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護理試題 護士資格證護理學基礎試題篇一
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是評價申請護士執業資格者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須的護理專業知識與工作能力的考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的護士資格證基礎護理學輔導資料,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約肌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而喪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尿失禁病人的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中需要掌握的。
1.心理支持
尊重理解病人,給予安慰、開導和鼓勵,幫助樹立排尿能夠恢復自行控制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2.減輕誘因
如壓力性尿失禁,應當積極預防和治療咳嗽等,盡量避免打噴嚏、大笑等腹肌收縮,腹內升壓的動作;
3.皮膚護理
經常溫水清洗會陰部皮膚,勤換衣褲、床單、尿墊等,定時按摩受壓部位,防止褥瘡的發生;
4.體外引流
必要時應用接尿裝置體外引流尿液;
5.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
(1)攝入適當的液體(2)訓練規律的排尿習慣(3)肌肉力量的鍛煉
6.導尿術
對長期尿失禁病人,可留置導尿管。
氧氣濕化瓶的清洗氧氣濕化瓶是吸氧過程中濕化氧氣必不可少的裝置,通常,濕化瓶內盛1/2-l/3清水。雖然濕化瓶內的水每天更換,濕化瓶也定期清洗消毒,但時間長了,瓶壁上還是難免出現很多水垢,既不美觀,又易使細菌滋生,我們以前曾用去污粉擦洗、8.4液先浸泡再擦洗,也很難將水垢徹底去除掉,且費時費力。現在我們改用潔廁凈清洗,省時省力清潔效果滿意。
方法:
倒掉濕化瓶內的水,從瓶口加入2~3ml潔廁凈,轉動濕化瓶,使瓶壁充分接觸潔廁凈,然后用清水清洗既可。若水垢多是陳舊性水垢,可稍加大用量,靜置2~3分鐘再用清水沖洗,沖洗干凈后再用8.4液浸泡消毒備用。
結果:
用潔廁凈清洗過的濕化瓶,干凈,透明度好,瓶壁無損壞。
(一)目的
1.清潔膀胱,使尿液引流通暢。
2.治療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
3.泌尿外科的術前準備和術后護理。
(二)常用沖洗溶液
生理鹽水,0.02%呋喃西林溶液,3%硼酸溶液,0.2%洗必泰,0.1%雷呋奴爾溶液,2.5%醋酸。
(三)用物
全套導尿用物,膀胱沖洗器(包括沖洗瓶、連接橡皮管、丫形管),沖洗液,別針,調節器2個,輸液架。
(四)操作方法
1.依導尿術插入導尿管,并按留置導尿管法固定導尿管。
2.倒溶液于沖洗瓶內,掛于輸液架上(瓶底離床沿60cm)。連接沖洗裝置各部(丫型管的.兩個分管,一接引流管,另一接導尿管,主管連接沖洗管),將橡皮管用別針固定于床單上。
3.沖洗前,使膀胱排空,然后夾緊引流管,開放沖洗管,使溶液滴入膀脫,滴速一般為40-60滴/分。待病人有尿意時(或滴入溶液200-300ml后),夾緊沖洗管,打開引流管,將沖洗液全部引流出來,再夾緊引流管,按需要量,如此反復沖洗。引流時,丫形管須低于恥骨聯合,以使引流徹底,每天可沖洗3-4次。
(五)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醫源性感染。
2.寒冷氣候,沖洗液應加溫至38-40℃,以防冷刺激膀胱。
3.沖洗時,注意觀察引流液性狀,出現鮮血、導管堵塞或病人感到劇痛不適等情況,應立即停止沖洗,報告醫生。
人工取便法是用手指取出嵌頓在直腸內的糞便,由于較長時間的便秘,大量的糞便便瘀積在直腸內,加之腸腔吸收水分過多,而便糞便形成糞石,久之嵌頓在腸內,經灌腸或通便后仍無效時,可采取人工取便法以解除病人的痛苦。
(一)用物
治療盤內備無菌手套1只,彎盤,橡膠布及治療巾各1塊(或一次性尿布墊),肥皂液,衛生紙,便盆。
(二)操作方法
向病人說明目的,消除緊張、恐懼心理,以取得合作。囑病人左側臥位,右手戴手套,左手分開病人臀部,右手食指涂肥皂液后,伸入直腸內,慢慢將糞便掏出,放于便盆內,取便完畢后,給予熱水坐浴,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記錄。
(三)注意事項
1.動作輕柔,避免損傷腸粘膜或引起肛門周圍水腫。
2.勿使用器械掏取糞便,以避免誤傷腸粘膜而造成損傷。
3.取便時,注意觀察病人,如發現其面色蒼白、出冷汗, 疲倦等反應,必須暫停,休息片刻后再操作。
附:口服甘露醇清潔腸道法
原理:甘露醇為高滲溶液,在腸道內不被吸收,造成高滲環境而促排便,并從腸粘膜中吸收大量水分,使糞便變稀易于排出。
方法:手術前一天下午15~16時口服20%甘露醇250ml,加等量溫開水一次服完。
優點:①此法可減輕繁瑣的護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又避免多次灌腸給病人帶來的痛苦。15時服藥后到22時多數停止排便,不影響當夜睡眠。②腸道排空良好,有利于手術操作,術后病情恢復較快。③藥價低廉,藥源易取,方法簡便,安全有效。
(一)目的 常用于急救時作加壓輸液、輸血或采集血標本。
(二)部位 股三角區,在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劃一聯線的中點為股動脈,股動脈內側0.5cm為股靜脈。
(三)用物 注射盤內10ml或20ml無菌干燥注射器、紗布、試管。
(四)操作方法
1.病人平臥,下肢伸直略外展,局部常規消毒,待干。
2.術者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然后于股三角區捫股動脈搏動,或找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聯線中點的方法作股動脈定位,再消毒穿刺點及術者手指,并用左手手指加以固定。
3.右手持注射器,針頭和皮膚呈90度或45度角,在股動脈內側0.5cm處刺入,見抽出暗紅色血提示已達股靜脈,固定針頭,根據需要采取血標本或注射藥物。
4.抽血或注射畢,局部用無菌紗布加壓止血3-5分鐘,確認無出血,方可離開。清理用物。
(五)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防止感染。
(2)抽出為鮮紅色血液,即提示穿入股動脈,應立即拔出針頭,緊壓穿刺處5~10分鐘,直至無出血為至。
s("content_relate");【最新護士資格證基礎護理學輔導資料】相關文章:
最新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備考要點
05-25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考點:護理學
11-13
護士資格證《基礎護理學》精選筆記
08-14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輔導
08-13
護士資格證基礎護理學復習輔導
05-12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章節習題
08-13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專項試題
08-12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備考資料
08-13
2018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復習
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