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終身成長》讀后感1000字 終身成長讀后感300字篇一
固定型思維模式在我身上表現的非常明顯。
1、對于努力,我其實從來沒有真正去思考過。我從來沒有把它與成功掛鉤。努力就真的會成功嗎?
2、天賦,我也沒有真正了解過它。但是我認為人們會成功是與天賦有關的。
3、當一開始我做事情很順利的時候,我可能會洋洋得意,然后,當我碰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會放棄這件事情。
4、我很著急。當我學習新事物的時候,我不能接受這需要一段漫長的過程,我總是覺得它可能一個月就得會有效果,要不然,我就不會成功的。
5、我時常拒絕溝通。我可能是覺得別人都是錯的。我自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是媽媽有時候會這么說我。而我只是覺得我是對的',我不想聽你們說的,你們就讓我犯錯誤,犯過錯誤后我下次自然就不會再犯了。
以上這些情形在我看來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所導致的結果,讓我深受其害。通過最近看這本書,我思考了這些問題,覺得很苦惱。我明白自己一定要通過努力來邁向成長型思維模式。可是當我在現實生活中真正遇到這些問題時,大多數時候還是依然被固定型思維模式控制著大腦,從而做出一系列不理性的行為。所以,即使你發現了問題,但是突破口在哪里呢?我還在尋找。
《終身成長》讀后感1000字 終身成長讀后感300字篇二
人們常常認為"天賦"就是能力本身。然而,澆灌這些天賦應是不斷的、無休止的好奇心以及對挑戰的探尋。
——《終身成長》
最近,我認真地讀了一本關于心靈成長的書,書的名字叫《終身成長》,這本書有五個部分內容:
一、人的兩種思維模式
二、兩種思維模式的區別
三、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四、思維模式在不同領域的體現
五、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講思維模式在不同領域的體現時其中所舉的一個案例。
著名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許多人只知道喬丹是體育界明星,卻鮮有人知道他一路走背后的故事。在高中時,喬丹被校隊淘汰了。他沮喪地回家向母親傾訴。他的母親說,那就回校好好訓練。從此以后,他每天早上6點離開家到校練習。上大學時,進一步訓練防守、控球和投籃各方面的能力。如果輸了比賽,他會在賽后更加努力練習。即使贏了比賽,他也會對不滿意的地方作出調整。后,因為年齡原因,他的體力和靈活度不如以前。為了彌補這個缺陷,他更加注重協調性和動作的訓練,以此保持良好的狀態。他說,我可以接受失敗,但我無法接受從不去嘗試。
作為高速收費公路收費站最基層的一員,隨著高速公路事業的發展,明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到收費站的形象。所以必須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用優質服務塑造良好的窗口形象。首先,要把收費業務練熟練精。其次業務技能要過硬。最重要的是服務態度要優質。人們常說"干一行、愛一行",既然選擇了收費工作,我們的工作態度必須始終如一,工作中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用真誠的微笑、彬彬有禮的熱情、明得體的語言和整潔的儀容面對司乘人員,樹立良好的窗口形象,展示新時代收費員的明風采。
《終身成長》讀后感1000字 終身成長讀后感300字篇三
雖然書看了一半,但是恰好和自己的想法,和最近的現實來了共振,于是就有了此篇。書中,為方便區分,直接將思維分為固定思維和成長思維。
nba總決賽,剛好落幕,大家思維中的冠軍隊勇士被不可扭轉的擊敗了。然而,勇士之所以敗北,向來是陷入固定思維了。其實,細心點就會發現,勇士被擊敗不是無跡可尋,因為其對手是猛龍隊——這個常規賽就有過2次戰勝勇士記錄的球隊。
別看不起nba的魚腩球隊,甚至是外籍球隊。這同樣是一種思維的固定。因為nba是職業球隊,每個球員都有一顆總冠軍的心,或許勇士的球員都有一種總冠軍非我莫屬的想當然了。人們總是忽視那些已然存在的,愿意相信自己想見的。常規賽0:2的戰績,居然還不足以讓勇士打起精神,總決賽第一場(109:118)就翻車了。
好在知恥而后勇,第二場就扳下一城(109:104)。也許是勝利來的太快,人們還是傾向于冠軍相的,何況對手只是一個外籍球隊的首次總決賽。然而回到勇士主場的第三場,還能以109:123這樣的比分輸球,這時就該值得認清現實了。實力的差距。主場第四場勇士以105:92輸掉比賽,總比分1:3落后。
只能說,這個勇士的`敗北是難以避免的了。若能從固定思維跳出,來年會有一番作為。而作為猛龍來說,就始終是典型的成長性思維。不會因為對手是總冠軍,就固定思維,認為不如對手,第一場的勝利就是最好的下馬威。初生牛犢不怕虎。
同樣是籃球場上,我想起了投籃與蓋帽。固定思維的人,會認為被蓋帽,則是技不如人,丟臉的事。而成長思維的人,則是這樣看待的:被蓋帽,則是投籃途中的必經之路。沒什么丟臉的,只是代表著還有改進的空間,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就是這種秉性,保持投籃,哪怕不進;保持投籃,哪怕被蓋帽,也要保持投籃,就是這種責任感,自我發展,自我激勵,不斷前行。
這就是成長型思維了!
《終身成長》讀后感1000字 終身成長讀后感300字篇四
思維方式決定一切!
在聽這本書時,我想到了聽的另外一本書《百歲人生》。
《百歲人生》中說,長壽時代已經來臨,我們或將活到100歲,那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辦?
80后的我們,如果有50%的機會能活到90歲, 我們該怎么安排余下的人生?
00后的你們,如果有50%的機會能活過100歲,你們會怎么安排余下的人生?
如果沒有正確的思維方式,沒有終身成長的思維理念,我們不是活著,而只是在等待死亡。
整本書,都在說兩種思維: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急于證明自己,喜歡把責任推給別人,徘徊在自大和自卑之間,在乎結果,相信天賦,視失敗為一種身份。
成長型思維:能正確看待自己和現狀,能100%承擔責任,分析為什么比結果重要,相信努力,視失敗為一個行為。
從兩種思維模式的表現可以看出,成長型思維的人更理性,能直面困難和挫折;而固定型思維的人更感性,不敢面對失敗,抗壓能力弱,經受不了打擊。
我們就假設一下,如果對于一個有可能活到90歲的70后,兩種思維的人如何來策劃另外50%的生命時間。此時的70后,人已到中年, 面對復雜多變的時代,原有能力已不足以滿足未來持續的`需求。
固定型思維的人,會覺得自己已經擁有的榮譽、地位、經歷和能力不容挑戰,不能接受和自己理念觀念不一致的人和事,等待退休的休閑生活,躺在前半身的成果上坐吃山空,等待死亡那一天的來臨。
成長型思維的人,會預測時代的變化和需求,努力學習新技能,虛心向年輕的人學習,擁抱改變,延長工作階段,迭代知識和能力,擁有好奇心。腳踏云彩時,心如履平地,深陷泥潭時,氣自高潔,活的豐滿而富有生機。
任何時候我們都有一個權力是別人無法剝奪的:選擇的權力。
所以,現在是什么樣的人和未來準備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終身成長》讀后感1000字 終身成長讀后感300字篇五
人和人的區別,在于出生環境,在于貧富差距,而更多的,在于思維方式的區別。
01、兩種思維模式的區別
《終身成長》這本書大概可以為我們解釋社會人的兩種區別: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的'人相信一切都是與生俱來,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他們相信這個世界存在天才,也覺得自己的能力無法改變。成長性思維的人相信一切都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所獲得,一切都在發展變化中,他們相信自己是人生的主宰,只要自己朝著目標正確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
02、兩種思維方式的教育表現
我們在表揚孩子時,經常夸:“寶貝,你好聰明啊”、“寶貝,你就是個天才。”而這種夸獎,更多的是在贊揚孩子所達到的結果,對孩子的促進作用僅限于刺激孩子下次要得到表揚,一定達到要達到這個目標。而具有成長型思維的父母,一般會這么說:“寶貝,你這次的努力沒有白費。”、“寶貝,你作文水平提升了很多。”從孩子的努力過程、思考方式上去表揚孩子,則更能激勵孩子不斷努力,克服困難,取得成績。
03、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
《終身成長》這本書給出了四個步驟:接受—觀察—命名—教育。把我們固定性思維展現的時候,逐漸教化成成長性思維。我們可以接受自己的固定型思維,但是我們可以觀察它一般什么時候來臨,給它取個名字,制定具體步驟,慢慢養成成長性思維。在我看來,成長型思維最重要的一點是在于毅力二字,遇到困難時我們有毅力堅持,有毅力克服困難;立的flag有毅力執行結束。
我們不怕遇到困難,而怕遇到困難就退縮的懦夫;我們不怕失敗,而怕一失敗就一蹶不振。擁有成長性思維,擁有毅力,才能勇往無前。
《終身成長》讀后感1000字 終身成長讀后感300字篇六
通過終身成長的學習,讓我們認識到成長是孕育一個成長性的思維模式,而這種思維模式的養成需要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努力,更是需要全社會的不斷熏陶,而不僅僅是個人,企業也是需要這種思維模式來保障自身的成長。
人是該終身成長,終身學習的,學無止境,做人是需要一輩子學習的,人格的成長也是無止境的。它談到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他肯定了我們每一個人兩種思維模式都是有的,但是某一個人某種思維模式占主導也是可能的或者是很普遍的。認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只相信天賦,自大或自卑,不停的證明自己給別人看等特質。
而成長型思維模式,則是認為人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培養,人與人的`差別微乎其微,擁有反脆弱心態,從失敗和挫折中學習成長,讓自己強大!還讓我們明白:這是不同兩個人的思維模式,也是同時存在于一個人的身體中的兩種思維模式,所以我們一定要不斷的學習修煉,去除固定型思維,讓成長型思維占據我們的內心,使得我們真正成為一名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
有沒有發現有我們的人有的能很快的學習和改變,而有的人則很難呢?這不僅僅是學習能力和方法上的事情,有的人心態開放,思想靈活,有的則是心態封閉,思想僵化,不容易吸收新的知識,這就是一種思維模式。在工作時我們的思維模式也要以成長性思維模式考慮問題。固定性思維只會沿用別人的經驗,無法提高自己的維修技能。
我們用成長性思維考慮問題,可以發現設備問題的多面性,維修設備時就能多考慮設備出現的問題,是如何發生的,發生問題時出現的前兆,如何去解決問題。
人有很重要的一個要求就是自我發現,自我成長,所來說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工具。在學習中自我發現、在學習中自我成長,只有我們作為企業的一員不斷的成長,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給好的發展提供動力。
《終身成長》讀后感1000字 終身成長讀后感300字篇七
人從一出生就是不斷學習的。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對一起都充滿了好奇,開始學習吃飯、走路、說話,問周圍人各種各樣的問題,并且期間會鬧出很多錯誤和笑話,我們卻依然興致勃勃。但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變得不一樣了?面對錯誤和挫折,有的人會勇敢面對,從批評中學習,但有的人只會逃避、不再努力。
原因在于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在我們小的時候在言談舉止中傳遞給我們什么樣的信息——如何看待自己?
人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傳遞出一個信息,而孩子對這些信息的敏感和關注程度又是非常驚人的。
比如,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或者老師跟孩子這么說:
“你學的真快,你真聰明!”“你太棒了,你根本沒有怎么看書就得了優!”
很多父母和老師認為,說一些鼓勵孩子的.話會讓孩子增強信心,但是孩子可從這些話中聽到另一種意思:
“如果我學東西不那么快我就是不聰明。”“我最好不要努力學習,不然他們會覺得我其實沒有那么聰明。”
卡羅爾·德偉克博士針對數百名學生進行七項實驗后發現:對孩子智力水平進行表揚,會損害他們學習的動力和表現。這其實就是在向孩子傳遞一種固定型思維模式:你的能力永遠不會變,而我正在對你的能力進行評定。
父母認為通過表揚孩子頭腦和天賦可以給予孩子持久的信心,但事實上卻起到了反效果,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立即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會為了掩飾自己糟糕的成績而選擇撒謊、欺騙。最后,雖然告訴孩子很聰明表揚他們的先天潛力,但卻讓他們感到愚蠢甚至做出蠢事。
卡羅爾·德偉克博士提出,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該避免對孩子的智力和才能做出表揚,而是應該對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學習、堅持不懈和有效的學習策略達到成就的這個努力的過程做出表揚。并且在跟他們談到其成就時,更傾向于表示自己欣賞和贊揚他們所付出的的努力和做出的選擇。這就是一種成長型的思維模式:你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人,我對你的成長很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