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一
《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拜月。 韋莊詩:“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賞月,民間爭占酒樓玩月,連宵嬉戲,至于通曉。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拾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室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有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更,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曉不絕。”月餅始于唐,盛于宋。
北宋詩人蘇東坡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個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家人團圓,因為那天的月亮最圓。關于中秋的月亮還有許多美妙的故事,帶著這些憧憬,今年中秋節,我也賞月了。
那天晚上,我在看電視,忽然想起今天是中秋節,便叫上媽媽拿上望遠鏡,一起來到小區門口賞月。我們等了半天,天空一片空白,連星星的影子也沒有,天上空空的,只有深色,沒有其它顏色,我們有些失望了。但是,一會兒,我看見了天上有一朦朧的光芒,也有了一些些星星。我想:星星都出來了,那么月亮一定也會出來。我望著天上,慢慢地有了一絲光芒,彎彎的,一會兒又變成了小船;最后變成了一個大圓盤子。“啊,月亮出來了!”圓圓的月亮在天空上,把它那皎潔的光芒灑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月亮的銀白色光芒照在樹上,樹像披上了一件白紗衣,照在花上,花像一面鏡子,把光線反射到我的臉上。看著月亮,月亮上面似乎有什么東西?噢,那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士嫦娥和玉兔吧,正望著亮晶晶的大地。不一會兒,月亮不見了“是什么東西?”慢慢地那東西飄走了,借著月光看,那是云。原來,晚上也有云呀。這時,我發現,地上的螞蟻不動了,好像也在看月亮。月亮多么迷人啊!媽媽告訴我:“因為人們為了日子能過得圓滿,所以,人們要望著月亮許愿。”于是我也許了一個愿:希望每天日子能過得圓滿。
月亮真神秘啊!又圓又美又亮,下一次我一定還會再賞月。
明《西湖游覽志馀》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燕,或攜瞌湖船,沿游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二
中秋,九月中旬之秋。
適逢中秋九月,我獨倚窗臺,手捧書卷,望卷上明月。
始,空中依舊漆黑一片。似,還略帶些黃昏的嬌嬈,玫紅的嫵媚;又似,墨跡屏風后微微一笑,傾城。
輕搖小扇,品書中之字——“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呵,明月啊,你是寄了多少人的相思愁,思鄉情?又,何來一方夜郎?又如何,微風輕搖蘆葦之時婀娜?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嘆,老樹孤鴉鳴,秋露私沁桂。明月,明月,你可曾知道這秋思又是誰家可憐人?嘆哉。
烏紗籠月,漸漸淡去黃昏妖嬈,不留情面,一絲遺痕也趕盡殺絕。是,夜空中好似有了一星半點的純白,確實在風吹動的烏云門簾下若隱若現,若即若離。伸手抓不住你衣的裙擺水袖,卻在掙脫后留下回眸一笑,漸行漸遠。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呵,青天大老爺,又怎知明月幾時現?今夕于天,又是何年。風輕輕樓重重,玉碎碎冷寒寒。
曾憶兒時,那呼作白玉盤,瑤臺鏡。青云端上,嫦娥舞翩翩,吳剛桂萬年。玉兔搗藥,似與人間。后羿,你忍,射碎這一幅唯美天宮圖嗎?你忍,望清冷月宮,卻不得團圓嗎?
烏紗撐不住了,急急地退了場,月總算是正式登上主角的臺。淡黃若白,鵝黃襯雅黑托。這是對偶嗎?不,不是,她真的只有那么一點大,怎擬試比天?但就因如此,在浩如煙海的夜空,散出柔和的光,不是夜的冷酷與淡漠,流年逝水,逝水流年。
她獨霸了整個舞臺,其余一切都顯得那么微弱,那么渺小。她不需要奮力展現,只需一顰一笑,又多少星為之傾倒。
我默默離開了窗臺。
是的,她為眾人所欣賞。
黑色夜幕,是精靈音符的跳躍。
她依舊掛在空中。
潮起潮落,悲惋的哀歌。
那么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