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參觀廣東省博物館篇一
有朋友告訴我新建成的廣東省博物館有新意,有特色,去那里可以感受到廣東的歷史、風土、民俗和文化,應該去看看。
這次來廣州,好多次去海心沙,知道在花城廣場東面的新建成的廣東省博物館外觀像個寶盒,也經常看到好多人在排隊參觀,就是沒有進去參觀過。朋友的告知,激起了我的參觀愿望。于是在參觀了海心沙亞運公園后,我也排隊參觀了位于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東面的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新博物館展館包括歷史館、自然館、藝術館3大部分和臨展館。我去的這一天人不太多,我是隨著肇慶一群小學生排隊領票進館參觀的。進館后乘坐電梯上了四層,在解說員導引下依次參觀了自然館中的地質地貌、動植物、礦物、古生物等,這個展館展示了廣東的自然風貌和自然資源,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美的孜孜追求,以強化人們的生態觀念,提高環保意識。還參觀了藝術館里的“翰墨流芳———宋元繪畫與歷代書法精品展覽”、“土火之藝———館藏歷代陶瓷展覽”、“漆木精華———潮州木雕藝術展覽”和“紫石凝英———歷代端硯藝術展覽”部分。
近2個多小時的參觀下來,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班的觀看,我是一路邊聽講見邊用數碼相機左攝右拍,試圖補充記憶。這里的內容有一些比較熟悉,感覺到最為震撼的是自然資源展廳的新穎展示方式。我們步入到展廳,往上看,一條條鋼絲吊著一只只鯨魚模型,藍色的燈光照映著它們,似乎是1個奇異的海洋,許許多多的魚在海洋看快樂地玩耍著。此時,我似乎也來到〔〕這美麗的海洋里遨游。再看下面,有兩只高達十多米的巨大的恐龍化石,高大的身軀穩穩地立在那里,真是壯觀!
而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則是我所喜歡的祖國的中草藥,即館內“嶺南本草——中草藥館”。該館通過百余件各類標本,展示了作為全國中醫藥材主產區之一的廣東所擁有的嶺南道地藥材和民間藥材,使觀眾初步了解何首烏、巴戟、沉香、春砂仁、廣陳皮、廣佛手、廣藿香、穿心蓮和化州橘紅等獨具特色的“南藥”,并通過廣東醫事、百草堂等場景使觀眾了解廣東獨特的中醫藥文化,以及廣東中藥老字號企業文化,反映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由于去的時間太晚,臨近閉館時間,我沒能參觀歷史館。據說歷史館立足于“從世界看廣東,從廣東看世界”的歷史視野和文化廣角,用豐富的物證和文獻重點展示廣東3大民系、海上貿易歷史、廣東華僑史和近代史。展現了廣東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和創造智慧。以后我會再去參觀,補上這一課。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參觀廣東省博物館篇二
首先來到廣東歷史文化陳列展廳。雖然沒有講解員跟我們一步步進行講說,但我們還是對一些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文物仔細的觀看。
廣東人的風俗習慣在每個地方是不一樣的`,如生子、嫁娶、祭祀,在什么時候不同的日子會有不同的禮儀。或許有的還看不太明白,不過這足以讓我了解廣東的特色。
一到海洋展覽館,就像進入到海底世界一般美麗。千千萬萬的海洋生物模型懸掛在高空中,再加上藍色燈光,展現在我眼簾的是一幅壯觀的場景。讓我感受到海底世界是這么的有趣喲。
我以前就有去過很多的海洋館,看到活靈活現的海洋生物,但都不太齊全。這里展現的5000年以前的化石都讓人嘆為觀止。最先開始有生命的物種就在海洋里,然后一步一步演變,直到我們現在的人類。這一切的一切,歷史都在見證海洋的改變,不過有新物種的產生就有瀕臨物種的滅絕。現在,由于溫室效應的危機越來越嚴重,海平面逐年上升,南極冰川都開始融化…所以,我們要愛護我們的地球,不要讓我們的明天失去溫暖的陽光。
轉到這個恐龍展覽廳,龐大的恐龍高大威猛、霸氣凌風。可以說我們的祖先就是恐龍,它們在人類未出現之前就開始生活,直到隕石撞地球、火山爆發,才使它們滅絕了,成為現在的化石。
最后,我走進潮州木雕展廳。廳內陳列著各種各樣、美輪美奐的木雕。潮州木雕以飽滿繁復、精巧細膩、玲瓏剔透的藝術風格而著稱于世,流光溢彩的漆金技術更讓人贊不絕口。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每一件木雕都雕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當你全神貫注看著木雕時,如身臨其境,木雕中的人物仿佛在向你娓娓講述著、表演著那一段段潮州歷史故事。這些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術讓我不得不為之驚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先要設計起稿,再到選材、粘貼稿樣,還要打坯、修光、打磨、貼金等復雜程序才完成。我心不禁被這小小木雕竟要經如此多程序才完成而震驚!我望一望雕木前的石塊,又看一下雕琢后的木雕,呀!簡直是天壤之別啊!……漸漸領悟出了古人所云“玉不琢,不成器”之意,是無數次雕琢成就了這近乎奇跡的成功。沒有一件“器物”不由雕琢便能成品的,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自以為是“玉”,不愿去“雕琢”,持有傲慢態度的人,終究不能成“器”。即使是塊寶玉、寶石,不通過挖掘、雕刻,也只能是一塊爛石頭;即使你是個人才,不愿付出汗水,也絕不能成功。相反,你付出努力,即使是爛泥,也能成為價值連城的陶瓷;即使是木頭,也可成為精美絕倫的木雕;即使是白紙,也能成為聞名世界的名畫。玉不琢,不成器。木愿雕,便成品。人更如此!
匆匆而來,亦匆匆而別。由于時間的原因,我總共參觀了4個展廳,珍品雖琳瑯滿目,但也無暇顧及,所有美麗也僅是隨眼而過。
給我的感覺是:每個展廳都非常的獨具匠心,讓我從知識的海洋里暢游了一圈歸來,深深地存在我的腦海里難以忘懷。這一趟沒有白來,真是讓我受益匪淺,非常地心滿意足,愉快地滿載而歸。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參觀廣東省博物館篇三
放寒假的一天上午,托管老師帶著我們去到了廣東省博物館參觀,里面可供參觀的文物真多呀!看得我眼花繚亂。
我們首先去了玉器館,館里有許多用玉雕刻、精美絕倫的展品:玉雕象牙十分精致,我最喜歡的是玉雕成的老鷹,它正在展開翅膀,飛向天空。整個雕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簡直和活的一模一樣,令人對我國古代精巧的玉器制作工藝驚嘆不已。
接下來去的是硯館。有一種硯摸上去就像是嬰兒的皮膚,十分滑嫩,如果向上面吹一口氣,就會有一丁點墨出來,如果再使勁哈一口氣,它的顏色就會變淡,從非常灰到非常黑都行呢!真是太神奇了!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我們最后去的館恐龍館。一進去,我就眼前一亮,暴龍出現在了我面前,看內容介紹,我了解到,它們是非常兇猛的一種恐龍,是食肉的恐龍,身高七、八米,體長五、六米,嘴巴有一、二米長,非常大。奔跑的速度很快,可以算是恐龍的首領吧。我突然感到有點恐怖:它千萬不要突然活過來把我吃掉呀。
接著又看到了馬門西龍,它們非常笨重,也是頸最長的龍,身長約二十二米到三十米,脖子竟然長達十一到十五米,大概是身長的一半,連轉動一下都非常困難。它喜歡伸長脖子吃樹上的葉子,我想它應該是長頸鹿的祖先吧。
我們最后看到的是恐爪龍,它們也是食肉的,和暴龍一樣。不過它的體型不大,只是暴龍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奔跑的速度很快,幾乎是暴龍的三倍。不過它要是和暴龍打架的話,是絕對咬不過暴龍的,所以我覺得它比較適合做恐龍中的副首領。
時間過得飛快,一路參觀讓我收獲了許多。下午兩點,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博物館,踏上了回家的路。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參觀廣東省博物館篇四
這個暑假,我來到廣州游玩,參觀了廣東省博物館。
在車水馬龍的都市里,在廣州大劇院前,這座博物館顯得十分矮小,活像一塊扁平的“水豆腐”,可它那灰紅相間的顏色,卻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
最令我耳目一新的非木雕館莫屬了。之前我對木雕并不了解,單單以為它只是一門藝術。可來到這里后,才發現它還是一種文化—潮州木雕文化。
剛走入潮州木雕館,就被它那精巧細膩、玲瓏剔透的木雕風格吸引住了,細細一看,那木雕就好像在為你講述著一段段趣味橫生的潮州故事,每一件木雕都惟妙惟肖,令我為之驚嘆。
走著走著,就來到了木雕的制作展廳。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木雕從設計到完成是一套十分復雜的程序:首先由能工巧匠著手設計;然后是精心的選材,選擇那些質量優異的木頭;接著是粗雕,就是在胚子上雕出大概的輪廓;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環——細雕,要刻出人物或是物什的外貌、形態甚至是舉止表情;最后是貼金,為了讓木雕美觀,工匠們要在木雕上涂上一層金漆,這樣,潮州木雕就完成了。
這次參觀使我受益匪淺,開闊了我的視野。廣東省博物館給了我們一個了解廣東,了解中國的平臺。我希望株洲也可以在規劃展覽館的基礎上,建造一座博物館,讓世人更好的了解株洲,加入株洲,建設株洲!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參觀廣東省博物館篇五
廣東省博物館是一個雄偉的博物館。外貌像一個月光寶盒,它外面凹凸不平,很不平整。
走進博物館的大門,通過安檢,就來到了寬敞而又美麗的大廳,大廳的一旁陳列著精致而又漂亮的陶瓷碗和陶瓷盤。
走上右邊通向二樓的樓梯,向右轉就看到潮州木雕館,里面陳列著一些小巧玲瓏的木雕,它有著各種各樣的類型如:浮雕、沉雕、根雕等……放木雕的旁邊有一張教你怎樣雕木雕的方法,這個展廳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古代時一個有錢人的大廳,大廳里散放著柔和的光芒,大廳里還放著一些家具,這個大廳里最好看的是一個供神的神臺,神臺上涂著一層金漆,使得神臺閃閃發亮。
博物館的第四層,有一個海洋館,走近海洋館,繞過貼滿水滴貼紙的玻璃板,就能看到整個海洋館都被藍色光芒籠罩起來了,為什么整個海洋館都被藍色光芒籠罩起來的呢?因為設計這個海洋館的設計師在海洋館的天花板上裝置里一些藍色的燈,使人們在海洋館里游覽時,就會覺得自己好像游進了大海里參觀游覽,這個館里有許多海洋動物的標本懸掛在天花板上,這些分別有:鯨魚、鯊魚、虎鯨等的一些海洋動物。海洋館里還有一些美麗的貝殼,真好看!
這些寶石分別有:軟玉、翡翠、海藍寶石、尖晶石等……許多各種各樣的寶石,真漂亮。
博物館里或許還有著更多神奇值得我們探索的地方,希望你能去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