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小升初電腦派位的貓膩篇一
家長們開始忙著模擬填報小升初志愿,很多人因此想了解小升初的電腦派位是怎么一回事,以決定自己如何填報志愿。電腦派位這么復雜,看不懂咋辦啊?志愿到底怎么用啊?下文yjbys小編以去年為例,為您介紹電腦派位過程。
電腦派位和你住在哪里是沒有關系,島內的小升初是按照學籍派位,總有家長認為,我住在某校附近,就會優先派入某校,這樣才能體現就近入學。事實上,在劃片片區就學,就是就近入學意思。更重要的是,從電腦實施過程來說,根本無法顧及家庭住址。
還有人認為,中學招生是按照比例劃撥給小學,譬如某小學一定有30%的學生被派入某中學,其實,在多所小學對應多所中學的派位模式中,某小學有多少人被派入某中學,是隨機的。
好了,看完了誤區,大家有沒有豁然開朗一些呢?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電腦派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總的來說,電腦派位由a、b、c三組人員聯合完成,a組人員負責將學生的學籍數據整理、錄入到電腦;b組人員則把數據從a組的電腦導出并導入b組電腦,產生每個學生對應的隨機碼并將個人信息隱去;c組人員把隱去個人信息的隨機碼導入電腦并進行派位工作,后將派位結果交由b組人員還原學生信息。
在電腦派位之前,a組提前將各校提交的畢業生原始資料錄入的電腦數據庫中,經監察、公證部門核對后封存。原始資料包括他的學號、姓名、原畢業小學、戶口狀況、所屬片區和他填報的志愿等。
a組將上述數據庫交給b組,現場由一位代表當眾運行安裝在b組計算機上的電腦程序,這個程序將隱去小學的學號、姓名和原畢業小學名稱等信息,用隨機的方式給每位學生產生惟一的隨機碼,也就是說,電腦像洗撲克牌一樣將他所在片區內的學生均勻打亂,并賦予一個隨機碼。在這個步驟,b組電腦將產生一個只含隨機碼、志愿等信息的數據庫,不包含參加派位的學生的`學號、姓名、學校等信息,后續派位過程就是使用該數據庫。這時,學生都已經穿上隨機碼的馬甲。
值得注意的是,這時也會打印出一張隨機碼和對應的志愿的清單,送交監察和公證備查。
c組將b組生成的僅含隨機碼和志愿的數據庫拷進電腦,現場由一位代表當眾運行安裝在c組計算機內的派位程序進行隨機派位,依據據不同片區的情況,今年電腦派位的具體過程分為三種:
第一種:多所小學對一所中學。在這種模式里,片區內有多所小學對應一所中學,這種模式的派位是最簡單的,電腦直接把學生送入中學里。
第二種:多所小學對多所中學,需要填報志愿。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情況:
假設某片區有a、b、c三所中學,電腦派位的任務就是將該片區所有學生公平地分配到這三所中學。電腦根據志愿順序,隨機完成派位,即第一志愿填a校的考生,直至第一志愿填a校的全部錄取(前提是填報第一志愿人數小于招生指標數)或a校完成招生指標,按照的是隨機碼。同時,按此規則錄取第一志愿填b或c校的。然后,再按此規則錄取第二志愿、第三志愿,依次完成派位。
換句話說,在第一志愿,如果報考人數多于某校的招生人數,那么,學生能否被抽中,全靠電腦的隨機抽取;考生沒有被第一志愿錄取,是否會被其填報的第二志愿(假使是b校)錄取,完全取決于有多少人在第一志愿填報b校(如果第一志愿填報b校的考生已經多于b校的招生人數,那么,將其填報在第二志愿的考生,肯定不會被錄取,反之,如果第一志愿填報b校的,少于b校的錄取人數,那么,b校就要在第二志愿里繼續錄取。
總的來說,對于要填報志愿的片區,如果大家都集中填報熱門學校,那么,志愿的作用其實不大,只有當學生在第一志愿填報相對冷門學校,那么,志愿的滿足率就相當高。
第三種:多所小學對多所中學,不需要填報志愿。還以片區內有a、b、c三所中學的例子來說明派位過程。具體的做法是,每個隨機碼隨機從a、b、c中“摸”一所學校,如果“摸”到的是b,那么,它就會被派到b校。依此派位直至各校招生指標數滿。
s("content_relate");【小升初電腦派位詳解】相關文章:
1.
2017莞城小升初電腦派位方案
2.2017廣州海珠區小升初電腦派位方案
3.廣州荔灣2017小升初電腦派位分組表
4.四川樂山2017“小升初”29日“電腦派位”錄取
5.2017北京小升初各區派位怎么進行
6.2017年廣州老三區小升初電腦派位分組表
7.西城2017小升初派位提前知
8.西城2017小升初派位時間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