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西游記讀后感400左右篇一
此書是講述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主要內容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是最為龐雜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都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
作者吳承恩生于1506年,死于1582年,字汝忠,號射山人,漢族,他對這本書的人物可是下足了功夫。神通廣大、本領高強的孫悟空,性格憨厚、好吃懶做的豬八戒,老實厚道、待人寬厚的沙和尚,助人為樂、善心善意的唐僧,他們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中間還找到了忠心于唐僧的西海龍王之子“白龍馬”。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章節就是大鬧天宮,孫悟空剛學了一身本領,拿了金箍棒就被玉帝盯上了,讓天兵天降去捉拿孫悟空,可孫悟空本領高強、神通廣大。天兵天將對他也無可奈何,最后還是如來佛祖親自出馬出馬,將孫悟空壓于五指山之下,長達五百年之久。后來還是唐僧救出了孫悟空,帶著豬八戒和沙和尚取得了真經。
這本書里面每個人物都刻畫得生動有趣,情節有波瀾起伏,緊扣我的心弦,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七年級西游記讀后感400左右篇二
《西游記》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喜歡他的機靈、善良、調皮,在師徒四人中,孫悟空一般都是第一個發現妖怪,可是他的師傅唐僧卻總是輕易的被那些裝成好人的妖怪欺騙,而對打死妖怪的的孫悟空處以緊箍懲罰,甚至直接把他趕回花果山,可悟空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謹遵師命,當八戒又找到他去救師傅時,他沒有半句怨言。
在生活中,“孫悟空”這一角色也經常出現:那些起早貪黑的清潔工、苦口婆心的老師們,以及不怕艱辛的警察叔叔……
我最喜歡看二郎神與孫悟空大戰時的場景,最后孫悟空還是被抓住了,但我覺得孫悟空還是勇敢的,本領也很高強。我要學習孫悟空面對困難不膽怯、不害怕,勇敢面對的精神。
孫悟空始終是以理為重,他從來都不是畏懼強權的人物,但大家和我都認為他做事不計后果,還被五指山壓了五百年,但孫悟空勇于面對,勇于創新的精神是我們不得不佩服的。
再講講玉帝吧!有一節中,他為了懲罰一個犯了錯的郡侯,使當地三年不落一滴雨,人們餓的餓死,病的病死,一個人犯的錯卻要千千萬萬無辜的人來承擔,這個玉帝的做法太不應該了,都說神仙的心胸是開闊的,但這是真的嗎?
我還是比較希望《西游記》能夠出第二部的,畢竟也是一部很多人都喜歡的佳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