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他們存在過韓劇劇情篇一
總有那么一群人,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地重復著他們已經堅持著許久的動作,從來不求揚名,求得問心無愧足矣!別人笑話他們傻,他們也只是淺淺一笑,反詰道:“你懂個啥?”仍不顧庭前花開花落,天外云卷云舒。
當然,他們只是蕓蕓眾生之一,但他們并沒有被流逝的歲月和現實的社會磨蝕掉自我之本性——這是中華之幸!他們堅守著道德、善良與愛的底線,日復一日,從未言棄。央視一年一年地收集他們的事跡,我不禁深思:
社會契約之下,他們的存在讓誰汗顏?
俗話說:“人以信義立身。”可見在傳統美德中,信與義是為人處世的兩大基本原則,退伍軍人陳俊貴就十分清楚這一點。自從那場奪走了戰友生命的可怕的風雪呼嘯過后,為著戰友的囑托,他癡守天山三十載,不顧人間冰雪寒,誓與戰友生死相依——為的不只是兩個犧牲的戰友,而是一群碧血丹心的烈士。這不僅是小我的守信講義,更是心懷大我的俠骨柔情。天山之巔依舊白雪皚皚,他巋然不動如山上的青松,以永不褪去的蒼翠青色,為曾經的伙伴帶去人間的溫暖;凜冽的寒風掠過輕薄的雪堆,陣陣的松濤就是他向戰友低聲訴說著堅守信義的癡念。——像方俊明,像黃旭華——如此,焉得不使那口是心非之人汗顏?
曾經,我們都與社會締結了契約,并承諾永不反悔并身體力行。但隨著歲月的流逝,棱角被一點一點磨平,我們便開始做一些曾棄如敝履的事并泰然處之,慢慢地違背了社會契約,就連自己何時成為背信棄義之人也渾然不覺!對于心中所執有的信念,我們都曾許諾要不變初衷,可又有多少人能像他們那樣,心甘情愿地為心頭所愛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呢?并且不求名揚天下,只求問心無愧、善始善終呢?
信義之間,殘留著眾多的喪家犬。如今,面對他們,這些喪家犬還不該感到汗顏而驚惶嗎?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從而履行社會契約,因此我們就負上了職責。面對職責,他們的存在,讓失職失節者汗顏。因著那份恪盡職守的信念堅守在山間的門巴女兒格桑德吉,用自己青春的肩膀承載孩子們質樸真誠的求學夢,用雙手在幫辛鄉的山頭放飛了一只又一只羽翼豐滿的鳥兒,借此她能真切地體會到“教師”一詞是何等的神圣莊嚴。亦如98歲仍留在工作崗位上的胡佩蘭老人,秉承“救死扶傷”的醫者誓言,消弭緊張的醫患關系,安撫患者的心靈,默然一生淡然離去。還有那位辦起事來“一不要錢二不要命”的村主任段愛平,勤懇之下深得民心,做成了一個真正的官。
各人崗位不同,職責也不同,行事方式更不同。有人位高權重卻一朝頹然為人不齒,有人暗淡平凡卻歷久彌堅受人敬重。其實,切實辦事比任何客套的華麗詞藻都來得實在,不是嗎?
而今放眼望去,有些官員手拿俸祿卻不思進取,不做人民的公仆,偏要做社會的寄生蟲。——這般失職失節的人,在恪盡職守的他們面前,還不該感到汗顏嗎?
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闖出一片天地,逐漸積累了財富,就下來就是對財富的應用問題了。有人一擲千金,有人精打細算,劉盛蘭老人卻將手頭的錢財全都用于資助失學的孩子——盡管自己的生活也是捉襟見肘。他節衣縮食,最大的日常開銷就是買報紙,借此了解孩子們的現狀。為了最大程度地幫助孩子們,他堅持到了九秩之年。他的健康每況愈下,信念卻不為動搖,逐漸模糊的記憶里仍記得孩子們的笑容與歡欣。同白芳禮老人所做的那樣,他寄出的每一筆款項都是面向社會的問卷,所有人都該審視自我:時代在發展,我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面對執著而慈祥的老人,我們又是否感到汗顏?我們何時也躋身蛀蟲一列,心安理得地忽視那些彌足珍貴的人和事?
我們都與社會締結了契約,都承諾永不違背并身體力行,但不是每個人都選擇堅守,也不是每個人都選擇放棄。總有一群人,一如既往地重復著他們堅持許久的動作。他們默然無聲,把善與愛的花種灑在人間,讓它們悄然開放;他們身列平凡之輩,卻行事真誠為人,他們那偉大的心靈勝于價值連城的寶珠。
平凡和偉大,矛盾而又協調地在他們身上并存。
天外風起云涌,我仍在沉思:
社會契約之下,他們的存在讓誰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