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名言警句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名句篇一
在我們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經過傳統文化的熏陶。那么我們成長路上必備的,我們就應該去傳承發揚他。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弘揚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名言佳句吧。
1.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學藝術遺產。——毛澤東
2.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毛澤東
3.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習近平
4.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習近平
5.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習近平
6.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習近平
7.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我們走出了這樣一條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習近平
8.文化的進步乃是歷史的規律。——約翰·赫爾達
9.文化開啟了對美的感知。——愛默生
10.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爾基
11.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12.文化雖然不像文明那樣具有地區的廣泛性,但是,它相應地和各個國家的每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具有更深刻的聯系。——森谷正規
13.在這富有歷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會,人類的文化應是多彩多姿的。——黑塞
14.不伴隨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將成為滅絕的文化。——邱吉爾
(一)區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優劣,有利于社會前進的腳步。
優:民本思想,商周時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荀子說:“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精神境界,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還有“位卑不肯忘憂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劣:推崇守舊,“天可變,地可變,祖宗之法不可變”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迂腐、官僚貴族欺壓人民、“君子憂道不憂貧”、抑制百姓通過商業或其它途徑謀求更多的物質利益。壓制個性,壓制自由思想,阻礙發展等
(二)以時代的角度,以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獨在他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崇高天倫。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精神。“仁者愛人”高尚道德。馬援馬革裹尸,霍去病“匈奴未破,何以家為”,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 功業抱負。“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閑桂花落,月靜春山空”,天人共鳴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塵莫及的。而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些長處,必將成為世界文化的極其珍貴部分。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會文明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嚴格地說,是在文藝復興之前才逐漸形成,是以資本主義文明為背景的。一個是封建色彩濃厚的文明,一個是資本主義色彩濃厚的文明,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后性,在許多方面存在著薄弱之處,但也不能一味否決,而在于能否取其精華。
(三)繼承、借鑒與創新,并主動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國今后文化發展必由之路。
文化的建設,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
主要是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一些高尚品質。但反對無限拔高。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時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時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辭,都是錯誤的。
這些年來,有些人看到周易、論語、禪宗等思想成果的價值,這本是一件好事。但盲目崇拜,極盡溢美之詞,那便走上了歧路了。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后,便反過來大力宣揚: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了,儒家文明重新復興是大勢所趨!中華文明是要復興,但并非要復興儒家文化,而是要建立科學、民主、崇高人的尊嚴和價值的新中華文化。
整個世界文化角度來學習,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長短,應該互相學習,才能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