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00字篇一
它,一本厚厚的書頁,封面上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雙手抱臂,目光落在什么東西上,好像大人在思考。往右看,六個仿宋體的大字,仿佛留有一股淡淡的墨香。它,就是《窗邊的小豆豆》。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黑柳徹子,書中講述了一個一年級小女孩小豆豆,因為剛上小學,對學校很好奇,在上課時來回的打開桌子、在課堂上時與同學在窗邊看那些宣傳藝人表演,學校開除了小豆豆。媽媽不想在她幼小的心里留下陰影,所以沒告訴她。
后來,小豆豆轉學到了巴學園,她喜歡這座學校,因為這座學校跟別的學校迥然不同,這座學校所有的教室都是廢舊的電車,連上課的方式也非常的與眾不同,別的學校都是按課程表的順序上課的;而巴學院的課程是由老師把一天的課程密密麻麻的寫在黑板上,再讓同學們從自己最喜愛的課程開始學習,大家都忙的不亦樂乎。是不是非常的與眾不同呢?
其中我覺得其中最有趣的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校長先生讓同學們帶兩種菜,分別是海里的和山上的,如果有的孩子碗里只有一種味道,校長夫人就會將缺少的味道盛到那個孩子的碗里,這樣的午餐大家都吃得非常營養。
是我感觸最深的一件事情就是小豆豆和泰明之間的一個約定。
泰明患有小兒麻痹癥,他從來沒有爬過樹,巴學園里有許多樹,每個小學生都定下了自己專用的樹,其中有一棵是小豆豆的,唯獨沒有泰明的,所以小豆豆想邀請泰明爬自己的樹。小豆豆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幫助泰明爬上了樹。從中我看到了小豆豆的善良與純真。
從這許多事情當中,小豆豆給我留下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印象,她的身上有許多的閃光點,她非常的樂于助人、對所有新事物都很好奇。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00字篇二
前幾天,我把兒時所讀的《窗邊的小豆豆》又重溫了一遍,不免又多了些感受。
《窗邊的小豆豆》主要講述的是:性格古靈精怪的.“怪小孩”小豆豆,在上小學一年級時,因為調皮而被勒令退學。小豆豆的調皮是出了名的,所以不管哪所學校都不敢要他,最后她媽媽只好讓她上了鄉村的學校——巴學園。這是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在小林校長細心的愛護和指導下,大多數人眼中的“怪小孩”豆豆,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欣賞敬佩的好學生,最后成為了一位家喻戶曉的作家。
讀完這本書后,我閉上眼睛沉思,隱約看到了一個童話般的美好世界。在那里,沒有條條框框地約束,有的是自由自在、別具一格的上課方式;在那里,沒有歧視,沒有冷嘲熱諷,有的是平等與寬容,愛心與真誠……
小豆豆是幸運的,我羨慕她有著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媽媽。即使豆豆被勒令退學,小豆豆的媽媽也沒有責罵她,而只是簡單地跟她說要去新學校了,這是保護孩子自尊心的表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想,豆豆媽媽的善良也一定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小豆豆。
我雖然羨慕小豆豆,但我也感到自己還是幸運的,因為我的父母也是很理解我的。有時,我考試成績不理想,自己很傷心,而且還害怕爸爸媽媽會責備我,不過他們卻沒有責罵我,而是很耐心地跟我一起分析考試失敗的原因,找出不足之處,鼓勵我督促我盡快改正。有時,我也會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我的父母不會立刻就制止我,而是在背后默默支持我,給予我力量,讓我勇敢地嘗試著邁出第一步。
再次讀《窗邊的小豆豆》,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份天然的童真和不帶世俗的純凈,同時也慶幸自己也有理解我的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