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洄游篇一
鯉魚洲——福建的眼睛!
鯉魚洲位于閩候上街,瀕臨閩江,它是坐落于湖中的生態公園,我曾在假期間有幸于此感受到了大自然所蘊藏的美好!
在正值炎炎夏日時,我們踏上了鯉魚洲的炙土,蔥茂的草坪覆蓋著整片山野,灰白的石板在這片草坪下仿佛擁有了生命;鮮嫩翠綠的草,在鋼硬石板的打磨、修飾之下顯得越發的堅韌與頑強。順著草坪漫步進入了一條長廊,葡萄藤如同它的摯友一般盤在廊架上,給這條長廊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像這樣的長廊不多遠便有一處,應當是供游客休息吧……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中一處蛇形長廊,它盤旋在草坪上,蛇頭上有一只"駝鳥"雕塑,它仿佛處在"埋土形態",半身入土,剎時,我好奇心如同泉涌,不由加快步伐,跨過土丘,奔過茂密的樹林,抵達了"彼岸",結果卻是一把破椅子,視覺的誤差也讓我們驚喜了一番!
而隨即,我們便發現了一片更為神秘有趣的地方——黑天鵝湖。我們踏上濕漉漉的廊道木板,平靜的湖面上銀光閃閃,細看之下,是成千上萬的小銀魚在湖中游動覓食,游客們撒下些餅干屑,小魚兒立即如千軍萬馬一般奔涌而來,過后又在我們周圍好奇地游動?遠處如鏡的湖中心隱約漂浮著一只海龜,然而細看之下居然出現了幾道窈窕動人的身影——黑天鵝。他們如同穿著黑衣的舞者一般向我們款款而來,在水面上穿過我們所站立的廊橋,他們上岸了,修長的脖頸,純黑色的羽毛更顯高貴與優雅,這一家四口溫馨的出游不禁讓我們感到溫暖和感動!
隨后我們又來到了一座長橋,站在橋上向遠處望去,可以看到整個島嶼的風貌,如同"龍鯉越龍門",魚頭潛入水中,身體的脊背高高隆起,仿佛在蓄力越龍門,這姿態便是這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杰作!鯉魚洲便是在這島的中央,氣勢磅礴,真乃大觀也!
期待有幸再臨鯉魚洲,一定再細細欣賞它的美!
洄游篇二
不是每個人,每一次都能選對前進的路。重要的是,在迷失方向之后,知道如何找到歸途。
——題記
大考的成績揭曉了,意料之中的結果,卻還是讓我的心猛地一沉。原來,我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堅強,也沒有想象中那么瀟灑。所謂的不在乎,只不過是在掩飾脆弱,滿足那點可笑的虛榮心。爸爸臉上的失望,媽媽眼中的淚水,第一次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難過。
曾幾何時,我高傲地認為自己是個有思想的人,不愿被世俗的枷鎖束縛自己欲飛的翅膀,我要掙脫枷鎖,尋找夢想中的藍天。
曾幾何時,我看著理想被現實一點點沖刷,才發現夢想與現實總是相隔甚遠,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就像我們無法拒絕冬天的來臨一樣。
當所有的夢想成為幻影,我開始看不清前行的路。
于是,我瘋狂地看童話,陶醉于那些王子與公主的浪漫情節中,幻想自己是故事的主角,有著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我不愿意讀書,寫作業,只想沉浸在自己編織的夢境中,久久不愿醒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逃避,可我寧愿一直沉浸在我的故事里,因為在那里我擁有漂亮的容顏,智慧的頭腦,在那里沒有父母的眼淚,我不用愧疚,在那里我可以很完美,很快樂……那里有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寧靜。
可幻想終究是幻想,經不住太陽的烤曬,當抬起頭的一剎那,現實的鋒芒。還是銳不可當地刺進了眼簾。所以我努力地想往回走,想回到最初的出發點,重新再出發。
我收起了那些小說與故事,拿出課本,做好筆記,開始了我追擊的步伐。
爸爸看著我露出了久違的笑臉。我笑著說,我不一定能跟得上他們的腳步。爸爸也笑了,他說,迷途知返,你一定能趕上那初升的太陽。
洄游篇三
我,一條小小的鮭魚,終于在這里,與你重逢!在這條充滿噩夢的艱辛的道路上,我終于,第一次地看到了成功的光芒。
與他們的邂逅或許已經成為了我們鮭魚一族世世代代的宿命。只見一只灰色的龐然大物沖著我們微笑著,張著大嘴露出了巨大的、尖銳的牙齒,長長的、艷紅的舌頭卷曲著從口中伸出。“小心!”這一聲呼喊顯然已無法挽回那些沖向灰熊的同伴的.生命。剎那間,鯊魚、鯨魚,從不同的方向向我們游來,隊伍瞬間變成一盤散沙,海面之上的鳥兒也蜂擁著向我們飛來。瞬間,這里便成了死亡之海,有的只是鮮血與殺戮。
短短的幾天,讓我喪失了不少的同伴。“前面,應該就是傳說中的淺灘了罷。”身邊的同伴猜測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或許就是夢想的力量了吧。
就這樣,一步步地、腳踏實地地向上移動著,跨越著,輕蔑地瞥向那邊的幾只虎視眈眈的灰熊。是的,我永遠也不會變得熊一般的健壯,我也永遠長不出鳥的翅膀,但我有著別人無法磨滅的夢想。我想,是這世世代代的每一條鮭魚都必須完成的任務,鑄造了我們堅定的信念,它才是我們一族最寶貴的財富。
眼前的我,終于來到了這夢寐以求的地方,我已經精疲力竭。看著那產下的一顆顆珍珠一般寶貴的卵,愛惜地親吻著,我就這樣默默地死去。
生命終究是一場劫難。我們鮭魚的宿命是永遠的經歷千難萬險之后的死亡,可你們呢?萬物呢?我想就算是統治世界的強大的人類,也要經歷許許多多的磨難才能抵達心中的夢想。
這就是矢志不渝的最佳詮釋。信念的力量是無窮的,堅持,盡管前路會有危險將你的身體撕碎,也要前行。
在路上,我……
洄游篇四
不是每個人,每一次都能選對前進的路。重要的是,在迷失方向之后,知道如何找到歸途。
——題記
大考的成績揭曉了,意料之中的結果,卻還是讓我的心猛地一沉。原來,我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堅強,也沒有想象中那么瀟灑。所謂的不在乎,只不過是在掩飾脆弱,滿足那點可笑的虛榮心。爸爸臉上的失望,媽媽眼中的淚水,第一次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難過。
爸爸說我變了,腐化了,墮落了。這是他第一次用這么嚴肅的表情,這么重的詞來訓斥我。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我緊咬下唇,握緊了拳頭。可心中的疼痛卻越來越明顯,內疚感越來越強烈。我不知道怎樣回答爸爸提出的質問,我想給爸爸一份堅定的承諾,可我……
曾幾何時,我高傲地認為自己是個有思想的人,不愿被世俗的枷鎖束縛自己欲飛的翅膀,我要掙脫枷鎖,尋找夢想中的藍天。
曾幾何時,我看著理想被現實一點點沖刷,才發現夢想與現實總是相隔甚遠,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就像我們無法拒絕冬天的來臨一樣。
當所有的夢想成為幻影,我開始看不清前行的路。
于是,我瘋狂地看童話,陶醉于那些王子與公主的浪漫情節中,幻想自己是故事的主角,有著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我不愿意讀書,寫作業,只想沉浸在自己編織的夢境中,久久不愿醒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逃避,可我寧愿一直沉浸在我的故事里,因為在那里我擁有漂亮的容顏,智慧的頭腦,在那里沒有父母的眼淚,我不用愧疚,在那里我可以很完美,很快樂……那里有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寧靜。
可幻想終究是幻想,經不住太陽的烤曬,當抬起頭的一剎那,現實的鋒芒。還是銳不可當地刺進了眼簾。所以我努力地想往回走,想回到最初的出發點,重新再出發。
我收起了那些小說與故事,拿出課本,做好筆記,開始了我追擊的步伐。
爸爸看著我露出了久違的笑臉。我笑著說,我不一定能跟得上他們的腳步。爸爸也笑了,他說,迷途知返,你一定能趕上那初升的太陽。
以洄游為話題的高一作文2湛藍的天幕上有著奇觀,而那不引人注目的海底卻也同樣擁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觀。
在深沉的大海里,一個小黑點浮現在我們眼前,黑點緩緩放大,變為了一只笨拙的大海龜正自由自在地暢游著。它扁扁胖胖的身軀以及一雙寬大的“翅膀”輕輕地撲打著,在蔚藍的“天幕”中自由地飛翔,顯得祥和而安寧。光斑照耀著魚兒,它們像一塊塊礁石,游得怡然自得。在隨風飄揚的水草里,一只小丑魚歡快地鉆來鉆去。遠處,一片烏云緩緩逼近。那是迷人的沙丁魚。
就在這時,天空突然變得灰黑起來,陽光也不敢探頭探腦地自由穿梭了。氣氛顯得格外壓抑,令人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果然不出乎我所料,一只兇惡的大鯊魚單槍匹馬地風馳而來。這只水中霸王正耀武揚威。一只只魚兒驚慌失措。五彩斑斕的小丑魚紛紛尋找著自己的藏身之處。各式各樣的小魚左躲右閃,最后躲進了小石塊底下。眨眼間,沙丁魚就迅速圍成了一個水龍卷,無堅不摧。一會兒又變成了一條絲綢,繞地鯊魚眼花繚亂。一會又變成了一張碩大的網,遮天蔽日,令人不寒而栗,更令人心生敬畏。
這人世間的弄人果真“能歌善舞”啊;這“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可真是無奇不有啊!
以洄游為話題的高一作文3阿拉斯加,這個美麗富饒地方,正在上演自然界一場大戲。
夏天來了,山巔的雪開始融化。剛剛冬眠完的灰熊開始探出頭來活動,泉水也用那潺潺的“叮咚聲”預示了它的蘇醒。四年一度的鮭魚大回游即將到來。 鮭魚們知道,這次洄游又將是對族群的一次巨大的挑戰,但它們明白,回到家鄉延續種族生命,他們別無選擇。
入海口,無處不在的陷阱。
低溫,不可躲避的痛苦。雖已至夏,但阿拉斯加依然“春寒料峭”,包裹著鮭魚們身體的,是剛剛融化的河冰,寒透筋骨,一些鮭魚難以承受,便倒在了冰冷的河床上。其他的,仍無所畏懼地前行,因為他們知道,前方總有路。
海雕,飛來的橫禍。在從海洋游往江河的途中,鮭魚們永遠無法預測前方的危險。也許正當它們快樂地游動時,飛來橫禍,海雕的兩只利爪便會讓他們瞬間脫離族群,成為口中的獵物。望著同伴再次一個又一個地減少,鮭魚們仍毫不畏懼,因為它們堅信前方總有路。
瀑布,生命極限的挑戰。鮭魚們知道,瀑布是它們洄游途中最不想遇到的,但又別無選擇,它們決定直面困難。要知道,要從瀑布逆流而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們當然要克服那湍急的激流,但是,更危險的是那守在瀑布邊的灰熊。灰熊們把鮭魚的大規模洄游視作自己冬眠后的第一頓美餐,所有每逢洄游期,它們便守株待兔,等待美食送入口中。每逢鮭魚們奮力躍起,越過激流時,它們必須小心不要送入灰熊口中。但無法避免的是,又有大量的同伴在此喪命。剩下的鮭魚們緊貼著彼此,繼續朝著前方的路奮勇向前。
礁石,生命不能承受之痛。鮭魚們終于如愿以償地到了目的地――淺灘,但危險還未結束。大片大片地礁石劃傷了鮭魚們的身體和器官,但既然已經實現夢想,這又何妨?他們抓緊一切地時間在淺灘產卵,繁衍。
黑頭鷗,新生命的終結者。令人心碎的是,殘忍地黑頭鷗早已等候多時,它們一頭鉆入水中,銜住一顆魚卵便開始大快朵頤,還沒等新生命綻放便將其扼殺。但是,鮭魚們不后悔,它們依然銘記初心,為了夢想,縱使前路布滿荊棘,也要勇敢穿過,因為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命無悔。
人的一生不也正如此嗎?當你有了自己的'夢想,有可能一開始就會被迎頭潑上一盆冷水;追求夢想的途中,會荊棘叢生,泥沼遍布;甚至在實現夢想的前夕,迎來的都會可能是令人絕望的破碎;但請堅信,前方總有路,勇敢向前,終會無悔。
以洄游為話題的高一作文4魚有一種被稱為洄游的習性,經常要回到自己過去經過的地方,從經過的地方再度出發,尋求更好的環境。而對于我們人來說,是否也可以做一次思想的洄游呢?我認為是肯定的。有時,再度審視自己過去發生的事情,多多自我反思,也許就能有新的收獲。
過去,曾子就曾有“吾日三省吾身”,通過反思提升自己。而歷史上,此類事件也數不勝數。東周齊國,曾有一個自覺身材俊美的官員鄒忌,時常想與城北的徐公比美。他周圍的人大多有求于鄒忌,都奉承鄒忌說他比徐公美。鄒忌漸驕。一次,鄒忌請徐工其家中,才發現自己比徐公容貌不知差了多少。而后反思其行為,意識到了聽信奉承的危害。便上諫國君,愿國君廣聽忠言;使齊國大振。鄒忌能振興齊國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懂得反思自己錯誤的原因,通過思想上的洄游,看到了聽信奉承的危害,由此改進自己,使得國家振興。無獨有偶,東周時期的趙國,也是因為廉頗通過反思發現自己的行為會使國家不安定,才負荊請罪,促成將相和。所以,如果一個人懂得反思,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由此揚長避短,必能有所進步。
然而,還是有許多人不懂得這種精神的洄游,一意孤行。像西楚霸王項羽,剛愎自用,自以為天下無敵。有人勸他出劉邦,卻認為其不足為患。韓信,陳平等賢士亦不任用。最終,就連一只忠心耿耿的范增都離開,而項羽仍不懂反思。直到兵敗死前,還大喊“天亡我,非戰之罪也!”項羽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為他不懂得反思,不會通過這種精神上的洄游來發現自己的問題,更看不到自身問題的危害性,因此難成大事。
在魚的一生中,洄游甚多,或為覓食,或為繁殖。我們作為人,也應當多多進行精神的洄游,通過反思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揚長避短,使自己不斷進步。若是有人不懂反思,就如同人患病不治,縱使開始時只是一個小感冒,也終成大患。
有人說:“反思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找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此話不錯。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要多多反思自己,通過精神上的洄游,使自己在為人處事中八面玲瓏。
洄游篇五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洄游的不僅僅是魚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洄游在自己的回憶里時,只是周圍的東西一碰就破。再看看自己手中,一無所獲,從回憶中出來,我竟一時分不清這是回憶,還是現實。
——題記
有些時候,往往看到一個人,或是一件物時,便會不禁想起與其相關聯的一件事。畢竟,這些東西記載著很多的'情感的痕跡,這些將是永遠也難以忘記的。
第一次與你相遇,是在秋天。校園里的你正在邊走邊看書;我眼看著你就要撞上了樹時,眼疾手快的我一把拉住了你。你似乎嚇了一跳,有些惱怒地看著我,又看了看差一點與你親密接觸的那棵大樹,似乎懂了什么的你,終于說聲了“謝謝”,便悄無聲息的走了,連一次我所希冀的回眸也沒有。
從回憶中跋涉地走出來,我看著手中的項鏈,輕輕地笑著,便把它再一次地裝好,放進我的私人密柜里。
“無欲無求,笑口常開。”
洄游篇六
阿拉斯加,這個美麗富饒地方,正在上演自然界一場大戲。
夏天來了,山巔的雪開始融化。剛剛冬眠完的灰熊開始探出頭來活動,泉水也用那潺潺的“叮咚聲”預示了它的蘇醒。四年一度的鮭魚大回游即將到來。 鮭魚們知道,這次洄游又將是對族群的一次巨大的挑戰,但它們明白,回到家鄉延續種族生命,他們別無選擇。
入海口,無處不在的陷阱。
低溫,不可躲避的痛苦。雖已至夏,但阿拉斯加依然“春寒料峭”,包裹著鮭魚們身體的,是剛剛融化的河冰,寒透筋骨,一些鮭魚難以承受,便倒在了冰冷的河床上。其他的,仍無所畏懼地前行,因為他們知道,前方總有路。
海雕,飛來的橫禍。在從海洋游往江河的途中,鮭魚們永遠無法預測前方的危險。也許正當它們快樂地游動時,飛來橫禍,海雕的兩只利爪便會讓他們瞬間脫離族群,成為口中的獵物。望著同伴再次一個又一個地減少,鮭魚們仍毫不畏懼,因為它們堅信前方總有路。
瀑布,生命極限的挑戰。鮭魚們知道,瀑布是它們洄游途中最不想遇到的,但又別無選擇,它們決定直面困難。要知道,要從瀑布逆流而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們當然要克服那湍急的激流,但是,更危險的是那守在瀑布邊的灰熊。灰熊們把鮭魚的大規模洄游視作自己冬眠后的第一頓美餐,所有每逢洄游期,它們便守株待兔,等待美食送入口中。每逢鮭魚們奮力躍起,越過激流時,它們必須小心不要送入灰熊口中。但無法避免的是,又有大量的同伴在此喪命。剩下的鮭魚們緊貼著彼此,繼續朝著前方的路奮勇向前。
礁石,生命不能承受之痛。鮭魚們終于如愿以償地到了目的地――淺灘,但危險還未結束。大片大片地礁石劃傷了鮭魚們的身體和器官,但既然已經實現夢想,這又何妨?他們抓緊一切地時間在淺灘產卵,繁衍。
黑頭鷗,新生命的終結者。令人心碎的是,殘忍地黑頭鷗早已等候多時,它們一頭鉆入水中,銜住一顆魚卵便開始大快朵頤,還沒等新生命綻放便將其扼殺。但是,鮭魚們不后悔,它們依然銘記初心,為了夢想,縱使前路布滿荊棘,也要勇敢穿過,因為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命無悔。
人的一生不也正如此嗎?當你有了自己的夢想,有可能一開始就會被迎頭潑上一盆冷水;追求夢想的途中,會荊棘叢生,泥沼遍布;甚至在實現夢想的前夕,迎來的都會可能是令人絕望的破碎;但請堅信,前方總有路,勇敢向前,終會無悔。
洄游篇七
——題記
大考的成績揭曉了,意料之中的結果,卻還是讓我的心猛地一沉。原來,我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堅強,也沒有想象中那么瀟灑。所謂的不在乎,只不過是在掩飾脆弱,滿足那點可笑的虛榮心。爸爸臉上的失望,媽媽眼中的淚水,第一次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難過。
曾幾何時,我高傲地認為自己是個有思想的人,不愿被世俗的枷鎖束縛自己欲飛的翅膀,我要掙脫枷鎖,尋找夢想中的藍天。
曾幾何時,我看著理想被現實一點點沖刷,才發現夢想與現實總是相隔甚遠,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就像我們無法拒絕冬天的來臨一樣。
當所有的夢想成為幻影,我開始看不清前行的路。
于是,我瘋狂地看童話,陶醉于那些王子與公主的浪漫情節中,幻想自己是故事的主角,有著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我不愿意讀書,寫作業,只想沉浸在自己編織的夢境中,久久不愿醒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逃避,可我寧愿一直沉浸在我的故事里,因為在那里我擁有漂亮的容顏,智慧的頭腦,在那里沒有父母的眼淚,我不用愧疚,在那里我可以很完美,很快樂……那里有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寧靜。
可幻想終究是幻想,經不住太陽的烤曬,當抬起頭的一剎那,現實的鋒芒。還是銳不可當地刺進了眼簾。所以我努力地想往回走,想回到最初的出發點,重新再出發。
我收起了那些小說與故事,拿出課本,做好筆記,開始了我追擊的步伐。
爸爸看著我露出了久違的笑臉。我笑著說,我不一定能跟得上他們的腳步。爸爸也笑了,他說,迷途知返,你一定能趕上那初升的太陽。
湛藍的天幕上有著奇觀,而那不引人注目的海底卻也同樣擁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觀。
在深沉的大海里,一個小黑點浮現在我們眼前,黑點緩緩放大,變為了一只笨拙的大海龜正自由自在地暢游著。它扁扁胖胖的身軀以及一雙寬大的“翅膀”輕輕地撲打著,在蔚藍的“天幕”中自由地飛翔,顯得祥和而安寧。光斑照耀著魚兒,它們像一塊塊礁石,游得怡然自得。在隨風飄揚的水草里,一只小丑魚歡快地鉆來鉆去。遠處,一片烏云緩緩逼近。那是迷人的沙丁魚。
就在這時,天空突然變得灰黑起來,陽光也不敢探頭探腦地自由穿梭了。氣氛顯得格外壓抑,令人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果然不出乎我所料,一只兇惡的大鯊魚單槍匹馬地風馳而來。這只水中霸王正耀武揚威。一只只魚兒驚慌失措。五彩斑斕的小丑魚紛紛尋找著自己的藏身之處。各式各樣的小魚左躲右閃,最后躲進了小石塊底下。眨眼間,沙丁魚就迅速圍成了一個水龍卷,無堅不摧。一會兒又變成了一條絲綢,繞地鯊魚眼花繚亂。一會又變成了一張碩大的網,遮天蔽日,令人不寒而栗,更令人心生敬畏。
這人世間的弄人果真“能歌善舞”啊;這“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可真是無奇不有啊!
阿拉斯加,這個美麗富饒地方,正在上演自然界一場大戲。
夏天來了,山巔的雪開始融化。剛剛冬眠完的灰熊開始探出頭來活動,泉水也用那潺潺的“叮咚聲”預示了它的蘇醒。四年一度的鮭魚大回游即將到來。 鮭魚們知道,這次洄游又將是對族群的一次巨大的挑戰,但它們明白,回到家鄉延續種族生命,他們別無選擇。
入海口,無處不在的陷阱。
低溫,不可躲避的痛苦。雖已至夏,但阿拉斯加依然“春寒料峭”,包裹著鮭魚們身體的,是剛剛融化的河冰,寒透筋骨,一些鮭魚難以承受,便倒在了冰冷的河床上。其他的,仍無所畏懼地前行,因為他們知道,前方總有路。
海雕,飛來的橫禍。在從海洋游往江河的途中,鮭魚們永遠無法預測前方的危險。也許正當它們快樂地游動時,飛來橫禍,海雕的兩只利爪便會讓他們瞬間脫離族群,成為口中的獵物。望著同伴再次一個又一個地減少,鮭魚們仍毫不畏懼,因為它們堅信前方總有路。
瀑布,生命極限的挑戰。鮭魚們知道,瀑布是它們洄游途中最不想遇到的,但又別無選擇,它們決定直面困難。要知道,要從瀑布逆流而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們當然要克服那湍急的激流,但是,更危險的是那守在瀑布邊的灰熊。灰熊們把鮭魚的大規模洄游視作自己冬眠后的第一頓美餐,所有每逢洄游期,它們便守株待兔,等待美食送入口中。每逢鮭魚們奮力躍起,越過激流時,它們必須小心不要送入灰熊口中。但無法避免的是,又有大量的同伴在此喪命。剩下的鮭魚們緊貼著彼此,繼續朝著前方的路奮勇向前。
礁石,生命不能承受之痛。鮭魚們終于如愿以償地到了目的地――淺灘,但危險還未結束。大片大片地礁石劃傷了鮭魚們的身體和器官,但既然已經實現夢想,這又何妨?他們抓緊一切地時間在淺灘產卵,繁衍。
黑頭鷗,新生命的終結者。令人心碎的是,殘忍地黑頭鷗早已等候多時,它們一頭鉆入水中,銜住一顆魚卵便開始大快朵頤,還沒等新生命綻放便將其扼殺。但是,鮭魚們不后悔,它們依然銘記初心,為了夢想,縱使前路布滿荊棘,也要勇敢穿過,因為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命無悔。
人的一生不也正如此嗎?當你有了自己的'夢想,有可能一開始就會被迎頭潑上一盆冷水;追求夢想的途中,會荊棘叢生,泥沼遍布;甚至在實現夢想的前夕,迎來的都會可能是令人絕望的破碎;但請堅信,前方總有路,勇敢向前,終會無悔。
魚有一種被稱為洄游的習性,經常要回到自己過去經過的地方,從經過的地方再度出發,尋求更好的環境。而對于我們人來說,是否也可以做一次思想的洄游呢?我認為是肯定的。有時,再度審視自己過去發生的事情,多多自我反思,也許就能有新的收獲。
過去,曾子就曾有“吾日三省吾身”,通過反思提升自己。而歷史上,此類事件也數不勝數。東周齊國,曾有一個自覺身材俊美的官員鄒忌,時常想與城北的徐公比美。他周圍的人大多有求于鄒忌,都奉承鄒忌說他比徐公美。鄒忌漸驕。一次,鄒忌請徐工其家中,才發現自己比徐公容貌不知差了多少。而后反思其行為,意識到了聽信奉承的危害。便上諫國君,愿國君廣聽忠言;使齊國大振。鄒忌能振興齊國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懂得反思自己錯誤的原因,通過思想上的洄游,看到了聽信奉承的危害,由此改進自己,使得國家振興。無獨有偶,東周時期的趙國,也是因為廉頗通過反思發現自己的行為會使國家不安定,才負荊請罪,促成將相和。所以,如果一個人懂得反思,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由此揚長避短,必能有所進步。
然而,還是有許多人不懂得這種精神的洄游,一意孤行。像西楚霸王項羽,剛愎自用,自以為天下無敵。有人勸他出劉邦,卻認為其不足為患。韓信,陳平等賢士亦不任用。最終,就連一只忠心耿耿的范增都離開,而項羽仍不懂反思。直到兵敗死前,還大喊“天亡我,非戰之罪也!”項羽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為他不懂得反思,不會通過這種精神上的洄游來發現自己的問題,更看不到自身問題的危害性,因此難成大事。
在魚的一生中,洄游甚多,或為覓食,或為繁殖。我們作為人,也應當多多進行精神的洄游,通過反思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揚長避短,使自己不斷進步。若是有人不懂反思,就如同人患病不治,縱使開始時只是一個小感冒,也終成大患。
有人說:“反思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找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此話不錯。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要多多反思自己,通過精神上的洄游,使自己在為人處事中八面玲瓏。
我,一條小小的鮭魚,終于在這里,與你重逢!在這條充滿噩夢的艱辛的道路上,我終于,第一次地看到了成功的光芒。
與他們的邂逅或許已經成為了我們鮭魚一族世世代代的宿命。只見一只灰色的龐然大物沖著我們微笑著,張著大嘴露出了巨大的、尖銳的牙齒,長長的、艷紅的舌頭卷曲著從口中伸出。“小心!”這一聲呼喊顯然已無法挽回那些沖向灰熊的同伴的生命。剎那間,鯊魚、鯨魚,從不同的方向向我們游來,隊伍瞬間變成一盤散沙,海面之上的鳥兒也蜂擁著向我們飛來。瞬間,這里便成了死亡之海,有的只是鮮血與殺戮。
短短的幾天,讓我喪失了不少的同伴。“前面,應該就是傳說中的淺灘了罷。”身邊的同伴猜測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或許就是夢想的力量了吧。
就這樣,一步步地、腳踏實地地向上移動著,跨越著,輕蔑地瞥向那邊的幾只虎視眈眈的灰熊。是的,我永遠也不會變得熊一般的健壯,我也永遠長不出鳥的翅膀,但我有著別人無法磨滅的夢想。我想,是這世世代代的每一條鮭魚都必須完成的任務,鑄造了我們堅定的信念,它才是我們一族最寶貴的財富。
眼前的我,終于來到了這夢寐以求的地方,我已經精疲力竭。看著那產下的一顆顆珍珠一般寶貴的卵,愛惜地親吻著,我就這樣默默地死去。
生命終究是一場劫難。我們鮭魚的宿命是永遠的經歷千難萬險之后的死亡,可你們呢?萬物呢?我想就算是統治世界的強大的人類,也要經歷許許多多的磨難才能抵達心中的夢想。
這就是矢志不渝的最佳詮釋。信念的力量是無窮的,堅持,盡管前路會有危險將你的身體撕碎,也要前行。
在路上,我……
洄游篇八
;10月26日,霧霾之后,銀色的國家大劇院在蔚藍天幕之下,尤為壯美。
“霧霾散去了,這或許是由于各位昨晚集體發愿產生的正能量所作用呀!”國家大劇院三樓的新聞發布廳內,“大雅之美——《詩經·樂圖》帶您品讀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的講座拉開序幕。著名歌劇藝術家鄧韻作為主講人,一開場就把觀眾逗樂了。
已經年過花甲的鄧韻,看上去依然明艷動人。精致的妝容,一襲黑色的簡約裝扮,配以亮金屬的項鏈及耳環,優雅而不失時尚。而在端莊與從容的背后,是不同尋常的“傳奇”經歷:她是全球聞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美國歌劇中心的首位中國學生;首位被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簽約的中國歌唱家;2003年從美國歸來,發起創辦了廣州歌劇學會及華南地區第一個歌劇藝術專業團體——廣州鱒魚歌劇藝術團。多年來,她忙于奔走在國內的各種場合,不斷推廣著她的“歌劇夢”。
鄧韻說,她在《詩經·樂圖》中找到了自己向往的藝術,也找到了回國11年來真正要尋的“根”。
當西方藝術“邂逅”東方經典
鄧韻口中的珍貴“食糧”,指的是《詩經》。
自2003年回國以來,作為傳播歌劇文化的使者,鄧韻在踐行推廣歌劇的道路上不斷思考,認為只有融入民族的元素,才能使“舶來品”的歌劇真正扎根于中國,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有根基才有生命力,否則就是浮萍。”鄧韻說。
2012年,鄧韻開始研究中國的傳統詩詞。她認為,在中華5000多年的文化長河中,中國詩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名副其實是我國民族音樂的母語與根。
“青史不泯,經典不老。《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被后人譽為最古老的歌謠、世界上最美的詩集,其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閃爍著永不泯滅的光輝。我們應該高聲吟誦民族的經典。”陶醉于《詩經》中的美好與向善,鄧韻決定將融入歌劇的演唱手法來唱頌《詩經》,這在歌劇界堪稱創舉。
2012年,廣州鱒魚歌劇團啟動了《詩經·樂圖》的創作計劃,邀請青年作曲家劉天石為其作曲。在經歷長達一年的創作之后,《詩經·樂圖》聲樂套曲初具規模。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子衿》這首詩描繪出了處在熱戀中的女子等待情人的嬌憨之態。
“這是最初的一首曲目,”鄧韻輕輕哼唱著旋律:“你聽,作品以中國五聲性音列及調式作為主體結構,一聽便是正宗的中國味,效果很好。”2013年,這首歌制作完成之后,適逢中秋節,鄧韻帶領鱒魚歌劇藝術團在廣州大劇院演繹了一組詩經《月緣組曲》“小試牛刀”,沒想到好評如潮。年輕的“鱒魚”們逗趣兒道:“只唱《子衿》看來不行,只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了,還是得有結果吧!”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鄧韻笑了。
在《詩經·樂圖》的創作過程中,鄧韻扮演著導演兼制作人的角色。她在排練上不僅對演員們的演唱風格有嚴格要求,在表演上也頗費一番心力。
而值得一提的是,《詩經·樂圖》的舞美設計師則是鄧韻的愛人宋玉龍先生。他依據諸多古籍,對照書上記載,精心設計具創意的古代服飾和舞臺造型。舞美構思源于詩經(西周)的質樸內涵。為營造出詩、樂、圖的各種意境色彩,這場演出的舞臺設計無論是場景構圖、舞臺裝置或是人物造型及服飾設計都以古樸為宗旨,運用的線條簡潔而大方,運用的燈光色彩樸素而立體,從而營造出舞臺的空間意境。
《詩經·樂圖》聲樂套曲由廣州鱒魚歌劇團歷時兩年,在藍態善樂資金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于今年5月28日完成了合成制作。《詩經·樂圖》套曲從《詩經》中摘錄了十首詩歌,以“情”、“緣”作為主線貫穿情節,描寫古時候的男女從相遇到定情、結婚、勵志的過程,以詩、樂、圖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一個三千多年前美麗、純潔、高尚的中國故事。
“《詩經·樂圖》套曲采用中西樂器混合編制的室內樂隊組合來呈現。作品不僅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也有了新的審美層次。”鄧韻認為,完成制作了這部原創《詩經·樂圖》套曲,以新曲演繹舊詞,用音樂、表演的形式重溫中國古典的詩詞禮儀,這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重拾,更是對傳統文化的重塑。
“好的音樂可以給人帶來溫馨和快樂,可以凈化人心,改變人的精神狀態,帶動整個社會風氣,所以歌曲的健康向上能體現出國民的素質。只有好的音樂才稱得上善樂。”鄧韻希望她的鱒魚歌劇團能唱出給人們帶來美好的善樂。
埋藏在大洋彼岸的愿望
去美國那年,鄧韻32歲。
早在出國前,她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由她首唱的《毛主席關懷咱山里人》、《帕米爾高原,我的家鄉多么美》、《紅色話務兵》、《珍珠河》、《黑牡丹》等許多作品都深受國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鄧韻”這個名字,也深深地烙印在許許多多國人的腦海中。
1980年初,鄧韻跟隨中國音樂家小組奔赴歐洲進行首次商業巡演。“當時演唱曲目中有《陽關三疊》古詩詞歌曲,受到西方各界的好評與歡迎。”鄧韻回憶。那次的歐洲之旅,也讓她在維也納歌劇院中第一次觀看歐洲的歌劇,令她感到“癡迷和震撼”。
從歐洲歸來,鄧韻準備按計劃赴美探親。廣州戰士歌舞團的老團長查列送鄧韻上火車,他悄悄對鄧韻說:“小鄧,有機會的話,在那邊學點東西。”就是這句話,讓鄧韻感激終身。1981年,她考入聞名全球的茱莉亞音樂學院美國歌劇中心,成為這座世界著名音樂學院里的第一位中國學生,專心鉆研歌劇藝術。
在藝術“朝圣”的路上,鄧韻非常刻苦。學院離紐約著名的第五大道只隔兩條街,在求學期間,鄧韻卻一次也沒有去過。剛開始她拿的是半額獎學金,到紐約的第一個圣誕節前,一個機會擺在了她的面前:如果能在15天內把貝利尼的歌劇《蒙泰基與卡佩利奧》中的羅密歐學下來,擔任b角,就可以拿到全額獎學金。通過夜以繼日的努力,鄧韻成功把一出意大利文歌劇逐字逐句地背了下來,不但令學習有了資金保障,也為她在美國的歌劇事業奠定了基礎。
“當時,joan dornemann告訴我,‘you never get ready’(學無止境)。”鄧韻回憶。在老師的鞭策下,她通過了大都會歌劇院的層層選拔,成為首位被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簽約的中國歌唱家。之后,她在一部又一部經典歌劇中擔任主要角色,《諾瑪》、《弄臣》、《蝴蝶夫人》、《卡門》、《阿依達》、《葉甫根尼·奧涅金》……她的歌聲回響在世界各地,贏得了觀眾的肯定與媒體的贊譽。1994年,她曾在美國紐約獲“杰出婦女明星獎”,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的夫人希拉里出席了頒獎儀式。
對于鄧韻來說,似乎她在藝術上的夢想一個一個地相繼實現了。直至1993年的一場表演,讓她萌生了更大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冥冥之中與她現在致力于將歌劇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事業一脈相連。
1993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鄧韻的“中國情結”因中國歌劇首次登上世界舞臺而獲得一次盡情釋放。“當年,華盛頓歌劇院在世界歌劇歷史上制作首部中國歌劇——《原野》。”鄧韻激動地說。在那場歌劇里她擔任焦母一角。
她回憶,《原野》在華盛頓肯尼迪中心連演11場,場場爆滿,被《紐約時報》稱為“普契尼的回響”。謝幕時,鄧韻流淚了。她想起了13年前在歐洲巡演唱《陽關三疊》的情景;她想到排練時,美國的指揮和導演認真地把中文唱詞的中國字一個個注上國際音標;她想到出國13年,這是頭一次用自己的母語演出歌劇。一個聲音呼之欲出:歌劇,是全世界的!
“從那時候起,有一個夢想一直埋藏在我的心里: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優秀的中國歌劇和真正體現我們中華文化精神的優秀作品登上世界的舞臺。”鄧韻很堅定。
在歌聲與夢想中“洄游”
鄧韻說,自己仿佛就是一條洄游中的鱒魚(鮭鱒魚)。
2003年,為了培養青年歌劇演員和推廣歌劇事業,鄧韻回到家鄉廣州,創辦了廣州歌劇學會。在國內,一缺資金,二缺人才,成立之后的廣州歌劇學會發展一直舉步維艱。學會的辦公場地僅是一間12平方米的小房子,會員們排練都要租場地,經常“打游擊”。讓鄧韻感動的是,每到經費拮據的時候,她的愛人宋玉龍先生總是慷慨解囊,為演出贊助啟動經費。
在茱莉亞音樂學院時,她學習了一套ipa的音標系統,這是專門用來歌唱外語發聲的系統。鄧韻和她的先生合作將這套系統翻譯成了中文,讓年輕的歌劇演員們便于學習外國的經典歌劇與曲目。
2010年4月,廣州大劇院落成,鄧韻帶領歌劇學會成員在劇院舉行了首場試演《為了公主圖蘭朵》。身在海外的熱心人李廣生先生看完鳳凰衛視對鄧韻的訪談后聯系到她,愿意無償提供贊助經費支持推廣歌劇事業。至此,鄧韻終于得以在學會基礎上成立一支專業的團隊——廣州鱒魚歌劇藝術團。
鱒魚歌劇團目前是華南地區第一個專業的歌劇表演團體,擁有20多名全職的專業演員和幕后制作人員。
自鱒魚藝術團成立以來,成功地制作并演出中外經典歌劇《費加羅的婚禮》、《野火春風斗古城》等。然而她坦言,這些年來自己一直在尋找發展中國歌劇的方向,也做了不少的投入,但一直走得很艱難。直到兩年前,她在廣東省藍態幸福文化公益基金會的成立晚會上,認識了一對年輕的夫婦——基金會的秘書長張華先生和理事長蔡麗女士。
“他們雖然比我年輕,但是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領悟上卻是我的老師。”在年輕夫婦的幫助下,鄧韻很欣幸多次聽到楊淑芬、沈智慧、鄭堯章、單玉萍、呂明晰等多位海峽兩岸的國學老師的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門自此向她緩緩推開了。
鄧韻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才是根,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歌劇中”。因此,她開始了歌劇生涯的又一次跋涉,《詩經·樂圖》就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文藝工作者的時代使命
兩年前,鄧韻和先生將家從紐約大都市搬遷至風光旖旎的夏威夷。可至今,還有三分之一的搬家箱子還沒來得及拆開。為了能在廣東培育歌劇苗子,推動這門藝術的發展,近年來,她四處奔走,忙于教學、組織演出、培訓人才,以及舉辦歌劇講座。她告訴記者,廣東各個大城市都將建成大劇院,有了很好的表演場地,更要有好的演出人才。
鄧韻認為,東方的優秀文化博大精深,彌足珍貴。而現在,傳統文化日益走向邊緣化。時代正在急切呼吁文藝工作者們在文化激流中重拾和重塑傳統文化。
“古詩詞歌曲這種源于遠古而來的高雅藝術,我們要普及發展和保護,雅俗共賞,推陳出新。作為一個文化工作者,應該做好自己的‘本分’,用藝術的形式推廣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弘揚傳統美德,樹立時代的新風,增強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說這話時,鄧韻的眼神中充滿堅定。
在今后的歌劇道路上,她將和年輕的鱒魚們,用未來的歲月一起實現他們心中的“中國夢”。
責任編輯 張小華
相關熱詞搜索:;洄游篇九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在童年里洄游作文7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陽光明媚,萬里無云。微風輕輕吹過樹梢,晃動地上斑斑點點細細的碎影。綠樹掩映著紅花,一派風景,令人心曠神怡。
我正漫步在羅門公園,清新的空氣從我的鼻子進入,頓時潤化了我的肺,令我感到無比舒暢。踏在古老的青石板上,腳底下發出噼嗒的`脆響,給以人一種特殊的美感。
十年前,我還是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兒,不懂事兒,只是一天到晚想著玩兒點什么。這塊大石頭,就是我的樂園。放學以后,我總是會來這里,或許是躺在上面曬日光浴,又或許是從石頭的最高處滑下到草叢里。無數的游戲在我的腦中印著,我至今都難以忘記。有時,我還會叫上自己的小伙伴們來一起玩兒,一群小孩,玩得不亦樂乎。
現在,這塊十年前的大石頭仍舊靜靜地躺在那里,訴說著我們童年的故事。我慢慢地走了過去,坐在上面,熟悉的感覺又從身上蕩漾開去。陽光,輕和地灑在這里,透過重重疊疊的樹葉,掉在了我的臉上。
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美好的回憶,一下子都涌現在了腦海中。我懷念那時的時光。可是,光陰似箭,我美好的童年已經過去了。
也許我還并沒有完全長大,時間的概念在我的腦海里也許還那么模糊。但是,現在我明白了,當已經時間過去,我們除了懷念外,就只剩下洄游了。那段美好的過去,終究還是過去。
此時此刻,我在童年里洄游,或許將來,我就會忘記這些。但是,我會記住,我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童年,是你小時候竭盡全力卻擺脫不了的時光。童年,是你長大后竭盡全力卻再也回不去了的那段時光。這塊大石頭,就是我的童年,永遠矗立在我的心中。
落日,染紅了云霞,我緩緩起身,離開了那片草叢,那塊大石頭,童年還在那里。
踏著夕陽,倚著微風,我走上了回家的路。我知道,我的童年,就留在了我的背后。
洄游篇十
你曾看見過魚兒有洄游的現象?它們在茫茫的大海中尋找最初的地方。在我們民族悠久歷史中,有不少值得我們去回往、洄游的東西。洄游到過往難以忘懷的文化中去,洄游到過往愛、美、詩、思的精神家園里去,洄游到過往民族雄壯的勞動成果中去每一次洄游都是一次成長,每一次洄游都是一次難得可貴的旅行。
回首民族的往事,洄游精彩的民族經歷,我像是站在時間軸上,仿佛看見了大禹面對波濤洶涌,浩瀚無邊的洪水時臨危不懼的樣子,仿佛看見那滾滾而來的洪水像一只只兇猛的野獸向老百姓撲來,發出可惡的咆哮聲,損壞了房屋,沖毀了莊稼,危害了我們的生命。
就在這時大禹站了出來,用出他的治水經驗,不顧生命危險把治水治理了,為百姓解除了生命的威脅,消除的禍患。
不僅有雄壯的治水成果,我也洄游到了不少民族文化。
我看見詩圣王羲之在一旁喝酒,等醉翻了,便拿起那毛筆蕭蕭灑灑地揮舞著,寫下了三個大字:蘭亭序。他迷迷糊糊地書寫了起來,傾訴的是他對漢字的見解,橫、豎、彎勾每一筆都富有靈魂,行云流水,我驚得合不上下巴。“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一幅長篇的`蘭亭序就這樣被創作了出來,這無疑是又為中華民族文化上增添了一筆偉大的藝術,但成功的背后,和王羲之的努力也脫不了關系,他把池水染黑了,把墨寫干了,把筆毛寫斷我洄游到了他的一點一滴。
民族歷史上的輝煌太多太多,我從洄游回去歲月可以得到太多太多,前人的一個個成就激勵著我們更加努力,每一次洄游,都是一次成長,讓我們把這份民族歷史和精神流傳下去,讓未來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