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昆蟲記》第十五章讀后感篇一
當我掩上書的最后一頁,法布爾細致入微地觀察,不顧危險地捕捉,大膽的質疑精神、謹慎地實驗、勤勉的作風都深深地感動著我。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我做任何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熱情,不肯刻苦鉆研,有時做事也是馬馬虎虎,很少做完再檢查。
記得有一次語文老師讓我們回家背課文。那天作業不多,但是我卻磨蹭了好長時間到啦8點鐘才寫完,我迷迷糊糊地收拾好書包,準備上床睡覺,但是還沒上床就被媽媽叫住:“語文課文要背誦,你背完啦嗎?”我心里一緊張,支支吾吾的說:“背…背…背完啦。”媽媽好像看出我的心虛,又厲聲問一遍,我無言以對。在媽媽的嚴謹督促下,我睜開那已經要打架的眼皮,無力的背誦著課文,背著背著,就快要睡著啦。這是媽媽問我說:“背完啦?等會兒,我來檢查。”啊?我一聽要來檢查,連忙胡亂的看了幾遍,其實也沒看到什么。一開始背誦,我就卡殼啦,連開頭都不知是什么,這是媽媽提醒我才開始背出來。到后來不是卡殼,就是背多字,而且還差點漏了一大段文字。到啦最后,媽媽再也忍受不了,讓我重新背熟啦再背。我可不愿意,連忙說:“唉,差不多差不多,反正不都一樣。”現在讀了這本書,我開始向法布爾學習,有了認真嚴謹的想學習態度。遇到難題不再依賴父母了,會先自己思考一下解題方式,做不出來再請教老師同學,不再畏畏縮縮得怕別人笑話了,漸漸地我的學習的成績也進步了。成績進步了我對學習的積極性也大了,會很自覺地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的情況下做適當的家庭作業。
《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是一本開卷有益的書。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會成長的。
《昆蟲記》第十五章讀后感篇二
《昆蟲記》是一本由法國作者法布爾寫的書,書里主要描述了各種昆蟲,寫的惟妙惟肖,讓我們懂得了各種昆蟲的習性和生活習慣。
法布爾是在哪里觀察到這些昆蟲的呢?他從小就熱愛昆蟲,夢想著有個地方可以安靜的觀察昆蟲,他花了40年的努力,在一個小村莊的僻靜角落得到了一小塊土地,他在這塊土地上建造了一片昆蟲生長的理想環境:在這片土地的四周圍上籬笆,任其暴曬,荒蕪,長滿荊棘野草,最后就成為黃蜂和蜜蜂生長的理想環境。在這樣的環境里,法布爾能夠安心的對這些昆蟲進行觀察,最后他寫出了這本《昆蟲記》。
他觀察了蜜蜂是如何歸巢的,這是蜜蜂的神秘本能;他觀察了紅螞蟻,紅螞蟻是靠記憶回家的,他并沒有蜜蜂的本能;他觀察了礦蜂,它辛苦的工作并給孩子造好巧奪天工的巢穴,但是卻不能防止強盜蚊子的入侵;他觀察了螢火蟲,原來螢火蟲的食物是蝸牛,沒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根本無法知道螢火蟲怎么麻醉了蝸牛并把蝸牛吃掉的;他發現松毛蟲能預測氣候……
法布爾的昆蟲記給我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昆蟲世界,這本書是昆蟲的傳奇,讀完這本書,我對昆蟲有了更深的了解,讓我了解昆蟲是多么偉大的生物!這么小小的身軀,卻能展現如此大的威力,雖然有些昆蟲對環境有益,有些昆蟲看似對環境有害,但是這些昆蟲都有存在的價值,我們不能過度的捕殺。
我看了這本書,法布爾從他的夢想以及最終實現夢想,花了整整40年,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從小樹立他的夢想,學習他堅持不懈追求他的夢想,學習他為夢想獻出年輕時光的精神。我也有我的夢想,是希望搭建通往宇宙的通道,到宇宙的各個地方去旅行,我將會為我的夢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