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那么你知道演講稿如何寫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篇一
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這些是我在看李鎮西名著《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中所摘抄下來的句段。李老師是我最崇敬的名師之一,今讀了他的《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在手記一里,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為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一直關注高考落榜學生寧瑋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師者崇高的師德風范,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
整篇文章里,沒有華麗的辭藻裝飾,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全是記載著李老師與他的學生們之間發生的最平常的事,可這些事又極其的不平凡!給學生送上生日祝福,為貧困學生捐款,這些我們大多數老師也做過,可是有幾個能像李老師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來?而且我們有幾個能做到像李老師這樣對學生是一種純粹的、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的愛呢?大多時候,我們老師對學生的所謂愛,是否建立在某種功利性的成分上呢?這些值得我們好好地去反思。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李老師是我們的楷模,值得我們每一個為人師者好好地去學習。李老師所采用的一連串教育方法更是令我茅塞頓開,受益無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以李老師轉化你的成功事例為榜樣,以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一個好的教師,就是在他責備學生的不滿,發泄自己的憤怒的時候,他也時刻記住: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滅。為指導思想,耐心地去對待我的任何一個學生。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個人都是一塊璞玉,如果你不經過一番精雕細刻,就算你天賦多么的高,也不可能變成一塊玲瓏剔透的好玉。這是我看《愛心與教育》手記三鍛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手記中的程樺、楊嵩、黃金濤分別是不同類型的孩子。程樺愛好廣泛,學習非常優秀,可性格內向,不愛說話,膽子小;楊嵩腦子靈活,悟性很高,可很調皮,上課時有些不務正業 黃金濤自控能力較差。針對他們的性格特點,李老師采用了因材施教的辦法。對于程樺,李老師從談心入手,推薦書籍作鋪墊,一步步引導他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能力,逐步向樹立遠大志向發展;對于楊嵩,李老師從引導他戰勝自我開始,逐步過渡到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對于黃金濤,李老師則發揮了日記這個教育載體的作用,讓黃金濤用日記記下自己的心路歷程,通過不斷地總結、反省來達到教育的目的。經過李老師費心地調教,三個人都漸露出耀眼的光芒,為他們以后的成材之路作了很好的鋪墊。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篇二
尊敬的老師,
同學們,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行健不息,止于至善。我們都是十年寒窗苦讀,換來今日的大學生涯。當然,大學生有我們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我們在不斷的期盼與追尋。行健不息,止于至善,在得出屬于我自己的答案的過程中,我也曾困惑迷茫,也曾彷徨失落,因為我曾一度看不清自己的方向。在重塑自我、找尋方向的過程中,我慶幸有許多優秀的校友為我們導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這些可愛可敬的校友們正是把學院當成了他們激情揮灑的舞臺,夢想起飛的跑道。他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演繹著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他們用實實在在的事例告訴我們要勇于放飛夢想,迎接挑戰。站在這個他們曾經站過的舞臺上,我滿懷自信地告訴自己:“我一定能像他們一樣,勇于超越自己,超越夢想,取得成功。
還記得剛進入學院時,我終日緬懷過去,為最初的夢想與殘酷的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而憂傷感懷,是中文系學姐的訪談錄上讓我尋找到了心靈的慰藉,同樣是陷入無邊的失落中,學姐卻從未放棄,她始終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懈努力,她的堅強與樂觀賦予了我的振作動力。我決心不再留戀昨日的風景,我要自己扶起自己,為了最初的夢想,為了曾經逐夢的腳步。
于是,我懷揣著沉甸甸的夢想開始了新的旅程,然而通往夢想的道路畢竟是曲折的。每天的忙碌似乎沒個盡頭,前行的路上也難免遭遇挫折與打擊。疲憊不堪時,我會以學姐的話告戒自己:“在崎嶇的人生道路上,要把握自己前進的方向,端正自己的目標,堅定不移的走下去,成功就會在眼前。”這番話總能使我的心中增加幾縷陽光。的確,怎能因為一些事而羈絆了追求夢想的勇氣,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停止前行的步伐。
走過了大一時的消沉與失落,經歷了大二時的沖動,度過了大三時的迷茫,轉眼間,我來到了大四,是思索自己的發展方向的時候了。當我游弋在時光的消磨中而茫然困頓的時候,我讀到了數學系師哥在不惑之年堅持考研的事跡,他的鍥而為之,勇而為之的無悔追求深深地震撼了我,這是怎樣的一種堅定與執著!他讓我意識到身處在這個偉大的資訊時代,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才能真正自由地飛翔,在飛翔中收獲人生的壯麗風景。
一段段經歷,波瀾壯闊,激勵著我們;一種種精神,穿越時空,輝映著未來。
成功者的風采已在學子心中長留。這,就是我們的優秀校友。一次次的解讀,一次次的冥想;這是怎樣的一種追求呢?這種銳意進取的姿態折射出了我院寬容博大的精神特質和獨特的文化魅力;激勵著我們年輕的學子富于夢想、開拓創新;引導著我們用心去欣賞學院的每一個回蕩的聲音。
雖然無緣與他們一同走過木棉花開,木棉花落;無緣面對面地領略他們對大學對人生的領悟與感懷,
然而僅僅透過鉛字,我就已經滿載了一份美好而激越的情懷。這份情懷指引著我在不斷的前行中凈化自己的心境、升華自己的品格;這份收獲和體會也將伴隨我走過更長的路,迎向更遠的未來。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篇三
我是來自城關初中的xx。今天能站在這里與各位老師一起分享為人師的幸福和快樂,我感到十分的榮幸。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愛是教育的靈魂》。
關于教育和教師名言佳句,在自古而今的世人傳誦中,多的不勝枚舉。而我,卻獨愛父親的一句話:“愛,就是教育的靈魂!”
我的母親是一名婦科大夫,特殊而忙碌的職業使她無暇照顧子女和家庭。我的童年,基本上都是跟著當教師的父親在校園里度過的。父親上課的時候,我坐在教室后面玩耍??粗赣H站在講臺上寫寫畫畫,激昂誦讀,娓娓訴說,那么高大從容。父親批閱作業的時候,我趴在他的背上淘氣,父親揮動著鮮紅的鋼筆在歪歪斜斜的文字上勾勒,那么威嚴苛刻。父親跟學生談話的時候,我就小心翼翼地立在旁邊。父親時而言辭激烈,時而情深意濃,時而笑如花朵。看著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恭敬的鞠躬離去,父親那么尊嚴高尚。
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早早播下了一顆教師夢的種子。大學畢業,我夢想花開,如愿當上了教師。
上崗前一天的晚飯后,母親約父親出去散步,父親沒有去。他坐在沙發上,似乎對我有話要說。我為父親捧上一杯茶水,靜靜坐在他的身邊。父親開口了:“燁子,你選擇做教師我和你母親都很高興。當教師是個清苦、費勁的差事,是要一輩子拿良心做的一件工作。我不知道你準備好了嗎?”我使勁向父親點點頭,并問父親“爸爸,當教師最重要的是什么呢?”父親沒有立即回答我,他慢慢地呷了一口茶,點燃一支香煙,騰云吐霧之間朗聲如鐘?!敖逃龥]有終南捷徑,沒有什么秘密可言,是一件需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去做的工作。要問什么最重要呢?我也說不好,但我覺得,淵博的知識固然很重要,滿腔熱情固然也很重要,然而最重要的,是你要永葆一顆愛心。愛這項事業,愛校園里的一草一木,更愛你的學生。其實說白了,愛,就是教育的靈魂!”
兩鬢雪白的父親如入無我之境,像在演說,似在誦讀,如在感慨。神情莊重而恬靜,語調質樸而真誠。磁性的男聲一字一句在偌大的客廳里回蕩縈繞,猶如涓涓溪流滲進了我心田。因為我多年上學而聚少離多顯得有點陌生的父親,此刻,那么高大挺拔,讓我須仰視才能看見。父親一直對我們說,他一輩子清貧,沒有太多的財富要給我們。然而,擁有這些金玉良言,我難道還貧窮嗎?
第二天,我以父親同事的身份,像小鳥一樣,跟著父親奔奔跳跳走進入了城關初中這所溫馨和諧的教育樂園。
這一年,父親因渾身病痛和年齡偏大被安排到后勤做服務保障工作,離開了他30年如一日耕耘播種的課堂和講臺。但是,關于他的教育故事卻在像父親一樣的同事中間口口相傳,盈滿我的雙耳。
父親愛學生。一年冬天,他以政教主任身份巡考時候,一位女學生單薄的穿著引起了他的注意。這位女學生正在考試作文,他靜靜看著女孩子把作文寫完。從這篇作文里,他知道了眼前這個瘦弱的小女孩家住貧困山村,母親已經去世,家境貧寒。父親不禁一陣心酸,當天中午就領著小女孩買回了暖鞋和棉衣。此后每個月,父親都會雷打不動地給這位學生送去生活費和學習用品。而且一堅持就是五年,直到這個女孩子上完高中,最終走進了心儀的'大學。這樣的故事在父親的從教生涯中有很多很多。拒統計,父親從教三十年來,無私資助的學生超過50多人。他用愛心編織自己的教育花籃,用真誠演繹博大無私的師愛,贏得了太多學生和家長的愛戴。一名學生在給他的信中寫到:“張老師,您像父親,威嚴;你像母親,慈愛。你的人格和做人的魅力,讓您的學生永遠貯滿生活的信念!”
耳中的父親讓我敬重,眼中的父親催我奮進。
父親在單位不茍言笑,做人低調。但在工作崗位上卻像一只永不疲倦的陀螺,時刻踐行著自己對教育事業的承諾。
他愛學校。一年四季的風雨陽光里,父親要么在花圃里除草澆水,要么在工地現場監管指揮,要么在校園的犄角旮旯里整理修葺。校園里每幢房屋的修建、每塊草地的規劃修整、每條道路的監督建設無不凝聚著他的心血。多少次,民工不愿意干的臟活累活,他親自動手。多少次,他的雙手磨起了一層又一層的老繭血泡;多少次,他累得腰板都直不起來;多少個節假日周末,他都在學校里值班堅守。
我家離學校只有一墻之隔。20xx年8月的一天深夜,電閃雷鳴,暴雨如注。父親被隆隆的雷雨從睡夢中驚醒。熟知校園情況的他,不顧母親的阻攔和右膝的傷痛,摸黑來到學校。眼前已成一片汪洋。原來由于雨量太大太猛,導致排洪口被雜草淤泥阻塞,校園處在危險之中。父親挖淤泥,摳柴草,在大雨中持續工作了三個多小時。險情排除了,學校安全了,他拖著一身泥水和疲憊跌跌撞撞進了家門。我為父親擦凈泥水,換上干衣。那時那刻,我的衣襟卻濕透了。然而,浸濕我衣襟的,不是雨水,而是我為父親感動的淚水。
在城關初中,像我父親這樣普普通通,默默無聞,在清貧的工作崗位上播愛的老師太多太多。曾幾何時,多少個年輕的女班主任日夜駐守學校,讓自己幼小的孩子在家里孤苦伶仃;曾幾何時,多少個中年教師將家務擱置一旁,卻在三只講臺上一絲不茍;曾幾何時,多少個老年教師傷病纏身,卻仍然在書山科海中為學生掌燈。
身處其中,我被感動著、被熏陶著、被感染者。我真真切切懂得了父親以及那么多像我父親一樣的師者們對教育事業那份沉甸甸的執著和癡愛。年輕的我,把這種愛貪婪地裝滿胸膛,勤奮地灑滿工作的足跡:學生感冒了,我輕撫他們的額頭,泡一包感冒藥送到嘴邊;學生迷茫的時候,我牽住他們的雙手,用愛的暖流指引他們朝向光明;學生犯錯了,我正視著他們的眼睛,用友善和藹的目光對接激勵他們崇美向善;學生成功的時候,我給予他們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最溫馨的笑容。我就這樣走著,走在我熱愛的教育大道上。從容、富足、淡定,不知疲倦,不知苦累,絲毫沒有感到生活的清苦和崗位的寒酸。因為,我從父親們這些紅燭的師者身上繼承無窮的力量和真諦!
不知不覺,我在三只講臺上已經耕耘六個春夏秋冬。六年以來,我收獲了太多的幸福和快樂。一張張精美的賀卡,一條條深情的短信,一次次甜甜的電話,太多親昵的偎依和深深的鞠躬,讓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榮光。我也得到了很多榮譽,但是和父親壓滿箱子的那一摞摞紅燦燦榮譽相比,我還是缺了很多很多?!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的大道沒有止境,愛的陽光就需要永恒延伸。接過了前輩的接力棒,我自信我會奮馬揚鞭,用我勤奮的雙手,托起鎮原教育明天的太陽!
這是一名學生寫在賀卡上的一首小詩,與大家共勉。
“當時光劃過我的身邊/我沒有看見什么/當青春流過我的指縫/我沒有抓住什么/可是,當老師您走入我們中間/我覺得生活平添了無窮的靈氣/或許多年之后/我依然清貧如洗/但是我單薄的身上/卻會獨存您愛我的甜甜氣息。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