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 心得篇一
作為對中國新疆歷史的完整梳理和影像表述,該片首先有著極強的政論性,從政治上統攝和把握全片,觀點鮮明、力透紙背。《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分為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文明融合史4個專題,每個專題制作上下兩集,8集內容從不同方面闡明了全國各族人民高度認同的一系列重要觀點:新疆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秦漢以來就基本形成了多民族大一統的格局;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多種宗教并存的地區,促進宗教關系和諧是新疆穩定繁榮的歷史經驗;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華文明沃土,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紀錄片是公共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以立場、觀點的科學性、正確性,駁斥了種。種歪曲中國新疆歷史的謬論,澄清了長期以來在一些人頭腦中存在的錯誤認識。
政論性文本講求論據充分、用事實說話,要依托新疆地區悠久的歷史發聲,讓歷史告訴未來,必須建立在對相關史料細致的發掘、梳理和展現之上。作為歷史文化類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中所體現的厚重、翔實的史料性尤其值得稱道。
該片采訪了數十位國內外權威的歷史學者和考古專家,通過200多件文獻資料、考古成果以及實地拍攝的90余個文化遺址和歷史建筑,描繪出了新疆地區在中華文明大視野下的歷史脈絡。據了解,在片中出現的眾多文物中,藏于國家圖書館的《清乾隆內府輿圖》、2019年在新疆尉犁縣考古發掘的唐代安西都護府軍鎮遺物、新疆吐魯番吐峪溝唐代佛教壁畫等均系首次在熒屏上亮相。在紀錄片中,學者專家們對這些寶貴史料的展示和詮釋形成了有力的證據性剪輯,構成了真實、客觀、可信的歷史敘述結構。除了中國的學者外,還有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西方知名專家學者在片中受訪講述,這使得全片的思想觀點尊重史料、立足事實,且具有國際化、多元化視角,因而避免了說教感,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和跨國界、跨文化的傳播力。
紀錄片是對事實的創造性處理,是一種以真實性為基礎的藝術化表達。如果缺乏藝術性,就會“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高度注重影像的藝術性呈現,格調大氣、制作考究、畫面精美,使觀眾能夠在審美的愉悅中拓展眼界、增長知識、感悟思想。事實上,歷史文化類紀錄片主要涉及過去時態、完成時態,影像資料的缺乏,使得畫面呈現存在較大的難度。但《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并未過多采用當下流行的情景再現的方式,而是以一種“雜糅美學”的創新形態來增強藝術表現力。具體而言,該片運用了實地拍攝、寫意鏡頭、情景再現、電腦動畫、微縮景觀等多種表現方式,以實景呈現為主,集紀實美學、戲劇美學和技術美學為一體,有著很強的視聽沖擊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文物、遺存均為靜態,攝制組大量運用了延時攝影濃縮時間造成光影的變幻流動,使靜態之物在視覺上也能具有動態性和述說感。這些匠心獨運的細節,從藝術層面強化了影像文本所承載的觀點和史料的感染力。
該紀錄片的播出有利于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內各族群間的理解和認同,亦有助于搭建國際對話和交流的橋梁。期望兼具政論性、史料性和藝術性的《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能夠廣為傳播,在對內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對外廓清事實、正本清源上起到積極的作用。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 心得篇二
新疆的天山上有一座博格達峰,那里雖終年積雪不化,卻是個景色秀麗的地方。山與山之間有一些美麗的山谷,山谷里有美麗的天池,也有引人注目的花草樹木。看著這些植物,你會感受到他們蓬勃的生命力,會感覺自己也充滿力量。
如果你去天山天池旅游,你能看到高峰覆蓋著冰雪。山峰附近是美麗的天池,天池的面積是4.9平方千米,最深的地方大約是105米。據說,博格達峰是天然的高山固體水庫,也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
到天池風景區的時候,我看到它的門是用石頭做的,上面寫著:天山天池。這里的山峰高聳入云,天池的水也清的像鏡子一樣,邊上的花草樹木在風的吹拂下跳起了舞。這里還有很多小池塘,池塘的水清澈見底,游人能看見下面有很多彩色斑斕的小石子,里面的小魚也會探出頭來跟人打招呼。哈!是不是很神奇!
這里的空氣很清新,山谷里到處都是鳥語花香。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很聰明、勤勞,他們在這些小小的土地上開墾天地,創造了這樣美好的生活。
這里居住著許多民族:漢族,哈薩克族,塔塔爾……走在路上,你能看見哈薩克族的奶奶們在給小孩子做衣服,哈薩克族的人很會做吃的,像奶疙瘩,酥油,酸奶,牛奶……這些食物都是對身體有益的,看起來很好吃。哈薩克有一些風yu,比如“姑娘追”騎馬等等。這些都是新疆的傳統。在新疆,這樣美麗的地方還有很多,除了博格達峰,還有新疆伊犁,特克斯,那拉提,尤其是鹿角灣……
同學們,你們感受到新疆的美了嗎?剛到新疆的我一看到那里的美景,我就情不自禁的自言自語:這里真美,新疆真美,博格達峰真美!
有機會,你也來一睹這里美麗的景致吧!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 心得篇三
暑假里,我們一家三口人,一起討論去哪玩,我們最后決定去新疆。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新疆。真令我大開眼界。因為,我看見了因“一池濃墨沉硯底,萬木長豪挺筆端”而聞名的天池,為它而驚訝。天池的水和周圍的雪山合起來像個美麗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藍藍的天空令人神往,難以想象的美麗。要離開天池的我還依依不舍地在媽媽的催促下,才帶著無限的留戀,慢慢地離開了。
離開了天池,我們來到了“死亡之海”------沙漠。我看見前面有一群駱駝,他們身上都掛著鈴鐺,在無邊的沙漠里發出動聽的響聲,在沙漠里回蕩。我要邊上的新疆阿姨幫我騎上了駱駝。上去后,我們騎著駱駝向沙漠的深處走去。走著走著,我們就看不到進來的入口了。沙漠真像遼闊的大海。從這里,我終于體會到了“死亡之海”的含義了。
我們和遼闊的沙漠告別之后,來到了著名的火焰山。這里就是孫悟空唐僧師徒遭到困難的地獄。我聽說如果穿布鞋來的話就糟了,那他的腳就會被燒傷,因為地面溫度太高了。當時,熱得我們汗如河流。從整體上看,火焰山像一大盆燃燒的大火,仿似一座山被燒紅了。火焰山寸草不生。我們幾乎是每過一分鐘就喝一口水,游玩一圈后,一瓶水都不夠了。這就是夠熱的火焰山!
我們之后又去了葡萄溝。吃一顆葡萄又吃一口蜂蜜。還有哈密瓜,西瓜,加什瓜……到處都是瓜果飄香。
這就是我國的新疆------美麗而又神秘的新疆,我為它感到自豪!多么令人難忘的新疆啊,這次的新疆之旅,猶如夜晚中那顆明亮的北極星,永遠在我記憶的長河里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