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明堂事跡心得體會800字篇一
高明堂同志是西部鐵路建設和發展的親歷者,他滿懷對黨的無限忠誠,秉持一生聽黨話、一心干事業的信念,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艱苦、耐得住清苦、耐得住誘惑,扎根西部鐵路30余載,把青春年華和畢生心血獻給了鐵路事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高明堂同志以實際行動模范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崇高的價值追求和高尚精神境界,體現了一名黨員領導干部的優秀品質,不愧為共產黨員的杰出代表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習楷模。為宣傳弘揚高明堂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可貴精神,局黨委、路局決定,在全局開展向高明堂同志學習活動。
《沈陽鐵道報》于1月27日《甘守寂寞寫忠誠》、1月29日《不畏艱苦鑄豐碑》、2月1日《樂享清苦拒誘惑》連續刊載他的感人事跡。
高明堂同志事跡,貼近現場、貼近實際,真實感人,催人奮進。雖然都是些實實在在的點滴小事,但累積在一起就是不容易、不平凡。體現了一名鐵路領導干部的無私忘我、默默奉獻的偉大情懷。
學習高明堂同志,一是要學習高明堂同志信念執著、耐得住寂寞的政治品格。二是要學習高明堂同志敢于擔當、耐得住艱苦的實干精神。三是要學習高明堂同志永葆本色、耐得住清苦的儉樸作風。四是要學習高明堂同志淡泊名利、耐得住誘惑的清廉風范。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聯系車間、班組和崗位實際,聯系“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聯系巡視問題整改,聯系春運安全、服務、經營攻堅等中心工作,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立足本職,學習高明堂同志忠誠事業、苦干實干、艱苦樸素、耐住寂寞、抵制誘惑的崇高品格,并以他為榜樣,忠誠履職,盡職盡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保安全、抓穩定、促增收、守廉潔、提質量”的實際行動上,努力爭做“高明堂式”的好黨員、好干部。
學習高明堂同志的先進事跡,就是要強化干部職工“愛崗敬業、自強爭先”意識,以高明堂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扎實工作,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為車務段安全、經營、服務作出應有的貢獻。
下一步,我們將把學習高明堂同志活動全面鋪開,并以此作為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提高個人修養、提振精神和士氣的重要載體,不斷引向深入。
高明堂事跡心得體會800字篇二
霍林郭勒車務段職工提起病逝在工作崗位的黨委書記高明堂,都滿含深情地說:“我們高書記是一個特別能吃苦的人。”
誠如職工所言,高明堂確實有著不畏艱苦和知難而進的優良品質。
高明堂在牧民家庭長大,身體里流淌著牧民的血液,牧民頑強、剛毅的性格深刻地影響著他,使他從小就不怕吃苦。
高明堂是一位從西部鐵路最基層成長起來的黨員干部,視忠誠履職為天職。當他的理想信念與黨的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時,他就有了勇于擔當的使命和動力。對黨和事業的忠誠為高明堂注入了不竭的動力,什么樣的艱難困苦都阻擋不了他前進的步伐。
“我一定不辜負黨組織的信任,吃苦在前,不求享樂,對黨負責一輩子,兢兢業業一輩子。”這是高明堂1997 年7 月就任珠斯花站黨支部書記時說的一句話。近20 年過去了,高明堂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組織的莊嚴承諾。
率先垂范,他終始給人以榜樣的力量
西部鐵路因煤而建,年貨物發運量最高達10912 萬噸,占全局貨物發運量近四分之一。而受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影響,西部鐵路一到冬季就頻繁降雪,嚴寒、大雪和“ 白毛風”三股“ 惡魔”時而輪番施害,時而聯手為虐,給西部鐵路安全暢通帶來嚴重威脅。
20xx 年冬季,西部鐵路遭受了大大小小45 場風雪的襲擊。每次風雪降臨,都是冰天雪地、寒風刺骨,道岔和線路時常被雪掩埋。雪大時線路積雪最深可達兩米,氣溫可降至-40℃,風力可達到七八級,有些車輛設施無法發揮正常功能,道岔積雪才清除干凈又立即堆滿,行車不得不被迫中斷,抗擊風雪的任務異常繁重。
災害面前,干部是群眾的榜樣。每每這時,高明堂總是沖在最前面,成為抗風雪、保暢通的一員虎將。
20xx 年2 月 4 日,一場暴風雪突襲西部鐵路。-40℃ 的嚴寒中,大風裹挾著雪花在空曠的草原上撕扯著、咆哮著。5 時15 分,珠珠線告急,珠201 次列車被大雪掩埋在珠恩嘎達布其南貨場至烏珠穆沁區間,急需珠斯花站開行救援列車搶通線路。此時已是段紀委書記的高明堂,立即向段長請纓:“ 我在珠斯花站多次參加這樣的救援,有一定經驗,讓我帶隊去吧。”
到達現場后,風還在猛烈地刮著,雪還在瘋狂地下著,天地間幾乎一片混沌。在雪地里剛站幾分鐘,刺骨的“白毛風”就打透了棉衣,像萬根鋼針般刺遍肌骨。救援用的是鏟車,高明堂高聲對大家說:“我對線路設備熟悉,指揮過鏟車除雪,我在地面指揮,你們到鏟車和救援車內組織。”其他干部建議,大家輪番指揮,這樣都有機會到車里暖和一下、休息一會兒,免得他一個人在風雪中太久凍壞了。高明堂以命令的口吻說:“ 我情況熟、經驗多,為了保證安全,盡快搶出被埋列車,就由我一個人指揮吧!”就這樣,他站在刺骨的寒風中指揮著龐大笨重的鏟車,快速向前推進。
身上落滿了雪,高明堂顧不得抖落;脖子上的雪化成水又結成冰,他沒時間抹掉;渾身凍得又麻又癢,他用強大的毅力忍受。鏟車和救援車里的職工看到,此時的高明堂就像一名鋼鐵戰士,疾風阻不住他前進的步伐,暴雪摧不垮他挺拔的身軀。終于,雪埋列車一尺一尺地露出在鋼軌上,他們以最短的時間打通線路,使列車恢復了運行。所有人的臉上綻放出笑容,而高明堂連凍帶累已經抬不動腳步。
當大家扶著他從救援現場返回車站時,發現他的手、臉、脖子、腳都已經凍傷了。厚厚的棉褲因汗水和雪水不斷滲入,凍成一個冰殼,脫下來都能立在地上。有的職工看到他凍得紅腫的臉頰和雙手時,心疼得掉下淚來,而他卻不在意地安慰他們說:“ 沒啥事啊,這點小傷不算什么,草原人不凍傷幾次,還是草原人嗎?”
至今,沒人能知道高明堂究竟被草原風雪凍傷過多少次。在干部職工眼里,他連動手術都不在乎,何況凍傷這點小事呢? 20xx 年7 月,路局“ 大干20 天,突擊搶運電煤”戰役在通霍線打響。恰恰在這關鍵時刻,他因膽切除手術住進了醫院。手術后蘇醒過來,他人還躺在病床上,心卻跑到了現場,立即打電話了解搶運電煤情況。躺在病床上的幾天里,他的心別提有多焦急,幾次三番詢問醫生、護士可不可以早點出院,把醫護人員都問煩了。7 天剛過,他不顧醫生勸阻,急急火火地跑回車站與站長共同組織煤炭搶運。一扎進工作崗位,高明堂就立刻變得精神抖擻,活力十足,誰也看不出他是一個從病床上跑來的“ 傷員”。那段日子里,他比誰來得都早,比誰走得都晚,認真策劃,周密安排,深入現場,精心指揮,順利完成了電煤搶運任務。任務結束,他才感到腰部有些疼痛,掀起衣服一看才發現,刀口已經感染化膿了,不得不第二次被送進醫院治療,直至兩個月后刀口才全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