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軍神讀后感100字篇一
這篇文章講的是劉伯承被土匪打傷了眼睛,他來到醫院,沃克醫生對劉伯承說:“你需要立刻做手術,你的有眼需要摘除壞死的眼球,把爛肉和新生息肉一刀刀割掉。”當護士給劉伯承醉藥的時候,劉伯承拒絕醉藥。可是盡管沃克醫生怎么勸阻,劉伯承就是不肯打麻藥!他還對沃克醫生說:“沃克醫生,眼睛離腦子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腦神經。而我,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在做手術時,病人一聲不吭,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床單,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來越使勁,嶄新的白床單那居然被抓破了。手術結束后,病人臉色蒼白,他勉強一笑說:“我一直在數你的刀術。”這句話讓滿臉是汗的沃克醫生嚇了一跳,不相信的問:“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
啊!真是一個鋼鐵般的軍人,不愧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在如此痛苦與疼痛下,依然這么鎮定,吭都不吭一聲!在生活中,有誰能像這位鋼鐵軍人一樣這么堅強。舉個例子來說吧!
有一次,我學騎自行車,不小心中摔傷了腿,血立刻從傷口處留了出來。媽媽輕輕的把我扶起,帶我到附近的診所里包扎傷口。當醫生拿著碘酒和棉簽向我走來時,我突然嚎啕大哭起來,媽媽怎么勸我,我就是不停,一直不停地哭,死活不讓醫生給我包扎傷口!
讀完這篇文章后,我真是為我而感到羞愧。劉伯承那么嚴重的傷勢,再加上做手術的時候還不到麻醉藥,那么疼他都咬咬牙忍耐過去了。再看看我,這么小小的傷勢,都挺不住,如果是也像劉伯承這樣的傷勢,怎么辦?
這篇課文使我感觸很深。生活中,有誰和這位鋼鐵軍人一樣堅強勇敢?沒有。我覺得我們太不堅強了,磕磕碰碰一下就哭哭啼啼的。我們應該像鋼鐵般的軍人一樣堅強!
軍神讀后感100字篇二
在抗戰時期,做手術對于中國人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在《軍神》這一篇文章,卻常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軍神》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劉伯承在治療眼睛時,拒絕使用麻藥,自己憑借著鋼鐵一樣的意志,堅持做完了手術。
眼睛長在頭部,是人體對痛苦最敏感的部位,文中說他手術時雙手緊緊抓著白墊單,后來甚至把白墊單都抓破了,他所承受的痛苦,可見一般,我對劉伯承將軍鋼鐵一樣的意志敬意更深了,心里不由得稱贊。
讀完這篇文章,我想到了先苦后甜這個成語,正是因為無數先烈們軍神般的意志,忍受了巨大的痛苦,為我們帶來了革命的勝利,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比這些英雄們,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差多了,每次下輸了一盤圍棋就會郁悶半天,甚至不愿意再下,現在想起來,真是感到羞愧,我一定要向劉伯承將軍學習,學習他那鋼鐵般的意志。
學了《軍神》這篇課文,我對劉伯承的品質所折服了,和他相比我無地自容。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要把劉伯承的毅力努力挪移到自己身上,讓自己堅強無畏,讓自己能戰勝一切痛苦和困難,讓一切痛苦和困難見了自己就繞道,讓自己取得一次次成功、一場場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