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能夠幫助到我們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浙江高考政策改革方案選專業 浙江省新高考對應的大學專業篇一
今天,浙江省正式向社會公開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下稱《方案》),提出上了上述改革措施。
試點方案規定的各項改革內容和要求,將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中學生開始,分年逐步實施。2014年啟動職業技能考試,先實施9類,再在3年內展開至17類。2015年10月開始實施選考科目多次考試。2016年10月開始實施外語科目多次考試。2017年開始全面實施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
①不分文理
②除語數外再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7門中選3門
③外語和選考有兩次考試機會,成績兩年有效
④語數外每門150分,選考科目分等級打分,每門最高100分,總分750分
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區別
⑥2014級高一開始實施。
改革后,浙江高考的招錄方式有了重大改變。《方案》提出,考生報考志愿將由“專業+學校”組成,考生可以自主選報專業;錄取也不再分批次,實行專業平行投檔。
此前的批次錄取是目前國內高招錄取的普遍模式,將不同類型的高校分批分期錄取。在浙江省2014年的'高考辦法中,第一批為重點高校、“211”高校和經批準列入該批的本科高校專業,第二批為其他一般本科高校的本科專業,第三批為高職(專科)院校專業。
高考出分后,各省會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水平和招生計劃,按一定比例劃定定錄取新生各批次的最低分數線。一般來說,不同批次的高校只能錄取所在批次分數線以上的考生,考生也只有達到或超過批次線,才可能被投檔到自己的志愿學校。
而根據新《方案》,今后,考生報考“專業(類)”志愿時,擁有了更多選擇權,既可以報考同一個高校中的不同專業(類),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類),還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專業(類)。
對此,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參與浙江高招改革方案討論的專家方展畫對財新記者表示,以往批次錄取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分數,先選擇學校再選擇專業,如果分數不能滿足第一志愿的專業,就不得不被調劑到其他專業。但取消批次后,將形成學生和高校之間的雙向選擇。
浙江大學本科招生處處長吳敏認為,“專業+學校”的志愿填報方式,將以專業為導向,學生先選定自己的專業,再根據專業選擇高校,解決了因批次錄取將學校放在首位,考生被迫選擇自己不太感興趣的專業的困境。
同時,吳敏也指出,以專業為導向的錄取方式將倒逼高校的專業建設,但也會導致學生蜂擁選擇熱門專業,而使得其他專業受到冷落。
s("content_relate");【浙江高考改革方案發布:“專業+學校”的新錄取方式】相關文章:
浙江高考錄取批次合并
06-08
2016浙江高考招生工作意見發布05-25
2017年上海高考改革方案之招生錄取10-07
2017浙江新高考錄取方案新變化07-06
湖北2017年高考錄取結果查詢方式07-12
2017年浙江新高考錄取五大改變11-15
2017年浙江省高考錄取工作方案(全文)10-14
浙江省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服務方式07-05
教育部2017高考招生計劃發布:各地高考錄取率不降06-07
2017年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及錄取批次安排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