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包粽子的作文500字篇一
端午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要畫門符。端午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包粽子的作文500字篇二
同學們,你會包粽子嗎?我們這次就親自體驗了一下包粽子的樂趣,包粽子可不簡單呢。
端午節放假前,吳老師讓我們在星期二準備糯米,粽葉,線等包粽子的材料,我們準備好了東西,就等著包粽子嘍,下午第三節上課前,同學們有的去裝水浸粽葉,有的拉桌子,有的淘米。忙得不亦樂乎。
上課了,韓老師走進教室說:“今天我來教大家包粽子?!痹捯魟偮洌淌依镱D時響起了歡呼。韓老師拿了三片粽葉高高舉起,然后將粽葉分別排好,還提醒我們不能把葉子重疊在一起,而且莖凸出去的要朝外。韓老師左手拿著粽葉,右手則伸出食指和中指,在葉子的尾部夾住,然后把葉子繞成漏斗狀,再將長的一頭折過來……同學們在下面聽地津津有味,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想做,不停地擺弄著粽葉,老師說完包粽子的方法,接下來的時間就讓我們包粽子了。
我拿起粽葉,學著老師的樣子把粽葉卷成漏斗狀,也許水份散失太多,我用力太大,所以粽葉破了一點,這下,我更要小心翼翼地包了,這個粽子還真難包,包得四不像,又得散了重包,我頓時失望了,但是我包粽子的那股勁還在,我又重包,快速地包著,終于包出了一個四邊形的粽子。
這時也有好多同學包好了,有的同學包的很大,我很羨慕他們。
回家后,我興沖沖地讓媽媽蒸在鍋里,媽媽還以為不是我包的,最后,粽子出鍋,我忙解開一看。熟了,我很高興,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
包粽子的作文500字篇三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將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滿頭大汗。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我手忙腳亂的折騰了一會兒,終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外婆說,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蝴蝶結,自認為包得不錯。可是當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好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滾落下來。
我不甘心,又試了一次,這次順利多了,我一連包了好幾個粽子。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小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
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包粽子。
包粽子的作文500字篇四
傳統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賽龍舟、喝雄黃酒、包粽子、插艾葉??上覀冞@里很少劃龍舟,也不喝雄黃酒,所以我們過端午節以粽子為中心啦,現在就讓我帶你們去看看吧。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所以媽媽今天買了許多東西,說是要包粽子。我看著媽媽包粽子時候,我手也情不自彬癢了起來。于是,我就和媽媽說:“你可不可以教我包粽子?”媽媽說:“好,不過,這過程有些艱難,你得做好心理準備?!笔紫葖寢尠阳杖~洗了足足好幾遍,再把泡好糯米、綠豆、花豆和少量肉攪拌在一起,準備好材料之后,媽媽開始教我包粽子。
只見媽媽拿起二片粽葉,將它們小心折疊起來,用手一卷,粽葉就成了一個空心圓錐形,我學著媽媽樣子,拿一片大粽葉,想把它卷成錐形,可是卷來卷去,就是不好看,我也不管那么多了。我直接舀餡,我用一個大勺子挖了一勺餡,放了進去,可是我覺得太少了,又再放了幾勺,我把粽葉一蓋,可想而知,太滿了,蓋不上了。我又把餡倒了出來,還有一些餡倒不出來了,我用手把它們挖了出來……不行,手太臟了,我趕忙去洗了洗手。這次我放餡剛剛好,小心地把兩片粽葉蓋上,可是我又忘了怎樣綁繩子,我氣憤地直撓了撓腦袋。
我只好又把媽媽找來,向她請教,媽媽細心地:“手要牢牢捏住粽子上方三角形,用牙咬住繩子一端,繩子在三角形繞幾圈,然后打個結,結要十分緊,不然粽子會松掉。"可無論我如何包,不是包不緊,就是把糯米灑了出來。我琢磨了許久,經過我努力,我捆呀捆啊!花了二十分鐘,終于捆好了一個粽子。
第二天,我們吃到了自己包粽子,油滋滋,又香又軟。好吃了極了,我一口氣吃了好幾個。
我心想: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同學們,你們會自己包粽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