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主任工作情況的心得體會篇一
首先,我覺得,既然當了班主任,就不要有什么怨言。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把教育當作一種事業,而不是事情。事業和事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兩者在時間、空間和性質上,都絕不相同。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就看你怎樣去做。一件事情如果你只把它當作一件事情,它就只是一件事情,做完就脫手。如果把它當作一項事業,你就會設計它的未來,把每天的每一步當作一個連續的過程。 你把教育當作事業去做,你就會付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而且會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你就會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就會熱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你把教育當作事業去做了,你就會自覺加大工作的力度和情感投入。我是這么想的:我們都知道,一個學生,如果是被動地學習,把讀書當作是一件苦差事,那么,他就很難學好,一定要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才有可能把學習搞好。同樣,作為班主任也一樣,如果把當班主任當作是一件苦差事,那么,他就缺乏工作的積極性,時時事事都會被動地去做,工作就難以做好。因此,我把教書育人放在第一位,增強工作責任心,時時為學生著想,本著多干實事,少發牢騷的精神,無償地奉獻一點自己的勞動,快樂著自己的快樂,盡力做好份內的每件事情。
其次,建立完善的班干部隊伍。除了學校要求必設的班干部之外,我還設立了專管紀律的紀律委員、專管衛生的勞動委員、專管收取各項費用及班費收支的生活委員等。當然,在衛生方面,值日分工相當明確,并有專職人員檢查。
再次,對班級實施品德量化管理制度,狠抓紀律和衛生。開學不多久,我就在教室的墻上貼上了七年級一班文明班規及處理措施,并使之成為全班同學行為的規章制度。前面黑板右上方的石英鐘,時刻提醒每一位學生珍惜每一分鐘每一秒鐘。品德量化管理制度看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卻很煩瑣。但必須要持之以恒,否則是不會有成效的。通過一學期來的實踐證明,它還是行之有效的。品德量化管理辦法實施規則要盡可能細,工作必須要做到位。對于獎罰標準必須事先制訂好,使他們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
第四、確立班級奮斗目標:讓學生學會做人,讓每位學生健康成長。
對于學生來講學習成績固然很重要,然而我認為作為班主任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應更多地關注如何教學生學會做人。真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因此,我將學生行為品德的教育放到了工作的首位。自己事事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并在班級提出先做人后為學的口號。
第五、正確關愛學生,努力營造溫馨氛圍,公正對待每位學生。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在班級管理中,我努力將自己與人為善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對待優等生,我從不寵愛,不遷就,時時提醒他們做學問得先做人。不單學業要優,更重要的是人品好、心理健康;班里的中等生往往被忽略。對他們,我始終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
公正對待每個學生也很重要。因此,平時處理班級事務,無論是大事小事(如調座位、評先進等),我都堅持公正這一原則,博得全體學生的信任。
第六、認真細致做好思想工作,積極配合任課老師,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初一的學生對初中生活還不能完全適應,很多同學由于學習內容的加深、增多,產生了畏難心理,成績常有起伏,對學習會失去信心。如何幫助這些學生過好這個關,成了我工作的重點。圍繞這一重點,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工作:
1.常與學生進行談心。對于一些經常有違紀現象的學生,如拖拉作業,經常遲到,自習課愛講話,不能認真做好清衛值日工作等。除了平時經常督促,還分別進行重點談話。曉之以理,動之一情,寬容他們但不放縱他們。另外,還與家長經常聯系,取得家庭的力量支持。在同學充分認識自己錯誤的基礎上改正錯誤,并不斷地提高自己。
2.積極配合各任課教師,做好協調工作。學生對每位任課教師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部分同學還對有些教師有反感的情緒。因此,我一方面深入學生,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及時做好調解說服工作;另一方面,我主動與各任課教師進行交流,不僅了解學生各學科的學習狀況,還將學生方面的信息傳遞給他們,與他們共同探討教育教學的科學方法。在此過程中,我起到了橋梁的作用。讓每位學生與每位任課教師之間氣氛融洽,能和睦相處。
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我所帶班級學生能嚴格按學校常規進行學習、生活,在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上有了明顯的進步。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還需要不斷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科學的班級管理水平;同時將繼續努力,讓所教的每位學生都得到充足的陽光和水分,健康地發展,健康地成長。
班主任工作情況的心得體會篇二
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班級領導工作的教師,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同時,又肩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在培養貼合社會發展需要人才的事業中,班主任起著較為重要作用。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層組織,是教師和學生開展活動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學校中的教學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是透過班級來進行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讓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提高,這是一門藝術。
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班主任對班級的治理是透過培養堅強的班級領導核心,組織井然有序的課堂教學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進行的。班級治理既要調動起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用心性,又要注重發揮班干部放手治理的主動性和職責心。班干部是班級的核心,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在班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發揮出來了,班主任就能從繁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既培養鍛煉了班干部又提高了班級治理效益。
二、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學生,取得學生的信任
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首先得熱愛本職工作,忠誠黨的教育方針,只有這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之中,以校為家,愛生如子。作為班主任,要作好自己的工作,就務必善于研究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征和行為習慣,善于了解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和幫忙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其次,作為班主任在班級治理中,要熟悉到教師與學生在人格與地位上是平等的關聯,尊重學生,學會與學生交朋友。
作為班主任,不僅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而且要關心兒童的生活,記得有一次,我們班轉來一位新同學,開始總是少言寡語,不與同學接觸,我就找該學生談心,并讓全班同學主動與該學生接觸,從學習到生活給其以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一段時刻以后,該學生不但與全班學生融為一體,還和我這個教師交上了朋友。
三、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當代學生的思想意識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班主任肩負的使命既光榮又神圣,班主任不僅僅應是一名好老師,學生的良師益友,而且非凡是要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加強每一個學生的素質教育,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引導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全面而充分的發展。作為班主任不能只關心自己教的這門課,還要引導學生學好每門課,牢固把握各科知識,班主任要給全體學生以真誠的愛,要端平一碗感情的水,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條件。
四、與各科教師密切配合,用心與家長溝通
在校內,對學生教育直接有影響的,除了班主任以外,各科教師也很關健,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班主任是核心,起著協調、組織和領導的作用。要帶好一個班群眾,就務必和每一位任課教師密切配合,這樣,才能全面了解和把握每一位學生的具體狀況。俗話說得好,眾人拾柴火焰高。科任老師和班主任配合得好,班主任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作為班主任要及時同家長溝通聯系,根據不一樣學生做好家訪工作,全面了解每位學生的性格、愛好和特長,對癥下藥,為每位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發展環境。
五、班主任是優良班風的培養者
要培養班風,首先要確定班級奮斗目標,它是一個班級的發奮方向,班主任要把全班學生的心凝聚起來,靠的就是目標,經常開展活動,創造良好的氛圍,給學生以榮譽感,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教育教學中,常有學生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不能正因學生的錯誤就對學生辱罵或進行體罰,對學生的辱罵就是心靈施暴,它可使學生的人格受到欺侮,嚴重的可造成其他后果。我們班主任應時時注重不好給學生施暴。前蘇聯聞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自尊心是一種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極為留意,要留意得像對待玫瑰花上顫抖欲掉的露珠。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信任學生,只有尊重學生人格,顧及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才能信任老師。
當今時代發展很快,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內國際新變化,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我們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又面臨著嚴重的挑戰,我們的職責就是遵循黨的教育方針,把學生培養成適應社會需要的接班人。
總之,創新教育下的班主任工作是光榮而艱巨的,在班主任具體工作中,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做到“情”、“理”并舉,“嚴”、“寬”同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用心性,從小明辨是非,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班主任工作情況的心得體會篇三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從先生的話中,我們不難領會,離開了愛,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近幾周班主任工作的實踐,我深切體會到班主任在開啟學生的心智、塑造學生的心靈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嚴以律已、率先垂范;對于一位新任班主任來說,班主任工作更要體現“勤”:勤問、勤下班級、勤訪;而用一顆真摯的愛心去關心、尊重、理解、寬容、信任學生,是一個新任班主任始終要貫徹實施的。
一、嚴以律已、率先垂范
“嚴以律已,率先垂范”是班主任必須要具有的品德。在接手班主任的過程之中,我深深的意識到,班主任不同于課任教師,每天都和學生廣泛接觸,因此班主任的思想品德、學識才能、言談舉止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大教育家孔子曾把教師“率先垂范、言行一致”作為教師職業的一個基本要求,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開始接手二年級一班時,我因為沒有經驗,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卻總在不經意間觸犯了,比如要學生講衛生講文明而自己卻總是不經意間落下紙屑,要學生講誠信而自己卻一再的食言學生,還是無意間聽到學生的談論才知道自己犯了班主任工作的大忌,從那之后我就非常注重自已的言行,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帶頭做到。比如為了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我發現教室地面有紙屑就默默地撿起來,看到垃圾桶周圍雜亂就主動整理,在大掃除中,我主動給同學們作示范,學生看到老師帶頭做,便一涌而上,搶著干。一段時間后,他們逐漸養成了不怕臟、不怕累的勞動習慣,同時在勞動的過程中也慢慢養成了主動承擔責任的好品質。為了讓學生誠實守信,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出必行,答應學生的事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到,覺得沒把握做好的和他們分析原因,不輕易接受,慢慢的學生在做事之前也學會了冷靜分析,不再因為沖動犯錯,答應做到的事也不再食言。
人們常說“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這充分說明了教師的行為在學生發展中的作用。
二、班主任工作要“勤”
﹙一﹚、新任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勤問。
首先要勤問有經驗的班主任。因為是初當班主任,開始時班上總會出些小狀況,我也試著用自己的方法去管理班級,但小問題總是防不勝防,王老師看我如此辛苦效果卻不佳,就提醒我是不是可以去問問那些有經驗的老班主任,向他們取取經。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馬上去向原來擔任這個班的老班主任陳老師討教,了解這個班的情況以及當班主任應該要注意的問題,陳老師耐心細致的告訴了我班上一些問題學生的具體情況,還告訴了我應注意的一些細節,在以后的班級工作中我把她告訴我的方法和自己的觀點相結合對學生因材施教,此后整個班風班紀有了明顯的改進。
其次得勤問本班的課任教師。一來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動向,對癥下藥解決問題,給課任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使他們能全身心上好課,而不必再耗時間去維持課堂紀律。
﹙二﹚、班主任得勤下班級、要勤和學生接觸,勤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學生學習、生活的參與者、引導者。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進城務工人員不斷增多,留守兒童成為不可忽略的大問題,留守兒童大多情感上孤獨,缺少父愛或母愛,因此,他們非常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這時班主任對他們要懷有真誠的感情,勤和學生接觸,經常與他們談心,讓學生在班集體中找到“家”的感覺,從而自由、愉快地成長。
同時學生因為年齡小,心理、生理上還不完全成熟,所以一些學生的約束力比較差,承認錯誤快但犯錯誤也快,所以班主任得勤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這樣既能加深和學生的友誼,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也能讓學生從情感上信任你,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如此一切工作便能很好開展。
﹙三﹚班主任要勤與家長聯系。
勤和家長聯系不是常打小報告,而是要主動地與家長進行溝通,這樣才能讓班主任和家長全面、更好地了解學生,教育學生。同時,班主任要熱心地為對教育較生疏的家長進行及時的指點,指導家長樹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創建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等。勤和家長聯系是架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橋梁,是溝通老師與學生心靈的紐帶。
“勤”是班主任工作必須具備的優良作風,新時期的班主任就要像魏書記說的“像一顆草,一只蜜蜂,一名勤務員那樣,對人無所求,盡可能地多給人,”那樣兢兢業業。
三、班主任要“愛”學生。
1、愛學生就要關心學生。在當今社會,班主任面對的學生不再是一個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啟的大門,班主任便是敲開這一扇扇待啟大門的引路人。在學習、生活中班主任要善待每一位學生,要始終如一像母親關心孩子一樣無私,只有對學生關心備至,師生間才能建立起真摯的感情和友誼。
2、愛學生就要尊重、理解、寬容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要懂得學生心里想的,相信學生口中說的,寬容學生,對學生不求全責備,在一定范圍內,不怕他們犯錯誤,應捕捉有利時機進行引導和啟示教育。班主任要把學生當作與自己地位平等的人來看待,尊重他們的意愿和情感。同時又要理解他們畢竟還是孩子,容易出錯,得寬容他們。
3、愛學生還要信任學生、善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天賦、才能和力量,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在集體關懷下成為一名優秀學生,給他們一個表現、證實自己的機會。
總之,幾周的班級管理工作讓我認識到,班主任工作非常瑣碎,要想搞好班務管理,工作必須要做勤、做細、做到位,更要多一份“愛”,多一點善,管理要“以人為本”,飽含人性化,讓愛的花朵開在每個學生的心中,使每個學生感到集體的溫暖,沐浴在一種親情的氛圍內。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本人將一如既往地努力,爭取使班級管理更為出色。
班主任工作情況的心得體會篇四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晃我在班主任工作崗位上干了8年,我所帶的班每一屆都得到了校領導的表揚和社會家長的公認。我把這8年來一些不算成熟的做法總結了五條,有些老師稱它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五大法寶”,其實我覺得有些過講了,只不過是“管中窺豹一斑”而已,我現在就具體“管”談一下:
一、要有執著的愛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老先生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還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我們班主任應該把所有的愛奉獻給學生,讓學生在無私的愛中健康的成長。但這種愛絕非無原則的溺愛,也不是不能遷就原諒學生的錯誤行為,要循循善誘。班主任應是慈母與嚴父的統一體。愛學生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概念,不是愛哪一個學生,也不是去愛一部分好學生,而是博愛,是學生全體學生。我對于班級的尖子生,給予適當引導的愛,對于他們成績應給予肯定,但同時要告訴他們,成績只能代表昨天,不能代表今天和明天。我們不能老躺在過去的的功勞薄上睡大覺,而沾沾自喜,告誡學生要再接再厲,不要驕傲。我班的尖子生郭英同學,頭一次期中考試在全班排第二,就開始驕傲了,自高自大,輕視勞動,愛慕虛榮,學習成績飛速下降,下一次班級月考,他才排了20名。我找他談話,引導他積極參與到自我完美和發展中,并使他懂得了如何正確地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獲得自信自省,及自我認識,他的成績又恢復到以前的第二名。對于后進生的轉化,作為班主任,一般后進生都內心充滿了痛苦和自卑,我們要幫助他們,疏導學生的心理障礙,我們要去做后進生的知心朋友,主動接近他們和他們和他們談心談思想,分擔他們的苦惱,并讓尖子生幫助他們學習,讓后進生樹立信心,就多鼓勵后進生,使他們逐漸轉化為尖子生。
俗話說,“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熱愛學生的班主任才是一個稱職的班主任。”
二、多和家長聯系
教育不是學校一家的事,是整個社會和家長共同的教育。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班主任老師要經常和家長取得聯系,方式有很多,可以電話聯系,書信聯系,學生捎話,但最好還是家訪。老師通過這些方式,對于學生在學校的一些不良瓜,能及時傳達給家長,家長把學生在家的情況也及時反饋給老師,這樣教師和家長對于學生在校和在家的情況都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數。如我班有一個天寶山的女同學,學習跟不上,還經常請假,晚來早走,我決定找一個星期天進行家訪,并去了一趟天寶山,坐了半個小時的車,走了一個小時的路到了她家,才知道她和奶奶住在一塊,父母離異,她跟著爸爸,而爸爸又外出打工,奶奶卻特別疼愛她,并有溺愛之嫌。我她奶奶談了一下這事,她奶奶竟還不知道她經常請假,經過我家訪,那位女同學以后改好了,不再無故請假了,她變成了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家長和教師兩方面緊密配合,班級工作會越做越好。
三、班干部輪換制
實施班干部輪換制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成績。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優秀的一方面,作為班主任千萬不要一棒了打死,一個學生學習不好,就認為他其他方面啥也不是,這是不對的。學習不好的同學,他們可能唱歌、跳舞、體育等其他方面非常好,可以安排他們當文藝委員,體育委員,但班干部名額較少,學生數又多,我就采取了班干部輪換制,設立了副班委,增加了班干部名額。我運轉了一個月后,很好。我實行了副職輪換制。有一些學生成績比較差,看到自己也能當上“官”,發現了自己并不差,增強了信心,努力學習。我班的徐卓同學,就這樣,上課不認真聽講,專門和課任老師作對,自從讓當了副體育委員后,各科老師都反映很好,他上課能認真聽講,再也不搗亂了。總之,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一般都在某一方面突出,相反在另一方面就會稍弱一點,我們作為班主任,要多看到學生的優點,多利用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因材施教。
四、多和科任老師聯系
學校教育教育必須由各科老師來共同來完成,并不是班主任一個人所能完成的。班主任要調動所有的科任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要處理好,班主任和科作任老師與學生關系,如處理好與不好,都可以直接影響到一個班級的教與學,關系到一個班級的風氣和學習的上進心。班主任要如何抓好這個關系,就從四個方面來進行:
1、團結各科任老師,建立一個強大的集體,并通過這個集體來教育好本班學生,班主任經常和科任老師開個碰頭會等。
2、班主任要教育學生一定要尊敬各科任老師,樹立科任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有一些偏科同學,班主任要協助科任老師作好學生思想工作。
3、要處理好科任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班主任要公正、公平解決,絕不能一面倒,但也不能降低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
4、及時反饋意見。學生對于某一個科任老師有什么意見,班主任應及時,把這一信息傳達給各科任老師,并和各科任老師共同去完成。使教學能揚長避短,促進教學全面發展。
總之,班主任一定要處理好班主任、科任老師、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那團結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就是你們班。
五、辦特色班級
班主任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創辦有特色、有個性的符合自己班特色的班級,這樣可以激發同學們的興趣,不要讓同學們感覺,到了班級如死水一潭,更不要讓學生感覺,到了班級就像到了監獄一樣難受,那這個班級就不是一個好班級,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上進心。為了使同學們愿意到班級,愛自己的班級,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1、每次上課前要唱歌。
每次上課前,同學們都要一起唱一首流行歌,可以不定期輪換,我們班一開始唱《童年》,又唱《歌聲與微笑》,老師喊完下課時同學們都站著為老師唱一首《老師的窗前》這首歌的前一小段,(因為全唱太浪費時間),這樣可以活躍一下班級氣氛,不要讓同學們感到一課接一課的上,感到很厭煩。這樣同學們既練了歌,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何樂而不為。
2、在班級成立文學社。
我作為語文老師,我把以前成立的文學總社搬過來,走進班級。我成立的文學總社名叫《小荷尖尖角文學總社》下設三個分社:《“小笨鳥”文學劇社》、《“丑小鴨”文學詩社》還有《(小學部)“幼苗”文學分社》,帶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豐富了班級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也不再淘氣了,都樂意寫作了,把寫作當成了一種輕松而愉快的事,間接使班級形成了一種“比、趕、超”的優良班風,使整個班級處在團結而又緊張的氣氛中,不僅使學生的語文成績得到了提高,還間接提高了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
對于班主任應使自己的班級有特色、有個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使他們既學到了知識,又開拓了自己的視野,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各種綜合素質。
總之,作為一個合格的班主任,我堅持用好手中的這“五大法寶”,用心去實施,特別是對學生施以愛心,這樣才能在老師和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愛心橋梁,縮短老師和學生的距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上是我11年來的一點不太成熟的經驗,僅供各位領導們和同仁參考。我覺得現在我們的老師并不缺少對學生的愛心,只是缺少管理班級的那么一點點技巧,有時愛心也是需要技巧的。我希望各位班主任老師在管理班級時,多付出愛心,多用一些管理班級的技巧和方法,使班主任和學生形成一個團結的集體,這樣的集體就是一個優秀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