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年華匆匆而去,少年的精神永不磨滅。無數前輩用他們的激情、純真給我們指引,當之無愧為時代之楷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屆北京海淀一模作文·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范文,供大家參考。
2022屆北京海淀一模作文·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范文
人生百年,白駒過隙,豈能困惑于得與失的方寸之地。陶醉于一城一池之得,或惆悵于一時一事之失,都屬于一葉障目,不見遠方的星辰大海。只有看淡得失,把它當成人生的過程,才能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錯把得失當終點。
年逾不惑,事業小成,工作穩定,業務熟練,于是乎滿足于現狀,失去奮斗目標,喪失斗志與激情,不再期望更高的山峰。這不妨稱為“得之殤”。單位高級職稱指標稀少,個人積分排名又靠后,即便努力三年五載也未能如愿。既然晉升無望,又何必累死累活?于是對自己放松要求,得過且過。這不妨稱為“失之痛”。
緣何如此?細思極恐。不管“得之殤”,抑或“失之痛”,實質都是錯把得失當成終點。在這種錯誤的思想認識下,或是小進則滿,小富則安,躺在功勞簿上自我陶醉;或是聞失則憂,聞敗則餒,不再奢望新的挑戰與作為。久而久之,心靈受到羈絆,人生陷入困境,蹉跎了歲月,浪費了人生。
把得與失當成過程來看,你就會發現得與失既是終點,更是起點。
得失只不過是一個過程。就如同父輩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管旱澇,無論悲喜,周而復始,勞作不息。耕種與收獲就是農民的生命,豐年也好,災荒也罷,都是生命的一個過程。既然如此,就應當認清前路,看淡得失,鍥而不舍,馳而不息。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中,消除后顧之憂,這是終點;然后上《出師表》于劉禪,六出祁山,攘除奸兇,這又是起點。2020年,中國實現全面脫貧,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這是終點;但鄉村振興還任重道遠,必須再接再厲持續發力,這又是一個新的起點。
人生就像一輛列車,得失都是過程,不癡迷于某一個站點的得失,才能到達終點,贏在全程。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這是蘇軾面對得與失的態度,得與失不過是河流中的朵朵漣漪,河水不會因為漣漪而停留腳步,人生又哪能因為一時得失裹足不前。持有寬廣的胸懷,良好的心態,智慧的心境,得不驕傲,失不沮喪,你才能看淡得失,享受過程,收獲厚重的人生。
愿你把得失當成過程,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泰戈爾曾言“世界以痛吻我,我當報之以歌”。歷經世事滄桑、人海沉浮,當鉛華洗盡我們依然純粹如初。
歷盡千帆,是人生中起起伏伏的經歷。人生并非一帆風順,最終結果也不盡相同。少年不僅是幼小的年紀,年輕的外表,強健的體魄,更是擁有著執著于理想的滿腔熱血,擁有著如孩童般純真與質樸的心。歷經坎坷挫折,始終擁有著少年的精神品質。歷經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歷盡千帆,仍像少年一樣滿懷熱血與激情。九十歲袁隆平院士仍在田間地頭中忙碌,實驗種植海水稻,只為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實現“禾下乘涼夢”;七十三歲的李蘭娟院士率先逆行奔赴武漢,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線;八十四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勇做疫情的“吹哨人”,成為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針。“白首壯志馴大海,青春浩氣走千山”。歷經滄桑歲月,他們,斑白了雙鬢,皺紋爬滿了臉龐,逝去了美好年華。他們,本該頤養天年,躺在功勞簿上聽取贊嘆。但是并未如此,他們仍懷著滿腔熱血,一心報效祖國和人民。他們行動依舊敏捷,目光仍然堅毅,永葆熱血少年般的精神風貌,破浪前行。
歷盡千帆,仍像少年一樣保持純真與自我。少年擁有著最淳樸的心,不受外物侵擾。“敦煌女兒”樊錦詩,舍半生給茫茫大漠,用畢生所學與熱愛守護著敦煌壁畫。這是一場文化苦旅,從未名湖到莫高窟,從豆蔻年華到滿頭華發。只為守住心中的火,開辟明天的路。想當初,她舍棄繁華都市優渥的生活,毅然決然走上漫漫征程。生活、工作中的磨難并未消磨她的初心。歷經半個世紀,她仍在踐行著自己的理想,未被風沙消磨的,永遠是那顆少年般火熱堅定的赤子心。
“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年華匆匆而去,少年的精神永不磨滅。無數前輩用他們的激情、純真給我們指引,當之無愧為時代之楷模。身為新時代之后浪,擁有大好的青春歲月,強健的體魄,我們更應有新火試新茶之勇,胸懷凌云壯志,腳踏實地,以少年之勇擔負時代使命,云帆高張,乘風破浪,以少年之精神點亮未來征途。
歷盡千帆,我們永遠是少年!
【2022屆北京海淀一模作文·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范文】相關推薦文章:
以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2021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感想作文
《大圣歸來》觀后感-西游記之大圣歸來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