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信息平臺 中國科技大學研修班篇一
正是在學科點這片“土壤”上,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悄然進行著。
科技傳播、企業管理、行政管理、金融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在中國科大攻讀這些科學學位的研究生,如今已經沒有了師弟師妹。這是因為只有二級學科授權的學位點招收科學學位研究生,在這所學校已經成為歷史。
在國家加大學位授予點審批權限下放的背景下,中國科大充分利用獲得自主審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機遇,對原有的學位授予點結構和規模進行調整:在科學學位方面,原先只有二級學科授權的學位點不再單獨招生,按照“優勢、特色、扶強”原則,研究生招生、培養工作全部按照一級學科進行;對于以前沒有取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的學科點,一律停止招收研究生。
“學科點全面調整后,原有100多個二級學科點招收研究生,如今只在27個一級學科授權點開展碩士與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培養與學位授予工作?!痹撔Q芯可焊痹洪L古繼寶說,“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招生環節,學校還形成了以一級學科為主體的人才培養體系,課程體系和出口標準都按照一級學科進行整體調整?!?/p>
物理學院副院長葉邦角從改革之初就置身其中。他告訴記者,按照原來的培養方案,物理學有10個二級學科,各學科在制定課程體系上各自為政。而如今,整個物理學院的課程體系整合到一個盤子里,核心基礎課加大難度,知識深度與寬度合理設計,前沿課程重點打造。
葉邦角舉例說:“比如,原本一個理論物理專業的學生,按照原來二級學科相對封閉的培養體系,他的培養方案中是沒有粒子探測技術這門課程的,該二級學科下也沒有這門課程,若這個學生想學習這門課程就比較困難。而按照一級學科人才培養的設計,整個物理學院把課程打通設計,列出課程的整體菜單,供全院學生選擇,導師可以按照學生不同的學術背景進行更開放、靈活的選擇,這不僅有利于學科交叉,也使更多學生得到優勢學科的培養,整合了優質資源。”
張淑林說:“學科結構調整之后,我們的學科力量得到了凝聚和整合,優勢學科的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基礎學科的集群優勢更加明顯。”
這種“集群優勢”,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的2012年學科評估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中國科大21個參評學科中,物理學、地球物理學排名第一,9個學科進入全國排名前五,14個學科進入全國排名前十。
與此同時,中國科大以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物學等為代表的10個學科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排名已進入全球前1%行列。
不僅學科點優化調整成績耀眼,中國科大激活集群優勢也體現在整合平臺上,其擁有的大科學平臺為人才培養的土壤注入了“獨特”養分?!拔覀儾粌H擁有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還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強磁場中心這兩個大科學裝置上有深入合作?!睆埵缌植粺o自豪地說,“這在中國高校中是唯一的,在世界范圍也不多見?!?/p>
所謂大科學裝置,是國家為解決重大科技前沿、國家戰略需求中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前瞻性科技問題,通過較大規模投入和工程建設來完成的大型設施。
陳昊澤是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深造的學生。2012年,他便以第三作者身份在《自然》雜志發表了論文,目前正在參與“光晶格中的鋰鉀費米簡并”的平臺搭建工作。該平臺主要研究冷原子領域的前沿問題,極具挑戰性。陳昊澤說:“微尺度國家實驗室這個平臺為我提供了很多幫助,先進的科研設備、各種類型的學術報告會和研究生論壇,使我豐富了知識面,提高了科學素養,可以更好地開展科研工作。”
在實力雄厚的國家實驗室平臺支持下,中國科大得以憑借強強聯合的方式,在“所系結合”基礎上,實現與科研院所在合作體制上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