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悟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感悟如何寫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白洋淀紀事感悟字篇一
白洋淀的葦是最有名的,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但在采蒲臺的葦塘里,葦不只是一種風景,它充滿火藥的氣息和無數英雄的.記憶。八路和婦女,雖然素不相識,但憑借著他們保衛祖國的決心,整個葦塘上回響著有力的“沒有!沒有!”,這聲音,是多么擲地有聲、剛強不屈!敵人的炮火,曾經摧殘蘆葦,它們無數次被火燒光,可就是人民的斗爭才保持了它們的生存,才有了白洋淀如畫一般的風景,才成就了今天繁榮富強的中國!
可能小時候因為不明白時代背景,只覺得場面有些暴力,八路軍十分勇敢,卻忽視了蘊藏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力量,他們雖不是馳騁沙場的戰士,但他們正是依靠自己的團結、頑強,幫助八路軍渡過難關,打敗日寇。
當時的婦女在家也就是織布、燒飯,男人們都外出打工或打仗,水生就是其中的一員,是游擊組長,為了不讓敵人安上據點,他報名參加了地區隊,水生嫂知道,她勸不動水生,只能簡短叮囑幾句,但可以看出她的難過與不舍。過了幾天,幾個婦女聚在一起,嘴上說著不想去看他們,可還是準備了衣服。她們偷偷劃著一艘小船到了馬莊,可并沒有找到他們,于是失望地回去了,其實,更多的是擔心,怕他們已經犧牲了。這時,她們看到了一艘大船,是日本人的。她們拼命向荷花淀里搖,最后,努力地一搖,小船竄進了荷花淀。就在她們的耳邊響起一排炮。她們害怕進了敵人的老巢,可再仔細一看,是她們的丈夫。等戰士們擊敗敵人后,去打撈著戰利品。
一開始的水生嫂是不愿讓水生參加游擊隊的,可經歷了這次,她們幾個婦女好像不服氣似的,于是在那年冬天,她們配合子弟兵,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
孫犁從一開始描寫的農家婦女的形象,到后面婦女機智掩護,再到最后上戰場,所有細節處理到位。荷花淀美輪美奐的意境,既讓人見識到了當時婦女們的辛勤勞作,也凸顯了女性的純潔、寧靜、深沉、溫柔。
讀完《白洋淀紀事》,發現里面完全沒有什么英雄人物與事跡,只有平凡的農民與村級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與積極分子的矛盾,以及游擊隊員對家鄉的思戀……即使在平靜的日子也掩蓋不住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生活的苦難與凄涼,當然還有解放后的奮斗與歡樂。硝煙四起的時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戰士。而就是這些英勇抗戰的前輩,趕走了侵略者。如今,歲月流逝,但請記住他們平凡又偉大的事跡!
白洋淀紀事感悟字篇二
白洋五日看回花,馥馥蓮芳入夢來。碧波滾滾,淀鷗嬉戲,一簇簇的蘆葦挺立在湖面上,像是訓練有素的士兵,守護一方安寧。白洋淀水鄉的景致當然不止于此,但若不是讀了《白洋淀紀事》這本書,我想任誰都不會知道這地方,更不會知曉這里曾經硝煙彌漫。
那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的特殊時期,白洋淀以及周邊地區都飽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殘與折磨,人民生活凄苦不堪,但卻依然保持著對祖國、對民族的忠誠,對生活充滿熱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山河破碎,硝煙四起,身為國民的一員,又怎能坐視不理?有些人主動離別親人,加入抗戰隊伍,有些人則在后方通過自己的辦法為抗戰事業作出貢獻。
“這里到處是葦,人和葦結合的那么緊,人好像寄生在葦里的鳥兒,整天不停地在葦里穿來穿去。”一句話,將白洋淀人民與葦之親密展露無遺,“如果單純是葦,如果單純是好看,那就不成為冀中的名勝。”的確,這片葦地,如果沒有它背后的故事,沒有那些日夜奮戰的抗日英雄們,又怎會顯得如此與眾不同?水生,原生,蘆葦蕩中的老頭……他們是平凡的,平凡到也許你與他擦肩而過,都不曾憶起;可他們又是偉大的,舍棄小家,保衛大家!
霍去病的“匈奴未滅,無以家還”固然令人敬佩,董存瑞高舉炸藥包舍身炸碉堡卻也可歌可泣,但革命的勝利,卻不僅是仰仗于這些英雄的,在他們名垂千古的背后,還有億萬萬的人民子弟兵和懷抱極大革命信仰的普通百姓。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勛與世長存!正是因為有千百萬像《白洋淀紀事》中水生嫂一樣的普通民眾,才使我們的民族歷經磨難而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百年前華夏兒女立下報國鴻志,不懼炮火硝煙,砥礪前行;或有人躬身案牘、悉心鉆研,為復興祖國揮灑青春熱血。吾輩青年,亦當接過振興中華民族的重任,以吾輩青年意氣,譜祖國大美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