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川三星堆導游詞4分鐘 三星堆西城墻導游詞篇一
三星堆遺址面積達12平方公里廣闊,是四川境內目前所知一處范圍最廣、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但對三星堆遺址的發掘研究卻數十年持續不斷。
1920xx年的一個春天,當地農民燕道誠在宅旁掏水溝時發現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濃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廣泛關注。1933年,前華西大學美籍教授葛維漢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對三星堆進行發掘,其發掘成果得到當時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評價。由此拉開了對三星堆半個世紀的發掘研究歷程。
以后40、50、60年代,四川考古界持續不斷地在三星堆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賾索隱。
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館、四川大學歷史系聯合對三星堆遺址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遺址并進行了航拍。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揚四海的則是1986年7~9月兩個商代大型祭祀坑的發現,兩坑上千件國寶重器的轟然顯世,震驚了世界。英國《獨立報》撰文說三星堆的發現“比有名的中國兵馬俑更要非同凡響。”后不久,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先生親臨三星堆遺址考察并將其定性為“古文化、古城、古國遺址”。前-長張愛萍將軍在參觀了三星堆兩坑出土文物后,更是滿懷熱情地揮筆題下了“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頌詞。
1989年,四川考古部門對三星堆進行解剖,證明系由人工夯筑而成;1990年,發掘東城墻局部并獲確認,同時發現3000多年前的土坯磚;1992年,試掘西城墻并獲確認;1994年,發現并發掘南城墻。至此,確證三星堆古城的存在,其東、西、南被三面城墻包圍,北以鴨子河為天然屏障,其面積超過3平方公里,這樣大的古城在中國同時期文化中也是罕見的。
三星堆遺址文化距今4800~2820xx年,延續時間近20xx年,即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至商末周初,這把四川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同時,三星堆文化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其陶器以高柄豆、-底罐、鳥頭形把勺為基本組合定式,其中還有瓶形杯,它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它被做成喇叭口、細頸項,圓平底,很像今天我國北方地區用來燙酒的陶瓷酒瓶,與日本人喝清酒用的酒瓶極為相似。陶在遺址也有較多發現,頗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下部為三只袋狀足,中間是空的,可加大容量,一般認為它是用來溫酒器物,其玉石器則以祭天禮日的璧、璋為多,尤其是號稱“邊璋之王”的玉邊璋,其殘長達159厘米,厚1.8厘米,寬22厘米,其加工精美,棱角分明,其器身上刻有紋飾,這么大件精美玉器,在國內現有的考古發現中僅發現這一件,但在三星堆的發掘中,又很少工具類的文物出土,當時也缺乏比玉石更硬的金屬,那么這些玉器是如何加工的呢?
在三星堆的兩個祭祀坑發掘中,還出土了共計80多枚象牙,它的來源和作用在學術界有多種觀點,有的認為是通過貿易而來,有的認為在遠古川內的生態環境適合大象的生存,其證物主要是在當地發現大量的半化石狀烏木,單體巨大。但無論其來源怎樣,都可以認為它是統治者財富的象征。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有造型各異青銅人頭像,出土時面部均有彩繪,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掛戴耳環耳飾,看來我們的先人很愛美的。除了這些青銅造像外,還有許多用祭祀的尊、等,有形態各異的各種動植物造型,其中被譽為寫實主義杰作的青銅雞、有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出土的青銅太陽形器等一大批精品文物。它們皆與中原文化有顯著區別,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長江上游的一個古代文明中心,從而再次雄辯地證明了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體的。
不僅如此,三星堆文物還填補了中國考古學、美學,歷史學等諸領域的重要空白。使得世界對中國古代文明需重新評價,三星堆文物中,高達3.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種神樹功能于一身的青銅神樹,其共分三層,有九枝,每個枝頭上立有一鳥,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鳥,而是一種代表太陽的神鳥。被譽為銅像之王的青銅立人像、有面具之王美譽、作為“縱目”的蜀人先祖蠶叢偶像的青銅縱目面具,長達1.42米、作為權杖法杖的金杖,其器身上刻有精美和神秘的紋飾,兩只相向的鳥,兩背相對的魚,并在魚的頭部和鳥的頸部壓一只箭狀物,同時有充滿神秘笑容的人頭像。器身滿飾圖案的玉邊璋以及數十件與真人頭部大小相似的青銅人頭像,俱是前所未見的,作為集群展現的稀世之珍,而在青銅器冶鑄方面,范鑄法和分鑄法的使用,以鉛錫銅為主的三元合金的冶煉,表明在商周時期,三星堆古蜀國即已有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有力地駁斥了傳統史學關于中原周邊文化滯后的謬誤。
的確,古史關于古蜀歷史的記載如鳳毛麟角,楊雄《蜀王本紀》也只是搜羅了一些關于古蜀歷史的傳說,難以勾勒出古蜀歷史的大體輪廓。對今天研究三星堆文化及巴蜀文化具有重要參照價值的《山海經》魯迅先生都視之為“蓋古之巫書也”,因而,前人治古蜀歷,大都只能上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就連年代較為久遠的唐代大詩人李白,也只能發出“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的喟嘆。
然而,自古以來真偽莫辨的古蜀史傳說,因三星堆而成為信史,史載在蜀地先后稱王的有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三星堆最為繁盛的時期大抵屬魚鳧王時期,魚鳧,即俗稱的魚老鴰,三星堆遺址出土有大量的鳥及鳥形器,其喙部多有如魚鷹者,很可能就是魚鳧的象征或其族徽。另外,三星堆除了沒有發現可識讀的文字,已建立了城市、產生了高度發達的青銅器,并有了大型的宗教祭祀場所,這些都是早期國家產生的標志因素,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兩坑本為祭祀的產物,三星堆的三個土堆亦很可能是人工夯筑的祭壇,三星堆盛行諸神崇拜并以太陽神崇拜為主神崇拜,如此大量的充當商品流通媒介貨幣的海貝,象征財富的象牙等等,都表明了在商周時期,三星堆古蜀國已具有較為強大的綜合實力和相對穩定獨立的政治地位。一句話,古蜀國的源頭及其中心,因三星堆而得到確證。
三星堆文物魅力無限,內涵豐厚,極具吸引力和震撼力,1993年5月,三星堆部分文物首次到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展出,其后相繼到法國、英國、丹麥、日本、美國等國展出,所到之處,人頭攢動,觀者如潮。因而,我們毋需懷疑,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物,屬世界文化遺產范疇。
盡管三星堆尚有許多未解之謎,但伴隨著三星堆文物的影響與日俱增,對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漸成一門顯學,我們相信隨著對三星堆不斷的發掘研究,謎底終有揭開的一天,神秘夢幻的三星堆古蜀國亦終將再現于世人面前,三星堆文物也必將以其無窮的魅力,閃耀出迷人的光華。
四川三星堆導游詞4分鐘 三星堆西城墻導游詞篇二
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__旅行社的全體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感謝大家對我們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__x,是四通旅行社的導游員,大家叫我小劉好了。坐在前方駕駛位置上的是我們的隨隊司機張師傅。張師傅的駕駛經驗非常豐富,相信大家在乘車的途中一定會感到既舒適又安全的。今天能擔任本團的導游工作,認識這么多的教師朋友,我覺感到很榮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請您及時地提出,我將竭盡全力地為您服務。也希望大家能積極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這里我預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開場白比較口語化,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語言習慣自己來編寫,相信各位考生的手里都有規范的教材,可以參照相關說明和模板)。
沿途導游詞參考前兩篇所講的技巧,設計好路線,重點講解廣漢市的城市介紹、文化、地理、人文等特點,以及下榻酒店的情況。
景點導游詞三星堆遺址距今約5020__年~2820__年,總面積12平方公里,是目前四川境內發現面積最廣,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將古蜀歷史的淵源從春秋戰國時期向前推進了約20__年;雄辯地證明了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體的。
三星堆遺址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其中心區域是一座由東、西、南三面城墻包圍著的古城,北面是鴨子河,城區面積近4平方公里。3000多年前如此宏大規模的城市,在全國范圍內都很少見,據考證這里曾經是古蜀國的國都所在地。狹義的三星堆特指遺址內的三個黃土堆,它與北面猶如一彎新月的月亮灣,隔著古老的馬牧河南北相望,“三星伴月”由此得名,并在很早以前就成為一處著名的人文景觀。1929年的春天,當地農民燕(yan1)道成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溝時偶然發現了400余件具有濃郁古蜀地方特色的玉石器,引起了中外考古學家的高度重視。從30年代開始,幾代考古學人便在此發幽探微。1986年7月至9月,兩個大型商代祭祀坑的相繼發掘,上千件精美文物橫空出世,廣漢三星堆從此名揚天下。
第一單元 雄踞西南—古蜀20__年滄桑史
古史傳說記載,蜀人的遠祖出自黃帝,古蜀國有五代蜀王。第一代蜀王叫蠶叢,他最大的功績是教民種桑養蠶;第二代蜀王名叫柏灌,關于他的具體記載幾乎沒有,只知道“柏灌”是一種水鳥;第三代蜀王叫魚鳧。“鳧”就是魚鷹,三星堆發現了大量鳥的造型,其中魚鷹的形象最多,一般認為,與三星堆關系最為密切的便是魚鳧王。第四代蜀王叫杜宇,杜宇就是杜鵑鳥。相傳他“教民務農”,倍受愛戴,但卻無力治理蜀地的水患,而來自川東荊楚地區的開明氏,由于治理了水患,受到人民的擁戴,取代了杜宇而成為第五代蜀王。推測蠶叢、柏灌、魚鳧三代是從夏朝至商末周初,杜宇估計是從商末周初至春秋中葉,開明氏則是從春秋中葉至公元前320__年秦滅巴蜀。
在北達漢水流域,東至荊江地區,西南迄大渡河,金沙江及今貴州北部一帶,分布著許多蜀文化的遺址和遺跡,分布最密集的地區是成都平原。三星堆遺址位于蜀文化圈的中心區域,是三四千年前是古蜀文化的中心。
三星堆文化從距今5020__年到2820__年,延續了20__多年。從考古地層學和類型學上看,三星堆文化分為四期。
三星堆一期文化距今約5000~4020__年。這個時期的陶器以寬沿平底器、鏤孔圈足器等為主,制作方法多為手制,生產工具以石制的斧、錛、鑿為主,器型小,同時出現了玉璧、玉圭(guī)、玉環等小型禮儀用品。
遺址內發現了許多建筑遺跡,這些建筑多為干欄式建筑,其優點是材料易得,而且防風防潮性能良好。房屋面積一般為二、三十平方米,最大的一處建筑面積達200平方米左右,估計是公共性質的建筑。
1997年,在三星堆西城墻外的仁勝村發現了29座長方形土坑,坑中出土有玉器、石器、陶器、象牙等。其中,玉錐形器的形制、風格和江浙一帶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墓葬中所出土的玉錐形器極為相似,說明了成都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很早就有了文化聯系。
結束語
時間過得真快,此次三星堆之旅就結束了,雖然舍不得,但還是不得不說再見了,感謝大家幾天來對我工作的配合和給予我的支持和幫助。
在這次旅游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謝謝大家不但理解我而且還十分支持我的工作,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情使我很感動。也許我不是最好的導游,但是大家卻是我遇見最好的客人,能和最好的客人一起度過這難忘的幾天這也是我導游生涯中最大的收獲。作為一個導游,雖然走的都是一些自己已經熟的不能再熟的景點,不過每次帶不同的客人卻能讓我有不同的感受,在和大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曾說,相識即是緣,我們能同車而行即是修來的緣份;而現在我覺得不僅僅是所謂的緣了,而是一種幸運,能為最好的游客做導游是我的幸運。
我由衷地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和配合。其實能和大家達成這種默契真的是很不容易,大家出來旅游,收獲的是開心和快樂;而我作導游帶團,收獲的則是友情和經歷。我想這次我們都可以說是收獲頗豐吧。也許大家登上飛機后,我們以后很難會有再見面的機會,不過我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在和自己的親朋好友回憶自己的愉快旅行時,除了描述我們這里如詩如畫的景色外,不要忘了加上一句,在我們這里有一個導游小x,那是我的朋友!
最后,預祝大家旅途愉快,以后若有機會 ,再來這里會會您的朋友!
四川三星堆導游詞4分鐘 三星堆西城墻導游詞篇三
各位游客,現在你們腳下的這塊黃土地,便是3000多年前:古蜀國的都城所在地。而現在,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
在這個遺址中,近幾十年來出土了數以萬計的各類文物,特別是1986年7月至9月,兩個大型祭祀坑的相繼發現,上千件地坑寶藏的出土,如平地春雷,石破天驚,震驚了全國,轟動了世界。
之后,我們在遺址的`一角,建起了這座大型的現代歷史博物館,就是為了讓這批中華古代文明的瑰寶,能夠得到充分展示。讓來自五洲四海、四面八方的朋友領略這批人類文化遺產的璀璨光彩。
現在,請大家隨我步入這座融原始意味和現代氣息于一體的藝術殿堂,去回顧一次古蜀歷史,去作一次美的巡禮。
序展
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物。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文物群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且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之一,在世界文化遺產中也應屬于頂尖級別的范疇。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確鑿無疑地證明了三千年前古蜀國的存在;使自古以來真偽莫辨的古蜀史傳說,因此而成為信史。古蜀史的源頭及古蜀國的中心,亦因三星堆而得到確認。
三干多年以前的古蜀文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并不落后于中原地區,也有了確切的實證。本陳列的主旨便是發掘文物內涵,再現歷史真實。序展則是陳列的前奏和序言。這里我們使主體展品“人面鳥身”青銅立雕造像和置于其后的三星堆遺址的巨幅航拍照片有機組合,來反映“土地與人民”、“人民與文化”的深刻命題。而以這個人首鳥身像作為典型器物徽標,置于開端,藉以表現萬物有靈,人神互通,天人合一的古蜀時代特征。
博物館陳列要表現的主題之一就是――人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