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摘抄篇一
在呼蘭河城,人們會說到“龍王爺”。這個“龍王爺”就應是那里人的迷信,有點類似于我們說的老天爺。有一位父親說沒有龍王爺,我覺得他是對的。有個小孩給龍王爺戴了個草帽,別人都在議論這個小孩。我覺得沒什么,而且還挺好玩的。
呼蘭河城經常下雨,下雨后,就會有泥坑。這可不是一般的泥坑,這是“殺手泥坑”。許多動物都死在里面,因為上方有一層硬殼,動物們不明白下方就是陷阱。我覺得如果死的多了的話,硬殼上就應有很多很多洞,這樣的話動物們和主人們就應會注意的。
城里有一些賣麻花的,這些人都是挨家挨戶地問。一位母親和她的孩子們買了一些麻花,但大小不一,就開始互相搶了。母親追過去,他們也開始跑,結果母親摔到了泥坑里。我認為這些孩子太調皮,也有一點自私了。大姐先挑,老小最后,這是常理。而且自我就吃自我挑的,有什么不好?孔融讓梨的道理多好啊!可能還有點笨,因為追著追著自我的就容易壞。大的沒拿到,小的也沒了。
還有一個就是呼蘭河的冬天。唯一一個特點就是冷。作者也很夸張,再冷不可能凍掉耳朵呀!除非是高原。平常冬天可能鼻子、耳朵都紅了,再厲害點也就僵了、裂了。大自然太威風了。
還有一個迷信,就是“跳大神”。有一個大神,也要有一個二神。不好的二神可能會惹怒大神,但大神卻會罵病人。這太不合道理了!誰欺負你,你就罵誰,拿無辜的人當出氣筒,這可不行。病人被大神罵是不吉利的,看來病人的安危都在二神的手上啊!
這就是呼蘭河城。是不是很搞笑呢?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摘抄篇二
之前沒有讀過蕭紅的文章。在圖書館躊躕時,看到很多她的書。便選了一本呼蘭河傳來看。
看起來,才發現她的文風干凈利落,且輕快幽默,當然其中也少不了蒼涼。既然是一個城的傳記,文章中大街小巷都寫的透徹,大到十字街,小到賣豆腐的串的小巷。細細的描寫卻不覺著瑣碎,比如五個小孩子買麻花,在筐子里挑來揀去,形象憨態可愛。
本來以為作者會主要些十字街道,文中也提到東二街道和西二街道店鋪很少,且“灰禿禿的”,然而她卻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東二街道上的大泥坑,一個普普通通的泥坑也變得趣味橫生。比如 雨后在泥坑沿上走過時情景,如臨大敵,卻又幽默風趣。
對于民生的描寫,寫實的筆觸不帶半分煽情。想想人生不就是如此嗎?“天黑了睡覺,天亮了就起來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開,秋雨,冬雪,也不過是隨著季節穿起棉衣來,脫下單衣去的過著。生老病死也都是一聲不響的默默的辦理著”。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天亮了去上班,天黑了下班回家,雖說日子每天有些不同,昨天和前天具體有何不同又說不清楚。生老病死,正常人還是正常的生活,就算為此拖累,世界好像也沒什么變化,照樣太陽升起天亮,太陽落下天黑。照樣是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們,別人過的怎么樣,又有誰在乎,自己過的也是麻麻木木,一天一天。不知我們這一天天都奔著去做什么,但時間卻不停息,我們是跑不到它的前面的,只能被拉扯著向前。似乎某天會有個停歇,然而沒有。
看到唱大戲這段,不禁想起小時候,縱使是小村落的大戲也感覺比過年還熱鬧。我們幸運一些,不用遠遠的看。我們可以幸運的坐在小板凳上,仔仔細細的聽,雖然小村子的戲臺簡陋,道具簡到不能再簡,小孩子的興致一點不減。唱到好時,也有不少人喝彩。小孩子就覺著戲里的故事也是惟妙惟肖,記得看了還魂的戲,我回家還會做噩夢。那片段也是在我幼小的心靈久久沒有離散。
后園的生活大概是蕭紅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了。五歲的時光描寫的的那么清楚,五歲的光輝事跡記錄的如此細致。這都是五歲的小朋友真真正正會做出的事情,比如”拿起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上一揚,大喊著:下雨了,下雨了;”比如“把玫瑰花插到祖父的草帽上; 還有在儲藏室里探尋。那么多時光,那么多歡樂都是和她的祖父一起。童年的時光在作者的描寫下躍然紙上,這里的文字不帶一點悲傷,全是嘻嘻哈哈,整天樂呵著。這樣的快樂怎么能不記一輩子,往后的人生苦短,若是沒有這些快樂怎么堅持。正是因為有了那么多快樂無憂無慮的時光,就算作者在那么苦的日子里,寫出文章雖然底子是悲涼,文字確是輕快的。作者沒有把筆墨分給父親,母親,似乎是忽略了,似乎是不存在。童年雖然歡快,但是也寫到自己玩累了在屋檐下睡覺,在蒿草里睡覺,若是父母手里的寶貝,怎么會讓孩子這么做。
團圓媳婦的章節,實在不忍看,從這里開始作者的筆觸開始悲涼了。雖文字里不易察覺。
有二伯也是可愛,可憐,可悲,可嘆。不盡想起孔乙己,雖然完全是相反的人物性格,孔乙己帶著魯迅刻意刻畫的迂腐作態,有二伯卻更貼近生活,更加立體有血有肉,可愛,可憐,可悲,可嘆。
蕭紅說,她最大的悲哀是她是一個女人。然而是女人本沒有錯,只是她生錯了時代。她的離家出走走出了文壇的洛神,不知她那與她矛盾重重的父親又作何感想。雖聽到她的死訊沒有任何表情,但是否背后也有流過幾滴眼淚。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摘抄篇三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叫《呼蘭河傳》,這本書的作者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
寒冷的冬季,小狗被凍得夜夜叫喚,哽哽的,好像它的教爪被火燒著一樣;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凍裂了,井被凍住了;大風雪的夜里,竟會把人家的房子封住。這便是蕭紅眼里的呼蘭河,她的家鄉,一片白色的世界,一個寒冷的世界。
這里,偏遠,熱鬧,冷漠。在“大泥坑”常常淹死孩子時,人們聚著看熱鬧,袖手旁觀。鄰居拉磨的“馮歪嘴子”取了王大姐,短暫的幸福之后,受盡了人們的冷嘲熱諷,因為他是私自決定嫁娶,這在當時,是極其不孝的。
我記憶最深的是隔壁胡家的故事。小團圓是一個12歲的小姑娘,她被當作童養媳賣給了胡家。胡家對小團圓很不好,經常無端打罵她,但在外人眼中這不過是讓小團圓聽話,十分正常。最后越打越兇,小團圓痛苦地離開了人世。
(除了呼蘭河的寒冷,更讓我了解到當時社會的現狀,當時人們的冷漠),我更覺得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該是多么的幸運、多么的幸福呀!女孩子也可以念書,也可以做得和很多男孩子一樣好。記得有一次,我看見一個新聞,一個大廈招聘員工,要求在三分鐘內復原一樣東西,只有一位女生想出了跑出去重新買的辦法,獲得了這份工作,人人都是平等的。
《呼蘭河傳》這本書帶給我許多感悟,我很佩服蕭紅能寫下這個讓人身臨其境的故事,我喜歡這本書,讓我更珍惜我現在的生活。
點評:蕭紅,不管是她的文字還是她的而經歷,都是傳奇。這部《呼蘭河傳》是自傳體小說,它的語言,內容,深度,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所以,寫的時候我們可以抓住某一個人物——爺爺來寫,可以抓住某一段故事——小團圓的婆婆花大錢請神棍跳大神給她治病來寫,也可以抓住某一個事物——爺爺的花園來寫,在我們沒有能力面面俱到時,抓住某一點,讀透了,就寫這一點,就像這篇作文一樣。寫讀后感,不是為了寫而寫,而是為了更好得理解這本書,讀懂這本書,尤其是好書,要認真去讀,去“感”。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摘抄篇四
今天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里講了好多“我”和祖父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知道就往下看吧。
我記得有一段特別有趣,講了“我”在后園里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愛我。
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非常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后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后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一切都是自由的。
書里講到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個大坑里淹死過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知道,有的人說拆墻,有的人說種樹,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后園里長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后園里一起玩,一起干活,作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滿了快樂。
文章中寫到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該是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她卻早早的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是多么的可憐!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用知識變得智慧,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沒有可怕的戰爭。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這美好的時光吧!
《呼蘭河傳》我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停在那灰色的境界里。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摘抄篇五
童年,是幸福的,快樂的,是美好的,人們常說童年是人生長河里的最美得一朵浪花,是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在蕭紅眼里也應該是這樣吧!
《呼蘭河傳》就是講的作家蕭紅把自己記憶中的童年生活符號像一串紅辣椒一的把它掛在我們的眼前,抒發了她溫暖的回憶,來慰籍著自己孤獨的心靈。
她寫的她的家庭,爸爸和媽媽對她很兇,很冷淡,祖母也對她不好,但祖父對她很好,她喜歡和祖父一起一整天都呆在小院子里,和祖父、昆蟲一起來玩,祖父還經常教她念詩,學知識,在祖父的院子里是快樂的,自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祖父也是由著她的。在祖父院子里的這段時光也許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了吧!
還有團圓媳婦,她的命就太苦了,她十二歲被送進了名聲挺好的老胡家,但就是這,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嫁進去,天天做這個,做那個,天天拉車,還得受婆婆嚴刑打罵,天天身上有傷有痕,一開始還挺樂觀,后來生了病,治不了,最終年紀輕輕的死了,后來人丁興旺的老胡家被人慢慢忘掉了。
在她筆下一個個她童年故事令人心痛,從小沒有父母愛,雖然有祖父愛,但祖父死后,也就沒有人愛了,一直孤獨寂寞。看看我們現在的美好時光,有家人疼,有家人愛,還可以學習,和蕭紅比,我們太幸福了,但有時還不珍惜。懂不懂和父母吵架,不認真學習,太不應該啊!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要珍惜我們眼前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