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小學課文《撈鐵牛》 撈鐵牛課文原文插圖大全

2023年小學課文《撈鐵牛》 撈鐵牛課文原文插圖大全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26 20:52:27
2023年小學課文《撈鐵牛》 撈鐵牛課文原文插圖大全
時間:2023-04-26 20:52:27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課文《撈鐵牛》 撈鐵牛課文原文插圖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朗讀課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科學道理。

2、熟讀課文,自主、探究,抓住主要內容。

3、學文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重點]

弄清懷丙和尚在撈鐵牛前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打撈上來的。

[教學難點]

學習“抓住主要內容”,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搜集與文中內容有關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撈鐵牛”。(板題)

二、課件展示“事情的起因”,對比引入重點: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鐵牛下沉的原因。下面,老師將向全班公開招聘“小小解說員”一名,誰愿意報名?請你一邊看著畫面,一邊為畫面配上解說詞。(邊放邊配)[師評價:感謝解說員的精彩講解。]

師:是啊,拴浮橋用的八只巨大的鐵牛陷入了河底的淤泥里。此時此刻,你們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把鐵牛撈上來)

2、聰明的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生介紹想法)

3、師:各位未來的工程專家,你們真可謂是足智多謀、聰明過人。老師相信,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你們一定會快速、省力的把鐵牛撈上來。不過,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宋代,在那個科技極其落后的年代里,在沒有任何機械設備的幫助下,卻有人能撈起鐵牛。他是誰?(板書:懷丙)他是怎樣辦到的呢?

三、抓住重點內容,集中學文:

1、師:好,歡迎大家乘坐時空機。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向宋朝河中府城外的鐵牛下沉地出發。“嗚——”目的地已經到達。請馬上走進課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詳細了解懷丙和尚在打撈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以及他是怎樣指揮打撈的?

2、敢不敢與你的小伙伴一起“挑戰三星”?[課件出示:挑戰三星]

3、請從a、b兩組中自由選擇你們最感興趣的一組,共同研究、解決。

四、學生合作后交流:

1、師:請a組同學先來接受挑戰!將你們的合作成果與大家共享。

2、一組匯報:

教師指導讀中概括:“我從哪一句做了解到這句講的是第一項準備工作。提綱可以列為什么。(瞧,你的概括能力多強!)(相機板書)

3、師:準備工作果真與文中描述相同嗎?請看屏幕。[播放課件:準備工作]

教師評價:a組同學依靠集體的智慧,共同學懂了“準備工作”部分。你們真棒!老師獎勵你們三顆星。[播放課件]相信b組同學也不甘示弱,一定會為大家帶來驚喜。

4、二組匯報:

分句讀后抓重點詞,講明原因。[播放課件,邊放邊加上紅點] 個別讀。

師:鐵牛即將開始打撈了!請馬上光臨打撈現場。老師將繼續招聘1名“小小講解員”,為我們進行現場講解。(邊講邊放)

(親愛的觀眾,請屏住呼吸,千萬不要眨眼。懷丙馬上就要開始打撈啦!只見——。讓我們一起為他歡呼吧!)

師評價:二組同學果然為我們帶來了一份驚喜。你們真了不起!老師也獎勵你們三顆星。[播放課件]

五、學懂兩部分后,合而為一,整合思路:

師:同學們,你們憑借自己的努力,伙伴的合作,了解了懷丙在打撈前做了這些準備工作,以及他具體是怎么指揮打撈鐵牛的,那么,關于這兩部分,你還有什么疑問?

(可能性有:

學生提問:懷丙和尚在撈鐵牛時,為什么不直接打撈,而是費盡心思,做那么多煩瑣的準備工作呢?老師也有同樣的疑問。

學生若提不出,教師便問:老師此時卻產生了一個疑問,你們能幫我解決嗎?)[課件出示:討論]

六、總結全文,將情感集中再現:

同學們說得對。就這樣,懷丙用同樣的辦法,把八只笨重的鐵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來。[課件出示:夸一夸]現在,你最想用什么語言來夸夸懷丙?夸夸古代勞動人民?夸夸中國人民呢?

七、作業超市: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不僅一起學到了許多知識,而且,老師還從你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為了感謝大家,老師帶你們去作業超市逛逛。[播放課件:作業超市]

[板書設計]

撈鐵牛

準備工作 打撈經過

潛水摸牛 泥沙減少

船裝泥沙 船身上浮

并船搭架 繩子繃緊

粗繩拴牛 鐵牛上拔

《山溝里的孩子》

教學目標:

1、 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語句體會山溝里的孩子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2、 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段落結構,能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

3、 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最后兩段的意思,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4、 感受本文語言生動,并前后照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 抓住重點語句體會山溝里的孩子學習的艱難,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最后兩段的意思,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初步感受山溝里的孩子的生活

1、 告訴老師今次返校你是怎么來的?爸爸、媽媽給你帶來什么好東西?

2、 可是,在遙遠的山村,卻有著這樣一群孩子,讓我們走進大山,去認識他們。

3、 播放課件

二、板書課題:山溝里的孩子

三、自讀課文:

1、 出示課件:讀書小建議:(⑴、認真讀課文,做到字字響亮,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⑵、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做到句句通順。)

2、 檢查朗讀:接讀課文,其他同學仔細聽,朗讀的同學是否把每個字都讀正確,把每句話都讀通順了。

3、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這些山溝里的孩子是一群怎樣的孩子?

4、 集體交流:板書(愛學習的、辛勤刻苦學習、上學不容易、樂觀可愛??)

四、深讀課文,體會山溝里的孩子的辛勤、刻苦

1、 出示讀書建議:(

1、默讀課文,劃出感動你的句子,然后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 學生讀課文,談感受

3、 集體交流,感情朗讀課文

第一組:(

1、孩子們走過這座山,翻過那座山,背著書包上學校去。

2、孩子們走過那座山,翻過這座山,背著書包上學校去)板書:路遠、難走、危險

第二組:(

1、野葡萄由黑變綠了??由黑變紅了。

2、山楂果由紅變黑了??由藍變黑了。)板書:時間長

第三組:(

1、遠遠近近,腳步匆匆,初升的紅日擁抱著他們。

2、遠遠近近,說說笑笑,業務籠罩著他們。理解“籠罩”)板書:樂觀、可愛

4、 小結:你覺得,山溝里的孩子求學的路是怎樣的?如果讓你選擇一個顏色來形容,你會用什么顏色?為什么?(黑)

5、 讓我們再次去看看這些可愛的孩子們艱苦的求學之路吧。聽讀課文,閉目想象畫面。

6、 如果,這群孩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會對他們說些什么?

7、 讓我們懷著對他們的敬佩,再讀一讀這些句子?

過渡:條件這么艱難,孩子們為什么還要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常年如一日的堅持呢?

五、學習課文6、7段

1、 孩子們為什么要這樣辛勤刻苦的學習?用書中的句子來回答。

2、 理解“金鑰匙”“尋找金鑰匙”

3、 所有的有良知的人們都希望這些孩子們能找到而且相信他們也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燦爛的黎明,我們在怎樣理解課文中的“理想的燦爛的黎明”呢?

4、 回頭再讀句子“遠遠近近,腳步匆匆,初升的紅日擁抱著他們。天空中亮起了一盞燈,哦,那是月亮喲,他把清輝灑向山野,詔令了孩子們回家的路。”你的心中又會有怎樣的感受?

六、拓展課文:

將來的他們會怎樣?將來的山村又是怎樣?(課件:長大后的大眼睛、小鐵蛋、希望小學)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會寫7個要寫的字;

(2)了解大自然的語言,領略大自然的神奇,體會用平實,通俗有趣的語言。解釋、介紹深奧的大自然知識的特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掌握朗讀的節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感情朗讀、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理解內容,在交流、質疑中深入學文。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學生探索、研究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領略大自然語言的神奇,激發探索大自然語言的興趣。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是如何運用平實,通俗有趣的語言解釋、介紹深奧的大自然知識的。

教學過程:

(一)利用直觀手段激趣引入

師:課件播放秋葉紛紛落下的畫面,問,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見黃葉飄落在地上。

師:看見黃葉飄落,你知道了什么?

生:看見黃葉飄落,我知道秋天到了。

師:課件播放雷電畫面,問,你在圖上又看到了什么?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我看見雷電,知道要下大雨了。(課件:要下雨了))

師:黃葉飄落,預示著秋天來到了人間。天空烏云密布,預示著要下大雨了,這些都是大自然特有的語言。在大自然中,這樣的語言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歌。(板書:大自然的語言)

(二)認識生字,練習朗讀。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標出這首詩有多少個小節,把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

2、學生自由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3、采用不同的形式認讀、記憶生字詞。

4、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大自然中誰的語言。(生答,師板書:白云、螞蟻、蝌蚪、大雁、大樹、大魚、三葉蟲化石)

5、小組交流內交流,你最喜歡哪種語言,為什么?

(三)有感情朗讀,理解課文

1、學習第二小節、第三小節

(1)請生讀第二小節,其余的孩子一邊聽一邊思考,白云會對我們說些什么?(白云飄得高高,明天準是晴天)

(2)太陽出來了,你們的心情怎樣?(很高興)

(3)請生讀第二小節

(4)換詞練習:“準”可以換成哪個詞?(肯定、一定)

(5)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小節。

(6)如果天上不是白云,而是烏云,那烏云又會告訴我們什么呢?(出示課件:你看那天上的烏云,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烏云壓得低低,明天準是雨天)

(7)小結:孩子們,我們都知道了白云高飄明天準是晴天,烏云密布明天準是雨天(8)書上還有哪種自然現象在寫天氣的變化,生:螞蟻搬家要下雨。

(9)請生讀第三小節

(10)這里的“也”能去掉嗎?為什么?

(11)用 “也”說句話?

(12)指導朗讀第三節。

(13)課件出示諺語,補充積累知識。

(14)小結:白云高飄、螞蟻搬家預示著天氣的變化。板書:天氣變化

2、學習第四小節、第五小節

(1)請生讀第四小節。其余孩子思考:蝌蚪會說什么?

(2)那水里的蝌蚪像什么?

(3)找到詩歌中寫蝌蚪的句子,讀一讀。了解比喻句。

(4)蝌蚪除了像逗點,還像什么?

(5)比較句子,理解反問句。

(6)了解擬人句(寫著)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四小節。

(8)學習第五小節,理解省略號的用法。

(9)指導朗讀第五小節。

3、學習第六、七節。

(1)你知道樹的年齡嗎?

(2)學生動手畫樹的年輪。

(3)理解魚鱗的年輪。

(4)指導有感情地讀第六、七小節。

4、學習第八小節。

(1)自讀第八小節提出不懂的問題。

(2)結合課件講解(課件示三葉蟲)

(3)根據三葉蟲化石我們可以推測幾千萬年前的地質情況。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八小節。

5、學習第九小節。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覺得大自然的語言怎么樣?課文是怎樣贊美大自然的語言的?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贊美大自然的話。

(3)什么說“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 “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發現”?

(4)那怎樣才能發現大自然的語言呢?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九小節。

四、拓展訓練,啟發想象。

1、出示課件,讓學生仿說一小節詩。

2、學生動手寫作詩。

五、板書設計: 大 自 然 的 語 言

白 云 螞 蟻 天 氣 變 化 蝌 蚪 大 雁 季 節 變 換

大樹 大 魚 推 算 年 齡 妙不可言 三 葉 蟲 化 石 推 測 地 質 這些語言預示著天氣在發生變化。

《信》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2、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實感的表露,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

3、了解詩的結構,體會詩的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激發學生的寫信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能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激發學生的寫信熱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板書信齊讀課題。

師:我們讀過巴金爺爺給家鄉孩子的信,讀過少先隊員送往小木屋的信,今天我們再來讀一首詩――《信》。

(二)讀一讀

1、自讀。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讀通句子,注意生字讀音。

2、評價讀。指名朗讀詩歌,同學評議。

3、個性讀。生:老師,我發現這首詩很有意思,“替雛鳥給媽媽寫,讓媽媽快回巢,天已經黃昏。”“替花朵給蜜蜂寫,趕快來采蜜,花已姹紫嫣紅。”樣式都差不多,我也會這樣寫。

師:是嗎,大家也有信心當小詩人?

(三)編一編

學生編詩。老師打開屏幕文檔,把學生的作品打出來。

生:替花朵給蝴蝶寫,趕快來跳舞,我們已經搭好了舞臺。

生:替小鳥給人類寫,歸還我們的家園吧,我們需要森林。 生:替樹給鳥寫,快來安家吧,我已長得枝繁葉茂。 生:替樹給樹寫,涼爽的風來了,讓我們共同高歌吧。

師:好,讓我們來讀讀自己的詩歌。學生讀屏幕上的作品。 師:讓我們也加個開頭和結尾吧:(借用課文的開頭和結尾)

(四)議一議

師:剛才讀我們自己的詩,有什么發現?

生:同學們,我發現我們還能寫很多這樣的小詩,所以,“替樹給樹寫,涼爽的風來了,讓我們共同高歌吧。”這一小節末尾應該用“??”而不應該用“。”

生:我覺得這個“??”應該放在這一段下面,而不是這一句后面,因為后面省略的是很多段詩歌,而不是一句話。

生:同學們,課文里也應該這樣改一改,應該在“替云給云寫,愿變成綿綿春雨,替樹給樹寫,愿連成無邊的森林。”這一段后面加“??”。

生:我們發現第一段很重要,告訴我們寫信要用紙和筆、手和心。 生:用紙和筆、手寫信我能明白,用“心”我可不明白。

生:我來告訴你,用心就是用心想,寫信的時候寫出好的詞語和句子。 生:用心就是要思考,寫出自己的心里話。 生:用心就是要表達出自己心里的感情。

師:真好!我們寫信的時候就要用心,表達出自己的感情。 板書:用心用情

生:老師,我還發現這一段有一個特殊的標點,它就像一條引線,引出了下面的詩歌。師:它叫破折號,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生:對,還有延長聲音的作用,以前我們見過它。

生:課文最后也有一個標點,是“??”表示省略了一些。 師:對,課文最后的“??”表示省略了什么?

生:表示省略了給自己寫的信。因為“給自己,我也要寫一封封信。” 生:表示省略了自己給別人寫的信,因為“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緊緊??”

沒有交代信的具體內容。 獵人:

我是一只孤獨的小鳥,尊敬的獵人呀,請你不要打鳥打動物了。

有一次,我的姐姐和她的戀人在枝頭對歌,姐姐正沉浸在幸福之中時,你在背后打了一槍,姐姐的戀人就落下了枝頭,沒過幾天,我的姐姐也悲傷而死。

還有我的弟弟和父母,我的父母在教弟弟飛翔,父母一下子被打落,弟弟正在自由自在地飛,也被你打死了。

獵人啊,很多動物對人類有益,你卻把它們打死,獵人啊,請你以后不要再傷害動物了。

一只孤獨的小鳥

(五)交流自己的作品。

課后延伸:背誦課文,仿寫詩歌。

平移和旋轉

教學內容:平移和旋轉——平移現象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18、1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和實例,感知平移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讓學生經歷運用圖形來描述平移現象的活動過程,發展抽象思維。

教學重難點:

能夠熟練掌握平移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什么是平移現象,你能舉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運動?

復習:觀察鏡子中的影像與實際物體的不同?

二、引入新課 1.平移的概念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物體的運動,如纜車滑行、國旗徐徐上升、直升機螺旋槳的旋轉以及小風車旋轉等基礎上理解。這些運動是不同的,可分為平移和旋轉。今天我們重點學習習近平移。

什么樣的運動是平移呢?

物體或圖形在直線方向上移動而本身沒有發生方向上的改變,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現象。平移不僅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還可以斜著平移。

2.平移和旋轉的特點

平移的特點:做直線運動。

3.學生試著用學具做平移動作

4.判斷平移的方向

最主要的是確定原圖的位置,虛線圖形為原圖,實線圖形是平移后的圖形,通過原圖與平移的位置關系可以判斷就是按照箭頭所指的方向來判斷。

5.判斷平移的距離

首先要確定應用前和平移后兩個圖形的對應點或對應邊,然后在看對應的點或對應邊平移了多少格,這個圖形就平移了多少格。

6.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畫平移后圖形的方法:確定原圖形的關鍵點,將這些關鍵點按照要求平移相應的距離,將這幾個平移后的突出點或線段的位置確定下來,最后按原圖的順序連接起來,即可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將圖形平移,將一個點或一條線平移后,按照原圖的樣子畫出圖形即可。

三、互動探究,合作求解。(小組討論交流答疑解惑后集體反饋)

學生結合上面六個問題,小組內探索交流,由于涉及一些專業術語,教師可作適當引導,以備在集體反饋時學生能表達清楚。

四、強化訓練,當堂達標。(先獨立答題,組內交流,生生互評。) 1.基礎練習:課本第19頁“試一試”。

(1)學生獨立練習,組內交流。

(2)集體反饋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你知道嗎?課本第19頁“閱讀材料”。

五、自我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

),我在 (

)方面表現好,在(

) 方面表現不夠,我會利用所學解決生活中的(

) 。

六、 作業布置

“配套練習”第14頁2、3題。

電影院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并經歷這一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估算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教學重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學難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具準備

演示板,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計算下面各題。 16×11

12×14

32×21

2、結合以上各題,說說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合作探究

1、引入談話。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它與上一節課虛偽系內容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在探索過程中曲發現它,并掌握它。

2、出示例題。

(1)出示課本主題圖。

(2)認真審視主題圖,說一說,你知道哪些信息。 ?

一共有500人來電影院; ?

電影院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 ?

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3)提出問題:這是21排26號,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它告訴我們什么? (4)想一想:怎樣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21×26 或

26×21 (5)估算結果。

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然后同伴間交流、提問、回答結果。現在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

(6)探索筆算。

第一種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種方法:簡便運算,26×21=26×3×7=78×7=546 第三種方法:筆算,26×21=546

2 6

× 1 6

???1排有多少個座位。 2

???20排有多少個座位。

5 4 6

???21排有多少個座位。 再次強調: 第一:因數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這里十位上的2表示2個十,即20。) 第二:積“52”中的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這里的52,是表示52個十,即520。這里是把個位上的0省略不寫。)

最后,讓學生比較這三種算法中,哪一種簡單、方便。容易掌握,位了今后能解決較復雜的乘法計算,一般情況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用豎式計算方法。

三、課堂活動

1、打開課本,看書,有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讓同學之間相互幫助。

2、課本第31頁的“試一試”。

四、鞏固練習

1、課內作業。(課本第32頁“練一練”的1-4題) 第1題,首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交流結果。

第2題,用豎式計算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伴交流。 第3題,注意“第17屆”中的“17”,預防學生拿來列式計算。

第4題,是一道簡單的應用題,這一題的難點在于時間單位的統一,要讓虛偽上理解:為什么要把1時轉化為60分,才能進行列式計算。還要注意時間的進率。

五、作業設計

1、 小黑板。

2、 “五星級”對應的練習。與“口算”對應的練習。

六、板書設計 電影院 列出算是:21×26 或

26×21 筆算,26×21=546 6

× 2 1 2 6

???1排有多少個座位。

5 2

???20排有多少個座位。 4 6

???21排有多少個座位。

分一分(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在動手分一分中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個體組成,會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進一步拓展分數的意義。

3、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地獨立思考和主動嘗試的學習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會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剪刀、正方形紙片、投影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師: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我看哪顆“智慧星”能用分數表示出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鼓勵學生說一說解題的思考過程)。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分數的知識。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分數知識“分一分

(二)。”

板書課題:分一分

(二)

(二)、游戲體驗,主動探索

1、涂色游戲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做涂色游戲,好嗎?

我們先把這張正方形紙剪開,分成9個小正方形,再給它們涂上紅、黃、藍三種不同的顏色。

(生動手操作,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

師:同學們的手真巧,一會兒就做好了。你們有沒有信心根據涂好色的正方形完成下面的幾道小題呢?

2、分一分 (1)、學生根據涂好色的小正方形完成下面各題: 紅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黃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藍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師小結:我們知道小正方形共9個,紅色的有2個,黃色的有3個,藍色的有4個(紅、黃、藍顏色的小正方形的個數不唯一),所以紅色、黃色、藍色分別占所有正方形的2/

9、3/

9、4/9。

3、試一試

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能運用分數表示事物間的關系,真了不起!我這里還有一幅圖,同學們能不能也把這幅圖中的事物用分數給表示出來呢?

(1)、投影出示課本59頁的試一試。 ①一共有幾只蝴蝶?

②白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③花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師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細心觀察主題圖,然后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完成以上各題。

4、 找分數

你在用分數表示事物時是怎么想的?你還能從圖中找出一些分數嗎? (1)、生獨立觀察,發現分數。

(2) 鼓勵學生講是如何發現分數的

(3)師小結:在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和解決一些問題時,首先要確定把誰看作一個整體,確定整體和個體的關系,從中發現分數。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1)投影出示課本60頁的練一練第1題。 ①讓生弄懂題意,獨立思考完成。 ②讓學生講思考過程。

(2)投影出示課本60頁的第2題。 ①學生獨立做題。 ②小組交流。 ③組長匯報。

師:同學們解釋得非常精彩,下面的題同學們能不能做得同樣精彩呢?

2、拓展應用

投影出示課本60頁的第3題:它們拿的鉛筆一樣多嗎? (1)同桌合作,實物演示。

(2)交流結論:因為笑笑拿了6枝鉛筆的1/2,淘氣拿了4枝鉛筆的1/2,“1/2”所對應的整體不同,所以他們拿到的鉛筆不一樣多。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什么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并且學會了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

吃西瓜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理解用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

3、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激發學生積極探索求知的欲望。 教學重難點:

1、 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情境圖、每生四張完全相同的圓形紙、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出示情景圖

小熊笨笨要請爸爸品嘗自己親手種植的大西瓜。(板書課題)看它們吃得多有滋味啊!

2、觀察圖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從圖中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匯報

生交流得出結果:

生1:它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生2:爸爸比笨笨多吃了幾分之幾? 生3:還剩幾分之幾?

師小結:同學們能夠提出這么多的數學問題,可見,你們是一群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看誰最有辦法。

(二)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1、問題一:它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1)列出算式:2/8+3/8= (2)交流對算式的看法

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分數的加法。那分數的加法該怎樣做呢?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想出辦法來對嗎?

(3)學生獨立思考。

(4)小組交流討論:畫圖或利用手中的學具(四張完全相同的圓形紙片),分一分、涂一涂、拼一拼。(生操作,師巡視)

(5)小組匯報

a組:2個1/8與3個1/8合起來是5個1/8,也就是5/8。 b組:借用材料

c組:先吃8份中的2分,又吃了3分,共吃了8份中的5份,也就是5/8。

師總結講解:這個西瓜的2/8,也就是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笨笨吃了2份,是2個1/8,爸爸吃了三份,是3個1/8,2個1/8與3個1/8合起來是5個1/8,所以2/8+3/8=5/8。

(5)回到原圖驗證: 出示情境圖。(笨笨吃了2份,爸爸吃了3份,一共吃了5份,就是5/8) 師:剛才同學們表現很棒,不僅動手、動腦想出了很多辦法,而且計算得也很準確,真不錯,那么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第二個問題。

2、問題二:爸爸比笨笨多吃了幾分之幾? (1)生列算式。(指生說,師板書)

(2)比較問題1:同學們知道這個算式應該叫什么名字嗎?(分數的減法) 對呀,非常好。師板書(分數減法) (2)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師:那怎樣求出分數的減法呢?我知道同學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解答了,好,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材料與同桌一起來試試。(學生動手畫、涂、拼、說。)

(3)匯報:

① 出示圖講解。

② 爸爸吃了這個西瓜的3/8,也就是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其中的3份,是3個1/8,笨笨吃了2份,是2個1/8,3個1/8比2個1/8多了1個1/8。所以 3/8-2/8=1/8 師小結:同學們確實很棒,自己就能夠解決分數的加法和減法了,那么最后一個問題有沒有信心解決呢?(有)

3、問題三:它們吃了5/8,還剩幾分之幾? (1)生獨立思考。

(2)小組內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3)匯報交流學習方法: 指生板演,并當小老師講解。

①有學生會說,把一個大西瓜看作整體“1”, ②有學生會說8塊西瓜是整體“1”。 ③有部分學生可能會說,“1”是一個大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也就是8/8,所以8/8—5/8=(8—5)/8=3/8(師可以及時點撥、引導)

(4)師小結

這么難的問題都被我們解決了,可見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再難的問題也難不到我們。

(三)鞏固應用。

1、課本p64第一題。 (1)指生說說圖意。 (2)列式解答。(獨立完成) (3)說明算理,同桌交流。 (4)指生匯報檢查。

2、課本p64第二題。 (1)指生板演,其余生獨立完成。 (2)生當小老師講解算法。 (3)總結算法

今天,同學們學習了分數的加減法,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加減法有什么不同?(指生交流)。

(4)師小結分數加減法的規律。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新的收獲?(指生交流)。

猜一猜

教學目標:

1、 經歷可能性的試驗過程,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3、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 能列出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能夠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教具學具準備:

轉盤、紙杯、白球、黃球和紅球、盒子、圖針、硬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拋硬幣,讓生猜想哪個面可能朝上?生:??。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可能性的問題。

(二)探究新知:

1、 轉轉盤,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猜想:

出示四個轉盤:圖

猜測:轉動①號盤,指針停在哪種顏色上的可能性大?②③④號呢?讓生獨立猜測,并說一說想法。板書: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2)體驗:以小組為單位各做10次實驗。

(提示分工:一人轉轉盤,等指針停止后,把指針指向中央,其他人再轉;小組學生輪流填表。全班分四個組,分別轉①②③④轉盤。)

(3)匯報,全班交流。

2, 紙杯感受事件可能性有大小

(1)猜想:拋出紙杯后,紙杯落地可能出現的情況。同桌交流并回答。 (2)實驗驗證:

每人重復做5次,并記錄表中。投影出示

落地的情況 1 2 3 4 5 (3)、匯報交流。 (4),師生小結。

3、摸球感知,進一步了解可能性 (1)、出示盒子:出示問題:(要求:先讀題,理解題意,獨立填寫) 分組實驗加以驗證、結論。 (2)、討論:(課本76頁)師:一次摸出兩個球,可能出現哪些結果?先讓學生看清楚箱子里放的球的顏色和個數。

①填表 ②小組實驗 ③結論。

(三)

鞏固練習:

p76試一試。拋出一枚圖釘,可能出現什么結果?列舉出來并驗證。

(四)

評價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體育中的數學

教學目標:

1、 通過解決體操表演中的隊列問題,使學生理解方隊的含義。

2、 通過解決比賽場次的問題,使學生運用多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如分析、圖解、列表等。

3、 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感受自己的生活與數學有密切的聯系。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方隊的含義

2、 進一步鞏固對有關圖形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具準備:課件

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課件,國家領導人檢閱軍隊的圖片,)通過欣賞,使學生對隊列有初步的認識,師:如果我們要進行體操表演,那應如何排列隊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探究新知

(一)體操表演中的數學問題 ( 課件出示主題圖)

1、 提出問題

(1)要站成4行,每行要站多少人?

(2)如果要站成方形,至少去掉多少人?或者至少增加多少人?說說你的想法。

(3)由36人組成的方隊,每行有幾人?在體操表演時,需要交換隊形,如果排成長方形隊形,可以有幾種排法?填寫下表。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第四種 每行人數

行數

2、 小組討論,并集體解決問題

3、 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4、 質疑。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還有什么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學生解答,教師點評。

(二)比賽場次

1、 出示題,p78的題

2、 提出問題

(1)中國隊在小組賽中要進行幾場比賽?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回答,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對學生的方法進展示 (2)整個小組共賽多少場?

a、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對有爭議的問題,可以全班研究,匯報結果,全班交流。

b、 教師展示學生的方法 方法一:(列表法)

中國 加納 澳大利亞 俄羅斯 中國

加納

(中國、加納)

澳大利亞 (中國、澳大利亞)(加納、澳大利亞)

俄羅斯

(中國、俄羅斯) (加納、俄羅斯)

(澳大利亞、俄羅斯)

方法二:(畫圖數線段)

三、拓展活動

學校進行乒乓球比賽,有5個隊參加,每兩個隊都進行一場比賽,整個小組共賽多少場?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自己的表現怎樣?

小學課文《撈鐵牛》 撈鐵牛課文原文插圖篇二

《撈鐵牛》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宋朝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大鐵牛打撈上來的事,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課文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了撈鐵牛的過程,層次清楚,行文簡明有序,重點突出。 【學情分析】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應該能熟練掌握本課的生字詞,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的,從而認識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激發起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默讀、朗讀課文,讀懂并復述懷丙老撈鐵牛的辦法,體會生產和生活都需要智慧。

2、認字8個,寫字8個。

3、理解“笨重、議論紛紛、沉沒、出色”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學習“栓、浮、繃、拔、拖”等動詞。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班班通”(多媒體課件),課前預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鐵牛你們見過嗎?出示鐵牛圖片認識鐵牛,學習“笨重”一詞。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鐵牛有關的課文。(出示課題:撈鐵牛)學習“撈”字。

二、質疑課題。

請同學們齊讀這個課題。看了題目,你們都想知道什么?

三、播放課文朗讀讀音,學生一邊看書一邊聽。

四、布置自學課文。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看拼音讀準字音。

2、交流不理解的詞語意思。

3、想想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試著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五、檢查讀書情況。

1、出示字、詞卡片,認讀。

2、朗讀課文,弄清課文講的故事內容。

3、學生質疑。

六、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課件出示問題)

1、懷丙在什么情況下提出撈鐵牛的?

2、懷丙為了撈鐵牛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你覺得怎么樣?

3、打撈鐵牛的工作是分幾步進行的?你覺得怎樣?

4、為什么說懷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

七、交流討論上述問題,深入讀文。

1、讀課文第1、2自然段,交流討論第一個問題。說說“議論紛紛”的意思,啟發學生想象:人民會議論什么呢? 指導讀和尚說的話。

2、讀課文第3自然段,交流討論:為撈鐵牛和尚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1)指名讀文后先四人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并板書: 潛水摸牛 備船裝沙 拴船搭架 粗繩拴牛

(2)引導學生用“先……再……然后……最后……”表示順序的詞把和尚為撈鐵牛做的四項準備工作連起來讀一讀。

3、讀課文第4、5自然段討論交流人們是怎樣撈鐵牛的呢? (1)學生運用多種形式讀課文,讀后做下面的練習:給下列動詞排序,說明撈鐵牛的經過。 浮 繃 離開 拔 拖 鏟 劃

(2)引導學生用四個字的詞概括一下撈的過程,并板書: 鏟沙拔牛 劃槳拖牛

(3)指導寫法:重點寫一個,其他的略寫,即有詳有略。 (4)啟發想象:八只大鐵牛都被拖回來后,人們又會怎么想?說了些什么?

4、齊讀課文第六自然段,畫出“出色”一詞,引導學生體會,懷丙的智慧高于周圍所有的人,大家都解決不了的難題他很容易地就解決了,這就是“出色”的意思。

八、總結課文。

1、懷丙是宋朝人,當時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這說明了什么?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教師總結:懷丙的辦法來源于生活經驗。

2、啟發學生說說:你有沒有更高明的辦法?

九、布置作業。

1、回家做懷丙撈鐵牛的模擬實驗。

2、像課文第四自然段那樣,有條理地把自己想出的辦法寫下來 【板書設計】

撈鐵牛

潛水摸牛 懷丙 備船裝沙

拴船搭架 出色 粗繩拴牛 鏟沙拔牛 劃槳拖牛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成人一级片 | 国产高清片 | 国产97免费视频 |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观看 | 成人看片黄a毛片 | 免费看大美女大黄大色 | 成人性a激情免费视频 | 动漫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永久福利免费观看 | 999热在线精品观看全部 | 日韩免费高清一级毛片 |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 全黄一级裸片视频在线观看 | h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片18 | 国产视频久久 | 黄色大片免费网站 | 欧美日韩免费 | 欧美三级欧美一级 | 日本在线网 | 日本中文视频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 日韩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 欧美xxxx成人免费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爽 | 国产高清天干天天美女 | 久久福利影院 | 成人av在线播放 | 美女视频黄是免费的 |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亚洲黄网在线播放高清 | 免费在线观看污污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 麻豆精品国产剧情在线观看 | 免费色在线 | 欧美日韩一级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