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什么樣的總結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弱電解質的解離平衡ppt 弱電解質的電離歸納總結篇一
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中化學知識點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混和物 強電解質:。如hcl、naoh、nacl、baso4 弱電解質:。如h2o、hclo、nh3· h2o、cu(oh)2、、h、ho…… 。如so3、co2、c6h12o6、ccl4、ch2=ch2……
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時是否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2.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電離的電解質;與溶解度和導電能力無關。
強電解質與弱電質的本質區別:在水溶液中是否(或是否存在電離平衡)
注意: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
②so2、nh3、co2等屬于非電解質
③強電解質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電離,故baso4
為強電解質)---電解質的強弱與導電性、溶解性無關。
3.電離平衡——在一定條件(如溫度、濃度)下,當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和離子重新結
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時,電離過程就達到了平衡狀態。
4.強弱電解質可通過實驗證明進行判定的
方法
有(以ch3cooh簡寫為hac為例):(1)溶液導電性對比實驗;
(2)測0.01mol/lhac溶液的ph2;
(3)測naac溶液的ph值;ph7,則說明hac為弱電解質
(4)測ph= a的hac稀釋100倍后所得溶液ph a +2
(5)將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hac溶液和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 性
(6)中和10mlph=1的hac溶液消耗ph=13的naoh溶液的體積 10ml;
(7)將ph=1的hac溶液與ph=13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性
(8)比較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hac溶液與鹽酸分別與同樣的鋅粒反應產生氣體的速率,此法中的
鋅粒的表面積不好確定一模一樣。
5.強酸(ha)與弱酸(hb)的區別:
(1) 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時,ph(ha)ph(hb)
(2) ph值相同時,溶液的濃度chachb
(3) ph相同時,加水稀釋同等倍數后,phha phhb
6.影響因素:
溫度——電離過程是吸熱過程,溫度升高,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
濃度——弱電解質濃度越大,電離程度越小。
同離子效應——在弱電解質溶液中加入同弱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使電離平衡向
逆方向移動。
化學反應——在弱電解質溶液中加入能與弱電解質電離產生的某種離子反應的物質時,可以
使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
7.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多元弱酸的電離應分步完成電離方程式,多元弱堿則一步完成電離方程式。
8.水的電離: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能微弱電離。
+—9.水的離子積常數——kw= c(h)×c(oh)
-14kw取決于溫度,不僅適用于純水,還適用于其他稀溶液。25℃時,kw =1×10
--+在水溶液中,kw中的c(oh)、c(h)指溶液中總的離子濃度.
-14常溫下,任何稀的水溶液中均存在離子積常數,且kw =1×10 。
+-不論是在中性溶液還是在酸堿性溶液,水電離出的c(h)=c(oh)
+-+-根據kw=c(h)×c(oh) 在特定溫度下為定值,c(h) 和c(oh) 可以互求。
10.影響水的電離平衡移動的因素:
①升溫:促進水的電離;
②酸或堿抑制水的電離;
③鹽類的水解促進水的電離;
+ -12例如:ph=2的硫酸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h)=10mol/l
+ -2ph=2的硫酸銨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h)=10mol/l,
+ -2 -12所以ph=2的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h)可能為10mol/l也可能為10mol/l。反過來,由水電
+ -12離的c(h)=10mol/l的溶液,ph可能為2也可能為12.
11.電離常數:
k值越大,電離程度越大,相應酸 (或堿)的酸(或堿)性越強。
電離度:,弱電解質濃度越大,電離程度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