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讀書心得 讀中國朗誦詞原文篇一
春妮雖然家境貧寒,但她從不自卑。在學校,她是那么熱情好學,幫同學解決問題一絲不茍,幫老師完成任務認真負責;放學后,她幫奶奶做飯,給小鵝喂食,為母羊割草,為弟弟輔導……
記得春妮的爸爸剛去外地打工時候,成為留守兒童的春妮每天魂不守舍,滿腦子都是爸爸的身影,當爸爸去世后,她經常來到爸爸墓前,把紙錢和自己親手疊的生活用品連同對爸爸的思念一起燒走,然后默默承擔起生活的重任……讀到這里,我不禁淚流滿面,心里有了油然而生的敬佩。
春妮是不幸的,她的愛是微不足道的,但她卻擁有一顆金子般感恩的心。而我生活在如此安逸的環境里,安然自得地享受著生活,和春妮比起來我真是自愧不如!
春妮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孩,沒有特殊的容貌和財富,但她自愛自尊的精神讓我佩服,她憑借自己一雙勤勞的手撐起了這片天空。
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我都需要像春妮一樣堅強,善于鉆研、勇于探索,遇到難題勇往直前,才能在茫茫書海里激流勇進、越走越遠。
自強是努力向上,是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和不懈追求;自強是奮發進取,是狂風暴雨襲來時的傲然挺拔;自強是百折不撓,是在殘酷現實中的堅持不懈。再次捧起這本書,我覺得春妮的故事沉甸甸地壓在我的心頭,我應該向春妮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自尊自愛的好孩子,加油!
讀書心得 讀中國朗誦詞原文篇二
自從讀了《哈佛家訓》后,我就覺得我該長大了,該懂得學習書中的道理,特別是得學習《一條小面包》中的格琳琴——因為她有一顆謙讓的心。
故事是這樣的:經濟大蕭條時期,一位面包師把最窮的20個小孩叫來,對他們說:“在上帝來好光景以前,你們每天都可以來那一條面包。”每天早晨,孩子們都搶大的面包,然后連“謝謝”也不說,就走了,可是一個小女孩總等別人拿完,在拿最小的,她從不會忘記親吻面包師,表達感謝,這次拿到的面包比往常小,可她還是親吻了面包師。回家把面包切開來后,幾枚銅錢竟藏在里面,格琳琴親自把錢還給面包師,面包師卻說:“這些錢是上帝給格琳琴的獎賞。”
謙讓的心,有如宇宙中的天空,有如大地上的海洋和山谷——謙讓者因寬容而博大,博大而有力。
有個從古流傳至今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孔融讓梨》,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日,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而孔融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吧。”父親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孔融真是一位值得我們學習的中國版格琳琴。
我們一定要學會謙讓,試著去謙讓,這樣世界會更美好!
好爭的人,天將與之相爭;謙讓的人,天將與之相讓。這是我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