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火車的故事》教學反思與改進 小火車的教案反思篇一
自1825年英國工程師斯蒂芬森發明并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臺能使用的蒸汽機車正式運行到現在,不過100多年的時間,已經發展到了現代化的磁懸浮火車。這是震撼世界的科學創舉。
本文是一篇介紹火車種類的常識性課文,分別向我們介紹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火車、磁懸浮火車以及火車的提速、修建青藏鐵路等有關我國鐵路建設的事情,展現了我國鐵路建設迅速發展的大好形勢,借以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在《火車的故事》的教學過程中,我重點體現“以讀為本”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讀。
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通過讀,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在學習本文第三自然段時,我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先讓學生們自己閱讀第三自然段,然后提問:本段講了哪幾種火車,你認為哪一種火車好?好在哪里?根據學生的回答寫出板書:蒸汽機車、電力機車、磁懸浮火車。接著問:那么你還知道有什么樣的火車?給大家介紹介紹?最后試問大家你能向小介紹員一樣把第三自然段的內容有感情地讀出來嗎?比一比,看看誰讀的有感情,這時,很多同學讀了一遍又一遍呢!然后應用多媒體把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磁懸浮火車的樣式和它們的性能介紹給孩子們,讓孩子們更詳細、更徹底的了解課文中幾種不同的火車。
學生們對于火車這種熟悉的事物是很有感情的,今天上了這一節課,他們對于火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獲得了更多有關火車的知識,特別是磁懸浮火車這新穎、飛速的新鮮事物更讓大家感興趣。于是我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自行設計一列新型火車,然后畫下來,孩子們有的給自己的火車設計了美麗的外觀,有的給火車設計了舒適的內部構造......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多么的神奇,是多么的不可估量。
《火車的故事》這樣的常識性課文,需要老師做大量的補充,才能提升其趣味性,否則便會十分枯燥乏味。今天我如果不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們就不能這么清楚地看到各式各樣的火車,教學效果就不能達到如此的效果。
s("content_relate");【小學《火車的故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反思
09-10
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的教學反思
10-18
小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蘋果種子的故事》
10-10
小學高段英語閱讀教學的再次反思
08-31
小學英語單詞教學反思范本
08-03
對小學高段英語閱讀教學的再次反思
07-31
地理考試的教學反思
10-22
《特殊的考試 》教學反思
10-18
淺談中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銜接教學反思
11-13
加強英語單詞的記憶小學英語教學反思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