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峰的詩句有哪些 峰的古詩篇一
2.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3.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____蘇軾《題西林壁》
4. 李頻贈桂林友人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
5. 何處人事少,西峰舊草堂。——出自唐·杜牧《西山草堂》
6. 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
7. 《夜雨寄北》唐·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8. 峰巒九鎖路縈盤,翠色沾衣作晚寒。
9. 湖上朝來水氣升,南高峰色自崚嶒。——出自清·江湜《湖樓早起二首》
10. 東西南北各連空,波上唯留小朵峰。——出自唐·曹松《洞庭湖》
11. 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出自唐·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
12.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道削出金芙蓉。——唐代·李白《登廬山五老峰》
13. 雁過孤峰曉,猿啼一樹霜。——出自唐·賈島《送天臺僧》
14. 峰抱池光曲岸平,月臨虛檻夜何清。
15. 峰頭高絕鄰,四瞰若窺井。
16. 望樹繁花白,看峰小雪新。——出自唐·陸暢《山出云》
17. 落花芳草無尋處,萬壑千峰獨閉門。——出自唐·劉長卿《過鄭山人所居》
18.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李白《登太白峰》
19. 峰帶樓臺天外立,明河色近罘罳濕。
20. 東柯好崖谷,不與眾峰群。——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21. 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出自宋·謝枋得《小孤山》
22. 十二楚山何處是,御樓曾見兩三峰。——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
23.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袁枚《獨秀峰》
24.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回一峰插南斗。——清代·袁枚《獨秀峰》
25.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出自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26. 峰澗煙波翠靄濃,危亭飛聳到晴空。
27. 有時云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歷歷。——清代·侯文曜《虞美人·影松巒峰》
28. 如峰形狀在西郊,未見從龍上泬寥。——出自唐·李中《夏云》
29. 峰嶺互出沒,江湖相吐吞。
30. 老矣吾將隱,前峰恰對門。——出自清·施閏章《過湖北山家》
31. 《半山亭》宋 蘇軾登嶺勢巍巍,蓮峰太華齊。
32.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唐代·李白《登廬山五老峰》
33. 白云峰下城,日夕白云生。——出自唐·賈島《送姚杭州》
34. 峰頭非塵寰,一舍誰所蘢。
35. 《飲酒》
36.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出自宋·楊萬里《曉行望云山》
37. 《觀滄海》三國·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38. 遙羨書窗下,千峰出翠微。——出自唐·錢起《送元評事歸山居》
39. 峰北幽亭愿證因,他生此地卻容身。
40. 亂后燒殘數架書,峰前猶自戀吾廬。——出自唐·司空圖《光啟四年春戊申》
41. 五峰高閡日,九疊翠連云。——出自唐·王貞白《廬山》
42.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清代·袁枚《獨秀峰》
43. 峰后月明秋嘯去,水邊林影晚樵還。
44. 秋曉上蓮峰,高躡倚天青壁。誰與放翁為伴,有天壇輕策。 陸游《好事近·秋曉上蓮峰》
45. 搖到外婆橋 搖搖搖,搖到外婆橋,雞崽吃白米,鴨崽吃浮漂,大人吃了去(讀克音)做工,小把爺吃了又來搖。
46. 廟堂無計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出自宋·陳與義《傷春》
47. 遠逐徐生跡,移舟住別峰。——出自清·朱之瑜《漫興》
48. 《詠江郎山》
49.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出自唐·李端《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
50. 《登峨眉山》
51. 有時云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歷歷。——清代·侯文曜《虞答美人·影松巒峰》
52. 陳叔達早春桂林殿應詔 金鋪照春色,玉律動年華。
53.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54. 丹丘迥聳與云齊,空里五峰遙望低。——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55. 賣龍車車 賣龍賣龍車車, 還龍還龍愿愿, 買個豬頭還大愿,大愿不吃豬頭肉, 買個狗崽來看屋。
56. 海畔尖山似劍硭, 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作身千億, 散向峰頭望故鄉。
57. 峰色秋天見,松聲靜夜聞。
58.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59. 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后千峰半入城。——出自清·王士禎《初春濟南作》
60. 閑尋渭曲漁翁引,醉上蓮峰道士扶。——出自唐·呂巖《七言》
61. 峰巔餐地秀,霞外挹天和。
62.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無。——出自唐·張喬《華山》
63. 云間迷樹影,霧里失峰形。——出自唐·王勃《易陽早發》
64. 《東西二林寺流水》唐 貫休水爾何如此,區區矻矻流。
65. 絕頂橫臨日,孤峰半倚天。——出自唐·盧照鄰《登玉清》
66. 峰頂留云一鷲騫,山腰涵碧老蛟蟠。
67. 霞綺空留段,云峰不帶根。
68. 巫陽歸夢融千峰,辟惡香消翠被濃。——出自宋·楊億《無題·巫陽歸夢融》
69. 寒流一帶檻前橫,落日諸峰霞外明。
70. 山光物態弄春暉, 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 入云深處亦沾衣。
71. 長川不是春來綠,千峰倒影落其間。——出自唐·吳融《富春》
72. 春水滿泗澤,夏云多奇峰。——出自宋·汪洙《神童詩》
73.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出自唐·王維《終南山》
74. 峰殼盈盈萬顆珠,潤於瑪瑙浸冰壺。
75. 露滴紅蘭玉滿畦,閑拖象屣到峰西。——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76.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出自唐·李白《江上望皖公山》
77. 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出自唐·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78. 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出自唐·皇甫曾《送陸鴻漸山人采茶回》
79.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出自唐·杜甫《望岳三首·其二》
80. 峰巒秀異,鶴不停機。
81. 峰回路轉九重關,一柱擎天鎖翠煙。
82.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____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83.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出自宋·楊萬里《曉行望云山》
84. 深冬若得朝丹闕,太華峰前衣錦歸。——出自唐·劉兼《宣賜錦袍設上贈諸郡客》
85. 飛瀑正拖千嶂雨,斜陽先放一峰晴。——出自清·林則徐《即目·萬笏尖中路》
86. 萬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陽。——出自唐·劉長卿《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
87.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出自明·戚繼光《望闕臺》
88.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89. 室與千峰對,門唯二仲過。——出自唐·耿湋《春日即事》
90. 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____辛棄疾《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91.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92. 十里崎嶇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出自清·袁枚《山行雜詠》
93. 峰頭吐日爛金盆,暖入床幃餓蚊存。
94. 峰回路轉竹間扃,古寺e68a84e799bee5baa631333361323630尋幽當下程。
95. 峰頂浮圖第幾重,四天塵界盡虛空。
96. 見說千峰路,溪深復頂危。——出自唐·劉得仁《送僧歸玉泉寺》
97.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出自宋·梅堯臣《魯山山行》
98. 嵩峰馀霞錦綺卷,伊水細浪鱗甲生。
99. 十二碧峰何處所,永安宮外是荒臺。——出自唐·劉禹錫《松滋渡望峽中》
100. 峰頂侵云法象寒,遠游虛唱肅天官。
101. 水穿石甲龍鱗動,日繞峰頭佛頂寬。——出自明·王守仁《登大伾山詩》
102. 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103. 峰回路轉六七里,林靜鳥啼三四聲。
峰的詩句有哪些 峰的古詩篇二
1. 《夜雨寄北》
2. 微云一抹遙峰,冷溶溶,恰與個人清曉畫眉同。 納蘭性德《相見歡·微云一抹遙峰》
3.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____杜甫《望岳》
4. 月沉亂峰西,寥落三四星。——出自唐·孟郊《聽琴》
5. 峰前千澗玉潺潺,落日層層樹里山。
6. 西峰稍覺明,殘滴猶未絕。——出自唐·賈島《冬月長安雨中見終南雪》
7.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出自清·施閏章《雪中望岱岳》
8. 峰小形全秀,巖虛勢莫攀。——出自唐·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9. 《江上望皖公山》
10. 西峰大雪開,萬疊向空堆。——出自唐·齊己《送人游玉泉寺》
11. 《觀滄海》
12. 明朝曉至三峰路,百萬人家無一戶。——出自唐·韋莊《秦婦吟》
13. 破蓮子 破蓮子,破蓮花,蓮子蓮花在哪家?哪家都有籽,籽籽不開花。
14. 千峰有嘉景,拄杖獨巡游。——出自唐·李山甫《早秋山中作》
15. 華岳三峰小,黃河一帶長。——出自唐·褚朝陽《登圣善寺閣》
16.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____杜甫《望岳》
17.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18. 《出山作》唐 盧仝出山忘掩山門路,釣竿插在枯桑樹。
19. 香焚薝卜諸峰曉,珠掐金剛萬境空。——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20. 彤云疊疊聳奇峰,焰焰流光熱凝翠。——出自唐·僧鸞《苦熱行》
21. 峰背正白月舒光,峰影橫野萬丈強。
22. 山背更將霞萬疋,生紅錦障褁青峰。
23.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出自唐·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24. 九疑峰畔二江前,戀闕思鄉日抵年。——出自唐·張署《贈韓退之》
25. 才應行到千峰里,只校來遲半日間。——出自唐·白居易《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韻寄之》
26. 自翦青莎織雨衣,南峰煙火是柴扉。——出自唐·許渾《村舍二首》
27.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出自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28. 山頭野火寒多燒,雨里孤峰濕作煙。——出自唐·崔顥《雁門胡人歌》
29.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____杜甫《望岳》
30. 毛女峰當戶,日高頭未梳。——出自唐·賈島《送唐環歸敷水莊》
31. 新晴盡放峰巒出,萬瀑齊飛又一奇。——出自清·何紹基《山雨·短笠團團避》
32. 月亮巴巴 月亮巴巴,踩著瓦渣, 一跤跌倒,怪我打他.我沒打著他,回去(讀克音)告訴媽媽,媽媽不在屋,躲倒門背哭。
33. 《望岳》
34. 閬峰綺閣幾千丈,瑤水西流十二城。——出自唐·鮑溶《懷仙二首》
35. 昔負千尋質,高臨九仞峰。——出自唐·駱賓王《浮槎》
36.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37. 《錢塘湖春行》
38.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出自魏晉·陶淵明《和郭主簿·其二》
39. 有時云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歷歷。
40. 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出自唐·岑參《早上五盤嶺》
41. 秦女峰頭雪未盡,胡公陂上日初低。——出自唐·岑參《首春渭西郊行,呈藍田張二主簿》
42. 千峰萬瀨水潏潏,羸馬此中愁獨行。——出自唐·李郢《浙河館》
43. 昨日游峰頂,下窺千尺崖。——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44. 孟月夏猶淺,奇云未成峰。——出自唐·元稹《表夏十首》
45. 今日忽登虛境望,步搖冠翠一千峰。——出自唐·薛濤《斛石山書事》
46.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47.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蒼莽。——出自唐·白居易《初入太行路》
48. 《登峨眉山》唐·李白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49. 峰頂四時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
50. 峰頭壁立偉天造,萬雉石城如帶繞。
51. 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
52.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53. 超遙蓬萊峰,想像金臺存。——出自唐·獨孤及《觀海》
54. 一角西峰夕照中,斷云東嶺雨蒙蒙。——出自清·丘逢甲《山村即目》
55. 曾隨云水此山游,行盡層峰更上樓。——出自唐·杜光庭《題福唐觀二首》
56. 峰巍鰲柱疑媧立,地峻龍門自禹開。
57. 峰轉暫無當戶影,雉飛時有隔林聲。——出自唐·崔涂《夏日書懷寄道友》
58. 《行路難》
59.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60. 高亭群峰首,四面俯晴川。——出自唐·朱景玄《四望亭》
61. 《詠江郎山》宋·辛棄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62.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延。
63. 東峰有老人,眼碧頭骨奇。——出自唐·貫休《古意九首》
64. 《行路難》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65. 峰頭揮手笑紅塵,天入雙眸洗翳昏。
66.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梅堯臣《魯山山行》
67. 《曉行望云山》
68. 只今峰上云,徒自生容與。——出自唐·蘇拯《巫山》
69. 雨晴九陌鋪江練,嵐嫩千峰疊海濤。——出自唐·杜牧《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70. 因憶莓苔峰,初陽濯玄發。——出自唐·常建《白龍窟泛舟寄天臺學道者》
71. 還將石溜調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72. 拾栗遠尋深澗底,弄猿多在小峰頭。——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73.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唐代·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74. 為報晉成仙子道,再期春色會稽峰。——出自唐·呂巖《七言》
75.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出自唐·李頎《望秦川》
76.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唐代·李白《登太白峰》
77. 《望天門山》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自此回。
78. 許渾送杜秀才歸桂林 桂州南去與誰同,處處山連水自通。
79. 苜蓿峰邊逢立春,胡蘆河上淚沾巾。 岑參《題苜蓿峰寄家人》
80.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81. 徒勞問歸路,峰疊繞家鄉。——出自唐·杜牧《西山草堂》
82.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
83.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____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84. 東連華岳三峰小,北擁蕭關大漠平。——出自清·梁聯馨《六盤山詩》
85.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出自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86.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飛水飛山亦飛。
87.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出自宋·王禹偁《村行》
88. 遙知是夜檀溪上,月照千峰為一人。——出自唐·歐陽詹《秋夜寄僧》
89. 《江上望皖公山》唐·李白奇峰出奇云。
90. 嶺上千峰秀,江邊細草春。——出自唐·王軒《附,王軒題西施石詩》
91. 峰勢欲開樹為遮,崔鬼畫態間槎枒。
92. 峰開荷葉東南傾,梵宮截斷西來青。
93. 仙都最高秀,群峰聳翠屏。——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94. 萬畦香稻蓬蔥綠,九朵奇峰撲亞青。——出自唐·殷文圭《九華賀雨吟》
95. 足躡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覺到云間。 抬眸四顧乾坤闊, 日月星辰任我攀。
96. 李商隱桂林路中作 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
97. 《登飛來峰》
98.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99. 《次北固山下》
100. 峰心惠忍寺,嵊頂謝公山。
101.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蘇軾《題西林壁》
102. 《游鐘山》宋·王安石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103. 謝卻蘭橈信杖藜,千峰盤磴入花畦。——出自清·德元《玄墓看梅》
104. 瀑布迸舂青石碎,輪茵橫翦翠峰齊。——出自唐·徐氏《玄都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