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疫情采樣人員事跡 核酸采集人員事跡篇一
31日上午,看到班長在班級群里發布鹽城市核酸檢測志愿者招募公告。“我報名!”沒有多想,我立刻填寫好報名表。填完報名表我給爸爸打電話,我說“爸爸,我知道這有一定風險,但我還是很想參加,希望您能支持我。”當聽到爸爸支持我去的時候,我更加堅定了信念。
當晚下午兩點多,班級群里通知我們8月2日下午三點組織培訓。培訓時身邊的同學們聽的都很認真,穿脫防護服和其他細節練了又練,大家相互鼓勵加油,說一起為家鄉的防疫工作盡一份力。
4日早上六點我和臨床的韋紫涵同學到分配給我們的'檢測點時,前來檢測的人已經自覺排成兩列,負責登記的志愿者們也已經到了。我們檢測的桌子后面電扇和摞成小山似的礦泉水紅牛也已經碼放好,為炎熱的天氣帶來清涼。
雖然培訓時已經試穿過幾次防護服,但真正穿上開始給人檢測時,還是有些不適應。第一次做采樣說不緊張是假的,很多人由于肌肉緊張,舌頭總會擋住采樣部位,從我的視野看起來就是一個‘黑洞’。“抬頭張口,來跟我念,啊"慢慢熟練之后我也加快了動作。
從七點到九點半,短暫的兩個多小時里,想過退縮,但是看到后面還有那么多人頂著烈日焦急的等待著,自己沒理由放棄。到了九點多有人來換崗,在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每個人都在大口的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志愿者們不停的扇著扇子幫我們降溫。每個人臉上的汗水都在往下滴,衣服都能擰出水來,手也泡得白脹,但是任何人沒有一句怨言,也不曾說放棄。短暫的休息過后,十二點多又接過其他人的班,重新回到自己的崗位上,拿起手里的棉簽開啟了將近三個小時的工作。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小女孩,一開始很害怕不敢張嘴,后來慢慢配合張嘴做完,小女孩臨走對我說出“謝謝哥哥”這幾個字的時候,我感覺這一切也都值得。有過夸贊也肯定有不滿,一個大叔吼道:“你會不會做核酸,拿著棉簽在我喉嚨里面攪什么?我在醫院里面花錢做的跟你這一點也不一樣”其實那一刻生氣也有,委屈也有,但是也沒有放棄。
我們從早上七點一直工作到晚上十點多,“啊”“好”“對”是工作一天下來后說得最多的詞,但這樣重復同樣動作的一天也是她“最有意義的時光”。
國家什么事都走在前面,我們一直都是被保護的一方,所以這次就很想主動地為國家出一份力,一起去完成抗疫這份使命。
作為一名年輕的醫學生,我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家鄉全員檢測貢獻出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疫情當前,匹夫有責,身為蘇醫學子,我們要追尋前輩的腳步,肩負起醫者的使命,傳承蘇醫鐵軍精神
疫情采樣人員事跡 核酸采集人員事跡篇二
張傳福,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1981年8月出生,1999年參加工作,2004年11月調入大蒲柴河鎮政府工作至今,期間被大蒲柴河鎮黨委、政府評為優秀事業編3次、優秀公務員2次。
張傳福同志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間的先進事跡,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沖鋒在前、精準阻擊,甘當守護者。我是調度員我先上,“調度員”堅持到位不越位、補位不錯位,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大蒲柴河鎮核酸檢測第三組,所負責的區域復雜,共有三個檢測點,由松江河村、吉林廣順礦業有限公司和中鐵九局兩大企業組成,由于人員多、流動性大,管理起來有難度。張傳福身為松江河村的包村干部,雖然工作經驗豐富,但對此項工作不敢有一絲怠慢。在全員核酸檢測前期工作中,他親自去村屯和企業合理設定采樣點位置及布置,建立核酸檢測人員臺賬,摸清居民的相關信息,對反饋的信息進行整理、完善、分析、匯總上報,全面掌握其人員狀況,真正做到心里有數,行動有力。他帶領采樣三組共完成6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累計檢測8640人,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全力守護了村民和企業職工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二是聚力助力、貼心服務,共染志愿紅。我是“大白”您放心。部署工作任務、鼓勵機關干部、動員疏導群眾,“調度員”的聲音從未間斷。核酸檢測點位的“服務員”、靜態值守卡位的執勤員、環境消殺的衛生員,他實現了從機關干部到“志愿大白”的迅速變身,有序推動“敲門行動”“清倉行動”的順利開展,用實際行動擦亮胸前黨徽,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
三是頑強毅力、擔當使命,甘當奉獻者。疫情就是號角,生命就是使命。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他奮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克服寒冷天氣,日夜堅守在疫情防控工作崗位上,無論多晚,都要在第一時間將上級各項指示上傳下達、推送到工作群,安排到人、布置到位。不能按時吃飯、加班到深夜已成為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常態,切實發揮了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對核酸檢測現場出現異常情況,總是第一時間能看到他的身影,物資不足、人員缺少、掃碼系統出現異常等都需要他來溝通解決,保障所負責區域全員核酸檢測的順利完成,充分彰顯了一心為公、無私無畏的精神風貌。
“白天夜晚忙防疫,時刻繃緊一根弦,不辭辛苦不言累,只為打贏‘阻擊戰’”。這就是張傳福工作的真實寫照。目前,疫情還沒有結束,堅守仍要繼續,張傳福將繼續戰斗在“防疫一線”,繼續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疫情采樣人員事跡 核酸采集人員事跡篇三
李玥,2020級醫療設備應用技術班文娛委員,一個00后姑娘。入校以來一直遵守校紀校規,樂于助人。在思想、生活、學習上更是嚴格要求自己。為此,此次的疫情防控志愿活動,她也是積極的參加。
當人們還沉浸在暑假的快樂時光中時,疫情已再度卷土重來。首先在江蘇的南京打響了抗疫的第一槍。為加強防范,鹽城市聯合學校組織了一次防控疫情的志愿活動,她參加了。
志愿活動前的準備是不可缺少的,在老師們的講解下,她認真聆聽,學習了防護服的正確穿法和如何為群眾做核酸檢測的操作,積極的響應了社會的號召,踏實的做好了工作前的準備的工作。
防控工作正式開始。天開始蒙蒙亮,疫情防控小組的成員們已經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就位,迎接她們的是一次真實的防控工作。天轉明亮,天氣很好,工作崗位上的群眾開始多了起來。身著防護服的她也開始忙碌起來,氣溫的逐漸升高也讓她汗流浹背起來,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下是一個忙碌且不知疲勞的大學生,一次次的呼喊著:“嘴巴在張大些”,一批又一批的群眾陸陸續續的做著核酸。
在活動期間也有很多暖心和有趣的事情。做核酸的那天早上,社區志愿者,特警,民警,為她們提供了很好的核酸場地,有序的維持著場地秩序,讓核酸檢測更好的進行了!感觸最深的就是那個送冰塊的老爺爺,那個老爺爺騎著三輪車,為39個核酸檢測點,送來夏日的一絲涼爽,老爺爺自己汗流浹背卻不管不顧,依舊為她們搬運大冰塊,正是因為我們一起齊心協力,才讓這次核酸檢測,順利完成。
到了中午,氣溫越來越高,但是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里,她們醫護人員,不顧高溫,還是堅守陣地,輪班替換,汗流到眼睛里,只能讓它順著眼角流出,即使有大的電風扇,在防護服里也吹不到一絲風,醫護人員脫下防護服,臉上都留下了口罩的印記,頭發都在滴著汗水,這次活動讓她更加感覺醫護人員的辛苦,還有社區源源不斷的物資也帶給了她們很多溫暖,讓她們覺得不是在孤軍奮戰。
六點鐘往后,夜幕降臨,下班人群的晚高峰也到了,雖然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都累了一天,但是大家還是打起了十分的精神,毫不馬虎,深刻的記得有一個小姑娘,因為嗓子比較敏感,而且剛吃完晚飯,給她做核酸,吐了她一身,家長連忙道歉,她卻絲毫不在意,連說沒關系,簡單清理一下就好了,只是去簡單的換了一身防護服,但是在她換防護服的`期間,工作人員以最快的時間,把嘔吐物清理掉沖刷了地面,這也讓她們感受到團結就是力量確實不假。
她只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此次的活動讓她受益良多,學到了醫護人員的辛苦卻還是可以迎難直上的精神,為此可以更加的投身于之后的志愿活動,為社會做出一份樸實無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