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心理疏導方法篇一
2017年全國各省高考錄取分數線
2017年全國高校高考分數線匯總
2017年全國各省高考錄取分數線及公布時間
2017全國各省高考成績查詢時間及系統匯總
2017全國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及入口匯總
2017各省高考錄取查詢入口匯總
高考心理疏導方法篇二
高考成績公布后,個別考生分數不甚理想,有的與估分相差較多,容易產生這樣的心理:上個一般大學不甘心,又不想復讀遭二遍罪,以至于情緒郁悶。
昨日,記者詢問了沈陽市多家心理衛生機構,近期確實有不少高考考生前來調節考后心態。
高三教師
無論上大學還是復讀
都得認真填報志愿
“要是遇到高考分數和估分、平時成績相差較大的情況,首先要判斷自己是按照現實分數上大學,還是選擇復讀一年重新來過。”沈陽一重點中學高三班主任教師說,這是每一個成績不理想的考生必須要確定的事項。
然后,就得按照實際的考分合理填報志愿,填報志愿時要平心靜氣,必須忘卻之前過高的估分,要按照自己的分數段和一分一段表格位次,合理確定自己填報的院校。
其實,無論是選擇上大學還是復讀,都得認真填報志愿,如果被院校錄取,還可以判斷是否報到,給自己多留一條路。在每批次錄取后,都會有征集志愿的階段,也就是常說的補錄,分數不夠理想的考生這一階段一定也得把握好。在填報志愿和征集志愿時,不能受到情緒的干擾,不要就低填報,要合理填報。
心理專家
做喜歡的事轉移注意力
找專業心理醫生疏導
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學專家劉長輝表示,考生經過權衡后如果選擇復讀一年,則要平心靜氣,總結經驗教訓,安下心來學習,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對于決定上大學的學生,心態的調節就至關重要。
劉長輝表示,人生中面對這樣的重大問題,有些焦躁不安情緒是經歷挫折性事件的正常性反應,千萬不能過分地自卑或怨天尤人,甚至一蹶不振。
首先,要有一個逐漸自我接受的過程,接受客觀現實,但是在暫時狀態下不能接受也是正常的反應。
然后,可以利用開學前這段時間進行自我心態的調節。當這些東西還不能緩解郁悶情緒,得學會轉移注意力。考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和同學出去玩顯然不太現實,尤其是和一些成績非常理想的同學,可以暫時保持一定距離。建議可根據興趣愛好做一些事情,也可以在錄取后給自己一些冥想,通俗地講也就是做做“白日夢”和“想美事”,幻想未來的美好前程等。
如果經過自我調節后心理“包袱”依然卸不掉,就得找專業心理醫生,需要溝通和疏導進行排解情緒。
劉長輝建議,在上大學前一定得完成心態的調節和整理,確保以一種良好心態迎接大學生活。如果將低落情緒帶到上大學后,就會出現復合型“創傷”,總感覺自己無能、無助、無望,導致出現極端嚴重的心理問題。
尤其是學生開學后,面對就讀一般院校的現實,肯定會有情緒低落,這段時間一定需要調節,否則會干擾大學的新課程。
父母少些抱怨和嘮叨
多聽少說少出主意
孩子經過高考,其實就意味著正式長大成人,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拿主意、排解情緒等。
劉長輝建議,家長面對成績不太理想的考生要多一些內心上的疏導,幫助其排解心理壓力和郁悶焦躁情緒。要多聽聽孩子郁悶情緒的表達,千萬不要責備孩子,現在有的家長面對孩子成績稍低,甚至比當年自己沒考好責備心理還要大。
劉長輝說:“父母還需注意的是,自己的不良言語行動會直接影響考生情緒,給考生情緒的惡化發揮‘催化劑’作用,一旦出現不良后果就會追悔莫及。”
志愿專家
高考并非終極目標
今后深造還有翻盤機會
高考填報志愿專家表示,對于考分不理想、分數不占優勢的考生,填報志愿上就得從長計議,建議是專業優先,院校其次。因為分數不占優勢,在院校的選擇上不占先機,通過學習自己喜歡、市場前景好的專業,更有助于今后就業。
還有,高考并非是人生的終極目標,今后還有深造的機會,這樣選擇專業就非常重要,將來還有機會考上理想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因為還有四年時間,就還有足夠的準備過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