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范文匯總五篇,當我們心中有了一些收獲之后,我們就可以思考一下,寫進我們的經歷中。這樣做可以使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問題來了,我的經歷應該怎么寫呢?下面就讓小編來介紹一下相關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基層干部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范文匯總五篇(篇1)
脫貧攻堅不是終點,是新奮斗、新生活的起點。要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需要及時地把工作重心從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轉移,要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才能夠主動聚焦新時期的發展任務,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更好地推動工作的落實,夯實“三農”壓艙石,奏響希望田野的幸福新樂章,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始終堅持依靠人民,堅定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鄉村全面振興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并不比脫貧攻堅少,尤其是在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快、越加復雜的今天,要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面臨更多的新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始終堅持依靠人民,凝聚人民偉大力量,才能更好地頂風前行。“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要堅定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初心、信仰,才能堅定自己的腳步,盡銳出戰之姿,攻克鄉村全面振興的新難題。
我認為鄉村振興需要我們的力量,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的力量,家鄉的建設離不開我們的努力,小時候家鄉見證了我們的成長,長大后我們見證家鄉的美好發展。
基層干部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范文匯總五篇(篇2)
黨建引領扶貧新模式通過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切實把握了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的內在聯系,堅持問題導向,抓住關鍵,聚焦重點,真正把黨建資源轉化為扶貧資源、把黨建優勢轉化為脫貧優勢、把黨建活力轉化為脫貧攻堅動力。突出黨建示范引領作用,推動黨建與精準扶貧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積極探索脫貧攻堅模式,能較好地解決貧困地區發展產業的資金訴求問題。在新時代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全力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黨建引領扶貧的新模式有進一步完善和復制推廣的空間。
調優干部結構按照“選優配強”的原則,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選派文化素質高、年輕優秀的致富帶頭人、返鄉黨員、退伍軍人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通過在產業鏈、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生產小組上建立黨組織等方式,不斷延伸黨組織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促進“抱團發展、聯動脫貧”,解決村支“兩委”作風軟、效率低、不作為的問題。
提升干部能力采取集中輪訓、示范培訓、外出考察等形式,對村干部實行全覆蓋式培訓,拓寬村干部視野,逐步提高村干部隊伍的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協作意識和發展意識,提升村干部帶領致富、帶頭脫貧的能力和本領。同時,建立健全基層干部脫貧任務考核機制,把“軟任務”變成“硬指標”,確保學有實效、學以致用。
壓實干部責任嚴格制度落實,層層壓實責任,堅持標準不降、程序不減、要求不變,從嚴從實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政治生活制度,不斷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不斷增強黨員千部的全局觀念和抓落實的意識,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
培育特色產業基層黨組織應加強與地方金融法人協作,積極扶持本地特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公司十合作社十農戶(貧困戶)十基地”的經營管理模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戶搭上企業的“快車”脫貧致富。農商銀行要向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讓其投資入股專業合作社,這樣既化解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又通過利益聯接機制讓貧困戶憑借股份獲取穩定收入。要結合貧困戶流轉土地、企業雇用貧困戶勞力等,推出配套幫扶措施,實現產業發展帶動農戶增收的“造血式”脫貧。
凝聚攻堅合力積極探索各級黨組織結對共建,通過貧困村同城鎮居委會、貧困村同企業、貧困村同社會組織結對等多種共建模式,為脫貧攻堅帶來新資源、輸入新血液、匯聚新力量。特別是要在推進扶貧勞務協作中充分發揮黨組織作用,建立完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和本地貧困戶職業技能培訓機制,切實提高農村勞務本地消化能力和就業脫貧覆蓋面及成效。要大力培育先進典型,精準提煉工作模式,做好重大典型、先進經驗的宣傳和推廣,充分發揮黨建示范引領作用。同時,加大黨組織激勵關懷力度,開展脫貧攻堅黨內表彰,對脫貧攻堅中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優秀黨員干部加大培養使用力度;對扶貧一線干部的思想動態加強跟蹤了解,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激勵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苦干實干、擔當作為,決戰脫貧攻堅。
基層干部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范文匯總五篇(篇3)
20xx年3月24日下午,高校教育幫扶聯盟“鄉村振興大講堂”啟動儀式暨第1講在北京大學舉行。教育部發展規劃司鄉村振興處處長吳延磊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歌劇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彭鋒講授第1講。彭鋒結合實際,以《藝術介入社會:從批評到建設》為主題授課。他分析了超然藝術、介入藝術、批判性的介入、建設性的介入的內容,并以一個書店的故事、一個藝術家的故事、一個基層干部的故事、一個村的黨建綜合體等一個個鮮活的典型案例,通俗易懂地講解了文化藝術在鄉村振興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指出,從藝術的角度出發做好鄉村振興,一方面要去發掘當地的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并用藝術的方式放大當地的特色,另一方面要規劃發掘出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將資源產業化,當產業達到一定規模后再做藝術性的轉換,我受益匪淺。
基層干部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范文匯總五篇(篇4)
我很榮幸參加鄉村振興培訓班,通過黨校領導、專家教授的精彩授課,本人受益匪淺,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進步,也有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感想。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鄉村振興就是要以農村經濟為基礎,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我認為建設美麗鄉村始終都離不開文化。
鄉村產業無論是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需要注入文化內涵,否則就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談到鄉村振興就會想到鄉村旅游。而鄉村旅游的持續蓬勃發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內涵。一個地方的歷史積淀、氣候環境、風土人情、飲食起居,風俗習慣等等構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而這種文化帶給人們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體驗。譬如,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的蒼涼,有人喜歡“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讓每一個來柏露旅游的客人感受到
“紅色瀑布小鎮”與眾不同的魅力。
為了讓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打造極具文化特色的“紅色瀑布小鎮”,加強文化建設勢在必行。具體來說就是以下幾點:
一是加大文化基礎設施投入。在各村建文化體育廣場、文體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組建舞蹈隊等,讓“鄉村舞臺”真正為村民的“精神樂園”。
二是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通過村廣播、宣傳畫、公眾微信號等,營造深厚的文明宣傳氛圍,讓大家真正掌握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講文明、樹新風,順利完成由“村民”到“居民”的角色轉變。
三是創新活動載體,讓文化發展多元化。我鄉通過“身邊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家風家訓”等評選活動,樹立優秀典型,并通過“道德講堂”傳承優良傳統文化,引領文化建設方向,以文化人、以德潤城,為鄉村振興和永續發展提供豐厚滋養、文化沃土和創造源泉。
在具體推動中還需要堅持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社會組織為支撐,著力在“強幫帶、配班子”上下功夫,通過機關干部會、三會一課等方式,狠抓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并在鄉村發展、助力增收、社會治理中發揮核心領導作用。同時,統籌推進三農隊伍建設,形成更具人性化的用人策略。
一是創新用人機制。引進一批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人才,為鄉村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優化和提升機關干部整體素質。
二是加強已有人員的學習與培訓。根據工作需要制定系統完備的培訓計劃,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使他們在學習中轉變觀念、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以求真、務實、廉潔、高效的精神緊跟成都、高新發展的腳步。
三是培養一批“土專家”,有本底、有辦法、接地氣;特聘一批“大專家”,有視野、有技術、接天線;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保障。
作為一名鄉鎮基層工作人員,我們應該理清思路,和村兩委一起找準思路謀發展,為把村建設成為業強、民富、村美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基層干部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范文匯總五篇 篇五
根據單位新的工作分工,我分管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作為新人有幸參加組織部和鄉村振興局的組織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期三天的專題培訓學習,收獲頗豐,進一步提升了我對鄉村振興工作的認識,拓寬了工作思路。結合學習淺談幾點個人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黨建引領選好村級領頭羊是關鍵。個人認為第一書記工作重心是輔助“村兩委”工作的基礎上開展工作。雖然在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工作中,各單位抽調精兵強將支持鄉鎮相關工作,派出了駐村工作隊和駐村第一書記,在相關工作中推進中發揮了中堅力量作用,鄉村振興工作依然延續相關工作方法,這些隊伍和人員有知識、有創勁、有想法,但由于到村時間短、基層經驗少,對村子的人文歷史、村民的關系、村子的產業定位上還有些不足之處。所以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就顯得十分重要,他們的品德、威望、聲譽和組織協調能力尤為重要,此中道理顯而易見就不再贅述。
二、提高鄉村振興主體能動性。毋庸置疑,鄉村振興的主體應該是村民,但無論是在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和當下的鄉村振興工作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政府積極、包扶單位和包扶人著急、被包扶人不急”的現象,乃至還存在被扶貧人“你包扶我,你看你怎么辦”的等靠要現象,既不主動還不斷提出不合實際的要求。所以在鄉村振興工作中首先就應該把提升鄉村振興主體內生動力~村民的致富的主動性積極性上多想辦法。其實致富是所有人的共同心聲和期盼,只是一些村民沒資金、一些村民找不到辦法、或是突遇家庭大事件、也有極個別人懶惰思想等原因所致造成的短時間問題,相信在鄉村振興工作中通過村民個人努力、政府政策項目幫扶、幫扶責任人指引協調下,早日致富。
三、鄉村振興項目優先發展村集體經濟。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國家在項目資金上給予了大量的支持,除了涉及到鄉村基礎設施項目外,涉及到產業發展項目個人認為應該優先扶持村集體經濟,具體項目如何設計、包裝、運行,我是外行不便發言。但通過優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通過“農民變股民,資源變資產”,盤活村集體資源,實現村集體經濟新突破,是實現共同富裕,帶動村民共同致富,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堅強基石,更是增強農村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根本保障。
四、力誡工作大量檔案化。從精準扶貧到脫貧攻堅工作,我作為一名鄉科級人員,是至始至終全程參與其中的,特別是貧困戶包扶工作。在前兩個階段的工作中,被包扶工作人員和包扶人詬病最多的就是反復填報各種表冊信息,反復填寫同一類數據,反復上報各種工作檔案,大量工作時間圍繞檔案反復進行。工作中必要的留痕是對工作的一種記錄和印證,但大量的反復留痕就如同醫院“各種預約排隊一小時問診不到三分鐘”的感覺,卻未必有醫院問診的實效,浪費大量的不必要的精力、物力和時間。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有關基層干部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范文匯總五篇的相關信息,如需了解更多范文內容,請持續關注本網站,小編將會為大家帶來更多信息。