于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要求,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嚴肅工作紀律的若干規定》,嚴格作息制度,認真執行請銷假制度,確保機關干部職工工作紀律意識的增強。兩項制度受到了州政府機關的高度重視,并被州政府機關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轉發,在政府機關推廣。堅持把開拓精神作為民政事業向深度發展的基石,開展了民政老齡“亮點工程”活動。在充分醞釀,統一思想的基礎上,州民政局、老齡辦通過業務分管領導與業務科室集體討論、組成工作組到縣市進行銜接等方式,確定了全州民政老齡事業的亮點工作,為形成民政事業發展合力,提高-干部職工工作效率,提供了有效的平臺。為確保“亮點工程”的落實,全面啟動了民政工作督查機制,對民政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和重要政策的落實情況及時開展督查,并在督查的過程中認真摸索部門開展督查工作的方法,全年開展專項督查4次。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圍繞如何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提高執政能力,深入開展了宗旨教育。制定了《州民政局黨組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建立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的意見》,并根據每個黨員所承擔的具體職責,全面落實了黨員承諾制,形成了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措施。目前全體黨員履行承諾情況良好,承諾事項基本得到落實。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成立了州民政局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局黨組聯系點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了黨支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全面落實了黨支部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了老干黨支部的管理和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
——扎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糾風工作。制定了《2010年自治州民政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糾風工作要點》和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具體意見辦法,進一步明確了黨風廉政建設和糾風工作具體責任及目標范圍。繼續開展了創建基層窗口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和申報區級行風建設示范窗口單位活動,將黨風廉政建設、行風建設、作風建設等各項工作與民政業務有機的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增強了干部職工的廉潔自律意識。認真貫徹執行了《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積極拓寬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渠道,切實保障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營造了良好的監督環境。
二、強化民政部門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基礎作用,著力推進民政事業發展
㈠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長足發展,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突出城市低保的規范化管理。按照規范操作、動態管理、定期審核、及時納入的原則,進一步規范完善了低保工作制度,實現了分類保障和社會化發放。截止2010年年底,全州共核定低保對象8011戶21538人,其中:特殊保障對象2452人、重點保障對象6660人、基本保障對象12426人,累計發放低保金2540萬元。
——全面實施農村低保制度。根據中央、自治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會議安排,州、縣市兩級民政部門及時開展了調查摸底、標準核定、制度完善和資金籌措等基礎性工作,于2010年7月初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按照農村低保標準不低于國家絕對貧困標準的要求,將年人均純收入700元以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重點保障因并因殘、年老體弱、缺乏勞動力、勞動能力低下、生存條件惡劣導致貧困的“五類人員”,工作總結《民政干部工作總結》。對農村保障對象視家庭困難狀況不同進行分類施保,采勸實際補差”的辦法,以全額補助和差額補助兩種形式,保障了農村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2010年,全州已有4091戶10836人得到保障,7—12月支出保障金164.42 萬元。
——扎實開展救災救濟工作。2010年,全州因低溫冷凍、干旱、風雹、病蟲害、洪澇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共造成101479人受災,1823 間房屋倒塌或損壞,4016公頃農作物絕收,21270頭只牲畜死亡,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102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7080 萬元)。災情發生后,全州各級民政部門按照救災工作管理體制,認真落實救災工作責任,迅速轉移安置災民,及時向災區撥付救災物資和資金,共撥付各縣市救災救濟資金605萬元,縣市配套救災救濟資金36萬元,有效保障了災民的基本生活。
——積極組織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根據自治州黨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活動的意見》的安排,2007年春,積極組織動員全州各級民政部門牽頭開展了“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并以多種形式在“兩節”期間走訪、慰問困難群眾7221戶,送去慰問金144.42萬元。11月,結合自治區社會捐助活動領導小組《關于在全疆開展“送溫暖、愛心一日捐”活動的通知》精神,廣泛動員黨、政、軍、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及社會各界力量,踴躍參加捐助活動,全州共接收捐款132.04萬元。州、縣市黨政領導在古爾邦節前先后開展了過節困難群眾的慰問活動。
——農村五保供養能力全面提升。在全面完成農村敬老院整合的基礎上,重點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并建立了服務監督機制,促進了服務質量的提高。扎實有效地開展了農村五保摸底排查工作,摸清了全州農村五保對象的底數,并按照新《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對現有的五保戶進行了審批、確認、發證工作。2010年,全州已保人數1005人(集中供養133人、分散供養872人)。為解決五保對象醫療難的問題,資助全體五保對象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助資金3萬元;針對農村五保對象住房難,將農村五保對象住房納入抗震安居工程,共為22戶五保對象蓋房66間2890平方米。
——大力開展城鄉醫療救助。在農村,各級民政部門把制度建設作為農村醫療救助工作的重點來抓,全面規范了申請、公示、審批、發放救助金等工作程序,保證了救助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共救助2576人次,發放救助金211萬元。制定并落實了農村五保老人、無勞動能力的孤寡殘疾人員、重點優撫對象和貧困戶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醫療救助制度,全州已有1386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42.4萬元。在城市,通過規范醫療救助運作程序,全面規范了救助工作;通過財政預算撥款、社會捐助等多種渠道廣泛籌集醫療救助的資金,完善資金管理和監督機制,保障救助資金做到專款專用。2010年共對城市居民實施大病救助643人次,發放醫療救助資金76.7萬元。
——扶貧開發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通過實施扶貧項目、對口幫扶、勞動力培訓等一系列脫貧措施,2010年,全州有471戶2111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按照“突出重點、收縮戰線、到村入戶、整村推進”的工作原則,落實了5個重點村以養殖、草料基地建設為主的到村到戶扶貧項目。
㈡專項社會事務管理規范有序,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進一步強化行政區劃和地名管理工作。繼續深入開展地名公共服務工程,開展了各縣市《城市(鎮)地名規劃》編制工作,完成了阿拉山口口岸城市規劃地名工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名大詞典》博州編的采集、編撰和上報任務。加快了地名數據信息錄入工作,建立了縣市級地名屬性數據庫。認真開展了行政界線管理工作。按時保質完成了博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全長630.4公里、精河縣—博樂市全長301公里、溫泉縣—博樂市全長183公里的界線聯檢工作任務。按法定程序開展了鄉鎮行政界線勘定工作,并完成了勘界任務。
——切實規范婚姻登記管理。認真貫徹《婚姻法》、《婚姻登記條例》和《收養法》。按照依法行政、規范管理、文明服務的要求,狠抓了婚姻登記機關規范化建設。加強了婚姻登記員的培訓考核,對博樂市、農五師兵團的8名婚姻登記員進行了上崗前的培訓和考核,經考核合格后,頒發證書,準予上崗。2010年,全州各婚姻登記處共登記結婚3408對、離婚657對;依法辦理收養登記24件。
——進一步加強了殯葬管理和救助管理工作。對全州各縣市(鄉鎮)墓地分布使用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和清理整頓,全州共有墓地211處,依法取締停止使用的墓地59處,目前繼續使用的墓地145處,新增7處。對現有墓地分布使用進行了規劃,每處墓地都制作有分布使用圖。博樂市編制了2010年及2011-2020年墓地用地規劃;溫泉縣啟動了塔秀鄉科克賽漢族生態公墓示范建設工作;博樂市、溫泉縣分別落實了漢蒙殯儀館遷址重建和新建的選址工作。進一步加強救助管理工作。2010年,州救助站接待求助154人次,實際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32人次。
㈢社會福利事業穩步推進,社會化進程明顯加快
——加大民政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依法加強了對社會福利企業的日常監督與管理。加強了對兒童福利院、綜合福利院和老年公寓的投入和建設,先后完成了精河縣新建綜合福利院和博樂市、溫泉縣綜合福利院改建工程并全部投入使用。自治州老年公寓改建工程即將投入使用,自治州流浪未成年兒童保護中心(救助站)正在建設中。加大了對綜合福利院、兒童福利院的規范化建設力度,各縣市老年公寓、綜合福利院的管理運行工作正常,建立了以家庭養老為基儲社區服務為依托、社會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機制,逐步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養老目標。
——福利彩票發行工作穩步發展。新增福彩機14臺,新上時時彩機5臺,完成了所有站點標準化示范建設任務。2007年,全州福利彩票銷售3240萬元,募集公益金1134萬元,其中州本級公益金259.2萬元。按照 “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福利彩票發行宗旨,投入資金14余萬元,開展了“新疆福利彩票送溫暖、獻愛心慰問活動”。
㈣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扎實推進,有力推動了全州“三個文明”建設
——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進一步深化。加大了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各縣市落實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情況進行了督查,各項村務基本實現一事一公布,特別是對中央及自治區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做到了及時公開和落實,全州16個鄉鎮的248個村委會中實行村務公開的達100%,其中公開工作比較規范的達到90%以上。我州溫泉縣、溫泉縣哈日布呼鎮、精河縣大河沿子鎮、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決肯村等6個單位被自治區命名為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根據國家民政部及自治區民政廳的文件精神,安排部署了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及時轉發了自治區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意見,并向自治區民政廳和國家民政部申報了精河縣為我州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積極支持新農村建設,先后為溫泉縣哈日布呼鎮厄布得格村、精河縣托里鄉依吉林哈爾莫墩村和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決肯村贈送價值1.5萬元的圖書1000余冊。自治州第七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于12月初全面啟動,成立了州、縣市、鄉鎮換屆選舉工作領導機構,開展了宣傳、動員活動,對州、縣市、鄉鎮三級換屆選舉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共組織29名負責換屆選舉工作的干部到烏魯木齊參加了業務培訓。
農村干部民政工作總結匯報 村干部民政工作個人工作總結篇二
民政人事干部工作總結范文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民政人事干部工作總結范文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xx年人事教育和社會工作,緊緊圍繞廳黨組的工作部署,結合民政工作實際,進一步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嚴格執行《干部選拔任用條例》,深入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認真實施政府機關機構改革“三定”方案,大力推進全省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切實加強廳屬事業單位改革和管理服務工作,較好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
根據中央、省有關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要求,以提高民政干部素質為出發點,著眼民政工作發展需要,認真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和《省民政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習和教育培訓的意見》,進一步加強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一是繼續推動機關干部 讀書活動,第批推薦了本參閱書籍。二是認真選派干部到黨校、行政學院學習培訓。年共組織機關和廳屬單位名廳級干部、名處級干部、名科級干部分別參加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省委黨校、省直黨校、行政學院的學習培訓,還有名同志參加了國家外國專家局組織的境外培訓;下半年集中選派處級干部參加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的學習,較好地
實現了“xxx”期間干部輪訓的目標任務。組織全廳公務員參加并通過了省年度公務員通用能力學習考試和考核。根據省委組織部《關于在全省全面開展干部在線學習工作的通知》精神,積極組織廳機關干部在線學習,在年度考核中,達.%,名列個省直單位第位,我廳位同志獲優秀學員稱號。三是狠抓民政系統業務培訓。年,全年舉辦各類培訓班期,參訓人次,培訓人數較年上升.%,超過了“xxx”時期前三年的總和,覆蓋全省所有市縣鄉鎮,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根據省委組織部《關于印發〈年省直有關單位抽調各級領導干部參加專題培訓班計劃〉的通知》(組通字〔〕號)精神,與省行政學院聯合舉辦了期“推進民生工程、提高社會管理水平”專題研討班,部分縣(市、區)政府分管負責人、各市民政局負責人、省直有關部門相關處室負責人共人參加了培訓研討。培訓班還組織了全體學員赴上海市進行異地
教學
,實地參觀上海市在社區建設和社會工作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四是繼續開展民政行業特有工種技能鑒定工作。在民政部的指導下,我省開展了期災害信息員技能鑒定工作,共有名災害信息員參加鑒定,有%以上的同志通過綜合考評。還積極組織推薦我省民政職工參加 全國民政行業技師的技能鑒定工作,我省共推薦名同志參加部里的技能考評。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進一步規范。
xx年,人事干部工作,嚴格執行《干部選拔任用條例》。根據
工作需要,遵照廳黨組決定,在選拔機關處級干部和廳屬事業單位負責人工作中,嚴格按照《條例》規定的條件、程序要求,把執行《條例》規定貫穿于選拔任用的全過程。一是認真制定選拔工作實施意見,廳黨組研究同意后認真實施。二是把民主推薦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程序。三是實行差額考察和考察預告。四是實行公示制度。五是實行試用期制度。對新提拔的領導職務人員 全部執行試用期制度。在年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注重改革探索,不斷創新和完善選拔任用方式,采取公開競選的方法選拔廳屬事業單位負責人。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結合廳屬單位領導空缺情況,堅持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有位同志通過公開選拔走上處級領導崗位。此次選拔既為參加的同志提供了展示素質和能力的平臺,也增強了選人用人的透明度,體現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公開、公正。為全面引入競爭機制,探索多種形式的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增強干部工作活力積累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