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美術教案反思大班篇一
2、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1、每人配有1份分別用紅、黃、藍水彩顏料著色的洗潔凈、一根吸管。
2、范畫:泡泡畫一張。
3、錄音磁帶一盒(錄有“吹泡泡”的音樂)活動過程1、玩吹泡泡游戲,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小朋友看,老師在干什么?”(吹泡泡)“我用的是什么顏色的`水在吹泡泡?”(紅顏色)“你們看這里還有什么顏色?”(黃顏色、藍顏色)老師分別用黃色、藍色吹泡泡。“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吹泡泡的游戲,好嗎?”(好)(放錄音)幼兒玩吹泡泡游戲,老師提醒幼兒用各種顏色來吹一吹,并注意引導個別幼兒用正確的方法來吹泡泡。
2、欣賞范畫,引起幼兒作畫興趣。
“小朋友看,老師還能把吹的泡泡放到紙上變成了一幅好看的泡泡畫呢。你們想把吹的泡泡變成泡泡畫嗎?”
3、提出要求,幼兒作畫。(放錄音)(1)要求幼兒要用三種顏色作畫。
(2)鼓勵幼兒把空白紙畫滿。
(3)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4、講評: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畫的泡泡畫像什么。
5、活動延伸:
(1)帶領幼兒到室外太陽下玩吹泡泡游戲。
(2)音樂游戲《吹泡泡》。
美術教案反思大班篇二
1.嘗試用添畫的方法將果實圖形變成不同的造型。
2.能大膽想象,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想法。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1.畫有蘋果、香蕉、梨、花生等果實的方形紙若干。
2.果實造型畫,水彩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一)談話導入
1.提問幼兒:現在是什么季節?會有哪些果實?
2.觀察果實,啟發幼兒想象。
請幼兒觀察各種不同的果實,說說它們都像什么?,還能把他們變成什么呢?(如:香蕉變成小船,橘子變成太陽等。)
(二)師幼作畫,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1.教師與幼兒一起作畫,有以果實為輔的變形畫,也有以果實為主的變形畫。
2.啟發幼兒說出:果實都變成了什么?你還想把他們變成什么?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
(三)用添畫的方法進行果實造型
1.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果實圖片,進行添畫造型。
2.教師觀察、指導,鼓勵幼兒根據果實的特點,大膽想象、添畫。
(四)作品展示
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同伴作品中的創意。
(五)活動延伸
教師與幼兒一起用創作的作品裝飾自己的活動室。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