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謀殺似水年華小說讀后感篇一
嘉年華活動策劃方案
推薦度:
六一嘉年華活動方案
推薦度:
建黨百年華誕作文
推薦度:
建黨百年華誕內容
推薦度:
青春年華的唯美句子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當我看到原著作者是蔡駿時,一切都好解釋了。蔡駿的恐怖小說,準確說是懸疑小說,本身并不恐怖,甚至有些搞不懂作者思路。我總覺得蔡駿應該跨出懸疑作家陣營,寫其他類型小說。他的恐怖文學一大特點是,把簡單的事情講復雜,以至于一個小故事撐起大布頭。好像tvb港劇摻雜了許多湊數的情節。我在看《謀殺似水年華》這部電影時,依然有這種累心的感覺,一起簡單的謀殺案,磨磨唧唧折騰了10年。
本來劇情還算說得過去,可硬要加一個梗,日記是田小麥父親20xx年特意“偽造”的,想對當年的錯誤有所交代,為1995年的舊案提供線索。那么,直接講給同事和女兒不就行了,又為什么自己不破案。更加說不通的是,如果他不死,根本不會有人發現日記,而他的死純粹是一場意外。插隊時的合影田父見過,他在1995年就該知道盛世華和秋收母親相識,最起碼是受害人親友。第二次去云南調查,田父肯定知道了秋收的生父是盛世華,這進一步加大了盛世華的作案嫌疑。田父為什么兩次放棄調查盛世華,卻又大費周章的寫那么多日記!所以,這個故事打根上就說不通。
母親遇害時,秋收見過兇手長相,詢問筆錄時卻說見到的是魔鬼。這雖然增加了懸疑氣氛,但拼圖畫像就不作了嗎?為增加恐怖氣氛,影片模糊了秋收的失蹤,讓觀眾誤以為秋收早已死去。隨著劇情發展,秋收浮出水面,他尚在人間。但在前面,秋收如何把包裹送進小麥家中,沒給出答案。
盛世華的妻子袁淑貞,模仿1995年的'手法殺死錢靈。可她如何知道丈夫盛世華殺人的事情,又如何知道絲巾的事情。盛世華知道錢靈的死狀,難倒不起疑嗎?絲巾雖然是重要道具,又起到復現蒙太奇的作用,但不能生拉硬套。
原本一樁簡單的案件,因蔡駿的風格,生硬的加入了感情戲,還有棒打鴛鴦的兩代糾葛,硬是攪成了一鍋粥。不過影片值得稱道的是,使用了大量蒙太奇手法。尤其后面,那一頁日記形成的轉換蒙太奇手法,由田小麥過度到王隊長。
在劇中利用了“對仗”的形式。有3個年份,1995,20xx,20xx;涉及了田、盛、秋三家人;三種貫穿情節,絲巾,國安主場,回憶。情節相近,但筆者覺得有一處很大遺憾,對秋收養父沒有更多的描繪。
秋收養父是一個憨厚的農民,然而農民就等于愚笨嗎?細想一下。固執的田父,險些葬送了女兒的終身幸福。盛世華一定知道秋收的身份,卻沒有認子的念頭。只有秋收養父,一心一意撫養秋收,享受父子間的天倫之樂。你覺得他傻嗎?影片只顧及到毫無責任感的盛世華,忽視了更有價值的親情。這也是秋收為何放不下仇恨,不為母親,更為自己的養父。雖然秋收是最大的受害者,但他并不缺少父愛。
s("content_relate");【《謀殺似水年華》觀后感】相關文章:
似水年華觀后感
06-15
似水年華經典的臺詞
10-12
年華似水隨筆
11-28
似水年華的散文
03-12
似水年華經典散文
06-19
似水年華作文
01-10
似水年華愛情隨筆
07-05
追憶似水年華經典散文
08-03
似水年華優美散文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