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名人的創業故事300字 名人的創業故事簡短50字篇一
5000多元的月薪,出人高檔寫字樓和酒店,女孩一開始覺得這種“白領生活”妙不可言。可一年之后楊麗漸漸發現白領并不是那么好當的:隨著電子產品競爭不斷加劇,小楊常常需要加班加點去完成超負荷的工作量。壓力越來越大,整天憂心忡忡讓她內分泌失調,痘痘和黑眼圈此起彼伏。因為長期熬夜再加上生活沒規律,她還患上了嚴重的胃病。
唉,怎么舒緩來自工作的壓力?一到周末,稍微得到喘息機會的楊麗常上街“放松”。她“放松”的方法不是上街購買名牌衣服,而是搜集各種新奇好玩、富有創意的生活小用品,比如長得像kitty貓的電吹風,會“罵人”的智能水壺……生活中多了這些調味品,悄然間,原本壓抑的心情舒暢了許多。
一次上網,楊麗無意中發現了這樣一則新聞:目前,有41.1%的白領正面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61.4%的白領正經歷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勞,隨著英年早逝現象的增多,關注白領健康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其中女性白領身心更易疲勞,面對與日俱增的工作壓力,女性白領更容易表現出情緒上、身體上的疲勞反應。小楊心想,如果在白領的辦公室和居室擺放一些智能型的生活小用品,就可以營造一種輕松有趣的氛圍,從而舒緩千篇一律的工作節奏所造成的身心疲憊,真是一舉兩得啊。
有著切身體會的小楊眼前一亮:既然自己能靠這些創意小玩意舒緩壓力,證明這“武器”對其他白領也有不可忽視的功勞,但在國內卻沒有一家專賣白領減壓用品的店鋪。那么,自己何不抓住這一市場空白,在白領多、壓力大的上海開一家這樣的白領減壓用品店呢?
20xx年3月,小楊辭職后籌措10萬元在淮海路上開起一家這樣的實體店,也許是缺少知名度的原因,生意竟出乎意料地十分冷清,這讓楊麗頗感意外又大傷腦筋。一天,小楊偶然路過一家彩票站時,店老板的一句話點醒了她。那是一種即開型的彩票,老板說:“正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刮開之后的圖形是什么,所以這種誘惑是最能吸引人的。”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楊麗突然間靈機一動,自己的小店能不能也引進這個創意呢?回來后,她在網上搜資料,無意間發現自己的這個想法,其實早年間就在美國流行過,紐約商人將過季庫存商品或少量高檔滯銷貨裝入垃圾袋里,交易時不透露商品內容,將其冠名“垃圾”以很低的價格出售。而眾多買家,因為不知道里面到底裝的是什么便覺得很神秘,打開包裝時往往會馬上產生一種新鮮感和刺激感。好玩的是很多專門經營“垃圾”的老板還發了財呢,楊麗覺得這種銷售方式挺有趣!
雖然理念正確,但賣商品和賣彩票是兩碼事,如果顧客花上幾十甚至幾百元,買的東西不值那么多錢,那么自己的店很快就會關張。想來想去,楊麗想了一個主意。她開始跑一些廠商、一些專做銷售的公司,以很低的價格淘到了一些尾單和外貿貨品,這些東西質量很好不說,進價還不到市場價格的一半,無疑買家能得到很大實惠。她決定先分三步走,打開店的局面,淘出店的格局,然后發展壯大店的規模。
東西淘來之后,楊麗在淘寶店鋪里打出了一個很特別的廣告:有這樣一件神秘禮物,你既不知道它是什么商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但是你知道,可能會有50%的驚喜,如此有趣的“極品垃圾”你敢買嗎?像是對所有淘寶客發出了挑戰一樣,很快,就有青春“冒險者”迎戰了。
那是一位很時尚的濟南女孩,在一家合資公司任職。蘇小姐首先向楊麗問了一個問題:你憑什么知道一定能給別人驚喜?楊麗說:“人生本來就充滿著未知數,等待著只屬于你的‘垃圾’上門的日子里,心情會充滿美麗的期待,也許在拆開包裹的一瞬間,你還會興奮得發出尖叫呢!”女孩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楊麗是時尚類雜志的忠實信徒,深諳穿衣扮靚之道,尤其是一些飾品和包袋,她總能與當季最流行的時裝進行巧妙搭配,弄出與眾不同的效果。在網上熱火朝天地聊起這些閨蜜話題,蘇小姐馬上對這位美女老板有相見恨晚之感。
自己到底會收到一件什么樣的禮物呢?那幾天,蘇小姐腦子里一直在美滋滋地幻想。你別說,因為像買了彩票心里充滿希望期待開獎那樣,女孩的心情還真的十分輕松、美妙。
幾天后她終于收到了夢想中的包裹,里面的東西用黑色垃圾袋扎起。快遞員大搖大擺地提到辦公室來:“蘇雪瓊,簽字,來收你的垃圾!”一時雷翻眾人。在姐妹們驚奇的目光中,女孩有點緊張地慢慢拆開了快遞包裹……
“哇!”一件酷酷的野外登山包,限量版的個性t恤,漂亮無比的瘦臉夾,一個手機座還是她最喜歡的圖案。“真是太棒了!”身邊幾位時尚美眉在驚羨之余不由興奮得尖叫。那一刻,蘇小姐覺得自己買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種令人極度興奮的新鮮感和刺激感。她準備在愚人節的時候,也送朋友一袋這樣的“垃圾”。
收到物品之后,蘇小姐馬上給美女店主發了一個“特別驚喜”的表情。這個表情,讓楊麗懸著的心一下放了下來,這畢竟是自己做成的第一單“垃圾”生意,對她來說意義非同小可。果然,蘇小姐的許多同事和閨蜜聽說此事并觀看實物后,覺得這種包裹很有趣,于是便嘰嘰喳喳地紛紛下單訂購。
就這樣,時間不長,一包包“內容不詳”的“垃圾”開始飛向青島、大連、南京、廣州和哈爾濱等城市,成為白領們在緊張工作之余的一大“笑資”。楊麗在網上銷售的垃圾有大包小包之分,有88元的迷你垃圾包、288元的極品垃圾、488元的大包垃圾等,最大的還有988.8元的巨無霸超級垃圾。除主打的外貿尾貨外,還有一些樣品、換季產品、滯銷高檔貨甚至一些從未上架過的產品。
垃圾種類按生活方式分有:樂活、各種宅、文藝范、工作狂、背包客、動漫迷、美劇控、原生態等等。每包“垃圾”里裝的東西各不相同。不僅物超所值,最好玩的是,這些made in china的“洋玩意”都是個性十足的創意產品,有的一玩就能把人逗得哈哈大笑。白領們雖然不知道自己能買到什么,但正是這種充滿挑戰味的購物方式讓他們充滿了好奇,從而引爆了強烈的購買欲。到20xx年底,短短7個月,楊麗就賺了20多萬元。女孩說既能賺錢又能給人帶來快樂,她常常做夢都在笑。
讓楊麗印象最深的,是在北京一家電視臺工作的孫小姐。20xx年愚人節這天,小孫收到從上海寄來的一包“垃圾”,感到非常好奇。心想哪個壞蛋膽子這么大,竟敢如此捉弄人。
不料打開“垃圾袋”一看,首先映人眼簾的是一個滿身通紅的塑料螃蟹,她還以為這是個可以放在辦公室里把玩的漂亮裝飾品,沒想到它最主要的身份卻是電話。讀了說明書,女孩才知道紅螃蟹的肚子下面就是一排隱秘數字,并且它的每一只腳都有著不同的功能,比如你將最前面這對腳輕輕一碰,電話就為你播放艾薇兒等中外明星的流行歌曲,而觸動它的第二只腳,它會把你大罵一頓……想不到這么一個小玩意兒竟有這么多“機關”,簡直太逗了!后來她才知道,這禮物是一位大學同學送給自己的“極品垃圾”。
孫小姐根據包裹上的地址,很快就聯系上了網店的美女老板楊麗,并最終成了她的客戶和好友。她訂購了一個988.8元的巨無霸超級垃圾包,里面競有一大堆新鮮時尚、獨具創意的小玩意。最重要的是,這些古靈精怪的東西都有減壓的功效——讓人開心。這位電視節目主持人興奮地對楊麗說,她的“極品垃圾”是緩解工作壓力最好的“治愈系”禮物。而它們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經過和朋友們一起分享,這種快樂就變大了,幸福感也更加強烈。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許多白領都成了楊麗的“鐵桿”客戶。
最有趣的是一位在滬工作的西班牙籍外教楊女士,買了一個迷你垃圾包,不料因運氣太差里面竟是真正的生活垃圾——一堆碎紙!那位金發碧眼的楊女士頓時被搞得哭笑不得,正當她頗感失望又有些生氣時,忽然發現這堆垃圾下面還隱藏著一個紅色的小綢緞袋子,打開一看她頓時目瞪口呆。原來里面裝著一枚非常精致、漂亮的戒指,仔細觀察,款式竟和英國平民王妃凱特·米德爾頓的一模一樣,她在網絡和電視中多次見過這枚戒指,它是威廉王子向女友求婚的訂婚信物——從母親戴安娜王妃那里繼承下來的藍寶石鉑金戒指!而這一枚雖然是產自中國的紀念性純手工藝品,但仍然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啊!上帝,真是太棒了!”從驚訝、憤怒再到滿臉驚喜,這位優雅女士的情緒在幾分鐘內仿佛“坐了趟過山車”,真是大起大落刺激又過癮!
名人的創業故事300字 名人的創業故事簡短50字篇二
東莞大學生養龜創業兩年 純利超千萬
20xx年,東莞的養龜業開始火起來。而早在20xx年,當時還讀大一的莫樞偉就“嗅”到了養龜行業的商機。20xx年從華南師范大學畢業,他沒有選擇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而是走上養龜的創業之路。昨日,筆者獲悉,莫樞偉的養龜場擁有5000多只“石金錢”,估計約20xx萬元,養龜場規模在不斷擴大。
大一花光積蓄購6只龜飼養
莫樞偉飼養石龜的場所為家庭式仿野生模式。在一棟出租屋里,利用三層建龜池、孵化場所以及鐵架式養龜槽等,出租屋樓頂共打造18個養龜池,分喂養區、產蛋區和水池區,每個池都種植植物以遮擋太陽。整體構造是莫樞偉獨自一人花費8個月時間親手打造的。
莫樞偉每天為龜池換水、隔天傍晚喂養、檢查產蛋區,以及隨時留意剛孵化的龜苗健康情況等。談起養龜創業的開啟,時間追溯到20xx年。當時莫樞偉讀大一,無意之中瀏覽了養龜的視頻,于是他就上網搜索養龜資源,看到了一個買賣的交易平臺,讓莫樞偉很為心動。
莫樞偉仔細觀察了該平臺幾個月后,發現養龜的龜苗交易價格從80元翻到160元,“真的有那么好賺嗎?當時心里就有些按耐不住了,”莫樞偉說。于是大一暑假,他只身一人坐了6個半小時的車,來到養龜地茂名沙瑯鎮一探養龜行業火爆的真實。
“我利用3天時間在養龜市場進行考察,供應商、旅店和大型養殖場來回跑,并到大型的養龜場里參觀,發現網上的信息是真的。”莫樞偉心動了,于是掏出了攜帶的1。6萬元,那是他兼職賺回來的全部積蓄,購買了6只擁有6年龜齡的石龜。
家人對養龜創業從反對到支持
用了全部積蓄買了6只龜回來的做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但莫樞偉依然在前院打造一個臨時養龜池。1年后,該6只龜產下18只蛋,但是由于自己沒有掌握孵化技術最終沒有成功孵出小龜。
在大二、大三兩年里,莫樞偉依然每天瀏覽大量的養龜帖,學習養龜知識,當時龜苗的市場價格又上升了。“曾有人聯系我想用3萬元,購買我那6只龜。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養龜能有出路。”莫樞偉說。
大學畢業了,家人一致認為莫樞偉要找一份正當職業,不少鄰里認為莫樞偉留在家里對著烏龜玩物喪志、不懂事。當時莫樞偉下定決心,無論家人如何反對,自己都要去創業。
“創業一要有資金,二要有場地。”莫樞偉說,解決這兩個因素是創業的開始也是關鍵。正當莫樞偉著急時,他的舅舅說服了莫樞偉父母,最后答應給10萬元作為創業的開始。莫樞偉決定選擇奶奶家作為養龜場地,于是莫樞偉開始做泥水工,打造養龜池,自己一個人挑這幾百斤的沙泥走上3樓,從早上7時一直忙到晚上10時,整整做了3個月,花了1萬元的臨時養龜池最終打造完畢,他又用僅剩的9萬元全都買了石龜。
常為養龜老前輩打短工學技術
“當時一共買了430只。由于技術不成熟,成活率并不高,損失有50多只石龜,于是我就不斷地找前輩了解經驗,并到老師傅家里免費打短工并學習。”莫樞偉說,他加入了東莞市龜研會,在那里學習了養殖技術、如何引進品種等。莫樞偉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學習模式讓養龜事業很快有了起色。現在,養龜場年產量達1000至20xx只龜苗。
莫樞偉說:“家里對我有信心,接下來我將正式從家庭式仿野生養殖轉變為池塘養殖。租了30畝地,打造了3個魚塘作為養殖的地方。”
回想自己的創業道路,莫樞偉說現在只是成功了3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希望大學生能提前定好創業目標,一旦選擇了就要堅定和堅持。大學生首先做到的就是“少去想,多去做”,才能為成功創業鋪墊基礎。
名人的創業故事300字 名人的創業故事簡短50字篇三
“我們不止有情懷,還有秘密武器。”這是饞師兄在位于成都軟件園店的標語。成都軟件園天華路被成都人譽為“小吃一條街”,幾百米的小街上云集了眾多面館、中餐和特色美食,有些江湖“險地”和兵家必爭之地之意。小小的店面格調滿滿,擠滿了顧客。據創始人陳蘭介紹,饞師兄是一家去年十月才正式上線的新興餐飲公司,因為通過兩年技術研發,解決了面條在煮熟后不能久放的難題。饞師兄憑借這一獨一無二的核心技術優勢和廣闊市場前景,在短短半年時間里,就以“我們外賣只送面”的精準定位在軟件園打開了知名度和市場。
這家店據說僅用了一個月就完成了立項、裝修、開業。“當時我們在極其偶然的機會下發現了這家要轉讓的鋪面,但是房東只給了我們不到一周的時間籌措資金,于是我們緊急啟動了眾籌計劃,在短短三天內就超額三倍完成了眾籌。”說起眾籌的火爆,陳蘭掩飾不住內心激動的心情。這便是饞師兄的第一家門店。據陳蘭講,饞師兄的團隊是由廣告創意人、影視導演、資深餐飲行業運營管理人以及行政大廚跨界組成的業團隊,全職員工在20人左右。目前饞師兄有生產部、品牌部、營運部,除了品質的保障,在自身品牌的塑造和推廣上本身就具備別人沒有的優勢。
獨門技藝,外賣只送面,在寫字樓和白領人群較為密集的地區,外賣自然而然成為了剛需。而陳蘭正是發現了其中的商機。通過調研,她發現目前外賣基本上只有米飯的選擇,但相當大一部分人喜歡吃面。包括之前北方的同事,寧愿吃兩個饅頭也不愿意吃盒飯。面條和米飯一樣,都是主食,是剛需。就世界范圍來說,吃面食的人口比例大于米飯,中國地區不一樣,比例不一,但就北上廣深這樣的以外來人口居多的大城市來說,比例比較均衡。“外賣市場有多大,外面送面的需求便占有半壁江山。”最后,她提出了一個問題。能否有一款可以外賣的面條?她就此咨詢了身邊很多喜歡吃面的朋友,他們都表示很需要這樣的一碗面。
于是,陳蘭便開啟了2年的研發之路,而這已經是陳蘭的第二次創業了。他們先期投入了100多萬進行產品研發,包括建立中央廚房等基礎設施。當前,已經完成產品標準化,建成一個目標日承載量20xx份的中央廚房。外賣上線100多天,老客戶占比達到60%。對于外賣送面,更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當面送到你面前時不是已經坨了就是涼了,從而嚴重的影響了食面時的口感。對此,陳蘭苦心研究兩年的技術終于派上了用場。“保證面條口感是我們的技術核心。”她解釋到,面不坨其實是通過原材料選擇、面條生產、產品制作等環節環相扣,最終綜合呈現的結果。饞師兄通過改變面條中面粉、雞蛋等食材的配比(絕不含任何違規添加劑),解決了面條煮熟后無法長時間存放、外賣影響口感等現實難題。
而對于送餐時的溫度問題,饞師兄則是全程80度恒溫。當黑馬向陳蘭詢問今后會不會推出其他主食時,陳蘭則搖搖頭說到。“‘外賣只送面’是饞師兄的品牌口號,要讓大家一眼就能記住我們,我們想在面條這個細分領域結出一顆碩果”似乎說到這里時,陳蘭更加堅定了她的語氣。當然,這里也有在陳蘭看來的一些難題。“其實這是整個外賣市場的問題,比如:平臺對商家的影響和制約,第三方配送客戶體驗的困擾,外賣平臺前期燒錢形成消費者貪便宜的習慣等問題。”而對于外賣平臺燒錢的說法,陳蘭認為,饞師兄只是在品牌的前期建設中會相對的投入基礎建設,不存在燒錢的說法。
現在,各大平臺也在不斷合并和重組,我相信通過不斷的調整,市場一定會趨于理性,回歸商業的本質,平臺燒錢也已慢慢在降溫。目前,饞師兄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已達20xx萬元。老客戶復購率能夠達到60%,消費10次以上的復夠率能夠達到11%。饞師兄的下一步計劃是在半年內開6-8家線下的體驗店。而擴大配送范圍也成為了其目標之內的計劃。“我們未來的發展模式是實體體驗店即外賣配送點,未來我們將覆蓋整個城市,實體店2-3公里范圍的寫字樓都可以覆蓋我們的外賣。”
二次創業,“痛”并快樂著,饞師兄是陳蘭的第二次創業。作為一名女性創業者,她有著一顆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心,并且勇于嘗試。陳蘭在創立饞師兄之前,是四川四知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從那時起到現在已有7年了。而創立“饞師兄”正是我們前中所說的,她希望可以拯救寫字樓里面“無面不歡”的這群人,同時,她更希望把成都的美食帶向全國。她說,每當取得一個階段性成功或解決一個重大難題時是最開心的,而心情最低落時,往往是公司面臨缺錢缺人才之時。“最困難還是資金。”陳蘭對黑馬說。在她眼中看來,饞師兄的團隊、方向、目標都很明確,而團隊成員在各自的領域也都很專業很優秀,大家也都很拼。
一個想法變成現實,整個流程是需要不斷優化的,特別是我們這樣一個具有一定創新的公司,所以前期流程中的不斷試錯很重要。創業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生活充滿無限的精彩,當然也可能是驚嚇,需要創業者有一顆頑強的心臟。這是陳蘭對于創業意義的理解,也是每一位創業者應當必備的。創業是持續進行中的狀態,是生活的常態。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現在有許多創業者無法平衡自己與家庭的問題。對于陳蘭這樣一位女性創業者來說,更加難以平衡。“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最重要的”。
在她看來,在創業的過程中,家庭生活只能見縫插針的參與,并且提高每次活動的質量,讓相處的時光都盡量愉快。在缺少陪伴家人的情況下,要跟他們多溝通多表達,爭取他們發自內心的支持。“現在可能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饞師兄上,希望它能成為中國外賣面條的第一品牌”。這是最后陳蘭對黑馬說的一句話。從話中的字里行間透露著這位平凡女性的野心,同時也透露著她對饞師兄品牌的愛。就像開篇所說,“我們不止有情懷,還有秘密武器”。希望我們能在不久的將來都能收到這張美食“名片”。
名人的創業故事300字 名人的創業故事簡短50字篇四
80后留學生回家創業 只為安全健康的鮮牛奶
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縣城萬和城沿街,有一處“奶吧”十分顯眼。奶吧老板是一位80后女性,叫薛靜。她曾在日本留學,原本有更大的空間繼續發展,但卻毅然決然地返回家鄉莒縣,做起了牛奶事業。近日,來到奶吧,見到了這位80后創業者,傾聽她與健康牛奶的故事。
她毅然決然回家創業 與牛奶結下不解之緣
走進匯和奶吧,就看到一位干練的女青年在大型玻璃窗隔斷后擦拭著不銹鋼的奶罐,她就是薛靜。薛靜出生于莒縣夏莊鎮,今年29歲,是一位充滿激情和活力的80后。
據薛靜介紹,2015年,還遠在日本留學的她就聽同學說國家正大力宣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本就愛折騰的她,這次按耐不住了。同年四月,拿到大學畢業證后,她就毅然決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與牛奶結緣,開始了自己人生中最引以為豪的“折騰”。
做牛奶事業,源于薛靜從小對牛奶就產生的深厚情感。據薛靜介紹,她小時生活在農村,最愛喝的就是牛奶。那時的奶制品,濃香、掛壁,不含防腐劑、添加劑,更別說添水、加糖這樣的做法了。但現在,這種“原生態”的奶制品,在市場上十分罕見。在她看來,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薛靜開始頻繁地接觸牛奶相關的知識。
精益求精,只為做一杯健康、安全、營養的新鮮牛奶
創業自然是又歡喜又疲憊,好在付出總有回報。在經過一年的學習、考察、交流后,山東省奶業協會和莒縣豐陽奶牛專業合作社遞給了薛靜邁上希望的橄欖枝,省奶業協會領導及專家多次親臨指導,在他們的精心策劃和耐心幫扶下,成立了莒縣第一家大型原生態規模化巴氏鮮奶吧,也是目前整個日照市環境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奶吧。
據了解,薛靜經營的匯和奶吧堅持制作精益求精的高標準生態奶。奶吧每天從遠離工業污染的果莊鎮豐陽奶牛養殖合作社提取優質、新鮮奶源,經專業人員嚴格化驗,各項指標達標后,再冷藏運送至奶吧,然后再經巴氏低溫消毒殺菌灌裝銷售,每一道工序的嚴格要求真正保障了奶品從源頭到成品的品質安全與質量安全。
采訪中,記者忍不住品嘗了一口鮮牛奶,確實奶香醇厚,與平時超市內購買的牛奶口感有著十分明顯的區別。薛靜自豪的說,不管是從擠奶、運輸、透明且自動化的生產加工還是到儲存,匯和奶吧都有嚴格的品管工藝流程。
奶吧嚴格采用巴氏低溫滅菌方式,巴氏低溫滅菌在殺滅牛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菌的同時,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牛奶的營養成分和活性物質。配合全程2-6度的冷藏保鮮,在保證牛奶品質的同時,更減少對奶品的外圍污染,全方位、多角度給奶品五星級保護。
“賺錢只是一方面,年輕人應該有社會責任感和精神追求。我只想用心做一杯讓莒縣市民喝的安心、喝的健康、喝的營養的鮮牛奶。”薛靜告訴記者。
名人的創業故事300字 名人的創業故事簡短50字篇五
蔣建平曾被被提名為建國60年餐飲60大人物之一,是第二屆常州市“感動常州”十大新聞人物。他從賣盒飯起家,到2007年,就擁有了10億元資產。可是誰能想到,創業前的蔣建平,窮得連飯都吃不起,這不是開玩笑,現實里總有很多勵志故事在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一起來看看蔣建平的勵志創業故事。
小時候,蔣建平家境貧寒,只讀到初中就輟學了。走出校門,蔣建平在糧管所當保管員。下崗后,接連兩個月都沒能找到工作,家里連買米的錢都是向父親借來的。一天,饑腸轆轆的他,在一輛三輪車上花2毛錢買了盒米飯充饑。
1993年,當時還在糧管所當保管員的蔣建平,從攤主的口中得知:賣盒飯很賺錢。他決定賣盒飯。下海創業,辦一個快餐公司。窮得連飯都吃不起,還想創業,這不是癡人說夢嗎?但人就是這樣,越是貧窮,越能激發內心的正能量。一個貧窮的人,很容易在別人不屑一顧的地方發現機會,別無選擇地干起別人眼中最卑微的工作,別人認為不值得一提的收入,讓他感到無比興奮;這種興奮就是成就偉業的強大動力。
說干就干!蔣建平借了一輛三輪車開始賣盒飯。第一天,他和妻子忙碌了大半天,掙了110元。蔣建平看到了希望,整天騎著三輪車賣盒飯。由于他借來的三輪車沒有執照,經常被城管沒收,他只得既交罰款,又說好話。他承包了常州市一家老年公寓的食堂,借著這個只有20多平方米的場地,一邊為老年供餐,一邊試著做起了電話訂餐的外賣業務。沒人知道他的快餐店,他就散發小廣告。就這樣,他的盒飯事業開始快速發展。
1997年,蔣建平帶著5萬塊錢和幾個老部下,決定進軍北京市場。這時,蔣建平在商業模式上做了一個創新:無店鋪的商業模式。當時北京的快餐市場已近飽和,競爭激烈,而北京的門店租金很高、交通狀況很復雜,根本不是麗華原來的發展模式可以承受的。假如依循常規,租門面,招員工,買送餐車,拉開架式從頭做起,成本將非常高。一個偶然的機會,中科院電子所食堂走入了蔣建平的視線。由于體制的原因,這個食堂一直經營不善,中科院的領導們能解決很高深的學術問題,卻解決不好職工的吃飯問題。“能不能讓我們來承包這個食堂?”這個想法讓他興奮了好幾天,因為承包下來意味著他在北京的店可以開張了,他也不用為開店的資金發愁了。他主動找到中科院的領導,談了很多次,終于把協議簽了下來:麗華把電子所食堂承包下來,一方面解決電子所職工的吃飯問題,一方面作為麗華快餐的生產車間。
店開了,但北京這么大的城市怎么送餐又是一個大問題。買車還是一個資金的問題,只能繞著走。蔣建平發現北京有很多小面包車,干脆連人帶車一起租過來吧。這一招和租食堂一樣有效、實用、幫助蔣建平度過了剛來北京的難關。
第一家店在北京開業并獲得成功之后,蔣建平信心大增,把這種低成本擴張模式迅速在北京復制。麗華在北京共開設了22家分店,這些分店有都是由原來國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閑置下來的食堂改造而來,為麗華的發展找到了大量廉價資源。
到2004年麗華快餐在北京和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市場都獲得成功之后,把目光投向了珠三角地區。僅僅兩年時間,麗華快餐在珠三角的日銷售份數過萬。2007年,蔣建平的資產已經達到了10億元。
對于80后一代的創業者,我們應該從這個經典的勵志創業故事里得到一些啟示。蔣建平為什么能開創事業?窮得連飯都吃不起,他難道有什么成功創業的秘訣?其實秘訣就是:當你感到束手無策的時候,硬著頭皮去嘗試那些在別人看來不是辦法的辦法。
勵志創業故事啟示:也許我們在創業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從這個勵志創業故事里,我們看到了蔣建平所創造的10多億資產的原始資本卻是那輛借來的沒有牌照的三輪車。所以,我們不要抱怨自己沒有創業資金,不要抱怨自己沒有一個富爸爸,捫心自問,我們現在的處境比當年的蔣建平還艱難嗎?世上99%的人都不缺創業的資金,他們所缺的只是行動。世上有很多適合白手起家的生意,只要你做一個有心人,你必能找到這樣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