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關(guān)山情歌曲篇一
抒情散文
推薦度:
寫景抒情散文
推薦度: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抒情朗誦稿件
推薦度:
抒情朗誦稿
推薦度:
相關(guān)推薦
道路兩邊,滿是翠綠,兒子一路興奮,一路問我,這山是什么山,這樹是什么樹,我不知道,所以沒有回答。但我知道這里每一座山,每一條溪流,每一棵樹,每一片云朵,都是散落在這大山深處的珍珠,是自然譜寫在我心底里的一首“情歌”!
上山的路,兒子和妻子不停的哼著小曲,也引的我詩性大起,不覺想起杜甫的好句:“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銀漢。鷗鳥鏡里來,關(guān)山云邊看。”這里的美好,古人已經(jīng)說盡,無須贅述。眼前盡是郁郁的綠,一山接著一山,除了天藍,再無雜色,我亦無雜念,只剩敞開心胸接納這眼前的美景了。
妻子穿著一身白色的運動衣,行走在我的前邊,在綠草茵茵中,好像一束純白的山花,很耀眼。在穹蒼翠綠間,我有時抬頭看云,有時抬頭看妻,看云時感覺自己離藍天很近,看妻時偶爾陷入過去的愛情里面。
我們的愛情產(chǎn)生在一個叫張棉驛的地方,妻子在那里教書,四周被群山環(huán)繞。那里的山,應(yīng)該和眼前的山一樣,都是關(guān)山的分支。
不便的交通,卻造就了山里最淳樸的人和風景。帶草帽放牛的老農(nóng),提竹籃挖野菜的女人,還有鋤地的漢子,休息的間隙唱一曲婉轉(zhuǎn)的花兒或是高吼幾句信天游,回聲在漫山遍野里隨風游蕩。
妻子是澆灌小花的園丁,每日帶著她的孩子,誦讀出課本上一個個音符,引得耕地的牛和老農(nóng)都駐足聆聽。我是過路的客,趁著朗朗的書聲,也被吸引,停留在山坡上,看紅瓦白墻的學校,看操場上砥礪的草,看遠處排排的青山,看山間隱約的人家,還有山頂上悠閑的白云。
那時那地便是人間最美的風景,與妻共同構(gòu)成一副畫冊,銘記進我的心里。于是跟隨夏日的`雨,冬日的雪,我做了山里的常客,日積月累,便把這山色人情請進生命里來,不再割舍。
后來妻調(diào)動了工作,去別處繼續(xù)園丁的生活,張棉驛我們也好幾年不再去,不知道那里的山和人是否安好,也不知道當年泥濘的小徑邊,親手栽種的月季花是否還如期開放,教室外的一窩燕兒,是否冬去春來,如期歸巢。還有許多值得記憶的事物,就像眼前這片草地里布滿的野花,一瞬間開遍了我的頭腦。
“日頭們出來者照(耶)山川,
照的是陰山(嘛)陽山?
尕妹妹鋤田者坐(呀)地邊,
照的是過路的少年。”
遠處牧羊的老人用他歌喉里的“花兒”擾亂了我思想的“花兒”,我想他年輕時,也在這芳草碧連天的地方,幻想或經(jīng)歷過一場屬于自己的愛情,所以到老時還意猶未盡,才唱的那樣沉醉,那般深情。
但愿在時光的淘洗中,所有愛情都會像風景一樣佇成永恒。
我和妻相互攙扶,行走在觀風景的路上,也行走在生活的路上,不管坎坷羈絆,或是爭吵埋怨,但總歸能堅持相守,到達路的盡頭。就像此刻,流散在關(guān)山不同角落里的花兒,雖然歷經(jīng)風雨,但依舊能開的燦爛炫目,嬌羞而不染俗塵的綻放生命的本真。
下山的路,兒子依然唱了一路的童謠,依然是妻走在前,我走在后,可我不斷回頭,去張望青山頂上那一抹余暉,去回望關(guān)山深處,我的愛情。
作者簡介
劉繼斌,80后,漢族,天水張家川縣城管執(zhí)法局干部。在大學期間有多篇詩作發(fā)表于校報《南國風》,并獲優(yōu)秀作者。工作之余,筆耕不輟,有散文、詩歌發(fā)表于《關(guān)雎愛情詩》《關(guān)山文藝》等。在2016年甘肅?省公祭伏羲文征稿中有作品獲優(yōu)秀獎。2017年,在天水市委外宣辦舉行的“為家鄉(xiāng)代言,為天水點贊”主題微文原創(chuàng)大賽中,兩次獲得優(yōu)秀創(chuàng)作獎,并獲2017年甘肅省公祭伏羲文征稿二等獎。
【本文作者:劉繼斌。(公眾號:拾穗cornfield)】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抒情經(jīng)典散文:關(guān)山情歌】相關(guān)文章:幸福情歌抒情散文
06-27
一小我私家的抒情歌散文
07-25
愛是一首浪漫的情歌抒情散文
07-05
蘆葦情歌散文
09-15
唱情歌散文
05-31
那首情歌散文
08-31
久遠的情歌散文
07-02
一個人的抒情歌散文
08-01
關(guān)山水長散文
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