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天的詩句聯想篇一
2.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5.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6.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7.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8.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9.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
10.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青松》
11.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2.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13.遙憐花可可,夢依依。——姜夔《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15.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16.不如歸去,閬苑有個人憶。——辛棄疾《念奴嬌·梅》
17.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宋之問《渡漢江》
21.角聲吹徹小梅花。——趙長卿《阮郎歸·客中見梅》
22.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23.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4.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盧梅坡《雪梅·其二》
25.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李頎《古從軍行》
冬天的詩句聯想篇二
2.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3. 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棧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4.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宋·楊萬里《觀雪》
7.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隱
11. 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李白《觀放白鷹·其一》
12.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對雪》
13.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唐·杜甫
14.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清·納蘭性德
15.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唐·宋之問《苑中遇雪》
17.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18.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唐·崔涂《除夜有懷》
19. 瑞葉飛來麥已青,更煩膏雨發欣榮。——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20.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唐·祖詠《望薊門》
冬天的詩句聯想篇三
朝代:唐代
作者:陳羽
原文:
海畔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這是一首寫風雪行軍的仄韻絕句,全詩寫得十分壯美。一、二句寫從軍將士面對的環境極為嚴酷:天山腳下寒風勁吹,湖邊(“海畔”)凍泥紛紛裂開,梧桐樹上的葉子已經刮光,枝梢被狂風折斷。就在這一嚴酷的背景上,映出皚皚雪山,傳出高亢嘹亮的笛聲。詩人以這一笛聲,使人產生這里有人的聯想,同時又將人隱去,以“不見人”造成懸念——那風里傳來的笛聲究竟來自何處呢?從而自然轉出末句:尋聲望去,只見在天山白雪的映襯下,一行紅旗正在向峰巔移動。風雪中紅旗不亂,已足見出從軍將士的精神,“直上”的動態描寫,更使畫面生機勃然,高昂的士氣、一往無前的精神,盡在這“直上”二字中溢出。
這首詩在藝術上善于映襯與妙用指代。一、二句對環境的描寫,竭力突出自然環境的惡劣,用濃重氛圍映襯從軍將士無所畏懼的精神風貌。試想,如果是在風和日麗、山明水凈的條件下行軍,又怎能見出士氣的昂揚堅強呢?適應氛圍描寫的需要,在押韻上采用了入聲的韻腳,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韻,“裂”、 “折”、“雪”都是入聲“屑”韻字,韻尾為舌尖音,收音短促,適宜于抒寫或悲或壯的詩情。
前兩句的氛圍描寫與入聲韻的選用,為抒寫壯美的詩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映襯畢竟是陪賓,描寫的成敗,關鍵在于作為主體的三、四兩句。后兩句意在寫人,卻不正面寫出,更不和盤托出,而只是拈出與人相關的二物——“橫笛”、“紅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這種指代手法的運用,既節省了筆墨,又豐富了作品的藝術容量,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的空間。軍中物品無數,只寫笛、旗二者,不僅出于只有笛聲、紅旗才會被遠處發現,還因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見行軍將士的精神。在寫法上,先寫“橫笛聞聲”,后寫“紅旗直上”,符合人們對遠處事物的`注意往往“先聲后形”的一般習慣。特別巧妙的是“不見人”三字的嵌入。“聞聲”而尋人,尋而“不見”,從而形成文勢的跌宕,使末句的動人景象更為顯豁地突入人們的眼簾之中。
這首《從軍行》兼有詩情畫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紅旗,雪的白,旗的紅,山的靜,旗的動,展示出一幅壯美的風雪行軍圖。
冬天的詩句聯想篇四
2.枝北枝南,疑有疑無,幾度背燈難折。——張炎《疏影·梅影》
3.蜀魂飛繞百鳥臣,夜半一聲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4.莫道傷高恨遠,付與臨風笛。——晏幾道《六么令·雪殘風信》
5.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李頎《少室雪晴送王寧》
6.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黃景仁《別老母》
10.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白居易《早冬》
11.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12.是誰談佛法,真個墜天花。——大須《暮雪》
13.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五首·其一》
14.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二》
19.滿地霜華濃似雪。——王國維《蝶戀花·滿地霜華濃似雪》
20.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
21.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陸龜蒙《冬柳》
22.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23.歲云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杜甫《歲晏行》
24.似帶如絲柳,團酥握雪花。——溫庭筠《南歌子·似帶如絲柳》
25.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毛熙震《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冬天的詩句聯想篇五
1、冬季修水利,正是好時機。
2、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
3、冬天耕地好處多,除蟲曬垡蓄雨雪。
4、山上和尚頭,清水斷了流。
5、季節到立冬,快把樹來種。
6、立冬節到,快把麥澆。
7、今冬麥蓋三層被,明年枕著饅頭睡。
8、麥子盤好墩,豐收有了根。
9、地埂加一寸,等于上茬糞。
10、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
11、立冬不分針,不如土里蹲。
12、水土不出田,糧食吃不完。
13、冬無雨,把麥澆,濕凍凍不死,干凍凍死了。
14、挖地如挖糧,整地如修倉。
15、窮山不治,惡水難服。
16、冬耕宜早不宜晚。
17、修畦如修倉,跑水如跑糧。
18、冬天要忙,土壤改良。
19、立冬有風,立春有雨;冬至有風,夏至有雨。
20、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里點蘿。
21、田要冬耕,羊要春生。
22、樹葉落,地未凍,冬季植樹好時令。
23、冬天耕下地,春天好拿苗。
24、冬季多挑一擔土,夏天少擔一份憂。
25、黃河水可用不可靠,單純依賴就壞了。
26、人治水,水治人,人不治水水治人。
27、大溝通小溝,旱澇保豐收。
28、黃河水不可靠,平原也要水庫造。
29、要吃豐收瓜,冬天把窩挖。
30、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31、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軟棗。
32、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
33、冬耕滅蟲,夏耕滅荒。
34、生地壞地三年修,十年崗洼一樣收。
35、勤上坡,時間擠,莫忘隨時把肥積。
冬天的詩句聯想篇六
冬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冬梅——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赴鼻香。
冬景——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冬夜——歲華皆采獲,冬晚共嚴枯。
冬風——飄飄送下遙天雪,颯颯吹干旅命煙。
冬天——琥珀珠海黏行處雪,棕櫚帚掃臥來云。
冬思——歲寒,然后知柏之后凋。
冬狩——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末狼。
冬愁——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冬行——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冬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冬天的詩句聯想篇七
1、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
2、冬至雨,小寒見霜凍。
3、冬至無雨,來年夏至旱。
4、犁田冬至內,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鐵。
5、冬至強北風,注意防霜凍。
6、晴冬至,年必雨。
7、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無雨雨水少。
8、冬至西北風,來年干一春。
9、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
10、冬至天氣晴,來年百果生。
11、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12、冬至有霜年有雪。
13、冬至不冷,夏至不熱。
14、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
15、冬至晴,春節陰。
16、陰過冬至晴過年。
17、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
18、冬至南風百日陰。
19、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
20、一年雨水看冬至。
21、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
22、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
23、冬至頭,天氣暖;冬至中,天氣冷;冬至尾,冷得遲。
24、冬至餃子夏至面。
25、冬至沒打霜,夏至干長江。
26、冬至毛毛雨,夏至漲大水。
27、冬至無雨過年雨,冬至下雨過年晴。
28、冬至有雪,九九有雪。
29、冬至有霜,臘雪有望。
30、冬至無雨一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