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遵紀守法重要性的古文 遵紀守法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篇一
12年的苦讀,我們終于蛻變成一名大學生。我們的文化知識自然毋庸置疑,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也能熟練地說出來。但是捫心自問一下,長這么大你敢說自己一次紅燈都沒有闖過嗎?我想說的是,用嘴講出這些法律知識并不困難,但是有難度的是你將這些付諸實踐,更困難的是你將這些習慣堅持下去。遵紀守法,從現在開始,從你我做起。
遵紀守法,從大的方面來說,它涵蓋了紀律和法律兩個方面。遵紀指的是遵守單位、行業紀律和規范;守法指的是遵守法律法規,不觸碰法律底線。遵紀守法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并不遠,為何要將它拒之門外呢?遵紀守法,從身邊做起。
先從遵守紀律說起,每一個人都有很多的身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生活在復雜交錯的集體環境中。一個集體能夠正常的運行下去,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個集體的紀律,紀律就是集體運行的基本準則。我們似乎都在有意無意的在自覺遵守著這其間的規則,只是有時我們已經習慣遵守,而忘記了遵守本身。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都會告訴我們不要遲到早退,幾乎每個人都很自覺的在遵守著,很少有人去違背。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學校才會秩序井然,試想一下如果學生們都不遵守紀律,那我們的學校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我想不用多說,一個字就能概括“亂”那么學校這個學習的地方就完全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如此看來,遵紀亦不可忽視。
法律是由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是階級專政的工具之一。法律應該是我們的底線,我們沒有資本去觸犯法律的底線,因為觸犯法律就是和國家作對、和人民作對。從大的角度上講,法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是諸如《刑法》一類的法律,似乎離我們很遠,但是卻容不得半分侵犯。另一類則是存在于我們的身邊,每天都能接觸到的一種,諸如《交通法規》,它們離我們很近,甚至有時我們都已經忘記了它們是法律,在不經意間違反了它其中的內容。
一個國家,存在形形色色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政治信仰,有不同的理想追求,更有可能會存在不同的世界觀。其中免不了會有和人民利益沖突的“敵人”,他們很有可能會對國家的利益安全構成威脅,損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這樣看來,法律就是約束人們行為的一種有力的形式,通過強制手段達到大多數人利益的保證。法律絕不是可有可無,它是一種和平存在的根本保證,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
有規則存在就有不遵守規則的“特殊人”,他們總是想著去破壞規矩,所以說一些“違法者”就出現了。2011年高曉松以“危險駕駛罪”被判拘役6個月,罰金4000人民幣;2014年6月24日,著名編劇、作家寧財神因吸毒被行政拘留。2014年毒品超過100克 涉嫌刑事犯罪,柯震東被行政拘留14天,房祖名被刑事拘留。一樁樁違法的實例,就在我們眼前,每一個違法犯罪的人都沒能逃過法律的魔掌,都在觸犯法律后付出了應有的代價,不管你是編劇還是演員,不管你是著名主持人還是平頭老百姓,在法律的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在你我身邊,稍不留意你可能就違法了,你注意到了嗎?我們出門要靠右行駛,不能夠闖紅燈,可是在十字路口上依舊是越線無數,闖紅燈現象時有發生。在不知不覺中,你已經違反了交通法規,你知道嗎?交通法規你知道多少,對于身邊的違法行為你又發現了多少呢?在不斷反思中,我們要逐漸的培養法律意識,養成相好的習慣,遵守法律法規,從小事做起。
我們生活在一個與時俱進的時代,我們走在了與世界接軌的道路上,培養遵紀守法的意識顯的更加重要。但是仔細觀察一下當今社會,還是有很多不遵紀守法的事情在出現,情況并不像我們想象的一樣,離我們所期待的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為了實現我們的美好愿望就要從現在開始遵紀守法,從你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就一定會創造出更加和諧的社會,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史永
高分子l162 指導老師:王子巖
遵紀守法重要性的古文 遵紀守法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篇二
遵紀守法,共建和諧校園
有一種感受,它讓你心曠神怡,那就是和諧的環境; 有一種感覺,它讓你身心放松,那就是和諧的氛圍; 有一種向往,它讓你孜孜追求,那就是和諧的社會; 校園,是社會的組成細胞,是我們生活、學習的地方。校園,是純凈的象牙塔,是長流不息的知識源泉。更好、更和諧的校園,賦予我們更多的希望,留給我們更多、更美好的回想。
和諧的校園哪里來?她由我們自己來創造、來裝扮。琴瑟和鳴,才能奏出華美的樂章;七彩協調,才能構成恢宏的畫卷。這充分說明,和諧來自于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人遵紀守法,才能讓我們的校園和諧。和諧的校園,才能讓我們的身心舒暢,才能讓我們享受滿園的陽光。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作為一名中學生,遵守校紀校規是基礎。我們每位同學要從認真聽課做起,要從保證每一節課紀律開始,要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我們要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遵紀守法,按學校的規定約束自己的言行,同時,還要讓自己的內心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讓校園中充滿和諧的笑語歡聲。我們要積極學習法律法規,爭做踐行法律法規的模范中學生。我們要牢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遵紀守法,從現在開始,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同學們!這兒,承載著我們的夢想; 這兒,啟迪著我們的思想; 這兒,激勵著我們遠航!
同學們,老師們,讓我們攜手,在這美好的時光中,在這美麗的校園中,營造更多的和諧;在這和諧的環境中,讓我們為今后的遠航,汲取更多的力量,讓我們的前程,更加絢麗、閃耀、明亮!
遵紀守法重要性的古文 遵紀守法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篇三
遵紀守法,從守校規做起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遵紀守法,從守校規做起。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我們現代社會中,最常見的規矩其實就是各種法律規章。說到法律,往往給人以神秘、威嚴和崇高的感覺,讓我們覺得有點虛無飄渺,離我們很遠。其實,法律規章和制度、紀律一樣,是一種特殊的制度,它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強制性規范,是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遵守的一種行為準則,是一種社會和國家對個人的管理和約束。它規定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在潛移默化中規范著我們的言行,保護著我們的權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我們的社會和諧有序。
中學時代是我們人生中一個最重要的時期,這個階段我們中學生正好處于學習知識、快速成長的時候,到了需要承擔社會義務和法律責任的年齡,對社會、人生有著初步的理解和認識,但意志卻不夠堅定,是非觀念不夠明確,容易沖動,所以遵紀守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且勢所必然。而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息息相關的“規矩”其實主要就是校規校紀了。在我們身邊經常會有一些同學犯些小錯誤,法律紀律觀念淡薄,并且屢教不改,認為:只要自己不犯法,不去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校規校紀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其實不然,社會上的違法犯罪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受不良風氣影響,帶來不良的習慣行為造成的,比如打架斗毆、小偷小摸、酗酒賭博等。
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反校規校紀大不了被老師批評,沒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習慣成自然,經常違紀逐步就會變成違法,以后到社會就有可能做違法的事。有的同學認為如今是追求個性化的社會,如果被學校的規矩、紀律所束縛,不利于自己發展,做一些違紀的事才能體現自己的特殊和另類。但是,設想一下,如果學校沒有了校規校紀,那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如何保障?我們又如何能在老師的教導下學習成長?
有句古話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點滴小事,積累成山,要養成遵守校規的好習慣,我們就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所以,我們在學校的學習期間及日常生活中應該時時這樣反問自己:我今天上學的路上遵守交通規則了嗎?我今天在校園里亂扔垃圾了嗎?我今天影響課堂紀律沒有?我今天損害公共財物沒有?我今天違犯校紀校規沒有?諸如此類,學習生活中的細節,看似不起眼,卻每時每刻都在我們校園內的不同地點發生,損害著同學的利益,損害著班集體、學校的利益。這些情況應該引起每一位中學生的足夠重視,并時時警醒自己。
青少年時代是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代,我們中學生要認真學習《中學生守則》,遵紀守法,遵守校紀校規,嚴以律己,幫助同學,尊師愛校,自尊、自重、自強、自愛,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后,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遵紀守法重要性的古文 遵紀守法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篇四
“遵紀守法 珍愛生命”法制講座材料
1+1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袁天 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興能再次和大家在一起共同進行一次法制學習。我們知道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同學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接收到各種新鮮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東西,你們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們是否想過你們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須受到法律約束,法律是至高無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誰違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懲罰。
我知道有的同學其實很聰明,但他不用在學習上,而是用在調皮搗蛋上,喜歡逞強好勝,有事沒事惹一下其他同學。比如別人走路時他突然伸出一只腳將別人絆倒;有些同學喜歡打架,將別的同學打傷;有些同學不愛護公物,故意毀壞公共場所的物品;有些同學以大欺小,沒有錢買東西吃、沒有錢進游戲室就強行向弱小同學索要等等行為都是法律不允許的,如果情節嚴重的話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在這里我要告訴同學們平時一定要聽老師和家長的話,遵紀守法,什么游戲室、網吧、舞廳等地方同學們千萬不要進去,因為那種地方很容易接觸到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同時,我認為一個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從小養成了各種不良習性的話,以后要改正就很難,平時又不注重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注重規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種規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將釀成大錯。
在這里,我給同學們舉幾個說明未成年人由于不知道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不懂犯罪概念而釀成大錯的真實案例:一個是發生在一名十四歲的小學生投毒案,這起案件發生在去年的四月份某天下午,該學生將自己買來未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灌入一點老鼠藥而后放入某教室的一張課桌抽屜里。第二天,坐該課桌的小學生喝了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這起案件偵破后,該投毒的學生后悔不已,他說自已沒有想害死人,以為同學吃了只會拉肚子。但是嚴重的后果已經造成,該學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懲罰。根據《刑法》的規定,投毒致人重傷、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后該同學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再給同學們講一個 2004 年發生的案件,被告人劉某年僅 15周歲,原是某中學的學生,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進網吧玩了一下,覺得挺好玩,以后就經常到網吧玩,之后一直沉迷于玩網吧和游戲機,但父母不給錢,怎么辦呢,他想到了向同學下手敲錢。一天,他在某中學操場玩時,看見同學方某、劉某就走上前要方某給他錢,并威脅方某說:“你以前跟別人打過架,被打的人叫我來拿醫藥費,我認識許多社會上的人,不給錢就叫人來打死你。”方某很怕將自己身上僅有的五元錢給了劉某。以后劉某陸續向方某要了三次,共計六十余元。其中有一次,劉某逼方某帶他到方某父親那騙借了三十元,最后一次,被告人劉某逼方某拿五十元,方某不給,劉某便將方某帶到一偏僻地方,用玻璃刮方某手掌,用煙頭燙方某,并要求方某第二天中午把錢交到劉某手中。在這種情況下方某才將這件事告訴其父親,方某父親馬上到公安機關報案,并配合公安人員將被告人劉某抓獲歸案。劉某在接受審判時說道“我以為只是敲點同學的錢好玩,不知道會有這么嚴重的后果?!眲⒛澈蟊慌刑幱衅谕叫潭炅鶄€月。再就是一個發生在 2005 年夏天的案例,杜某十四歲,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成績一直很好,在他小學畢業就要升入初中的那個暑假,在與同學玩時認識了在社會上混的李某等一伙人。他見李比自己才大兩歲,卻比自己瀟灑得多,李某出手大方,經常帶杜到網吧、游戲室等地方玩,他很羨慕李某,于是天天跟著李玩,但是出去玩必須要有錢,李某口袋中的錢很快就用完了。李某就對杜說“我們現在沒錢玩了,要玩就必須搞錢”。他們一合計杜某決定到一個他認為有錢的同學家去搶錢,杜某帶著李某等三人趁同學的父母上班,同學一人在家之時闖入同學家實施搶劫,同時還將該同學打成重傷。公安機關很快就破了案,將李某和杜某等人抓獲歸案。到了 9 月 1 號,杜某坐在牢房里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是開學的日子我多么想背著書包去上學呀!當時我只是想到好玩,我沒想到我的行為是犯法的,我后悔呀?!钡欠墒菬o情的,誰觸犯了它就要受到處罰。
那么,什么行為是犯罪的行為呢?要遠離犯罪,這是同學們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犯罪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一種危害社會的行為,即犯罪具有社會危害性;
二、犯罪是一種觸犯刑律的行為,即犯罪具有刑事違法性;
三、犯罪是一種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即具有應受刑罰懲罰性。今天在座的都是青少年學生,也就是說你們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會、觸犯刑律、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值得注意的是對未成年人犯罪,我國《刑法》第 17 條做了年齡及犯罪行為種類上的限制。同學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不法侵害。比如說被人敲詐、被人毆打、被人搶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辦呢?我們要增強分辨能力學會自我保護。國家的法律都是為保護一切合法權益,懲罰各種不法行為而制定的。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面臨危險的時候,同學們要機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爭。如果畏懼罪犯的話,就會助長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使他們有恃無恐地實施犯罪行為。
我們青少年如何預防違法犯罪,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呢具體來講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規范。實踐證明未成年人一旦養成了種種不良習性后要矯正過來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因此,未成年人就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習中處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社會公共規范、遵守社會公德,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加強自我修養、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覺抵制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小明、小剛、小軍是某小學六年級學生,有一天他們在操場上上活動課。突然,一個足球“嘭”的一聲打在小明的頭上,小明問:“誰扔的,想找死?”這時有兩個同學跑過來忙向小明道歉,小明不由分說,上去就對這兩個同學拳打腳踢。一邊打還一邊對小剛、小軍說:“給我打,反正打人不犯法。”打人果真不犯法嗎,其實不然小明、小剛、小軍的行為是不對的,都是違法行為。根據社會危害性大小即打人程度,可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即犯罪兩種。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毆打他人,造成輕微傷害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把人打成重傷,則會判更重的刑罰。打架斗毆是違法行為,既害人又害己。所以同學之間如果有矛盾或者有分歧,一定要冷靜和相互諒解,如果同學之間難以解決,可找老師幫助協調決不能打架斗毆。
二、應樹立自尊、自立、自強的意識。自尊、自律、自強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未成年人進行自我防范和贏得社會保護的途徑。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墮落,外界再怎樣幫助也是無濟于事的。
三、應增強辯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未成年人只有學好知識豐富社會生活經驗,鍛煉各種能力,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還要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魄,這樣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時候及時逃脫或者進行正當防衛,不至于受犯罪行為的隨意侵害。
四、應加強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未成年學生對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講的,還必需懂得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根據實踐經驗我們建議同學們如果在遭到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的時候切切要記住兩點: 第一、同學們要以躲避免受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不提倡你們去同違法犯罪分子面對面博斗,比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設法擺脫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報警。第二、如果同學們發現自己正在或已經受到非法侵害的就應該采取正確的途徑解決。如及時向學校、家庭或者其他監護人報告,由家長、老師或學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機關或者政府主管部門的報告。例如前面所舉案例中的方某,他當時就沒有通過正當的途徑保護自己,如果他被劉某第一次搶劫時立即向父母或老師報告,就不會三番五次地被劉某搶劫。此外學生之間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學們的注意。據調查一些學生被同學毆打后并不是向家長或學校匯報,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來報復,要知道報復傷人也是違法的,情節嚴重的就會構成犯罪。
同學們,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要珍愛自己的生命。珍愛自己的生命,也就是珍愛別人的生命。有時就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小磕碰、一次小接觸或一個道聽途說,許多時候還是誤會造成的。所以要從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規范我們的舉止,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謝謝大家!
遵紀守法重要性的古文 遵紀守法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篇五
《遵紀守法,從我做起》主題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老師、同學: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遵紀守法,從我做起》。
大家知道,小學階段,我們屬于未成年人,是家中的寶貝,祖國的花。但千萬不要認為法律與自己無關,未成年人的行為同樣要受到法律的約束!為此,我們要懂得遵守紀律和法律法規,簡而言之,就是遵紀守法。
在生活中,有許多違法違紀的事情。例如,闖紅燈、橫穿馬路,違反了交通法;打架罵人,敲詐勒索小同學錢、物,那就違反了學校組織紀律,觸犯了《未成年人犯罪法》。
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我上二年級的時候,當時六年七班的男生范紀,是全校出名的“痞子生”。一次上學,他拿著小刀,搶走了我交保險費的50元錢……四年后,就在上周三,李輝因在某歌廳持刀傷人被刑拘。我想:等待他的只能是“鐵門、鐵窗、鐵索鏈”’了。
有人說:只要學習好,違點兒小紀,犯點兒小法沒關系。我奉勸大家,有這種思想的同學,真的太危險了。網上報料:近日,日本某名牌大學學生山本駭人,在課堂引爆自制的爆炸物,造成十一人死,三十三人重傷的校園慘劇!可見,忽視道德教育和守法教育,有多么的可怕。一個道德敗壞、違法亂紀的“尖子生”,那就是暴恐分子擁有了核武器!社會之危害可想而知。
那么,我們小學生怎樣才能做到“遵紀守法”呢?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聽老師的話,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制度,堅定不移地踐行《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三愛”、“三節”,把
遵紀守法放在第一位,學習第二位,這樣就一定能做到“遵紀守法”。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