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共同關注防災減災,樹立風險意識,為自己、家人和朋友構筑起一道抵御自然災害的堅實防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宣傳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篇一: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宣傳內容
地震應對小常識
在家中
1、就近躲避,震動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
2、躲在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旁邊,如:桌、床等;也可跑到開間小、有支撐的房間,如:廚房、衛生間等
3、如果來得及,要先打開門,以保證通道暢通;關閉煤氣開關、電閘
4、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也可蹲下或坐下,盡量卷曲身體。注意保護頭頸部
公共場所
1、聽從工作人員指揮,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離
2、遇到擁擠,雙手交叉胸前,護住胸口
被困廢墟
1、盡力保證呼吸空間,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塵嗆悶
2、不盲目呼救,節省力氣,用敲擊的方法呼救,注意外邊動靜,伺機呼救
3、盡量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候救援
火災的預防和應對
預防火災
1、安全用火用電,不亂拉亂接電線,在寢室不使用違規電器
2、出門要檢查電源是否關閉
3、不在樓道、陽臺堆放雜物,堵塞疏散通道
公共場所
1、撥打119報警,按疏散標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電梯
2、穿過濃煙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和墻邊,彎腰或匍匐前進
3、逃生時隨手關閉身后房門,防止濃煙尾隨進入
4、無法逃離時,退至陽臺或屋頂等安全區域,發出呼救信號等待救援
高層建筑
1、當下層樓梯已被大火封堵時,不要強行下逃,可到天臺等安全地點等待援
2、如被困呼救無效,可在窗前揮動被單、毛巾等物,引起別人注意
洪水的征兆與應對
有何征兆?
溪水突然渾濁,流速增大、水位上升;聽到由遠而近如火車轟鳴般的水聲
洪水來臨時
1、如時間充裕,應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
2、來不及轉移時,應立即爬上屋頂、大樹等高的地方暫時避險,等待援救
3、在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體積大的容器,如油桶、空的飲料瓶、塑料桶、籃球、樹木等作為臨時救生品,做水上轉移
落水自救
1、不要慌張,盡量讓身體漂浮在水面,頭部浮出水面,抓住身邊漂浮的任何物體
2、如不會游泳,面朝上頭向后仰,雙腳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擊水面,讓嘴露出水面,呼出氣后立刻使勁吸氣
3、如在水中突然抽筋,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4、車內進水,車門打不開時,不要砸前擋風玻璃,應該擊打車窗玻璃四角。如車窗打不碎,就等待車子進水。當車內的水深度接近頭部時,深吸一口氣,推開車門
森林草原防火“十不準”
森林草原防火“十不準”
1、不準在林緣林內燒田埂、田坎雜草,稻草和枯萎作物。
2、不準在林緣林內點火把照明。
3、不準在林緣林內吸煙丟煙頭。
4、不準在林緣林內燒炭、燒火土。
5、不準在林緣林內上墳燒香紙、燃放鞭炮。
6、不準在林緣林內生火做飯、生火取暖。
7、不準在林緣林內玩火。
8、不準在林緣林內燒草山、毀林燒荒開墾。
9、不準在林緣林內使用土制火槍狩獵和燒火、驅蜂、驅獸。
10、不準攜帶火機、火柴、易燃易爆品進入山林。
篇二: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宣傳內容
全國防災減災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而設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防災減災日的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
01地震
地震的威力我們是知道的
頃刻間世界化為廢墟
那么我們當面臨地震時應該怎么做呢
在室內
就近躲避,躲在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也可快速跑到空間小,有支撐的房間。
要趴下,是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但不要壓住口鼻,同時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也可以蹲下或坐下,盡量把身體卷曲起來。
遠離窗戶,鏡子,爐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等。
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后頸,或用被子,枕頭等保護頭部。
如果來得及,要先打開門,以保證通道順暢;關閉煤氣開關,電閘。
在室外
遠離煙囪,水塔,高樹,立交橋,高壓線,路燈,廣告牌等。
被困廢墟
保持冷靜,保存體力。
盡量挪開臉前,胸前的雜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保持呼吸通暢。
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危險物,并用磚石,木棍等支持殘垣斷壁。
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水源電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注意戶外動靜,伺機呼救,如敲擊物體等。
02火災
火災也是我們生活常見災害之一
每年因火災而喪失生命的人也有很多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遇到火災時
我們應該怎么辦
1、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當你處在陌生的環境時,為了自身安全,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以便關鍵時候能盡快逃離現場。
2、通道出口,暢通無阻
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以便緊急時能安全迅速地通過。
3、保持鎮靜,迅速撤離
迅速判斷并決定逃生方法,切勿盲目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沖亂竄。撤離時要往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
4、撲滅小火,惠及他人
當發生火災時,如果發現火勢并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當周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應奮力將小火控制、撲滅。
5、不入險地,不貪財物
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而把逃生時間浪費在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
6、簡易防護,蒙鼻匍匐
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預防窒息。為了防止火場濃煙嗆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
03臺風
臺風來臨前
1、隨時注意收聽收看氣象消息,做好防范工作。要弄清楚自己所處的區域是否是臺風要襲擊的危險區域。
2、了解安全撤離的路徑以及政府提供的避風場所。
3、臺風可能造成停水停電等現象,要及時做好日常生活的儲備工作。
4、在家中時要關好門窗,將放置在陽臺的花盆、雨篷等進行檢查和加固,防止被風刮落,造成砸傷砸死事故。
5、疏通泄水、排水設施,保持其暢通。
6、及時加固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防止屋塌傷人。
7、露天集體活動或室內大型集會應及時取消,并做好人員疏散工作。
臺風來臨時
1、注意收聽收看有關媒體對臺風的報道,及時了解臺風的最新情況,密切關注臺風動向。
2、臺風來時風力較大,因此大家應減少外出。
3、不要在危舊住房、廠房、工棚、臨時建筑、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設施(如路燈等)、吊機、施工電梯、腳手架、電線桿、樹木、廣告牌、鐵塔等地方躲風避雨。
4、臺風來臨時,千萬不要在河、湖、海的路堤或橋上行走,不要在強風影響區域開車。如果必須外出行走,要穿上顏色鮮艷、緊身合體的衣服,行走時彎腰把身體縮成一團,以減少受風面積。盡可能避開地下通道等易積水地區。臺風中不要赤腳或穿涼鞋,雨靴最好,防雨又絕緣,預防觸電。汽車經過積水路段要小心,看到水比較多時,最好不要強行通過,謹防發動機進水。
5、如果在路上看到有電線被風吹斷、掉在地上,千萬別用手觸摸,也不能靠近。馬上撥打當地熱線電話通知搶修人員。
篇三: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宣傳內容
全國防災減災日由來
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協委員提議,為表達對5。12汶川大地震遇難者的追思,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有必要設立”防災減災日”或”中國賑災日”,借此表達對地震遇難者的紀念,弘揚團結抗災的精神。
后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今天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防災減災日圖標
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
防災減災應知應會內容
地震篇
(地震來時自救口訣)
1、高層樓撤下,電梯不可搭,萬一斷電力,欲速則不達。
2、平房避震有講究,是跑是留兩可求,因地制宜做決斷,錯過時機諸事休。
3、次生災害危害大,需要盡量預防它,電源燃氣是隱患,震時及時關上閘。
4、強震顛簸站立難,就近躲避最明見,床下桌下小開間,伏而待定保安全。
5、震時火災易發生,伏在地上要鎮靜,沾濕毛巾口鼻捂,彎腰匍匐逆風行。
6、震時開車太可怕,感覺有震快停下,趕緊就地來躲避,千萬別在高橋下。
7、震后別急往家跑,余震發生不可少,萬一趕上強余震,加重傷害受不了。
消防篇
遇到火災時不要慌張,牢記以下自救知識點,為自己打開逃生之路:
1、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盡快撤離。
2、逃生時不可蜂擁而出。必須穿過火區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貼近地面。
3、身上著火,千萬別奔跑,可就地打滾,將身上的火苗壓滅,或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
4、身處樓上,尋找逃生路一般向下不向上。進入樓梯間后,確定樓下未著火時再向下逃生。
5、樓梯或門口被大火封堵,樓層不高時,可利用布匹、床單、地毯、窗簾等制成繩索,通過窗口、陽臺、下水管等滑下逃生。
6、樓層高,其他出路被封堵,應退到室內,關閉通往著火區的門、窗,有條件的用濕布料、毛巾等封堵著火區方向的門窗,并用水不斷地澆濕,同時靠近沒有火的一方的門窗呼救。晚上可用手電筒、白布擺動發出求救信號,決不可乘坐電梯,也不可貿然跳樓。
臺風篇
1、盡量待在家中不外出,同時密切關注媒體發布的有關臺風的報道,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2、臺風來臨前,應準備好手電筒、收音機、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等,以備急需。
3、關好門窗,檢查門窗是否堅固;取下懸掛的東西;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
4、將養在室外的動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內,特別是要將樓頂的雜物搬進來;室外易被吹動的東西要加固。
5、住在低洼地區和危房中的人員要及時轉移到安全住所。
6、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7、遇到危險時,請撥打當地政府的防災電話求救。
雷電篇
當雷電發生時您如果還在戶外,要注意下面幾點:
1、不要在建筑物頂部停留,不宜在孤立的大樹或煙囪下停留,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
2、要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也不宜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停留。
3、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在河里、湖泊、海濱游泳,在河邊洗衣服、釣魚、玩耍等都是很危險的。
4、應迅速躲人有防雷設施保護的建筑物內,或有金屬頂的各種車輛及有金屬殼體的船倉內。
5、雷電交加時,頭、頸、手外有螞蟻爬走感覺,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并丟棄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
6、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在靠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或多人擠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7、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并攏,跳離現場。
如果雷電發生時您正在家中,也應注意以下幾點:
1、緊閉門窗,防止球形雷電侵入室內。
2、千萬不要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3、雷電發生時,家庭使用的電器例如電視、音響、冰箱、影碟機等應停止工作,切斷與室外連接的所有導線,拔下天線插頭和電源插頭。
暴雨、泥石流篇
暴雨(torrentialrain)是降水強度很大的雨。雨勢傾盆。一般指每小時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連續12小時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連續24小時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
暴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此外我們還應當繼續加強疫情防護、交通安全、食品衛生、防溺水、防欺凌等安全教育,為學生的安全構建全面防護堡壘。
讓我們共同關注防災減災,樹立風險意識,為自己、家人和朋友構筑起一道抵御自然災害的堅實防線!
【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宣傳內容三則】相關推薦文章:
最新防災減災手抄報內容簡短 關于防災減災知識內容素材
鄉鎮2021防災減災宣傳的工作總結
2021年鄉鎮防災減災宣傳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