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好的心得感悟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活動感悟心得篇一
在范老師的分享中,我們知道了曾國藩家訓及他的《十二日課》,知道了錢鐘書夫婦、俞平伯夫婦、馮友蘭、梁啟超、傅雷、湯用彤等名人的書香家庭。讓我認識到了家庭建設對孩子的成長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欲治其國先齊其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生活的避風港,也是提供前進動力的加油站。家和萬事興,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建設好自己的小家不僅有利于家庭成員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會大家庭的和諧共榮。
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重視家庭建設必須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三大要務著手。
注重家庭,首先要奉行夫妻之道。所以說,為了在生活上互相照顧,互相關心,為了更好地關心和照顧兒女以及雙方的父母,讓小孩幸福,老人放心,歡喜夫妻。我們要以愛為根,做到真愛無私、覺愛無價、博愛無條件、實愛無成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擔負著培養下一人的責任。注重家教首先要認識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為人父母的職責與任務不僅是讓孩子吃飽、穿暖、身體好,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啟蒙教育,立德樹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長孩子的善心、愛心、恭敬心,糾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過失。
家教靠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以道德力量潛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靈。
良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人們終身的財富。注重家風,就是傳承好家風,不斷地釋放正能量。中華民族的傳統家風可歸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盡管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風,但幸福的家庭卻有著相似的家風,有的講究道德、誠實守信;有的崇尚知識、重視學習;有的勤儉持家、尊重勞動;有的家庭和睦、科學教子,這些都是在注重家庭和注重家教的基礎上日積月累逐步形成的。
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在家庭建設中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才能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基點。中國夢就是人民追求幸福的夢想,在家庭建設中注重家庭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基,注重家教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梯,注重家風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諦。
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活動感悟心得篇二
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就是說,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當官為人更要遵守道德規范,做到守住底線,不踏紅線,不碰高壓線,做一個為民務實清廉、領導滿意、百姓擁戴的好官。近日,縣委組織部發文,要求黨員干部撰寫家規家風文章,結合本人的家庭、家風、家規,對照周恩來的“十條家規”,我想說說自己正家風、立家規的體會和感悟。
本人及其家屬,一個是部門主要負責人,一個是單位副職干部,多年來,約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規、家風就是:清白做人,踏實干事,不謀權私,不留話柄。
我認為,正家風、立家規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帶頭為家為人樹立清白做人、踏實干事、不謀私利、敬畏紀律的榜樣。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里的招投標事項,我沒干預過一次,也沒背地里讓親友同事參與過一次,都是由局物品采購及工程論證領導小組進行陽光操作;優撫安置、調殘評殘、城鄉低保工作中,我沒為一個不符合條件的對象打過招呼、發過話。
我認為家風家規連著黨風黨規。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立好家規,樹好家風,更是主動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推動“兩個責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金錢固然重要,但金錢不是萬能的,品德必須高尚。周恩來一生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艱苦樸素,不以權力為自己、為家人、為屬下謀取私利,其高風亮節,世界敬仰,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楷模。他時刻用“十條家規”的尺子規范自己、約束自己、規范家人的行為,為我們黨員領導干部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我們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我認為立家規、正家風還是一種責任擔當。一些黨員領導干部權高位重,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管好家屬、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尤其重要。為此,必須有責任擔當意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雖然是句老話,但從這句老話中我也悟出了新的道理:一個稱職的黨員領導干部,面對新形勢、新常態,要管理好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就必須視那個部門、那個單位為自己的家,這個“家”的好家風、好家規更為重要、更應立好。諸如大到人、財、物規范管理制度,為民服務承諾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軟環境建設評優制度;小到上下班紀律、機關作風建設、年度考核等制度,都應不斷建立,不斷完善。因為這樣的“家風”、“家規”,直接關系到這個單位、這個部門黨風行風的好壞,關系到黨的事業及其部門和單位工作的興衰。
我們家好的家風、家規,將繼續保持下去,它雖然沒有寫在紙上,也沒有貼在墻上,但每時每刻都會在我們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現。我決心做到天天常思己過、日日警鐘長鳴,爭做一個家規好、家風正、受黨和人民信賴的民政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