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紅色詩歌作文600篇一
今天,在皎潔的月光下,小樹林正在舉辦一場妙趣橫生的詩詞大會,以致敬古典詩詞。
“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段段優美的詩從我們口中“流淌”出來。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舉起手,輪番背詩。那朗朗上口的詩句、優雅的詞藻,表達了詩人激昂的憤慨、深深的憂愁、淡淡的眷念。
我們挺直身子,流利地背誦那古典詩詞。我的.眼前浮現出那穿著長袍,盤著頭發,捧著竹簡,搖頭晃腦背詩的書生們……
時隔千百年,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用自己對詩詞的熱愛,讓古典詩詞在飛速流逝的時間中得以存留。
緊接著第二輪是“搶答補詩”的比拼,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都一副躍躍欲試、蓄勢待發的模樣。
兩組選手激烈角逐,緊緊咬著比分,局勢一度十分膠著。我沉浸在詩詞浩瀚的海洋中,無法自拔。我望著同學們對答如流的自信的模樣,揣度著他們肚子中的“墨”有多少,十分崇敬。
在賽點時,我們組雖以一點點的差距輸給了對手,但仍雖敗猶榮。這證明我們對詩詞的儲備還不夠,應繼續不鍥地在詩詞的海洋中探索學習。
這次與詩詞的邂逅,讓我更加熱愛這古典文學的結晶——詩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管時間多漫長,我對詩詞的熱愛,永不會變,我學習詩詞的這份熱情,也永不會變。
紅色詩歌作文600篇二
一首詩,或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或許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或許是一個故事的演繹,或許是一段歷史的印記……讀著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我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的唐朝,與詩人對話,聆聽他們的聲音。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初唐,滕王閣集會,“四杰”之一王勃鋪紙研墨,洋洋灑灑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天水相接,渾然一體。王勃將這浩渺的天地奇景定格在他的詩中,一直流傳至今。但寫景不僅是寫景,自古情景交融,眼中景更訴說著心中情。懷才不遇的王勃,表露著心中的抱負,表達著達觀的人生態度。目隨景而動,心隨景而靜。我知,這美麗而心酸的古典詩歌。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盛唐,李白和他的兩位朋友岑勛、元丹丘相聚于嵩山,煮酒論時世、談人生,酒酣耳熱、胸膽開張之時,來了一次酣暢淋漓的抒發。“賜金放還”,仕途遇挫的他,卻聲調高亢,意氣豪放,留下了千古名篇《將進酒》。自信,痛楚,奔放,慷慨!具有憂國憂民之心的他,在一生碌碌無為、終日不得施展抱負之后,依然頑強地唱出了生命的豁達之歌。我知,這失意卻豪放的古典詩歌。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晚唐,李商隱以仙侶比喻情侶,夢想青鳥使者代為探看思念之人。愛情的期待中融鑄著幾多痛苦,幾多失望!然而,即使“相見時難別亦難”,也要“蠟炬成灰淚始干”。詩人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唱出灼熱的渴望,寫下執著的追求,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我知,這細膩而綿邈的古典詩歌。
從初唐,到盛唐,再到晚唐,多少詩人揮毫潑墨,抒發心中情懷,那一筆一畫透著的,或許是愁,或許是悲,或許是狂傲,或許是喜極而泣,我看,我聽,我知,這豐富多彩的古典詩歌!
紅色詩歌作文600篇三
唐詩是甘美的清泉,宋詞是飄香的落花。捧一杯清泉,拾幾片落花,沏一杯香茗,于是芳香四溢。在詩詞的芳香中,我讀懂了人生的哲理。
陶淵明淡泊名利,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歸隱田園,寫下了《飲酒》,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成為千古名句。“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出了陶淵明一天的農耕生活,甚是辛苦,但他并不抱怨,因為那是自己的意愿。我從陶淵明身上悟出了做人要遵從本心,潔身自好。
李白天性灑脫,一首《嚇蠻書》嚇走了南蠻十萬精兵。在官場上失意,李白于是拿起寶劍,游山玩水,浪跡天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道出了李白因懷才不遇而惆悵,“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展現了李白的對未來的信心與展望。從李白身上,我悟出了做人要豁達自在!
文天祥一生抗元,不畏懼強敵,“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即使環境險惡,他依然堅定志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勢已去,文天祥以死報國,忠貞不屈,大義凜然。錚錚氣節,令人贊嘆。他用生命為后人詮釋了司馬遷的“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從文天祥身上,我悟出了做人要有氣節。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暢達,“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樂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壯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幽深僻靜,“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悠閑忘情……我從詩詞中感悟到了許多人生真諦,讓我受益頗深。
走進詩詞,也就走進了詩意生活。在這種生活中,我感受著人生,汲取著成長的甘霖。走進詩詞,真好!
紅色詩歌作文600篇四
“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題記
人生長路漫漫,但卻有很多的精彩的故事在被演繹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的人堅持著,而有的人放棄了。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原來,李白也有自己的路要走,即使前面的道路堅難但他終究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馬遷忍辱負重十九年,只是為了那部流傳千古的《史記》,他的道路難道是一路都暢通無阻的嗎?不,不是,試問哪朝哪代的名人的人生路上沒有坎坷呢?
還記得那首“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嗎?那是我背的第一首詩。那時懵懂無知的我,并不知道那是思鄉的詩,也不知道作者是怎樣的心情,后來我漸漸地明白了,讀的詩越來越多了,就明白了“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的深沉的懷念,也明白了,“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的悲涼;明白了“我浴乘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矛盾,明白了許多許多……
在詩歌里,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淡泊名利,他們的高尚情操,偉大的胸襟抱負。在詩歌的世界里是劉禹錫與白居易的相互鼓勵,“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是李白和汪倫的深厚友誼“桃花潭水深千盡,不及汪倫贈我情”,詩歌的世界里是如此的精彩,是如此的豐富。
從夢中醒來,外面己是一片白雪茫茫,只是那“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孤寂的背影,然而,詩歌是我的精神支柱,它從小就熏陶著我,讓我不禁想到“微斯人,吾誰與歸?”詩歌的陪伴讓我變得更加的快樂。
路在腳下,只有出發才能到底彼岸。詩歌讓我變得更加的從容淡定。
走在詩歌的道路上,縱使是我孤身一人,我也不會孤寂,我將在詩歌的征途上灑滿鮮花。
紅色詩歌作文600篇五
愛在春天里,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種溫馨的愛。他們并不起眼,卻用自己的愛心幫助著大家……
“同學們,明天我們要為讀初中一位姓宋的同學捐款,他的了白血病……”馬老師的話還沒說完,就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響應:“一定要多捐點!”“我打算把我的零花錢捐出來!”“我也要把……”這正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啊!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班級立刻熱鬧起來,就連班級里最小氣的同學也說:“必須要捐款!”對,必須要捐款!班里的同學們下定決心,決定要幫助這位得了白血病的哥哥。
回到家里,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我們一定要幫助他!媽媽大方的拿著100元錢,說:“兒子,明天一定要把這筆錢交給老師,捐款給這位哥哥!”聽了媽媽的話我心里十分高興。我想,做人一定要有愛心,一定要多幫助別人!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第二天我們都拿著自己要捐助的錢,來到了學校,似乎在看誰捐的最多。你50,我也50;你100,我也100……捐款的時候,同學們按耐不住激動,想知道大家都捐了多少。
晚上,我在夢想中見了這位哥哥,仿佛聽見了他的話。他說:“感謝大家對我的幫助,我會好好學習,將來對國家做一個有貢獻的人!”在大家對他無私的幫助與關愛下,他的病情不再那么嚴重,一點一點恢復好轉了。他的病情基本穩定了下來,心情十分舒暢。我想,如果,如果人人都能獻出一點愛,哪怕微不足道,那么世界總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愛,在春天里!雖然夏天即將來臨,但是,愛,永遠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