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六病室讀后感500字篇一
伊凡德米特里奇是一位優秀的知識分子.他愛憎分明,出身貧寒的他對榮華富貴不感興趣,他向往的是高尚的情趣與美德,哲學家一樣的智慧與交談,以及真正公正的社會秩序.社會的渾渾噩噩和達官貴人的腐化生活使他義憤填膺.然而,沒有力量的他又不能改造世界.由于不能無視外界的黑暗卻又無能為力,他對世界的印象完全變成了仇恨與恐懼,于是他選擇了逃避,整日生活在自己虛構的危險中,他終于瘋了.而進入第六病室后,他才真正意識到逃避的無用.他智慧而激進的言辭正是對《第六病室》這個大監獄的反抗,而對拉京醫生的斥責不僅是反抗的一部分,更是告誡他不要步自己后塵.
拉京醫生是個正直的人.醫生的天職和人的良知使他反對第六病房這種陰暗荒唐的存在.可是,懦弱的性格和斯多噶派哲學使他深感自身軟弱而企望自我麻痹.他對世界的逃避筆法風中的伊凡更甚:她已習慣了在自己虛構的自欺欺人的世界中生存.既然人必有一死,那么生存就毫無意義;痛苦、嚴寒只是生命體對世界的一種印象,努力克制便自然無事;一切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會在自然的新陳代謝中存在,人和石頭沒有區別;無論環境多么黑暗,只要自己內心光明,那么,無須斗爭,邪惡會自行消亡,真理將自己來到.自我麻痹使他逃避現實,對醫院的骯臟置若罔聞.而對光明的向往使他一次又一次與伊凡暢談.他被關進病房并慘死其中的結局,徹底證明拉京那種第歐根尼幻想的破滅和“勿以暴力抗惡”理念失敗的必然.
在這黑暗的環境下,郵政局長和其他病人依然繼續著他們渾渾噩噩的生活.他們是麻木的國民的代表.正如魯迅筆下的中國大眾一般,他們的愚昧成了黑暗的幫兇,與院方一道形成扼殺主人公的網羅.
在黑暗的現實和世界觀局限的影響下,作者沒有給出一個光明的未來.但伊凡和拉京遭打時憤怒的吼叫,其實正是這座監獄毀滅的征兆.
第六病室讀后感500字篇二
讀罷《第六病室》,我不得不感嘆契科夫小說構思之精妙,以及被他能夠用如此簡短的話語來象征一個朝代震撼。
《第六病室》是契科夫游歷薩哈林島后所創作的。薩哈林島是沙俄時代一個關押流放犯人所在的地方,被稱之為“人間地獄”。
故事局限在有一個神經病室,以一對知識分子的談話為中心,通過對寥寥數人的描寫,引發人們巨大的思想。
伊萬·德里特米奇·格洛莫夫出身貴族,當過法警和省長秘書。他受過良好的教育,代表著那個時代的上層知識分子。可是有一天他突然醒悟,這個時代不過是沙俄統治者下的巨大監獄,每個人都有可能莫名入獄,誰也無法預知明天。書中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細節,“盡管特有尖刻和神經質,大家卻很喜歡他。”可是當他被認為是得了神經病后,“一年以后,城里人完全忘記了 伊萬·德里特米奇”,沒有人去看望他。人們是真的喜歡他嗎?那為什么在他進第六病房后卻沒有人去看他呢?如此,可以看出人情冷漠,世態炎涼。不禁讓人想起魯迅文中《祝福》里的祥林嫂,當她回到魯鎮向人們傾訴喪夫喪兒的故事時,起始人們還收起鄙夷的眼神,也表示出同情來,可后來人們對祥林嫂也都只剩下厭惡和嫌棄。同樣的世態炎涼,同樣的人情冷漠啊。
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安德烈·葉菲梅奇·拉京本是這個城市的醫生,他是一個膽小、懦弱,生活在幻想與空想里的人。他雖是一個醫生,他卻信奉宗教和空想哲學,缺乏果斷和權力的掌控,他對醫院里各種腐敗的事都知曉,也知道那有害病人的健康,可他用斯多葛派式的思想麻醉自己,認為死亡是每個人最后的歸宿,那么不應該去阻攔別人的死亡,并且認為痛苦使人完美,他蔑視痛苦,認為人的寧靜和滿足并不來自外界,而應來自他自身。
這一切思想及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由于發現了這個,成為城里唯一有智慧的人,恰巧這個人是神經病——格洛莫夫。于是人們漸漸地認為拉京精神出了問題,把他當成神經病人,最終把他關在第六病室,拉京沒過多久便死于中風。在同格洛莫夫的交流中,拉京覺得很新鮮,直到后來他被關禁在第六病室后,他才懂得自己的脆弱,最后發出“讓我出去”的哀嚎,卻被守門人尼基塔暴打得不能動彈。
被暴打后,拉京是真的開始后悔了,在他當醫生這二十多年里,他怎么會不知道這種痛呢?他想把尼基塔打死,哈伯托天總務處長、助理醫師,最后是他自己打死的。
寫到這兒,契科夫完成了對列夫托爾斯泰的“不以暴力抗惡”的主張的否定。讓人想起一句話“正義沒有武力是無能的,武力沒有正義是暴政的”。
我覺得文中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當拉京與神經病人格洛莫夫多次交談后,人們看待拉京得了神經病,實際上拉京并沒有得病。從古至今,不管在哪兒,都是一樣的。當你做出與周圍的人不同的行為時,且你這種行為不能被他們所理解時,你就成為了異類。于是,就會有很多人對你投來異樣的眼光,殊不知,這樣的行為猶如一雙無形的手,將人推向無盡的深淵,最終導致一個人悲慘的命運。
《第六病室》是一篇非常有深度的小說。第六病室就是沙皇統治下俄國的縮影,同樣的陰森,環境惡劣,里面的病人則代表全體俄國的下層人民。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里面的關于人活著的意義的思考,以及人的幸福來源和如何對待痛苦都對人有很大的啟發。且告訴我們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將壞道德驅走的,它只會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因此,我們得團結起來,勇于向惡勢力抗爭。
《第六病室》是一篇值得仔細看的優秀小說,通過閱讀它,會使人感覺成長起來,懂得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